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561|回复: 3

[【文史类原创】] 红学家李辰冬早年著译年谱(1927-1949)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2 07: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游客,本帖隐藏的内容需要积分高于 5 才可浏览,您当前积分为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henzl2009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0-11-15 01:4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文艺批评之“二李”:李辰冬、李长之(2007-01-26 )
(整理的一些东东)
文艺批评之“二李”:李辰冬、李长之
李辰冬:1907 1983 法国 文艺批评 《诗经研究》《中国文学史略稿》
李长之:1910 1978 德国 文艺批评 《诗经今译》 《中国文学意识发展史》
李长之(1910.10.30——1978.12.13),原名李长治、李长植,山东利津人。著名诗人、翻译家、文学批评和古典文学研究学者。1929年入北京大学预科学习,在校期间发表散文作品。《我所认识的孙中山》是他早期习作。1931年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系,两年后转哲学系,同时参加了《文学季刊》的编委会。1934年后曾主编或创办《清华周刊》文艺栏、《文学评论》双月刊和《益世报》副刊。在出版第一本诗集《夜宴》前,开始理论批评的写作。1936年出版《鲁迅批判》—书,产生影响。该年自清华大学毕业,遂留校任教。以后又历任京华美术学院、云南大学、重庆中央大学的教职。1940年任教育部研究员。1944年主编《时与潮》副刊。1945年任国立编译馆编审。抗战胜利随编译馆由重庆北碚迁南京,主编《和平日报》副刊。1946年10月赴北京师范大学任副教授,并参与《时报》、《世界日报》的编务。这时主要从事古典文学研究和文化艺术的批评。重要的著作有《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迎中国的文艺复兴》、《苦雾集》、《梦雨集》等。建国后一直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有《陶渊明传论》、《中国文学史略稿》、《李白》、《中国文学史略稿》等。
清华“四剑客”:李长之、季羡林、林庚、吴组缃
清华的“二李”:李长之、李健吾
清华“四剑客”、“四才子”(以诗名,是朱湘、孙大雨、饶孟侃、杨世恩四位;以文论名,则是李长之、钱钟书、张荫麟、陈铨四位;戏剧,乃洪深、闻一多、李健吾、万家宝四位,它如文学院读书最猛、学业最优的“四才子”钱钟书、张荫麟、吴春晗和夏鼐)
著作书目:
 《夜宴》(诗集) 北平文学批评社1934
 《鲁迅批判》(评论) 北新书局1936.1
 《波兰兴亡鉴》(史论) 独立出版社1940
 《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评论) 商务1941/43.7渝版/
 《西洋哲学史》 正中书局1941.4年初版/1945.11年再版
 《批评精神》(文论) 南方印书馆1942
 《苦雾集》(评论、散文等合集) 商务1942
 《星的颂歌》(诗集) 独立出版社1942
 《韩愈》(评论) 胜利出版社1944
 《北欧文学》 商务1944
 《我教你读书》 文风书局1944
 《梦雨集》(评论、散文等合集) 商务1945
 《文史通义删存》(文论) 文化书社1945
 《迎中国的文艺复兴》(评论) 商务1946
 《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文论) 独立出版社1946
 《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评论) 开明书店1948.9初版/49.3再版
 《李白》(理论) 三联1951
 《大理石的小菩萨》(童话集) 文化供应社1951
 《龙伯国》(童话集) 文化供应社1951
 《陶渊明传论》 棠棣社1953
 《中国文学史略稿》(3卷) 五十年代出版社1954—1955
 《司马迁》(评论) 通俗读物1956
 《诗经试译》 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9 精1w
 《孔子的故事》 上海人民1956
翻译书目:
 《德国的古典精神》(译文、评述合集) 东方书社1943.9初版
 《文艺史学与文艺科学》德国玛尔霍兹著 商务1943
 《歌德童话集》 东方书社1945
 《强盗》(剧本)德国席勒著 与扬文震合译 人文1956
新版书目:
《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 三联84.5
《李长之批评文集》李长之著 珠海出版社“世纪的回响”
《李长之文集》?
