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73|回复: 7

[【原创】] 有一点想不明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18 09:04: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zca369 于 2025-3-18 09:14 编辑

写这个题目,不是我自己真的想不明白。
而且昨天找出了两个股票一个是华晨中国,另一个是亿都。
先说华晨中国(宝马的中国合作伙伴,代码01114 )
为什么要说这个公司呢。他的分红与它的股价严重不匹配。
2024年4月15日分红1.5港元/每股,2024年6月14日分红4.3港元/每股.
2024年一共分红5.8港元/每股,同期的股价都没有超过5元的股价。
如果只是2024年这样还可以理解,但2025年2025年3月3日分红1港元/每股。
而现在的2025年的股价才2.74港元。
如果2024年1月买入持有到现在一共分红6.8港元,如论如何都翻了一倍多了。

再来说另一个亿都(我们的同行,一个广东江门的LCD相关公司,代码:00259)
2022年至2024年一共回购了264.25万港元的股份
但2025年2025年1月22日分红1.8港元/每股,对应的股价才2.00港元
如果2025年开年买入,单分红90%的收益率。
想想我们自己的公司,30多块钱的股价都没有这个同行分红与股价比多。
可以说我们公司贵上几十倍都有。

这是什么逻辑呢?难道外资和国内的投资都没有发现这个被严重低估的股票?
还是这两个公司外资和国内的投资都不看吗?
还是国外的资本存在偏见,对这样的投资机会视而不见。
不得而知,以后不知道会怎么样。但现在至少未见经营存在重大问题。
可以说,这样的公司至少现在是超便宜的。
希望万能的网友也来帮忙参谋一下。这是怎么回事呢?
一起回帖讨论一下。事不辩不明,理不争不清出处。
将这些搞清楚,也许对各自都有提升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25-3-18 09:4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几个因素导致港股即便分红高,也没外资买:
1.港股分红要交20%的税,但是股价还是要复权,也就是说假设股价10元,分红1元,分红之后股价是9元,但是你到手分红0.8元,实际总资产从10元变成了9.8元。如果股票没人来玩,没得波段,光靠分红是要减少的
2.汇率问题。因为港股是港币交易,如果美元或者人民币换算成港币,中间也有汇率风险和手续费。
3.港股波动率低,流动性相对较差,如果急用钱的时候,没法快速变现,就要折价出售,亏损就是大概率的,所以外资也往往会在交易量大的明星股里做,这样变现方便。
其实这在A股是一样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3-18 10:03:43 | 显示全部楼层
mliu3103 发表于 2025-3-18 09:44
有几个因素导致港股即便分红高,也没外资买:
1.港股分红要交20%的税,但是股价还是要复权,也就是说假设股 ...

兄台分析的很有道理,换个方式说,如果不等钱用长期投资个3-5年,是不是个捡便宜的机会呢?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25-3-18 10: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zca369 发表于 2025-3-18 10:03
兄台分析的很有道理,换个方式说,如果不等钱用长期投资个3-5年,是不是个捡便宜的机会呢?
...

如果是不等钱用,这个钱可以拿去买债券,比股票安全


总体来说,市场上资金分两种:激进资金和保守资金

激进资金喜欢波动大的股票,所以看不上这个分红高的股票

保守资金往往是短期不会使用的资金,就是你说的不等钱的,担心变现难,往往会去买债券,也不会买这个股票

这样这类股票就没啥溢价和行情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3-18 10:27:48 | 显示全部楼层
mliu3103 发表于 2025-3-18 10:16
如果是不等钱用,这个钱可以拿去买债券,比股票安全

兄弟分析得很有道理。短线的资金喜欢热点或大起大落的股票,长线的资金债券求稳。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3-18 11:4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ca369 于 2025-3-18 12:03 编辑

关于华晨中国(01114.HK)和亿都(00259.HK)高分红与低股价的现象,其背后的逻辑可能涉及多方面因素。
以下从市场、公司基本面、行业及风险角度展开并用Peepseek-R1 满血版协助分析:

