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3808|回复: 40

[【主题讨论】] 中国农村的出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5-26 02:4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本人是研究农村发展的!我在这里想跟大家说说我的一些想法!
  我看了很多关于农业和农村方面的书籍.自己或多或少也了解了些中国的农村现状..中国的大多数农村都是很穷的,除了那几个沿海的省市,基本都是很穷的..我曾无数次的思考着中国农村的出路,自己也没有想出多少切实可行的方法!但是我却有了一个新的想法,,,,我想要是能联结几个学农的同学一起去发展农村,我想应该能好一些.
   比如下面我设计的一个小团体(包含的人员,各专业都是一名):农学、畜牧、兽医、农业机械化、园艺、计算机、农业经济管理、企业管理这一共有8人的团体,然后去农村发展,去带农民致富。。他们可以去拉企业、说服政府投资农业。然后进行标准化生产。实现产供销、农工商一条龙的经营模式。去帮农民生产标准化、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产品。去寻求市场。。。每个人的分工都是不一样的,。看一下他们的专业。大家就会知道他们都应该做什么。。农学当然是带他们进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畜牧和兽医就帮他们发展畜牧业,农业机械化协助农产品规模化生产,园艺就帮着生产那些具有观赏和价值很高的水果和花草等,计算机就是提供相应的信息。农业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的就去拉企业、说服政府投资,然后是找加工企业,找市场,帮农民销售农产品。实现真正的一条龙服务。。实现农村的发展
  希望大家能提些建议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26 10:4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力支持!只可惜我不是学以上专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26 12: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行动最实际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26 13: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愿望是好的,我表示感谢和支持.
我来自农村,在那里生活了20多年,
我觉得,农村的发展以至与其他方面的发展,关键的地方不是技术,而是意识,想法,和一个愿意为这些想法去争取的领导层.
中国任何地方都不缺少能干的人,就算缺少,技术方面的知识补起来也是很快的,但是历史遗留的意识问题却不是一蹴而就的.
我认为,对于农村的改变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确实是一个长久的过程,但是我相信不管这个过程多么漫长,总有一天会到来的
对于农村的发展,我有几点意见:
1.有一个通常的信息渠道,让每个人至少多数人能及时的了解外面的世界变化,知道外面的发展状况对自己是一种鼓舞和激励,人是不服输的一种动物,这样可以产生一种动力.
2.一个民主的氛围,邻里关系和谐,融洽,能顺畅的沟通,理解,交流.包括上下级之间,领导层之间等等
3.有一个具有民主思想的领导者,在某种意义上,他决定了一个集体的发展发向,发展水平,发展速度.
4.县级领导部门的技术支持,信息支持,政策支持.
5....
......
最后,还是要靠自己,外界的环境再好都没有用,关键还是一个上进的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26 14:0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地方现在还很落后,比如偏远山区等等,那里我没有去过,不了解,但是从一些报纸等媒体可以了解一点
这样的地方现在还很难依靠自己的力量来改变什么,他们也许正在为温饱而努力,所以在这个时候,物质是第一位的,精神是第二位,有些下乡活动,动不动就是精神下乡,在有些地方很有必要,但在有些地方则是浪费,因为还不是时候,因为这些地方,急需的是温饱,基础设施建设,这是人活着必需的尊严问题.
  在物质上有了基本的保障以后,其他的才可以开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26 14: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本书也值得看看



中国农民调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26 15:2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农村做过调研和挂职,我觉得教育最重要,其它都是空的,如果农村教育到高中不受一分钱,那么,等多10年,我们的农村也会城市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26 15:38:38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均土地少,土地贫瘠,是最大问题,不可能实现现代大农业,农业工业化!
解决问题,大量农民走向城市,相对土地拥有扩大,实现现代农业!科技兴农!农业优惠政策实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26 20:4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在向柏拉图看齐啊,可这理想国之路走了几千年,好像回头是岸,苦海无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26 23: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降低农业人口,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规模化。教育也是一个根本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5-27 01: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很感谢大家和我一起讨论这个帖子.
    其实,,中国的农村就象wokankan兄弟说的一样,要想改变它目前的现状,真的需要很长时间。还需要走很长的路.当然tlf深刻的指出了现在农村存在的问题.
    其实对于我这个学农的人来说,真的有很多东西值得我去学习,我今天去图书馆又看了些资料.关于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面.现在的农民还是因为在外打工的保障问题,工资问题,区别对待问题阻碍了农民向城市转移的脚步,但是我也相信中国有这个能力和实力去解决这个问题..虽然城乡结构的差距越来越大,但是政府也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去改善这一切...
    benysu和coolsila说的很对,但是真的要去实现这一切,确实很难的,就象我说的那个理想的团体,,简直是太理想化了,,要想在现实社会中存在和发展那是具有相当难度的...也许只有等哪天我有钱了才能真正回农村去带他们发展!农业农村需要我们这样的人才,而我们又不能回去,(因为父母亲朋都是希望读大学,读研究生跳出农村,而最后毕业回去帮他们发展,他们是不能接受的啊)..其实我真的有些无奈!!
    我国的农业人口多,地少,也是一大问题,但在相当程度也是可以规模化,集约化的,产业化的,,那就是他们那些经济大家说的技术性诱导变迁理论中说的二个类型的成功;例子,,,...我们是属于其中一种类型的,需要我们以节约土地为目的的.发展集约农业.劳动密集型农业...去转化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内部安排他们就业...当然还需要工业反哺农业,,进一步加快农业的发展.使我国真正的走向四个现代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mt1976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5-5-27 09:3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中国农村最主要的是需要放,而不是管;

