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667|回复: 4

[【书香茶座】] 务实精明的龙——《龙的礼物》读后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19 10:5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务实精明的龙——《龙的礼物》读后感 (原创非首发)

1、中西视点不同
《龙的礼物:中国在非洲的真实故事》,(美)黛博拉·布罗蒂加姆著;沈晓雷、高明秀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7月出版。

这书的题目很大,“中国在非洲”,但其实主要写的是中国在非洲的经贸活动。西方现在对这个比较敏感,特别是BBC拍了《中国人来了》之后,西方半真半假地在鼓噪,似乎中国人用了很多无下限的手段,在非洲挥金如土、人海战术,要把非洲的资源挖空,把对手挤出去。

这本书的基本内容是告诉西方人:中国人是在正常做生意,可能比西方人灵活一点,但还是在商言商的,中国人既不是围着资源打转,也没有热心扶持独裁者,更没打算经济殖民。

在英美主流社会,能有这种声音,中国应该是觉得喜出望外的,所以很快就把这书引进出版了。

问题是,中国人需要知道这些吗?生活在大陆的中国人,要么不关心非洲,要么把这件事看得很简单,无非是去交朋友或者去做生意。作者辛苦地翻阅档案、实地走访、采访当事人,煞费苦心得出的一些结论,在大部分中国读者看来是天经地义、毋庸讳言的。大多数人根本不会有西方那种“花花肠子”,认为中国政府在非洲有“阴谋”;他们更有可能认为,有人打肿脸充胖子,为了虚名而把宝贵的外汇白白浪费了。

这最后一点,恰恰是我感兴趣的地方!我们对非洲的投入,真的有效率、有回报吗?我们的钱财有没有被浪费?在读过《龙的礼物》后,我大致有了一个答案。

2、中国官方最不愿做的两件事(上)
根据《龙的礼物》,在对非洲的经贸活动中,中国人(中国官方经贸机构)最不愿做的两件事之一,就是减免债务。
20世纪80年代,在大多数非洲国家,债务开始越积越多,再加上罚金、利息以及利滚利,到20世纪90年代,好几十个穷国实际上已经破产。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主要债权国组成的“巴黎俱乐部”最终在1996年启动了“重债穷国债务减免计划”。
  
“中国并没有参与重债穷国计划。北京也是慢慢才接受应该彻底免除所欠中国债务的观点。最初,当许多援助贷款开始在20世纪80年代初到期的时候,中国重新安排了还款期限,有时仅仅为一年或两年。坦赞铁路的偿还期推迟了10年。加纳和尼日尔的偿还期从15年延长至20年。其他国家根本没有偿还,但中国人仔细地追踪因每笔贷款和每个项目欠下的债务。后来,当西方国家和多边贷款机构最终开始免除大多数重债穷国的债务之后,中国领导人才迟迟地启动了一系列将会影响非洲的债务免除承诺。”
其结果是,中国先后在2000年、2005年、2006年、2008年四次宣布免除债务。

但是中国人是在当冤大头吗?或者只是在跟风?
《龙的礼物》指出,首先,只有遵守一个中国政策的国家,才有机会免除,此外,被免除的是“政府贷款”(而非其他债务——如出口信贷),“在1997年才开始发放的中国进出口银行的优惠贷款几乎从未被免除”。

作者仔细研究了债务免除的运作过程。
“财政部会同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建立了一个委员会。欠债国必须申请债务免除,但并不是提出申请就会获得免除。中国政府将看那些钱是如何花掉的。他们将仔细考虑这件事情。他们将拒绝那些经济运转良好的申请者,因为这些申请者并不需要减免债务。存在最紧迫问题的国家会首先得到处理。商务部派遣一个代表团与中国驻所在国大使馆和该国财政部商讨债务事宜。他们会一笔又一笔地逐一对到期未还的债务金额进行仔细比较和核对。这些承诺明确集中于到期未还的无息对外援助贷款。”

作者认为:“ 围绕中国的债务免除计划产生了很多神话。位于纽约的外交关系协会认为中国已经免除了100亿美元的贷款,但这是实际数额的三倍以上。2008年9月,温家宝总理宣布中国已经免除了247亿元人民币约36亿美元的债务。”

为什么在免除债务这件事上,中国人不如西方那么积极?我猜想,原因可能包括:中国人的守信义观念,人死帐不烂,勒紧裤腰带还债,救急不救穷,免债会奖懒罚勤,等等。但是最主要的,我想,一是中国人要很晚才意识到自己“不差钱”;二是中国人要很晚才意识到现代国际金融的种种精微奥妙操作手法。