?一、华晨中国(01114.HK)的异常高分红?
1. ?核心背景:华晨集团破产重组的影响?
华晨中国母公司华晨集团于2020年因债务违约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导致市场对华晨中国的股权结构和长期稳定性存疑。
2022年,华晨集团将华晨中国股权出售给沈阳国资委和宝马集团(持股比例25%→75%),但市场担忧宝马未来可能进一步整合合资公司,稀释华晨中国的控制权。
2. ?分红来源与可持续性?
?异常高分红可能来自资产处置收益?:2023年,华晨中国出售华晨宝马剩余25%股权获得约280亿港元现金,其分红资金可能来源于此一次性收益,而非经营性利润。
这种分红不可持续。
?除权效应?:高分红后股价会相应下调(如每股派息1.5港元,除权后股价下跌对应金额),长期投资者实际收益需结合股价波动综合计算。
3. ?市场定价逻辑?
?公司业务空心化?:华晨中国核心资产(华晨宝马)已出售,剩余业务(如华晨雷诺)持续亏损,市场认为其缺乏长期增长动力,股价反映的是“壳价值”而非盈利能力。
?流动性折价?:港股流动性较差,中小市值公司易被边缘化,机构投资者可能因无法大额持仓而回避。
?二、亿都(00259.HK)的高分红与低估值?
1. ?行业属性与竞争压力?
亿都主营LCD显示模组,行业面临中国大陆面板厂商(京东方、TCL华星)的激烈竞争,毛利率被压缩。市场对中小型LCD厂商的长期生存能力存疑。
?技术迭代风险?:OLED、Mini LED等新技术替代传统LCD,行业存在结构性下行压力。
2. ?财务数据疑点?
?分红与盈利匹配度?:2025年每股分红1.8港元(对应股价2港元),需核实公司净利润和现金流是否足以支撑。
若分红金额超过净利润,可能动用历史留存收益或借款,不可持续。
?回购与分红动机?:频繁回购和分红可能是大股东套现或维持股价的手段,需警惕财务操纵风险(如虚增利润后分红)。
3. ?市场认知偏差?
?港股“老千股”特征?:部分港股小市值公司通过高分红吸引散户,但长期股价阴跌,投资者可能将其归类为“价值陷阱”。
?缺乏机构覆盖?:市值小、交易量低的公司难以吸引分析师和机构关注,信息透明度低,导致估值长期低迷。
?三、为何外资和国内投资者“视而不见”??
?风险规避?:
华晨中国存在母公司债务遗留问题,亿都面临行业衰退风险,机构投资者更偏好确定性高的龙头公司。
?流动性限制?:
港股日均成交额低于1亿港元的股票易被机构排除在投资范围外。
?分红可持续性质疑?:
市场可能认为高分红为一次性行为,未来可能大幅下调,甚至伴随业绩变脸。
?会计准则差异?:
港股允许更灵活的利润分配政策,但投资者会穿透分析现金流质量(如华晨中国依赖资产出售而非经营现金流分红)。
?四、对投资者的建议?
?警惕“高分红陷阱”?:
需区分分红来源(经营性现金流 vs. 资产变现),评估持续性。若公司无核心业务支撑,高分红或为短期诱多。
?深入分析财务健康度?:
重点观察资产负债表(是否存在高负债)、现金流量表(分红是否透支现金)、利润表(盈利是否真实)。
?行业与公司治理风险?:
华晨中国的控制权变动、亿都的技术替代风险均需纳入考量。
?流动性管理?:
港股小盘股流动性差,大额资金进出困难,需控制仓位。
?总结?
华晨中国和亿都的高分红与低股价看似存在套利机会,但背后可能隐含市场对业务可持续性、财务真实性、行业前景的深度担忧。
投资者需穿透表面数据,结合公司治理、行业趋势、资金流向综合判断,避免陷入“高收益幻觉”。
在港股市场中,低估值的公司未必是“黄金坑”,也可能是“价值陷阱”。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25-3-19 17:01: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zca369 发表于 2025-3-18 11:41
关于华晨中国(01114.HK)和亿都(00259.HK)高分红与低股价的现象,其背后的逻辑可能涉及多方面因素。
以 ...

若干年后,当你斜靠在你私人小岛的葡萄园里,在躺椅上晒着太阳,小口抿着80年的茅台酒,旁边泳池里三个肤白貌美的18岁美女在游泳,不远处是你的仆人们在压低声音窃窃私语、草坪上你的直升机在随时待命,远处是你的游艇在海浪和微风中在轻轻摇动,更远的小岛外满世界的人都在议论你这个低调的神秘富豪,而你心里明白,一切的一切,都是源于今天抄底了华晨中国01114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3-19 17:4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ca369 于 2025-3-19 17:48 编辑
mliu3103 发表于 2025-3-19 17:01
若干年后,当你斜靠在你私人小岛的葡萄园里,在躺椅上晒着太阳,小口抿着80年的茅台酒,旁边泳池里三个肤 ...

兄台好文采,没有想过这样的日子。我只是买了2000股华晨中国01114试一试水而以,因为我对港股不够熟悉。
相当于拿一点点小钱去做试验,类似以前中国的经济特区。我的主力仍然是可转债和REITS的。
先熟悉好规则,因为我一直相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此过程中,得到了兄台的宝贵建议,让我受益非浅的。
港股的很多方式和国内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像小盘股,国外机构都没有兴趣参与。
而国内的小盘股,往往是爆涨的潜力股。完全不一样。
亿都我就是听从兄台的建议,流通交易量太小了,所以就没有买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5-4-5 08:51 , Processed in 0.067177 second(s), 1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