  1、政府主要是控制污染,卫生等环节,其他大可以放开,因为中国农民从来不缺少创造性,主要是被压住了;
  2、政府少取,中国农村为新中国的发展贡献出了自己可以贡献的最大能量,现在不能再无限制的榨取了,而需要放水养鱼;
  3、中国的乡镇级政府机关基本上可以取消,由农民自己处理就行了;
  
  我来自农村,以上是一点不成熟的想法,欢迎大家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27 10:2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网上看了不少文章
选几篇帖出来:
1、 发展农村教育是协调城乡发展的治本之策
  目前,我国城乡居民的差距不仅体现在收入的差距上,事实上还存在着更大的文化素质差距。有资料表明,我国农村居民平均受教育程度是7.3年,比城市居民少3年;2000年,全国农村劳动者中54.2%只有小学以下文化程度,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在10%以上,大大低于城市劳动力的平均文化水准,而且这一差距还呈继续扩大的趋势。

  农民增收致富的根本出路是要减少农民的数量,真正把农民从农村、农业中转移出来。而农村居民文化素质低下,不仅影响着农民收入的增加,而且直接妨碍着农民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影响着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这一状况如果任其发展,就会使农村居民的素质差距与收入差距形成恶性互动,从而有可能导致更为严峻的城乡社会失衡发展的局面。

  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占全国人口三分之二的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也就谈不上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因此,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全面提高农村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增加农民收入、协调城乡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国家应当把举全国之力实施农村全民教育作为我国一项长期坚持不变的基本国策。

  发展农村教育的关键在投入。而我国农村的现实情况是,那些文化教育落后的地方往往都是经济落后的地方,急待文化哺育的农户往往都是贫穷困难的农户,一些曾经脱贫的农户往往由于支撑子女上学而返贫。教育扶贫是根本的扶贫,教育减负是农户最大的增收。因此,农民教育的投入不能靠农民,必须建立国家预算投入机制和设立国家农村教育基金,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问题。

  从我国农村的实际出发,现阶段农村教育重点是实施好三大工程:

  一是实施农村教育基础建设工程。要统一制订农村中小学教学设施、设备的建设、配置标准,中央和地方财政要安排专项投入,对农村中小学教学设施进行全面的更新改造,从根本上改变教学条件。要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任教资格进行全面审核,坚决淘汰不称职的“南郭先生”,农村教师的工资要纳入省级财政预算,要从根本上杜绝拖欠教师工资的问题。

  二是实施农村九年免费教育工程。要依据《义务教育法》修订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实施细则,并严格督促实行,同时,逐步将过去主要由农民承担的九年义务教育的学费(包括课本费)变为国家统一支付,使农村所有适龄儿童、少年都平等拥有受教育的机会,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三是实施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工程。即大力开设县、乡两级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学校,逐步做到县市设立全日制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对所有农村劳动力进行多层次、多门类的适用性强、科技起点高的职业技术教育。

  通过对从业和后继农民、中坚农户、农村干部、中小企业家、农村经纪人的教育培训,为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资源与智力保障,从而逐步从根本上消除城乡居民之间的素质差异和收入差距。

2、大力发展我国农村教育的提案
  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面临的一项重大历史性课题。

