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澹台秋水

[【诗歌】] 【临江仙】游香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 10:30:2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字体,果然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3 09:24: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般,却被一群人吹捧的很高,原因有二:其一,论坛女性偏少,物以稀为贵;其二,看来泛泛之辈很多,牛人很少光顾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4 19:4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字写得好漂亮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4 21:2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诗好诗!想当年俺也登过香山,除了看黑压压的人脑袋,风景什么样倒没什么深的印象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6 10:44:52 | 显示全部楼层
书法诗词传统国粹甚是美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6 18:2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字 非常羡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7 20: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闲。
读了冰冰姐《临江仙.游香山》,所谓“佳句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可表我心中感慨。一句“似水忆流年”,猛然醒悟,自己早已青春不再,指点江山已不再,挥斥方遒已不再,粪土王侯,弹琴长啸,只留下神马云烟,犹带着几许书生意气的轻浮和稚嫩。
赏了秋水的毛笔行书,惊叹于其笔法之娴熟,书艺进步之神速。行书是最为实用的书体,妍美流便,书写者的审美理想性灵风格自然而然跃于纸上,咋一看,粗转细,疏还密,黑白相间,前后呼应;细思量,一场轻重缓急开合自如的笔墨之舞呈现于眼前。看到的,是笔墨之意象;想到的,是心灵在舞蹈。点画形象现在外,虽愚亦能识其端倪,笔势运动藏于内,非行家里手不能悟其高妙。至于气韵生动,变化万端,则是追求的至高境界。
自爆一料:很多人先练楷书,以为稍加牵丝连接,即为行书,本人也曾试过,现在觉得差异还是很多的。十几岁懵懂无知时,以为楷为行之母,行为草之母,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itelmen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5-1-8 22:59:34 | 显示全部楼层
秋水的字、词俱佳,敝人以为字比词更胜一筹。
字笔画错落有致,行云流水一般,飘逸漂亮,一看就是临习很久,笔力深厚,很有大书法家的风度。
再说词吧。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天高云淡澄似碧,霜林染遍秋山”,极写秋天碧空万里,漫山遍野树木挂霜的景色,给人神清气爽,登高望远,心旷神怡之感。这句词似受毛爷爷影响颇深,“天高云淡”一句来自《清平乐 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一句,“霜林染遍秋山”似来自《沁园春 长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不过化用的比较自然,但字里行间仍能感受到毛爷爷那指点江山的气魄。“红肥绿瘦笼烟岚”一句,“红肥绿瘦”化自李清照《如梦令》,指红花绿叶,即红花绿叶上笼罩着一层薄雾似的烟气,红肥绿瘦烟岚三个意象,给人清新灵动、飘逸潇洒的感觉。“水光山色好 佳景且流连”一句,总括上文写景,表示对美景流连忘返之意。
“玉宇琼楼犹在目,松蹊竹陌轻寒”一句,“玉宇琼楼”指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似乎取苏轼“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之意。“松蹊竹陌”指松树和竹林掩盖下的小路,这两个意象正好烘托“轻寒”的感觉。这句话总体是高处不胜寒之意。“坐看云起莫凭栏”是指看着看着风起云涌,天上要下雨了,不能在凭栏欣赏美景了。“帝王别苑里,似水忆流年”一句,“帝王别苑里”指香山,香山是以前的帝王别苑,“似水忆流年”是只怀念往事时光飞逝,感慨光阴似箭。“似水忆流年”一句感觉化用的有点不通,因为似水流年本身都是形容时光飞逝的,“似水”来“忆”“流年”似乎语法上是不对的,这也是本词唯一一点瑕疵吧。
总体来说,这首小词是一篇游记,上阕写景,写了令人流连忘返的秋色,下阕写游览中高处不胜寒,风云突变不能久留,然后抒发了在帝王别苑感受人生光阴似箭的感慨全篇写景抒情都流畅飘逸,反应了游览中欣赏的美景和心中的感想,情景结合,互相烘托,让人体会了大自然的美景,和汉语言妙笔生花的艺术力量。
最后,说点美中不足的地方。“天高云淡澄似碧,霜林染遍秋山”是一种大气磅礴豪放派的写景,“红肥绿瘦笼烟岚”又是一种婉约派的写景,二者放在一起似乎有点不太协调之感:)“水光山色好”,虽泛指无问题,但词中毕竟未写水只写了山,因此这个词是不是应该换个别的更协调?上阕写景总体上浑然一体,衔接比较自然。下阕的抒情,写了高处不胜寒,写了天要下雨美景欣赏不成的遗憾,又写了时光飞逝,三种感受似乎有点割裂,没有形成一个整体。
总体上来说,比我等语文都交给老师的人,秋水姐姐的这篇作品算是很有才华的了。以上评论如有不准确之处也请秋水姐姐和各位网友不吝指教。敝人不揣冒昧妄评也请秋水姐姐海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9 13:34:08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引用第27楼itelmen于2015-01-08 22:59发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9 20:27: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字送我吧,秋水mm多才多艺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itelmen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5-1-9 21: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8楼澹台秋水于2015-01-09 13:34发表的 :


