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409|回复: 5

[【文史类原创】] [原创首发]夜壶杂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9 01:4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夜壶杂说

村学究

夜壶,年纪大点的人都知道,它是男人夜间用来装小溲的溺器。
现在的年青人,很多人没见过夜壶,约莫也很少听说过夜壶。即便是在农村,由于居住条件的改善,家里都有卫生间了,家人尤其是老年人不用它了,因此对夜壶这玩艺儿越来越陌生,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夜壶这名字很不雅训,因此古代人把夜壶取了个雅名:虎子!
古时候,这夜壶是家家户户少不了的用具。但是,夜壶生在帝王家待遇就大不一样了,它有专设的职官掌管。如:
《周礼•天官•玉府》:天官冢宰“掌王之燕、衣服,衽、席、床、第、凡亵器。”
汉•应助《汉官仪》卷上:“侍中……分掌乘舆服物,下至亵器虎子之属。”
章炳麟《官制索引》:“汉初侍中,非奉唾壶,即执虎子。”
汉•郑玄注:“亵器,清器,虎子之属。”
清•孙诒让《周礼正义》注云:“虎子,盛溺器,亦汉时俗语”。
  显然,周秦两汉之际,非但以“虎子”为溺器,宫中尚有专门职官分管。而且,这种在民间俗称“夜壶”的东西,不止造型讲究,而且制成材料亦非一般,多以陶、瓷、漆、铜为原料,甚至以玉为之。晋•葛洪《西京杂记》卷四说:“汉朝以玉为虎子,以为便器,使侍中执之,行幸以从。” 除皇帝出行时有专人随身拿着虎子备用外,死后也要陪葬入墓。汉魏六朝古墓的陪葬品中,多有做工、质地均十分精美的“虎子”。
  唐代因避太祖李虎之讳,将“虎子”改称“马子”。即如宋人赵彦卫《云麓漫钞》所载:“汉人目溷器为虎子。郑司农注周礼有是言。唐人讳虎,改为马,今之云厕马子者是也。”
《通雅》曰:“兽子者,亵器也;或以铜为马形,便于骑以溲也,俗曰马子,盖沿于此。马子,就是马桶,本名虎子,唐人避讳,改名马子,又称兽子。”
那么,何以谓尿壶为“虎子”,将其做成卧虎形状呢?《西京杂记》卷五《金石感编》,在记述汉代名将李广射虎事迹时,对此有个说法:“李广与兄弟共猎于冥山之北,见卧虎焉。射之,一矢即毙,断其髑髅以为枕,示服猛也;铸铜像其形为溲器,示厌辱之也。他日,复猎于冥山之阳,又见卧虎,射之,没矢饮羽,进而视之,乃石也,其形类虎。退而更射,镞破竿折而石不伤。余尝以问扬子云,子云曰:‘至诚则金石为开。”’古人往往以此说明“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道理。
这就是世人各种各样的崇虎、惧虎、辱虎的心态在民俗中的表现。,惟有那辱虎之法甚为奇特,就是把小便器制成卧虎形状,让它张着虎口接尿。说似笑话,却是实事,而且历史悠长。
“虎子”别又称“伏虎”。据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七载有这么一则故事:三国吴时,嘉兴人倪彦思住在县西埏里。有天,忽然发现鬼魅见了倪家,同人说话,并像人一样吃喝,只是不见形体。家里有奴婢背后骂家中主人,鬼魅告诉给主人,倪彦思便惩罚了那个奴婢,此后便没谁敢这样了。倪有个小妻被鬼魅追求,他请道士来逐鬼。摆好酒菜,鬼魅就从厕所取来草粪撒到上面。道士敲鼓召请各路神仙,鬼魅则在神座上映显一只“伏虎”相扰。过一会儿,道士忽觉背上发冷,急忙起身解开衣服,竟然是“伏虎”。无奈,道士只好作罢离去。
虎子又是古代皇帝调动军队的信物,或称虎符、兵符。
我国古代朝廷用兵时,不可能由皇帝亲赴屯兵之所宣谕。皇帝为便于调兵遣将,特授给地方官吏或带兵将领兵权和调遣军队的凭证-------虎符。虎符用金,玉、铜、竹、木制成虎形.背有铭文,分为两半,右半留在朝廷,左半发给地方官吏和作战将领。调动军队时,由使臣持符验证.如虎符相合,方能生效。这种方法在历史上已形成制度。
