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75|回复: 15

[【原创】] 学生不想读人文学科,你也没办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31 09:2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首先要区分人文学科humanities和社会学科social sciences,前者指“文学、哲学、历史”,后者指“法律、经济学、金融、心理学”等学科。全球性人文学科危机是指humanities,不是指social sciences。
以美国高校为例,报考人文学科逐年减少,现在人数占学生人数的不到10%:"In 2020, the number of college students earning a bachelor’s degree in a humanities field fell for the eighth consecutive year. Over that time, the number of humanities degrees awarded dropped by 25%. By 2020, they constituted less than 10% of all bachelor’s degrees awarded, an all-time low figure."

学生不愿意学,你没法逼着他们去学。没有学生,专业课就开不起来,没有课程,拿不到经费,院系也会渐渐缩小,最终消失。

按照这个趋势,文史哲最终会被合并成一个人文系,人文专业会消失,人文课程会变成全校的通识选修课。

但是高校人文专业消失,并不意味着人文研究和活动会消失。民间一样可以继续用私人经费从事人文研究,哲学家、文学家、历史学家一样会继续存在。他们用自己的经费搞研究。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24-12-31 09:28:1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美国的文化战争政治正确之类,文科全部被取消也是有可能的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24-12-31 09:2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kllll 于 2024-12-31 09:31 编辑

如果减少得过度,过分,过段自然会回潮,稀缺了嘛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24-12-31 09:31:10 | 显示全部楼层
jkllll 发表于 2024-12-31 09:29
过段自然会回潮,稀缺了嘛

难说,网上极左分子们一贯是不喜欢文科的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24-12-31 09:55: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专业适合老年人读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24-12-31 09:59:48 | 显示全部楼层
agent124 发表于 2024-12-31 09:55
这些专业适合老年人读

现在我感觉年轻人比老年人还保守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24-12-31 10: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文学家不是文学专业培养出来的,文学研究又没多大意思,我如果年纪大了有机会读个自学考试什么的,学个中文专业,不想当文学家,也不想研究文学,只想借此有系统地看点文学书。
哲学就不感兴趣了。貌似大哲学家也不是哲学专业培养出来的。
历史有些例外。历史学家倒是历史专业培养出来的。我以后如果有机会也想学点历史。不过年纪大了,年代什么的记不住,考试太痛苦,最好只是随便学学,不考试。反正文凭对我来说也没什么意义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24-12-31 10: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agent124 发表于 2024-12-31 10:07
大文学家不是文学专业培养出来的,文学研究又没多大意思,我如果年纪大了有机会读个自学考试什么的,学个中 ...

我对于这些年的历史倒是有不少思考的。


90年代的一些事网上是没有的,比如说本地政府殴打示威者的事,虽然我也记得不是很清楚。

昨天我偶然看到一个网站提到本市一个县出过一个连体婴儿,我早上特地找人问了问,是有这个事,是1992年(网上没写年份)。没想到这种琐事还有人发到过网上。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24-12-31 10:2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横槊赋诗 发表于 2024-12-31 10:12
我对于这些年的历史倒是有不少思考的。

疫情期间的资料,我收集过一些,量很小,远不足以反映全貌。因为一收集就明白,收集全是个人做不到的。既然做不到,那么多和少的差别也就不大了,都只不过是对此有个大致的了解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24-12-31 10:45:29 | 显示全部楼层
agent124 发表于 2024-12-31 10:28
疫情期间的资料,我收集过一些,量很小,远不足以反映全貌。因为一收集就明白,收集全是个人做不到的。既 ...

我对于疫情的回忆。


2020年1月我返乡,不久后传来了武汉闹病毒的信息,当时有流言说武汉实验室泄露。于是我连忙回去,第二天高速就封了。之后本地一直相对稳定。

2020年2月的热点是外国人永居条例。我写了几篇文章。

2020年二三月之交,我去访问我常去的旧书店。老板神秘兮兮地对我说,我知道你在收集一些历史资料,我这有正版赵氏回忆录,你需要可以拿走。他还说有两种文革史,一本是王年一的,另一本是社科院严某某的。这个严某某,当年也是个名人。我说91年淮河闹水灾,这事现在似乎被人忘了,那时候,有条报道说灾民议论说如果让两年前严某某等人负责救灾,那么肯定不行。我额外想到了2014年因为埃博拉也人心惶惶的,当时网上有篇文章,认为埃博拉病毒不可能在中国爆发,因为非典的教训并未淡忘。于是乎其实我对中国处理好疫情是有信心的。