3、中国官方最不愿做的两件事(下)
中国官方在非洲最不愿做的另一件事,就是直接提供现金。

根据《龙的礼物》,“中国人很少提供任何大额现金援助。作为对突发事件或灾害的快速反应,中国有时会提供小额现金援助,以此与其他捐助者不断增长的趋势保持一致。然而即便这些小额现金援助,也有严格的连锁责任制。低于150万美元的现金援助必须由外交部、商务部和财政部联合批准;高于150万美元,则必须由这三个部委联合并报国务院批准。在某些情况下,观察家将中国公布的赠款援助(捐助或“无偿援助”)误解为现金转移,但通常事实并非如此。中国的许多援助赠款常常都是以实物方式提供,如输出中国的商品和服务。对二者加以区分的一个方法是:实物赠款总是用人民币标价加以宣布,而现金赠款则总是用美国美元标价加以宣布。”

所谓“对突发事件或灾害的快速反应”,一个例子就是中非共和国。2003年,该国发生一场政变。中国同意提供紧急援助支持用以支付公务员的工资。
“中国还向利比里亚、几内亚比绍、塞舌尔和津巴布韦提供了小额现金预算支持。在利比里亚内战结束之后的2004年,中国提供了300万美元用来支持分享权力的过渡政府100天的运转。2006年,几内亚比绍从内战中恢复过来,刚完成选举后,就收到了约中国400万美元的现金转移支付,用来帮助该国支付公务员的工资。塞舌尔在2007年收到了中国150万美元,津巴布韦在2009年收到了500万美元的现金,也是用来支付工资。”

这几个国家固然百废待兴,但也在台湾与大陆之间摇摆,所以作者认为,“对于中国的常规援助而言,现金转移支付非常少见。……非洲大陆到处都是处于经济危机和比
较脆弱的国家,但并不是每个国家都能被列入中国预算支持的名单。我猜想可能需要台湾在一旁时刻准备着才能使中国国库的守护者拿出实际的现金。”

看到这里,我真是百味杂陈。

4、“塞拉利昂华为案例”
中国在援助时不愿给现金,而且在做生意时也不掏现金,但还能把生意做得很大。
作者以“塞拉利昂华为案例”为证。

中国进出口银行在塞拉利昂的第一笔优惠贷款援助项目由华为公司承接,华为扩展塞拉利昂电信公司的无线电话系统,由中国对外援助提供资金。“这一项目没有进行任何招标。”

2006年7月,华为经过谈判与塞拉利昂电信公司就这一项目签署了初步合同。5个月之后,塞拉利昂财政部和中国商务部签署了框架协议,1660万美元的人民币优惠贷款,2%的利息、20年的还款期,最终的贷款协议于2007年4月由中国进出口银行签署。

然后,华为承接工作或出口商品,接着要求塞拉利昂电信公司付款。塞拉利昂电信公司同意要求并提交给塞拉利昂财政部。塞拉利昂财政部之后要求中国进出口银行向华为支付款项,并承担还本付息的责任。
“上述华为的项目展示了中国援助与参与的其中一个特征:中国人通常直接资助他们的企业来开展项目。与世界银行不同,他们通常不会将援助资金打入由东道国控制的账户。”

作者认为,它们至少降低了借款国出现贪污的风险。她写道:“我曾与塞拉利昂前外交部长哈吉·莫莫杜在弗里敦我下榻的酒店的休息室里,边听着大西洋海水撞击岩石的声音边举行会谈,他这么告诉我:‘他们提供援助、赠款和贷款,但你永远都看不到现钱’。”

5、贷款是有抵押的
就这样,现金永远留在北京,我们真正付出的是劳动力、产品、技术和服务,非洲国家收获了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实实在在的进步,我们首先收获了债权。
问题来了,这些贷款和债权是否安全?他们会被偿还还是会被免除?
前面已经说过,进出口银行的贷款是不会免除的。
而且这些贷款是有抵押的。

《龙的礼物》梳理了这些抵押品:“中国进出口银行同意提供刚果(金)超过60亿美元的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然后用一家铜矿和钴矿合资企业作为担保,同时再申请两个矿山开采权。未来15年内的矿产收入将被用于偿还初始贷款。刚果(金)国家矿业总公司的加拿大总裁保罗·福廷指出:‘刚果(金)不用等到自己有钱后才能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以自然资源作为担保,马上就可以建造大楼。除了在产油国之外,我还没见过其他类似的交易’。他说,中国人的方法避开了所有条件限制,直接切人了主题。你想要修建基础设施吗?你有资源作为贷款的担保吗?我们做个交易吧。”

安哥拉从中国进出口银行获得三笔贷款,总额为45亿美元。这些贷款全部用安哥拉的石油收入作为抵押。
被中国列为抵押品的还有加纳的可可出口收入(将议定的可可出口收入存入一个专用代管账户,并通过这个账户偿付贷款),埃塞俄比亚的芝麻出口收入。