《孔子的故事》李长之著北京02.11“大家小书”
《鲁迅批判》李长之著 北京03“大家小书”
《李长之李辰冬点评红楼梦》李长之 李辰冬团结06.1
《李白传》百花文艺?
《道教徒李白及其痛苦》辽宁教育?  
传记:《李长之学术——心路历程》张蕴艳 北大06.1
李白  李长之  中国图书发行公司51
李白  王瑶  华东人民出版社54
诗人李白  林庚  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4

李辰冬(1907—1983),初名振东,河南省济源县人。1924就读燕京大学国文系,1928毕业。同年赴法国留学,入巴黎大学研究所攻读比较文学及文学批评。1934完成法文论文《红楼梦研究》获文学博士。归国后执教于母校燕京大学及天津女子师范学院。抗战时期辗转重庆,任教中央政治学校。中央文化运动委员会主任张道藩深爱其才,聘为委员兼秘书。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红楼梦研究》于重庆出版(据1934年巴黎罗德斯丹图书公司的法文版《红楼梦研究》重新写成),一年之中再版六次。抗战后主编《新思潮》月刊,大力推展文化工作。1947年任职北平参议会秘书长,次年辞职,赴兰州就教国立西北师范学院。1949年夏牺牲所有下广州抵台湾,长期任教台湾师范大学。主要著述有:《三国水浒与西游》、《文学新论》、《陶渊明评论》、《尹吉甫生平事迹考》、《诗经通释》、《诗经研究》和《诗经研究方法论》、《中国文学意识发展史》(未完稿)等。
民国版:
《红楼梦研究》(法文版)(巴黎)罗德斯丹图书公司1934
《红楼梦研究》(重庆)正中书局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一年六版
《文学与青年》(重庆)中国文化服务社1940
《三国水浒与西游》(重庆)1944/(北平)大道出版社1946再版
台湾版:
《三国演义》(节本)罗贯中著 李辰冬删 正中书局1953
《红楼梦》(节本)曹雪芹著 李辰冬删 正中书局1955
《文学与生活(第一辑)》李辰冬著 台北中华工艺出版社1954
《文学新论》李辰冬著 中华文化事业委员会出版1954
《陶渊明评论》李辰冬著 中华文化事业委员会印行1956
《红楼梦研究》 李辰冬著 新兴书局1958
《文学与生活(第二辑)》 李辰冬著 力行书局1958
《文学欣赏的新途径》李辰冬著 三民书局1970
《文学与生活》 李辰冬著 水牛出版社1971再版
《诗经通释》(上中下)李辰冬著 水牛出版社1971/1972再版
《文学研究新途径》李辰冬著 启德出版社1972
《红楼梦研究》 李辰冬著 正中书局1973再版
《诗经研究》 李辰冬著 水牛出版社1974
《陶渊明研究》 李辰冬著 台北东大图书公司
《诗经研究方法论》李辰冬著 水牛出版社1976
《怎样写好国语文试验报告》 李辰冬著师大教育辅导委员会出版1976
《杜甫作品系年》 李辰冬著 东大图书公司1977
《三国水浒与西游》 李辰冬著 水牛出版社1977
《李辰冬文学批评自选集》李辰冬著 广东出版社1980
大陆版:
《李长之李辰冬点评红楼梦》李长之 李辰冬著 团结2006.1
《知味红楼》 李辰冬著 中国档案2006.6
(即民国版《红楼梦研究》更名翻印,补入戴敦邦插画)
《李辰冬古典小说研究论集》 中华2006.6

【楼主的标题醒目,奈何权限不够,哎,居然未能一睹为快。只记得好像台湾某人也整理过一份李辰冬著作年谱?以上是偶早期整理的一份资料,贴在这里供大家参考。台湾某人整理出李氏年谱,解玺璋接着新翻印李著(《红楼梦研究》更名《知味红楼》,同时偶将“二李”并称(此后才有《李长之、李辰冬点评红楼梦》),楼主接着整理《著译年谱》。台湾佬第一,偶第二,楼主第三,一笑!另外不知道楼主与醉红居士什么关系,可曾参阅其《李辰冬年谱初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5 15:4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李辰冬教授年表〉
