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引用第9楼golden21c于2014-08-03 19:38发表的 : 墨子、公输般——一生的对手 春秋战国之际,鲁国的三邾是华夏科技最发达的地区。这里是东方的造车基地,中国的“福特”造车大师奚仲便生于此地。造车是一种极其繁难的工业,如《考工记》所说:一器而百工聚焉者,车为多。不难想象,没有相当高的数学、力学、几何、机械学的知识是造不出来的。史载楚国兴兵伐鲁,鲁国战败,楚国一次性就向鲁国要走三百名技术人员。连当时的泱泱大国楚国都不远千里来鲁国请鲁班,可见三邾地区的科技水平之高。 .......
引用第12楼golden21c于2014-08-04 18:08发表的 : 为何近代中国的科技、教育、军事等国家核心实力不如人? 从现在墨守陈规的意思隐约可以体悟到中国古代主流对于中国古代这种真正有科技革命萌芽的职业选择或者人群的态度,还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作何用?朝廷当官去。只此正途,其余均是为人不齿的末流,于是古代中国按照周礼等封建制的蓝图和理论,将中国社会管理的非常成功,也非常静态,因此古代中国体制内的各种权谋、智慧世界无处其右,为什么?因为能人基本被这个网络一网打尽,若无西方列强的枪炮轰鸣,还不知道要沉睡多久。 传统农业社会制度的缺陷! 难听点就是封建制度及其造成的氛围太顽固。 .......
引用第16楼inzazi于2014-08-12 12:22发表的 : 对于好的规章制度值得保留这点估计绝大部分人是认同的,但墨守陈规往往后面隐含着并不鼓励创新,中国的科举制度可谓是当时世界管理体制上的巨大创新,在农业社会缓慢的变化中这套管理体系起着巨大的作用,并且成功地使得中国成为当时最为强大的国家,但是科举制度在后期取消了算学、地理等一系列考核内容而仅仅保留了当时认为重要的经典以至于成了八股文,落后的种子从此种下以至于工业社会来临之后科举考试未能推陈出新成为进步的桎梏。如果科举制度能够与时俱进可能中国中心还能保持更长的时间,但是依赖于皇帝个人学识与判断的这套体系很难保证长期的繁荣。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5-4-8 00:37 , Processed in 0.078513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