作者认为:中国“优惠少的大额贷款通常被提供给安哥拉、刚果、尼日利亚和苏丹等国,因为这些国家均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作为抵押。……中国进出口银行的优惠人民
币贷款主要提供给那些信誉良好、有能力偿还的国家。中国进出口银行只是给了这些国家信贷额度,然后等着有能力的政府来推荐项目:如毛里求斯的排水项目或博茨瓦纳的公共住房项目。在信誉不好的国家,可以将优惠贷款提供给能够赚钱偿还贷款的项目(肯尼亚的水泥电线杆项目,厄立特里亚或塞拉利昂的移动电话网项目)。……中国人并没有打算勾销贷款。‘我们拥有良好的记账单。最终我们希望把钱收回来。’一位中国的研究人员告诉我。”

至于上面的“塞拉利昂华为案例”中,塞拉利昂提供了什么抵押呢?
《龙的礼物》告诉我们,“塞拉利昂政府与河南省地质调查院签署了谅解备忘录,以调查塞拉利昂全国的矿藏。2007年,塞拉利昂又与河南省签署了两个协议,具体内容至今尚未公开……塞拉利昂地质调查局的人员说,这两个协议旨在进一步探索将资源作为中国贷款的抵押,然后利用大型基础设施项目进行偿还的可行性。由于相关条款仍然保密,因此目前还难以确定究竟包含了多少‘花蜜’。”

6、魔鬼在于细节
以资源做抵押,只是生意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则是设法让“援助和优惠”部分地回流到国内。
在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国宣布为非洲建立27家医院,向另外三家医院提供医疗设备。中国还承诺设立30个抗疟中心,并为其配备诊疗设备。每个建有抗疟中心的国家将配备两名中国专家,他们主要负责培训非洲医务人员如何使用中草药。最初供应的青蒿素为免费的。
“中国卫生部宣称将制定一份国内高质量药品与设备供应商的候选名单,并在未来的援助工作中使用这份名单。而且,此前的免费服务(如援外医疗队)将逐步变为合办医院、制药厂和进行其他形式的互利合作。新华社曾经指出,这一改革的目标是为了最终提高中国医药产品和医疗服务的出口。”
无疑,这种援助的受益者首先是非洲,但是中国企业也将受益。比如华立集团。

“坦桑尼亚中坦联合制药有限公司是在毛泽东时代快要结束时,作为中国的援建项目而建立的。它主要生产热带疫苗和药品,是坦桑尼亚军方控制的少数企业之一。在坦桑尼亚人的管理下,制药厂运转不佳。他们要求中国人回来。1977年,在中国大使馆的安排下,中国山西省技改设备公司与坦桑尼亚国防部共同组建了总资产为300万美元的合资公司。合资公司成立后,基本上在蹒跚中前行,直到2006年,创建华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国企业家汪力成看到了商机。华立集团生产一种名为青蒿素的特效药,该药从中国的青蒿中提取而来,能够有效治疗疟疾。
“中国已经将华立集团这样的制药厂列为关键的技术出口部门,并决定对它们进行扶持。华立集团购买了山西公司的股份,并从中国申请贷款来扩大合资公司的规模。2006年,华立集团投资超过600万美元,在坦桑尼亚建立了青蒿种植园。”

不只是医疗领域,在2006年11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国人宣布他们将提供20亿美元的优惠出口买方信贷和30亿美元的优惠贷款。
但是(总有一个“但是”),“优惠出口买方信贷(用美元发放)的所有贷款都必须用来购买中国的商品或服务,而且买方所支付的定金必须至少占总费用的15%。优惠援助贷款则总是用人民币发放,至少50%的贷款必须被用来购买中国商品和服务。”
此外,“中国商务部的赠款和无息贷款被限定给了中国企业与商品(他们认为必要的时候,会批准一些项目从当地购买或从第三国订购设备)。尽管对外援助项目招标采取公开的方式进行,但有资格参加投标的企业必须是通过初审的中国企业。中国进出口银行优惠贷款的业务指南表明,出口商或承包商应为中国企业,中国进出口银行优惠贷款项目的投入应从中国采购。”
例如,“中国进出口银行向安哥拉提供的以石油为抵押的基础设施贷款,有70%被预留给了中国企业。”

7、投入总有回报
看到这里,博闻广识的同学们是否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呢,日本在东南亚和中国的ODA援助不就是这样干的?
是的,中国从美欧日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但是中国学生比这些老师要厚道、公正得多了,“西方公司在非洲的援建项目,连矿泉水和螺丝钉都要从美国运来,然后计入成本。”而且援建资金的很大一部分,直接就支付了西方专家的高新。