  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现实是: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人群之间占有教育资源的差距呈扩大趋势,地市以上政府忙着发展高等教育,县级政府则着力发展高中教育,许多地方义务教育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农村税费改革前,在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中,中央和省级财政只占12%,县级占9.8%,其余78.2%则由乡和村筹集。农村实施税费改革、学校实行“一费制”后,农民的负担减轻了,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总投入大幅度减少,中小学辍学率居高不下,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师骨干流失现象严重,已成为农村教育走不出困境的重要原因。当前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偏远农村、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还没有普及,每年仍有数以百万计的学龄儿童无法接受九年义务教育,青壮年文盲、半文盲依然存在。即便是“普九”达标的一些地方,后遗症严重,达标欠债偿还问题至今未能解决。

  此外,由于长期以来只强调全国教育的统一性和计划性,致使教育结构单一,形成以普通教育和升学为主导的金字塔型教育结构体系,忽略了农村教育的特殊性、阶段性、差异性和不平衡性,没有建立起与农村情况相适应的教育体系,教育结构、教学内容与农村经济发展严重不适应。由于农村整体的社会经济条件较差,基础教育质量较低,农村学生升入更高一级学校(高中、大学)的比例很低,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初高中毕业生中50%以上要回到农村,尤其是农业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这一比例更高,达到80%以上。这些学生往往既没有外出打工所需的一技之长,也缺乏从事农业劳动的基本技能,学到的基础文化课及劳动技能课解决不了农业生产技术与经营管理问题,毕业后的农村青年不能尽快融入当地的经济活动,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巨大浪费和盲目流动。

  农村职业教育未被纳入到教育的主流当中,教育观念和培养模式还未转到以就业为导向上来,与劳动力市场的结合不够紧密;农村职业技能培训经费严重不足,师资短缺,教学质量下滑,就业渠道不畅,农村职校普遍出现生存危机,造成“有校无人”,导致农村学生“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追求社会公正,保障所有国民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确立“义务教育先行”的指导思想,调整政府对教育的投资结构,建立健全农村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消除教育贫困

  面对我国教育领域存在的事实上的不平等,政府最主要的责任,就是要切实贯彻基础教育均衡化的方针,为农村教育提供有效的制度安排,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和其他措施,甚至不惜降低一些经济增长速度,切实保障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

  要确立“义务教育先行”的指导思想,义务教育应该处于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再不能以牺牲义务教育来发展高等教育。应将建立最低教育保障机制纳入政府责任考核范围,确保各级政府的教育投入主要用于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公共财政要为最低教育保障、消除教育贫困提供有力支撑,实现义务教育的福利性和公平性。农村义务教育越早实行免费越好。

  要加大对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普九”的支持。当前,可以选择一个突破口,先解决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免费问题,从学校、教师、费用、管理等方面采取特殊措施。对“普九”所欠债务,中央和各级政府应该制定计划,拨出专款加以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应随着GDP的增长而增长,在完善“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的同时,要建立健全中央和省、地(市)、县四级政府合理分担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保障机制。

  二、创新农村教育制度,改革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为农业经济发展培养人才

  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关键是要从创新农村教育制度入手,要对农村基础教育进行改革。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700多万农村初中毕业生没有机会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调查表明贫困地区的辍学现象,与学校所学内容脱离农村学生将来的发展实际有关。对农村学生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学生,具有实际意义的是帮助他们掌握将来能够找到工作的技能,包括在农村发展过程中实用的各种技能。因此,要进一步完善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要结合农村实际,在农村普通初中的整个教学过程有计划地适量增加职业教育内容。这样可以增强学校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厌学问题,减少辍学学生。同时,农村学校从初中三年级进行分流,难以考入大学的学生,初中毕业后直接进入职业学校(将部分农村普通高中改办成职业高中)学习,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提供职业教育,以节约教育成本,缩短人才培养时间,提高人才的使用效率。

  三、尽快制订《农民职业教育条例》,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加快推进农民就业步伐

  农村劳动力是潜在的产业大军和城镇居民,他们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必须依靠职业教育和培训。当前我国农村已转移劳动力的就业不稳定,回流现象严重。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或培训的只占3.4%,接受过中等技术教育的仅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直接影响农村劳动力资源的能力提升。因此,农村教育的重心应转向职业教育和培训。要打破职业教育城乡分割的局面,通过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成人继续教育和各种实用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的转移。

  政府应对农民职业教育实行财政扶持和全额救助制度,专门安排一部分公共支出用于农民职业教育事业。要完善规划,增加投入,采取措施改善农村职业教育,引导青年农民参加各类农村职业学校和农业科学、技术学习,培养农村青年的科教兴农和自主创业能力,增加农业的科技含量,尽快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农业产业化规模经营。建议尽快制订《农民职业教育条例》,对农民职业教育及发展作出科学规范。

  四、由国务院出面协调,将农业部、科技部、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用于农民培训工作的经费,整合集中使用,共同构建农村远程教育系统平台

