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17|回复: 3

[【其它】] 稳赚不赔:4种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方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10 10:26: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zca369 于 2025-3-28 16:30 编辑

对普通投资者而言,低风险往往意味着低预期收益率。但是,A股市场有一些独特的规则,使其近十几年一直都有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方式。
这些规则被一小部分热衷于研究规则的投资者发现,其中一些胆大的投资者在规则下赚到了丰厚的回报。
本小贴介绍4种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方式。
可转债打新
可转债的全称是可转换公司债券。这个词有两层意思:债券相当于借条,可转债就是上市公司想借钱扩大生产规模,公开向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募集资金,债券作为上市公司给投资者的到期还本付息的凭证;
“可转债公司”是债券的定语,可以理解为公司赋予投资者的一项权利,如果公司上市后,投资者不想拿利息,也可以根据转股价值将自己手中的债券兑换成公司股票,相当于期权。
简单地说,可转债就是优质的上市公司想要借钱所发行的债券+期权。
“债券”和“期权”的属性让可转债有两个不同的特性--债性和股性。债性是指它的债券属性,安全、稳定但收益低,不论可转债上市后价格如何,最终公司都要按发行时定好的利息给投资者还本付息,这个本息之和就是可转债价格的底。
股性是指它的期权属性,因为可以转换成公司股票,所以可转债价格受正股价格影响而波动,正股价格没有上限,可转债价格也没有上限。
这两个特性让可转债价格“下有保底,上不封顶”每张可转债发行时的价格都是 100元。
截至公司收回债券时,利息大概在 10 元左右,本息之和为 110 元左右。
那么,我们只要低于这个价格买人,就一定不会亏损。即使短期亏损我们也可以持有至回售期再卖给公司,亏时间但不亏钱。
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最大的风险是股价的不确定性和本金亏损的风险。但是,大部分可转债不存在这个问题。
2023年4月,A股迈入全面注册制时代后,退市公司增加,我们需要避开可能退市的“问题债 ”。
可转债还有4个核心条款:转股价、下修转股价、强赎条款、回售条款。
正因为这4个条款的存在,可转债可以生出几十种玩法,其中最基础、最适合新手的就是可转债打新。
可转债打新是指投资者在可转债新发行时进行可转债申购的操作。
对没有理财基础的投资者而言,可转债打新极其友好主要有以下 4 点原因。
(1)门槛低,收益率高
我们只需要花 1000元的成本,中签后放1个月等待新债上市后卖出即可。单只新债的平均收益率为 10%~ 15%。运气好的时候,单只新债的收益率可以达到 40%以上。
例如,我在2021年3月31日卖出的正元转债,上市首日最高价为147元我在 144 元时卖出,绝对收益率为44%;2020年10月,我中的奇正转债上市,上市首日最高价为198元,我在179元时卖出,绝对收益率为 79%。
2019年,如果我们坚持打新债,单账户只需2000元的成本,平均收益为 6000元。
2020年以后,因为参与的人多了,单账户一年打新债的收益下降,为2000~3000元,年化收益率超过 100%。
如果一家三口都参与可转债打新,一年可以赚到 6000~9000元,这些收益足以安排一次家庭旅行了。
近两年,参与可转债打新的人数从800万增长至1000万,新债中签率下降。2022年,单账户一年打新债的收益为1000~ 1500 元,按照 2000元的成本算,年化收益率也超过了50%,还是非常可观的。
2022年6月18日,可转债新规发布后,购买可转债从无门槛变成了必须具备2年股票交易经验和前20个交易日内账户日均资产在 10万元以上。
这在无形之中给投资新手增加了门槛,但仍有不需要可转债权限就可以参与新债的方法。
(2)参与简单,花费时间少
投资者不需要盯盘,只需要在新债申购的日子点击提交申购,上市当天提交条件单自动卖出即可。
(3)中签率相对新股高
可转债打新在A股是仅次于打新股的A股“福利彩票”新股中了是大彩头,新债中了就是小彩头。新股的中签率平均为万分之三,而新债中签率低的只有万分之五,高的能达到63%(2022 年发行的中银转债)。
A 股实行全面注册制以后,打新股不再是稳赚不赔的“福利彩票”了,打新债就变成了更优的选择。
(4)稳赚,破发风险小
可转债新债上市首日破发的概率低,只有在市场行情极不好且正股表现太差时才会有破发风险。
2022 年全年市场共发行147 只可转债,只有齐鲁转债上市首日破发,上市首日开盘价为 98.1元,最终以95.128元收盘。
如果投资者在上市首日卖出,那么中1手亏损20~50元,号损幅度为 2%~ 5%;如果不卖出,则可以等到涨回 100 元后再卖出。
此外,从可转债的规则中延伸出来的还有几十种不同的策略,如平均年化收益率为7%的低价转债策略、年化收益率为10%~20%的双低转债摊大饼策略、可供套利的抢权配售策略“博下修”策略及强赎策略等。
REITS 基金
什么是REIT基金?简单地说,REITS就是信托,大家把钱交给专门机构进行不动产投资的经营管理。我国发行的REITS 基金有产权类、基础设施类(国家的基础建设,如高速公路)。
你凑 10元,我凑10元,所有的机构和散户投资者一起凑一笔钱,交给机构进行不动产类项目的经营管理,投资者就拥有了“股东的分红权”,机构挣到钱后给投资者分红。
除了每年给投资者分红,REITS基金还可以在证券市场上市,进行自由交易。
REITS 基金的低风险玩法也是打新,就是在基金的公开认购期去认购,最后按中签率分到一定的份额。但笔者在实践发现更为安全的玩法,之前发过两个贴子如下,这里就不再详细说明了。