与之成对应的是,是中国公司援建项目的利润率很低,堪称”微利“。中国人办事讲究体面,如果要送礼物,那就是真正的礼物,既不会是次货,也不会给自己太大负担(以前曾经有这样的案例,援建项目濒临破产,大使馆拿钱弥补亏空)。反过来,礼物送出,当然希望有回报。
换句话说,中国着眼的,不是在援建上赚钱,而是用援建带动赚钱。

“有人估计,中国企业在中国的援建项目中通常只能获得很小的利润率,只有1%~2%,但它们有助于创造新的商机,商业项目的利润率则高达lO%~15%。在加蓬拥有业务的一家中国企业说:他们在加蓬国民议会大厦建成后(一个援建项目),又获得了6个建筑项目。”
“2008年,中国共向非洲出口了价值500亿美元的设备、日用消费品和机械。仅2007年一年,中国建筑企业就在非洲赚取了126亿美元,签署了290多亿美元的合同。2007年,在非洲各国从事电话系统建设的中国电信企业华为,要比中国其他工程公司在世界上赚的钱都多。”

8、那些难以对付的中国企业家
所有的生意,背后都是人。在非洲打拼的中国企业家,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的,都不好对付。
在面积很小的印度洋岛国毛里求斯,中国山西省天利实业集团将主办经济合作特区。毛里求斯财政部长说:“我们早在9个或10个月前就知道中国人对毛里求斯感兴趣,我组建了一个团队,成员包括土地部长、投资局长等,这样我们就能进行一揽子谈判。我们与天利实业集团的谈判很艰难。他们有30多个条件,这非常复杂。他们希望零税率,但我们国家的税率已经很低,只有15%,这甚至低于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他们接受了这一点,但接下来在用地问题上,我们不得不给予他们很大的优惠。”
在津巴布韦,在2005年美国和欧盟对穆加贝及其亲信实行武器禁运和针对性制裁之后,中国企业与津巴布韦政府签署了8项范围广泛的协议,涵盖了灌溉、公路、发电厂、电信和电力等各个方面。但这些协议并不是特别“友好”。
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总公司(就是出口战斗机的那家公司)同意与津巴布韦政府建立公私伙伴关系,共同修建新的燃煤发电厂。但中航技要求津巴布韦将电价提高到成本效益的水平,并以此作为其投资的先决条件,还要要预付360万美元的定金,且以烟草出口为抵押。华为集团则在合同中要求预付20%的定金,外加烟草、铬和铂金出口为抵押。

9、一本书·一个人
我从《龙的礼物》里看到了一个大体满意的故事:整整一代人胼手胝足积攒的巨额财富,在某个领域得到了谨慎的使用。
但是这篇《读后感》还缺乏我自己的一些东西,我应该补上。
我曾经在某秀上下载了一本书,是文革期间,中国援外专家组在非洲某国(我不想说出这个国家的名字)搜集的资料汇编,封面上有“内部资料、注意保存”字样,内容包括该国自然地理、土建及公用工程、工农业交通运输与水利电力等三大部分,全书近800页。在书的《前言》里写到:
“十几年来,我国向*****提供了力所能及的经济技术援助,……为了充分利用已有资料,减少重复劳动,缩短设计考察周期,使项目设计做到因地制宜、经济合理,把援*成套项目搞得更好,现将我国历次赴*考察组搜集到的资料,集中整理、汇编成册,供承担援*成套项目的设计单位参考。……本资料仅供内部使用,不得带到国外或出示于外国人面前。资料的名称不要在设计文件或其它对外文件中引用。”
我还认识一位中年妇女,她本是一家轮船公司的厨师。90年代的一天,她的船到了非洲海岸,突然传来消息,公司改制,她被“买断工龄”,下岗了。她没有回国,而是在非洲“登陆”,赤手空拳开始打拼。从一个路边摊起步,做到豪华大酒楼,那个国家的总统也常来吃。“发达”以后,她把一些下岗的老同事接到了非洲,兄弟姐妹家人老小一起干,大有在当地落地生根之势。
我问过她,在非洲创业,需要注意些什么?
她给了我一个意想不到的回答:“少跟中国人来往。”
与《龙的礼物》一样,这些也都是“中国在非洲的真实故事”。无疑,还有许多更精彩、更典型、更深刻的故事,把各种故事合在一起看,才有机会获得更趋近真实、完整的印象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9 11:3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长 终于看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9 11:50:11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lz,您大致的答案是什么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9 12: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要精明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9 19:3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大致的答案,就是

“整整一代人胼手胝足积攒的巨额财富,在某个领域得到了谨慎的使用。”

中国人当过冤大头,吃过亏上过当,交过学费,但是中国人是越来越务实精明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1 12:09 , Processed in 0.302645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