鄭明娳
李辰冬,初名振東,後志於學,乃易名辰冬,每日清晨三時起床讀書寫作,四十年如一日,室名樂辰軒,河南省濟源縣南李莊人。父李葆惠,曾任小學校長及縣長,母李魏氏;妻王志敬,河北省天津人,育有一子一女。子李澄志,美國休士頓大學碩士;女李木蘭,美國西東大學雙語研究所碩士。
民國前五年(1907)
一歲八月二日(陰曆六月廿四日)生於農村大家庭中。
民國元年(1912)
六歲入學。
民國九年(1920)
十四歲就讀河南省立臨汝第十中學,在父親鼓勵下,勤讀古典小說,奠定終身興趣。
民國十一年(1922)
十六歲轉入開封基督教辦聖安德烈中學,奠定英文根柢。
民國十二年(1923)
十七歲考入開封省立第二中學。
民國十三年(1924)
十八歲赴北平,就讀燕京大學國文系,受教於馬季明(鑑)先生,始對文學批評大感興趣。在馬先生指導下,開始寫作〈章實齋的文論〉,投寄當時權威雜誌《現代評論》(胡適主編),獲刊登而引發寫作興趣,乃續作劉知幾、劉勰、陸機、曹丕、曹植等人之文論,奠定對中國文學批評之興趣與一生研究之路線。
清華大學哲學系李戲魚知先生酷嗜中國文學批評,建議先生亦當涉獵西洋文學批評理論,乃推薦美國文學批評家斯賓岡(J. E. Spingarn)《創造的批評》(The Creative Criticism)等,先生讀後,狂喜,乃譯其〈新批評〉(New Criticism)一文刊於上海《北新月刊》。先生續沿斯賓岡學說,上溯自意大利美學家克羅契(B. Croce)之《美學》與《歐洲美學史》,曾撰〈克羅契論〉刊於燕大文學會出版之《睿湖》創刊號,時某作家於報紙上譽先生為克羅契專家。當時法國文學批評專家最多,乃有赴法深造之意。
民國十六年(1927)廿一歲
遵父母之命,娶同鄉女,不幸於婚後兩年病故,遺有一子,名筱冬,由祖父母養育。後先生父母均陷大陸,音訊斷絕,先生終身遺憾。
民國十七年(1928)廿二歲
燕京大學畢業,赴法國巴黎大學研究所攻讀比較文學及文學批評。極喜泰納(H. A. Taine)之〈巴爾扎克論〉,且譯為中文,刊於北平出版之《文學季刊》第四期;續研讀泰納《英國文學史》、《藝術哲學》、《歷史與論文集》等書。
民國廿年(1931)廿五歲
在〈巴爾扎克論〉影響下,開始以法文撰《紅樓夢研究》。
民國廿三年(1934)廿八歲
完成法文本《紅樓夢研究》,獲文學博士學位。返國,執教於母校燕京大學及天津女子師範學院,教授近代歐洲文學史、西洋名著導讀等課程,採弗里契《歐洲文學發達史》為教本。弗里契以經濟與社會意識之觀點審視作品,引起先生興趣,而廣泛涉獵如模達格納夫之《社會意識學大綱》與《經濟學大綱》等書。先生前後受克羅契、泰納及弗里契三位大師之啟示與影響,且看出三位彼此之矛盾與衝突。先生取精汰舊,重新融鑄,建立一己之文學批評方法,撰寫《三國水滸與西遊》一書。
翻譯巴黎大學黎克登貝吉(H.Lichtenberger)教授之《浮士德研究》。改寫《紅樓夢研究》為中文。
民國廿六年(1937)卅一歲
因抗日軍興,輾轉至重慶,執教於中央政治學校。時中央文化運動委員會主任委員張道藩深愛先生之才,聘為委員兼秘書。
民國廿九年(1940)卅四歲
《文學與青年》出版於重慶,中國文化服務社印行。
民國卅年(1941)卅五歲
任重慶北碚教育部教科用書編輯委員會特約編輯。
民國卅一年(1942)卅六歲
出版中文本《紅樓夢研究》於重慶,正中書局印行。七月,中央文化運動委員會之《文化先鋒》半月刊創刊,先生任主編,張道藩任發行人。
民國卅三年(1944)卅八歲
《三國水滸與西遊》出版於重慶。
民國卅四年(1945)卅九歲