  我国农村劳动力人口庞大,传统的培训方式已难以满足需求。建立一个由卫星综合网络和遍布全国4万多个乡镇、70多万个行政村的远程教育教室组成的全国农村远程教育系统平台,可使我国农民培训工作实现质的飞跃。北京等地从2001年建立的农村远程教育与信息服务系统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果,应尽快推广。统计显示,我国农村现有富余劳动力为1.5亿。通过全国农村远程教育平台,一年就可以把全国农村所有富余劳动力培训多次。还可以考虑将农村学校的远程教育网和计算机网络系统利用起来,并以学校为依托,对农民进行培训。

  建立一个覆盖全国所有行政村的全国农村远程教育系统平台需要一定的投资。建议由国务院出面协调,将农业部、科技部、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每年做农民培训工作的资金整合集中使用,并积极吸纳联合国组织和国内外相关基金会的基金,共同构建农村远程教育系统平台,使农民受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27 10:26:26 | 显示全部楼层
3、加快农村信息化发展建设 缩小城乡差距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特别是通过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电话“村通工程”,有效地提高了农村地区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和固定电话普及率。

  一、农村信息化的主要内容

  农村信息化是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方面。一般来说,农村信息化是指在农村地区,围绕农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深度开发利用涉农信息资源,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推进农村信息化包括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中的应用、涉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农村信息化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

  二、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在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特别是通过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电话“村通工程”,有效地提高了农村地区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和固定电话普及率,2004年底已通固定电话的行政村比重达到89.9%;涉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得到加强,农牧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市场供求等信息,以及农民生活的各类信息初具规模,在许多地区农民可以通过互联网或其他终端方便地获得生产生活中的各类信息;各有关部门参与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格局开始形成,农业、气象、科技、教育、广电等部门发挥自身优势和职能作用,积极推进农村信息网络体系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有力地促进了信息技术在农村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和涉农信息服务业的发展。这些成绩对于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和丰富农民文化生活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今后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和载体。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起步晚、基础差,整体水平相当落后。目前我国13亿人口中有8亿在农村,2004年底乡村固定电话用户10159万,不到城市固定电话用户21085万的1/2,还有10.1%的行政村不通电话。全国广播和电视尚未覆盖到的5.9%和4.7%的人口都集中在农村。2004年12月,我国互联网用户达到9400万,从用户的行业分布看,农、林、牧、渔行业的用户仅占1.3%;从用户的职业分布看,从事农、林、牧、渔的工作人员仅占1%,这表明农村互联网普及率和应用水平是很低的。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和信息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也十分明显,而且仍然呈扩大的趋势。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央关于“三农”工作政策的实施效果,必须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三、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十六大进一步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信息化是既包括城市信息化也包括农村信息化的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特别是在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的城乡之间“数字鸿沟”仍在扩大的情况下,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发挥信息化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首先,这是信息化工作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信息化工作的根本指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信息化建设,就必须加强薄弱环节,重视推进农村信息化发展,统筹城乡信息化发展,努力实现城乡信息化建设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其次,这是依靠科技进步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手段。解决“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好“三农”工作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以微电子、软件、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是迄今为止发展最快、渗透性最强、应用最广泛的先进技术。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有利于建设现代农业,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局面,提高现代科学技术在农村的普及和推广应用水平,促进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第三,这是加快农村小康建设的必然要求。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8亿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实现全面的小康。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加快农村信息化不仅有利于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繁荣农村经济,而且能够有效地促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多媒体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和虚拟现实教育等手段,可以使先进的教学方法和实验条件等优质教育资源在广大农村地区实现共享,极大地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通过互联网和建设农村疾病防控信息系统以及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等,能够极大地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丰富农民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四、“十一五”期间农村信息化建设应当达到什么样的水平

  “十一五”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时期。从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全局和农村信息化发展的要求看,未来五年,我国农村信息化要加快发展步伐,整体水平得到明显提高,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供给能力显著增强,普遍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农村电话普及率和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基本满足广大农村居民对信息服务的需求和农村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涉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取得长足进展,涉农信息内容占全国互联网全部内容的份额不断增加,初步形成针对性强、门类齐全、各具特色的涉农信息资源体系;信息技术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水平进一步提高,与农民生产生活的结合更加紧密,信息化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丰富农民文化生活的重要手段;农村信息化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广大农民的信息技术基本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明显提高。通过五年的努力,使农村信息化与城市信息化差距扩大的势头基本得到遏制,信息化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为农村信息化整体水平再上新台阶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广大农民步入信息社会创造条件。