关于REITS投资的一些心得精要
https://www.readfree.net/bbs/thread-5950166-1-1.html
(出处: 网上读书园地)
投资是一件开心的事情
https://www.readfree.net/bbs/thread-5952525-1-1.html
(出处: 网上读书园地)

国债逆回购
经常有朋友问我,如果他有一笔钱短期不用,但又嫌弃余额宝的年化收益率太低,有没有其他可供选择的理财产品?我一般会告诉他,还有国债逆回购可选。
前文介绍了国债的背后是国家信用,所以国债逆回购的安全性非常高,它几乎是零风险的短期理财产品。
国债逆回购的年化收益率是随时波动的,一般比货币基金(余额宝类产品)要高一点,但在月末、季度末、年末、节假日前会上涨。
历史上2天期的国债逆回购利率最高达到过97%时间在2014年8月28日。35%左右的年化收益率也曾出现过5 次。2022年12月26日,年化收益率达到过5.11%。
为什么月末、季度末、年末、节假日前国债逆回购的年化收益率会涨?因为企业要回笼资金,金融机构此时缺钱,就需要出较高的利息向市场借钱。
它的本质也是供需关系的改变:当市场上钱多时,机构很容易借到钱,只需要出较低的利息;当市场上资金短缺、供应紧张时,机构想借到钱就要出较多的利息成本。
市场中有哪些国债逆回购产品呢?主要有沪市和深市(沪市是指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市是指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产品,有 1天期、2 天期、3 天期、4 天期、7 天期……182 天期。
沪市的国债逆回购产品年化收益率会略高于深市的,购买门槛是1000元起,投资者在券商开设证券账户后才能购买。
国债逆回购有一种特别的玩法,就是每逢假期前的倒数第二天买人1天期的国债逆回购产品,可以享受1+ 假期天数的利息,但资金只锁定1天,不影响买卖其他产品。
例如,2023年的春节假期是1月21日-1月27日,共7天,投资者可以在1月 19 日买人1天期的国债逆回购,按10天计息,但1月20日早上资金就回到投资者的账户内,投资者可以自由购买基金股票和其他理财产品。
如果有闲置资金,这样的玩法可以适用于每周四买1天期计息3天,周五资金到账;或者五一、中秋、端午、元旦等3天假期时,放假前倒数第二天购买1天期计息5天。
由此可见,学会灵活使用国债逆回购,可以让你闲置的钱在短期内发挥最大效用。
储蓄险
9年前,我开始学习投资。自此以后,我一直在追求15%以上的年化收益率。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我会拿出80%的闲置资金投入股票、指数基金、港股、美股等风险资产,少部分投入债券、指数基金和货币基金,用于平衡风险,起到压舱石的作用。
我曾经对储蓄类保险产品存在偏见,认为它收益低、灵活性低、缴费期满之前现金价值低于本金,如果这时取出资金就会造成实质性的亏损。
但在看到身边很多有钱人都买了数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的储蓄险后,我很想弄明白其中的投资逻辑。
在学习了大量的保险知识后,我为自己和家人买了4份储蓄险,包括养老金保险和增额终身寿险。我原本只把20% 的资金用于配置低风险资产,现在提升到了30%的比例。具体而言,促使我改变观念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我们所处大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了
2018年以后,我经历了美股4次熔断、瑞幸造假等股市黑天鹅事件,短期情绪导致相关股票的价格快速下跌。尤其是2022 年部分债券基金和银行理财产品都出现亏损 40% 以上的情况。
面对这样的情况,确定性收益对我来说变得尤为重要。而储蓄险的收益写在合同里,这无疑给我吃了颗定心丸。
(2)利率下行是大趋势