抗戰勝利,奉派為中央文化運動委員會平津特派員,主編《新思潮》月刊,兩年內大力推展文化工作。出版譯作《浮士德研究》於重慶,商務印書館印行。《紅樓夢研究》榮獲教育部三十三年度學術獎。曾借住於天津王藍家中,得識其二姐王志敬女士。
民國卅五年(1946)四十歲
《三國水滸與西遊》出版於北平,大道出版社印行。
民國卅六年(1947)四十一歲
在王竹銘經營之紗廠工人訓練班中教授工業心理學,此課程之講授,影響先生日後治學途徑極巨。蓋工業心理學建築在統計上,由統計數字發現現象、其次解釋現象、最後解決問題。先生乃將此法運用於文學研究上,實肇先生《詩經》研究之始。任北平參議會秘書長,然先生性情耿介,不適宦途,於次年辭職。
民國卅七年(1948)四十二歲
結束十年公務員生活,遠赴蘭州,執教於國立西北師範學院。先生於《陶淵明研究》初版自序中對此一大轉捩點,有詳細敘述:「我在機關裏混了十年,就讀書寫作來說,自然是損失;但就人生體驗來說,勝讀十年書。我國作家,多有用世之志,即令『隱』,也由於作官不得志或由宦場裏栽過跟頭來的。欣賞中國文學,如果沒有嘗過官場滋味,就無法深切的欣賞。我在機關裏越混越乏味,越混越苦惱,真如陶淵明所說的:『冰炭滿懷抱』,於是毅然決然於卅七年暑期由北平直飛邊遠的蘭州。朋友們都很奇怪,教書不在北平而到蘭州,不是遷喬木而入幽谷嗎?實際上,我還覺得飛的太近,真想離開那見不得的社會越遠越好。國立西北師範學院在蘭州十里店,面臨黃河而背依童山,黃土漫天,住室是一丈見方的草廬,除桌椅板床外,一無所有。可是,我處之怡然,記得剛到那裏時,有兩個月功夫都不願看報,其快樂真如陶淵明所說的:『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先生於《文學新論》初版自序復提及此事云:「這十年的生活經驗,使我回頭再讀文藝作品時,體會出了以往所體會不出的意境。」
講授文學批評,完成《陶淵明作品繫年初稿》,寫作《陶淵明評論》並開始研究《詩經》。訂定十年讀書計劃,擬完成六部著作:1.中國文學發達史、2.三百篇研究、3.屈原研究、4.陶淵明評論、5.杜甫研究、6.金X梅詞話研究。
民國卅八年(1949)四十三歲
夏,蘭州局勢惡化,犧牲所有,輾轉至廣州,抵臺灣時,身上僅存一本《辭源》及五塊大洋,臺灣省立師範學院(後改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院長劉真聘先生為國文系教授。
秋,與王志敬女士於臺北結婚。志敬女士畢業於天津女子師範學院家政系,來臺後執教實踐家政專科學校。岳父王竹銘先生,保定學堂畢業,後以公費留日,入東京工業大學紡織系,學成歸國,正值遜清宣統二年舉行殿試,入京試高中進士,然於政治殊乏興趣,辭官不就,執教於天津工專,存工業報國之志,創辦華北首座紗廠─直隸模範紗廠於天津,繼創魯豐、衛輝紡紗廠於山東、河南,一生致力於紡織工業。岳母王李氏,勤儉持家,樂善好施,育有三男三女,志敬女士為次女。
民國四十一年(1952)四十六歲
與趙友培合辦中國文藝協會小說研究組,任教務委員兼教務主任,次年再辦第二期,共辦二期。
民國四十二年(1953)四十七歲
《三國演義》節本出版,臺北,正中書局。
民國四十三年(1954)四十八歲
創辦中華文藝函授學校於臺北市,為我國函授教育之始。當時為函校編寫之講義,輯為《文學與生活》第一輯,於本年由臺北中華工藝出版社出版。《文學新論》於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出版。
民國四十四年(1955)四十九歲
《紅樓夢》節本出版,臺北,正中書局。
民國四十五年(1956)五十歲
《陶淵明評論》出版,臺北,中華文化事業委員會印行。
民國四十七年(1958)五十二歲
臺灣版《紅樓夢研究》出版,臺北,新興書局。《文學與生活》第二輯出版,臺北,力行書局。
民國四十九年(1960)五十四歲撰〈走上了文學研究之路〉一文(收錄於《十年》中,文壇出版社),細述其