  五、加快农村信息化发展需要认真抓好的重点工作

  推进农村信息化政策性强、涉及领域广泛,需要采取综合性的对策措施。当前,要突出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切实把推进农村信息化作为“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作,在制定 “十一五” 信息化发展计划中要把农村信息化作为重要内容,各有关方面的“十一五”计划都要认真考虑和积极支持农村信息化;二是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和城市支持农村的要求,切实把农村信息化作为放到国民经济全局和整个信息化工作中统筹安排,充分发挥城市信息化对农村信息化的带动作用,把更多的财力和社会资源用于支持和促进农村信息化发展;三是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电话“村通工程”和“金农工程”,并根据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需要适时组织和实施新的重大工程,充分发挥重大建设项目对农村信息化的带动作用;四是深化体制改革,调动社会资金参与农村信息化建设,努力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多元化、多渠道的农村信息化建设投融资体制和机制,促进农村信息化更快更好地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27 10:30: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城市化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没有看过,谁有可以传上来看看。
  
【作 者】祁金立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ISBN书号】7560932320 【定价】¥16.00
【出版时间】2004-11-01 【开本】大32开
【页数】292 【字数】226,000
【装帧】胶版纸  


      本书力图把握中国城市化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城市化问题作为切入点将城市化的研究与推进我国工业化、消除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结合起来,运用中西方多种学科的知识和视角,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方法,多角度、多层次地探求其发展的规律。突破了就农村研究农村、或就城市化研究城市化的简单研究思路,把农村问题的解决置于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的框架内加以探讨,从分析城市化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的角度,论述了在国民经济这个大系统中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问题。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了城市化滞后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论证了城市化建设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促进城乡经济共同发展的前提。并提出了改革户籍制度,加速农业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加大第三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完善劳动力市场,加快城市化进程,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本书贯通中西,重点突出,语言流畅,其体系结构、基本思路、研究内容和观点颇有新意,在观点上博采众论,独树一帜,尝试建立起具有独具特色的城市化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体系,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际指导意义,可作为经济学专业研究生的教学参考用书,并为经济学研究者提供学术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5-27 13:2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书太新了,没有查到可以免费下载的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28 21: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个美国朋友对中国农村改革的建议,希望大家能有所启示!


Hi Lily.

i guess the farming system does work very differently. Here if ur a farmer u just own th eland but usually don't work it. MOstly farms are worked by hired help and the owners sit on hteir butts making money off the cheap labor provided by poor mexicans and minorities.
So i guess u can say the farm workers are the poorest not the farmers.

I guess the best way to make more money for farmers is to unionize them. Get all the rice farmers to sell at the same price, because if one sells cheaper than everyone is going to go over there and the rest will get nothing. BUt if all sell at the same price then it doesn't matter where the buyer goes the rice will cost the same thing and any one who sells it will make a little bit more money.

That may take long and may seem very hard at first but it could work.
something like that, that happened here was that all farmworkeers were getting payed very little and worked in poor working conditions and were mistreated, but the went on strike and stopped working and let the products rot and after five years of strikes and boycotts the farm owners finally gave in because they were losing everything and now they have to pay a certain amount, at leats 5$ per hour to everyone some times more it depends where u live and what kind of work u do.

yeah farmers here are very rich, but thats because "farmer" are just the farm owners they rarely work on their own farm, and yes the machinery is ver advanced in one hour u can do with a machine the same amount of work it would take 20 peopl to do. Mostly everything is mechanized some labor still remains--that which is too complicated for a machine to do.

labor cost is not high, that is what allows farm owners to get so rich. They never have to pay alot for labor. If u work for 7 dollars some one who is more needy will work for 6 1/2 and so they give him the job and they can get the same amount of work for less money.

thanx, your english is pretty good compared to others i have seen. I have a couple of japanese friends who came to study here and ur english looks alot better than theirs.  And I guess my english is good but i can be better. I can also speak and read/write spanish if u ever want to learn that.

well thanx for ur time.

awaiting ur reply,

Luis Reyn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5-29 01:0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想不到老外对中国的农村还具有一定的见解,真不错,想法很好,但是要是实施起来也很难呀.谢谢lily11160117
提供的原手资料,希望版主能给这位MM加点分,搞点外国人的见解实在不易,再次谢谢lily111601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29 13:3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希望大家多关注农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29 21:2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中国农村的出路在于建立一套类似于城市的有适合比例的一、二、三产业体系,让大多数农民从土地解放出来,实现充分的就业,再配以类似城市的社会保障体系,以激发农民的创造力。

不过,目前城市的就业与保障不容乐观,农村要做到这一点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5 03:25 , Processed in 0.502366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