红肥绿瘦句的确是化用的李清照的词句,但此处的红并不指的的是红花而是香山的漫山红叶,绿瘦则是绿叶转红转黄,越加稀少,扣合深秋季节。

下阙的坐看云起莫凭栏不是天要下雨, "看云起"是香山的一处景点,是位于半山腰的一处观景凉亭,亭子的名字取自王维诗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诗意,此处“看云起“也有两层意思,既指明了地点也同时化用王维诗句,云起云灭,山色有无,心神向往;而莫凭栏暗指山势陡峭危险之意(此亭地势较为陡峭,周围有围栏防护以防意外发生)
.......
多谢秋水姐姐耐心解释,我班门弄斧,姐姐不要见怪我是看一堆人在赞美,但没有几个能认真解读一番的,所以就心血来潮“赏析”一把。
香山我去过几次,还真不知道有个“看云起”的亭子:)“坐看云起莫凭栏”这句看来我完全理解错了。另外倒装的解释也让我开了眼界。古人常用倒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9 22:4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8楼澹台秋水于2015-01-09 13:34发表的 :


红肥绿瘦句的确是化用的李清照的词句,但此处的红并不指的的是红花而是香山的漫山红叶,绿瘦则是绿叶转红转黄,越加稀少,扣合深秋季节。

下阙的坐看云起莫凭栏不是天要下雨, "看云起"是香山的一处景点,是位于半山腰的一处观景凉亭,亭子的名字取自王维诗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诗意,此处“看云起“也有两层意思,既指明了地点也同时化用王维诗句,云起云灭,山色有无,心神向往;而莫凭栏暗指山势陡峭危险之意(此亭地势较为陡峭,周围有围栏防护以防意外发生)
.......

诗词中,除了典故,解释多了,是否就意味着表意上确实有需要斟酌的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0 19: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才女的字太有功力了,有瘦金体的味道,词亦极好。赞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1 16:5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园地也有一年多了,到前两天才知道:一、秋水是妹子。二、秋水是有才气的妹子。三、秋水是北京的有才气的妹子。四、秋水似乎是北京的有才气的名字带“冰”的妹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1 18:53:18 | 显示全部楼层
赞美的话少听,关键要听这首词缺点在哪里?如何改更好?理由是什么?以史上好词例证剖析,这才能促人进步,一顿赞美把秋水妹子的金币划拉去不少

我的点评如下,不一定正确,欢迎指正、争鸣:

本词在用句用词上中规中矩,足见基本功还是很好,至于平仄不必过分考虑,以实际口头诵读上口节奏感好为佳即可,就本词而言,平仄韵律还是很好的,

本词的主要问题在于抒情和言志,写词的目的在于表达思想感情,而不是为写而写,那不就是无病呻吟了吗?从这点上看,本词似乎抒情不足,上下阙都以写景居多,

诗歌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赋、比、兴,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同样的景色,不同的人眼里感情色彩是不一样的,好的诗歌在情感表达上既要有共性,又要有特色,本词的特色较少,也就是说个性化的东西不多。

个性化的情感,当然就需要独特的语句词汇去传达,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毛泽东的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等等都是个性化的佳句。