治學研究經過。民國五十二年(1963)五十七歲
應新加坡義安學院之聘,辭去函校校長之職,赴新,開始專心寫作《詩經研究》諸書。
民國五十八年(1969)六十三歲
在新六年,完成《詩經研究》、《詩經通釋》兩書共一百萬字。返國,執教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國文研究所。
民國五十九年(1970)六十四歲
《文學欣賞的新途徑》出版,臺北,三民書局。
民國六十年(1971)六十五歲
《文學與生活》由臺北水牛出版社再版,此書自出版以來,銷行極遠,論者謂為近卅年中影響最廣書籍之一。《詩經通釋》出版,臺北,水牛出版社,次年即再版。原分上、中、下三冊,民國六十九年修訂三版,合為一冊,凡六十萬字,此書出版,震撼學術界。
民國六十一年(1972)六十六歲
《文學研究新途徑》出版,臺北,啟德出版社。
民國六十二年(1973)六十七歲
《紅樓夢研究》由臺北正中書局再版。
民國六十三年(1974)六十八歲
於二月時計劃寫作兩本著作:1.文學與文學批評、2.中國文學意識發展史。《詩經研究》出版,臺北,水牛出版社,本書專論詩經研究方法,凡四十萬字。
民國六十四年(1975)六十九歲
《陶淵明評論》由臺北東大圖書公司再版。譯作《浮士德研究》,由臺北東大圖書公司再版。
民國六十五年(1976)七十歲
三月起,為香港《自由報》主編《自由副刊》。《詩經研究方法論》出版,臺北,水牛出版社,本書為《詩經通釋》出版後,讀者提出之質疑,與先生之解答,凡十六篇論文。《怎樣寫好國語文實驗報告》出版,師大中等教育輔導委員會出版;《尹吉甫生平事跡考》脫稿,未出版。
民國六十六年(1977)七十一歲
《杜甫作品繫年》出版,臺北,東大圖書公司。《三國水滸與西遊》再版,臺北,水牛出版社。
民國六十七年(1978)七十二歲
八月一日,自師大退休,仍兼課,專心治學著作。近年已患有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等病。
民國六十八年(1979)七十三歲
約年底,左腳大姆指患骨疽症,開刀後,因糖尿病不癒合,再次開刀,先生已不良於行。
民國六十九年(1980)七十四歲
《李辰冬文學批評自選集》出版,臺北,廣東出版社。
民國七十一年(1982)七十六歲
創辦復興國學院。五月,完成《學庸章句新解》講義,未出版。六月一日,香港《詩風》月刊一○四期刊載社長黃國彬〈石破天驚識吉甫〉長文,對先生詩經研究成究,備極讚賞。
應《詩風》月刊之邀,撰寫〈詩經研究二十蔽〉,連載至十二蔽約五萬字,尚未完稿。
民國七十二年(1983)七十七歲
赴美國醫病,但急於完成《中國文學意識發展史》,仍日以繼夜,不眠不休工作。因用腦過度,血壓升高,引發輕微中風,左手活動失靈,經住院檢查治療後,返家休養,逐漸復原。又因白內障,視力減退,雙眼流淚,閱讀寫作頗為不便,於六月一日動手術,情況良好。不意竟於八月廿八日晚間十時,突然心臟衰竭數分鐘,不治逝世。九月五日,在休士頓明城中國教堂舉行安息禮拜後,行火葬禮,骨灰暫存明湖公墓。
出处:http://ch.ntnu.edu.tw/ntnu-web/history/main1.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6 20: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与醉红居士无任何关系。参阅过《李辰冬年谱初编》,但发现其中有不少错漏,故另行查考资料撰写而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15 17:59 , Processed in 0.316740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