1993 年,央行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是 10.98%。2022年底-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已经跌至 1.5%,30年间一直呈下降趋势目会持续下行。
保险的预定利率同样呈下降趋势,从最高10%降至 3.5%。但保险有优势的一点就是只要合同约定了利率,就会终身按照该利率滚动下去,不受利率下降的影响。
因此,储蓄险对于风险承受能力低、既不会理财又想要资产增值的人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3)解决养老问题
储蓄险分为养老金保险、年金险、增额终身寿险等。
其中养老金保险和增额终身寿险可以解决我们退休后的日常生活和“急用一大笔钱”这两种需求,这两种也是我最喜欢的储蓄险品种商业保险中的养老金保险和我们平时缴纳的社保类似,特点是抗风险、固定发放、可作为遗产继承。
每年固定缴纳一定的数额,可自行选择1年、3年、5年、10年……30 年缴纳:55岁(女性可选55岁或60岁,男性可选60或65岁)后开始按月或按年领取养老金。
以光大永明光明一生(慧选版)养老年金险为例,如果是 30 岁的女性,每年缴纳 10万元,缴10年,55 岁退休后每月可领取 8891.6元(每年领取 106700元),直至去世为止。
如果领取年份不足20年,则剩余部分现金价值可由受益人继承。
增额终身寿险则比较灵活,类似于银行存款,特点是稳健、终身锁利、流动性强。
以华夏大富翁(增额版)终身寿险为例,如果是30岁的女性,每年缴纳10万元,交5年,共计缴纳 50 万元保费,到55岁时账户内现金价值1046043元,65岁时账户内现金价值1474508元。
如果突发重大疾病,可以取出一部分资金看病,剩余部分继续以3.5%的复利滚动。
养老金保险和增额终身寿险分别对应于不同的需求,我的建议是两者可以搭配使用。
养老金保险按月领取,解决的是基本生活所需问题。增额终身寿险可以灵活取出,解决的是大病孩子婚嫁、旅行等其他大额花销问题。
我最初只想买增额终身寿险,看中它利率高、灵活且终身锁利,后来朋友的一句话点醒了我。
她说:“如果只有增额终身寿险,年纪大了被一次性骗走所有钱,怎么办?”对啊,正因为它灵活、存取方便,万一被骗光,以后的生活堪忧。
如果同时搭配养老金保险,按月领取,至少基本生活有保障。
因此,正确地认识和配置产品,能帮助我们预防人生中的很多风险。

同样的,实际操作中不用四种方法都操作,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熟悉程度,熟练掌握一两种已经很够用的了。
本来想着将这个贴子再拆成几个贴子发布的,但是又觉得这样信息很零星不完整。论坛币得多得少无所谓了。
不希望自己的贴子没一点深度。最后,希望我的帖子的内容对你们有所帮助,谢谢。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25-3-10 10:3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存款只有银行不破产应该就会没有上面风险吧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3-10 10:46:02 | 显示全部楼层
yymj 发表于 2025-3-10 10:32
存款只有银行不破产应该就会没有上面风险吧

注意贴子的标题有两个关键点。一个低风险,另一个要高收益。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25-3-19 22: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zca369 发表于 2025-3-10 10:46
注意贴子的标题有两个关键点。一个低风险,另一个要高收益。

低風險,高收益。這才是關鍵。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5-4-5 03:54 , Processed in 0.061049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