至于书法,应该也是很好的,但也是个性化的特色不多,应该逐步走自己的特色,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总之词写的不错,书法也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3 18:5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古诗词本来就是已经凋落的古人手中的花。我们喜欢之余,兴之所至,弄笔一试也未尝不可。但切忌认真,不管是作者还是观者;一认真,大家的兴致就都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itelmen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5-1-13 22:2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5楼choumaobing于2015-01-13 18:53发表的 :
古诗词本来就是已经凋落的古人手中的花。我们喜欢之余,兴之所至,弄笔一试也未尝不可。但切忌认真,不管是作者还是观者;一认真,大家的兴致就都减了。
这个我以为未必吧。毛主席说,世上凡事最怕认真。不认真是做不好事情的。真正喜欢一个东西的,肯定会认真,因为了解,所以总能看出些道道来。互相切磋才能互相进步。当然,这个要求不是对每个人,如果有的园友仅把诗词看做一种业余消遣也未尝不可,见仁见智嘛,不必强求统一。无可否认,古诗词现在是不太流行,但在喜欢它的小众人群里面,热度还是很高,古诗词是阳春白雪,不是下里巴人,其实门槛很高,玩不好的很容易有毛病,这没有什么奇怪的,它从来都是小众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4 01: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6楼itelmen于2015-01-13 22:29发表的 :

这个我以为未必吧。毛主席说,世上凡事最怕认真。不认真是做不好事情的。真正喜欢一个东西的,肯定会认真,因为了解,所以总能看出些道道来。互相切磋才能互相进步。当然,这个要求不是对每个人,如果有的园友仅把诗词看做一种业余消遣也未尝不可,见仁见智嘛,不必强求统一。无可否认,古诗词现在是不太流行,但在喜欢它的小众人群里面,热度还是很高,古诗词是阳春白雪,不是下里巴人,其实门槛很高,玩不好的很容易有毛病,这没有什么奇怪的,它从来都是小众的。
是的,那门槛可真不是一般般的高,认了真地填词的也不是一般般的非“下里巴人”。只不知这“小众”里可有流行度较高的作品?有的话,真希望能介绍一二——真心的。当然,如果说“这小众与你何干”,那自然就是这“下里巴人”在自讨没趣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9 21:44:59 | 显示全部楼层
突然觉得我自己倒是认真得有些没意思了,扫了大家的兴。检讨一下,我并不是说我们现代人不能用心作古诗词,也不是说我们现在没有锦心绣口的有才情的人,也不是说我们不能从学写古诗词中体会到乐趣并相互切磋增益,而是说写好古诗词实在是太难太难了,有了意思合不了律,合了律又折了意思,二者都有了又缺少意境,有了意境又出不了新。咳嗽一下都是诗词的古人尚有“捻断数茎须”的困扰,那我们能写出一首像模像样的、有些古色古香的作品就已经是很不错、很让人赞赏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说我们不必太认真,也没法认真。朱祖谋编《宋词三百首》,就曾认真地把苏轼的“赤壁词”拿掉过,张炎的父亲也曾认真地但同时也是硬生生地把“锁窗幽”改成了“锁窗眀”;我们真要认真起来,就真没人敢下笔写、下口评了。诸位也都来说说,是不是这个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0 20: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楼主鼓励,就再用自己的一点可怜的下水经验印证我上面所说的话。本来是响应本版活动,写了七大篇春天日记,结尾处,兴之所至,就不管三七二十一,胡诌了一首没词牌的词。老师看了,说,不合律,怎叫词,呔,难登大雅之堂!于是乎,就翻词谱找了句子长短差不多的《采桑子》调,硬着头皮依葫芦画瓢地改写了一番。可笑的是,本来想写“心动如帆”,“帆”字合意,但一翻词韵表,现代是平声的“帆”字,古时候却是仄声字,于是就改成了“翻”,本来是想说心为春兴所动,却变成了好像要翻跟头,哈哈,真是惭而且愧矣!之所以敢原样录在这里,除了要印证我的话,或许也可以做反面教材,在课堂上讲给学生听听,让大家笑笑。此外,就是纯粹的大胆了。

     屈指倏忽四十天。眼中春色,心中春意,笔底春什成七篇。
     叶事花事流水单。初春已过,仲春正在,暮春谁泪铺花笺。


                         采桑子

      +  - + 丨 - - 丨句  +丨 - - 韵 +丨 - - 韵 +丨 - - + 丨- 韵


      三十余日同春住 , 意兴翩翩。心动如翻。 走笔龙蛇杂沓篇。

      + -  + 丨 - - 丨句  +丨 - - 韵 +丨 - - 韵 +丨 - - + 丨- 韵

      叶情花事如流水 , 谁把心关。除却易安。 花瘦枝肥泪渍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6 10:19 , Processed in 0.444865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