至于遥远的美国,他们觉得病毒不会来,这似乎很大意,特朗普这人自比里根,而里根没处理好艾滋病,所以我估计美国疫情要爆发。而中国最后也对艾滋病放开了,加上疫情过后经济危机大概要来,政府没有那么多财力,所以我估计最后中国会放开,因为放不放开不是真问题。

至于方方的事,我印象里大概闹了一个月,高潮是3.25-4.25。但所谓满地无主手机,是二月份的事。直到3月10日,才有人去武汉贴吧打听方方。直接的原因,似乎是肖警官护送方方女儿出城。所以这件事主要责任在方方,她试图把特权问题粉饰为左右之争,激化了矛盾。

方方似乎真有后台,乌有之乡上面批她的文章被删了好几回,很少有人能闹到这样,我知道的有薄熙来和陈小鲁。后来小粉红要求大学语文删除方方的《风景》,再后来哈工大举报宿管感恩节送巧克力,我也差不多猜到后面几年了。

其实大学语文根本不值一提。

我是2022年12月20日阳的,25号那天,我从未如此真诚地想庆祝圣诞节。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24-12-31 11: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横槊赋诗 发表于 2024-12-31 10:45
我对于疫情的回忆。

严某那本,其实第一章还是写得不错的,有特色,可以说是全书的精华。只是总体上,作者自己也承认和“史”有些距离。他就是理工科的路子,从那本《首脑论》也可以看出来。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24-12-31 11: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agent124 发表于 2024-12-31 11:10
严某那本,其实第一章还是写得不错的,有特色,可以说是全书的精华。只是总体上,作者自己也承认和“史” ...

随着美国两党的极化,大部分老知识分子的世界观也维系不住了。至于国内的文学史,80年代报告文学就是个禁忌话题,因为代表作家的评价还没定下来。不过这个作家据说其实比较左,以至于乌有之乡还怀念过他。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24-12-31 11: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横槊赋诗 发表于 2024-12-31 11:12
随着美国两党的极化,大部分老知识分子的世界观也维系不住了。至于国内的文学史,80年代报告文学就是个禁 ...

80年代报告文学,我有时候倒还会翻翻。不知道你说的代表作家是哪位,是不是姓刘?据说他的《人妖之间》也有争议。至于后期的苏姓作家,当然更是禁忌。前几年还在读秀期刊下载到他写的刊登于《文汇月刊》上的一篇文章,记述了一部电视片的流产经过,思想来自李泽厚的那句“五四是救亡压倒启蒙”,现在大概也下载不到了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24-12-31 11: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agent124 发表于 2024-12-31 11:18
80年代报告文学,我有时候倒还会翻翻。不知道你说的代表作家是哪位,是不是姓刘?据说他的《人妖之间》也 ...

当然是刘宾雁,一般文学史只会提到《在桥梁工地上》。据说巴金集子把他大名都删了,但王若望却留着。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24-12-31 11:2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横槊赋诗 发表于 2024-12-31 11:20
当然是刘宾雁,一般文学史只会提到《在桥梁工地上》。据说巴金集子把他大名都删了,但王若望却留着。
...

其实80年代有部胡平和张胜友合写的《世界大串联》不错,写出国潮。胡平这个作家不错,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刚好和反动刊物《北京之春》的主编同名,好像名气不是很大。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24-12-31 11:24:51 | 显示全部楼层
agent124 发表于 2024-12-31 11:18
80年代报告文学,我有时候倒还会翻翻。不知道你说的代表作家是哪位,是不是姓刘?据说他的《人妖之间》也 ...

新文化运动本身在毛时代的意义更多是为了建党做准备,另外是清算了旧知识分子,所以胡适这类人成为旧知识分子后也被如法清算了。所以依照前三十年的历史观根本谈不上救亡或者启蒙。


网络时代倒是有一出。天涯有个杜车别,当年也算个名人。杜车别的意思是明朝皇帝相对没那么专制,诞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云云,是清朝入关毁灭了这一切,这是09年以前。那时候东林党被视为先进的资本主义萌芽的利益代言人。

09年前后,网络明史圈子的话题转移到为什么明朝如此“先进”却灭亡了,于是乎东林党就被拿出来当靶子,于是就有了今天的样子。08-09年改变了很多,这种心态的变化大概是金融危机的副产品。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5-4-5 12:43 , Processed in 0.069624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