虎符的实物有阳陵虎符。传出土于山东临城,藏中国历史博物馆。阳陵虎符为战国末年秦国所作,呈卧虎形,背上刻或铸有铭文4行24字,分为左右两半,左右两半各自的铭文完全相同,各有12字: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皇帝派出的使臣将符审验相合,方能调兵。
民初唐继尧任云南省长时,曾铸“唐继尧虎符”使用。铜质虎符上刻“民国十二年七月贰号制,.正符铸字“云南省长唐”副符铸字“云南省长唐...检验副证”符下端铸有方形为唐继尧印。双符合壁处为“令出准行”4字。“唐继尧虎符”现存云南省博物馆,唐继尧虽不是君王,可能是最后一位使用虎符的“诸侯”吧。
  虎子渗入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有趣的事。
“妈虎子”,想象中的一种怪物,用以吓唬小孩儿的。我们做小孩时曾一再被大人们吓唬过,挺有效的。我们长成为大人后,也曾用这个方法吓唬小孩子。如:“你再哭,叫大妈虎子来把你抱走”!究竟妈虎子是什么样儿,相信是谁也没见过的,所以谁也说不清楚妈虎子的模样。相传妈虎子源于隋代的故事《古今事物考》:“俗怖婴儿曰麻胡。隋将军麻祜性酷虐,稚童互相恐吓曰,麻祜来。转祜为胡,麻祜即麻叔谋。”小说里描写麻祜专爱吃婴儿肉。又把做鬼脸儿(用手扒开眼角和嘴角成怪相)吓小孩儿叫“扒马虎儿”。
不过,这位麻祜将军,曾奉命筑了一座城池,并以他的大姓命名,即今之湖北麻城县(已改为县级市)。麻城建县亦从麻祜筑城始。
躲妈虎子是一种儿童游戏,也与麻祜相关。相传,隋炀帝到扬州看琼花,调发天下军民修运河,担任开河总管的麻叔谋每顿要吃幼儿,百姓为避其害,只好把孩子藏起来。麻叔谋本名祜,与胡谐音,故称麻胡,年久即传为妈虎子。游戏时,大人扮成“妈虎子”,用花布、黑绸扎头,上打两角。边喊边摸,周围孩子四散逃匿。尔后,大人替没被抓着的孩子身上挂块红布条,合家欢庆孩子躲过灾难、太平无事。看来这个风俗是由来已久的,但今天的孩儿们已不玩这个游戏了。
虎也是我国民间普遍尊崇的吉祥物。汉代便有画虎于门,以驱灾避邪之俗。民间常以虎来做为孩子的伴生物,除具驱邪镇定作用外,还有祝福孩子虎头虎脑,虎虎有生气之意。小孩满月时,姑姑、姨姨要给娃娃送虎头鞋、虎头帽、虎头枕、虎肚兜、布老虎,一是为孩子祈福消灾,二是为保佑孩子长命百岁。
为了表达某钟情与喜爱或恭维,人们常对他人儿子称为“虎子”,而对自己的儿子则卑谦地称为“犬子”。都是儿子,但却传达了完全不同的视角,一个是尊敬,一个是自谦。孩子长大后是为虎还是为犬,变数极大,也不可能料知。父母们硬是要这么个说法,或许这正是中国人的一套虚伪的礼数。
旧时,穷人家的孩子怕不好养成,特意取个很贱的乳名:夜壶。我孩提时代就有一个小友叫夜壶的。这种以贱抵灾、以贱祈福现象,恐怕也是贫穷的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心理状态。
“同样都是土,有的做观音,有的做夜壶”。这句俗语只流行于福建泉州等地,但它说明的道理却适用天下:一样的条件,为何结果悬殊有天壤之别啊!
“你算哪把夜壶”?这是我们常听到的某些很自负的人挂在嘴上的口头禅。把人比作夜壶,这是极端藐视别人的话语。
“宜兴夜壶,臭只嘴巴”。这是流行于吴中地区的谚语。
宜兴夜壶,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第四册中谈到江南几座城市的诨号:“近世吾乡惠山泥人有盛名,吾乡语称土偶为‘磨磨头’而自道曰‘僚伲’故江南旧噱呼无锡人为‘烂泥磨磨’,亦犹苏州入诨名‘空头’、常熟人诨名‘汤罐’”、宜兴人诨名‘夜壶’”。宜兴人的诨号“夜壶”也就是俗称所谓“便壶”,是中国古代称为“虎子”的玩艺儿。或因宜兴盛产紫砂陶,紫砂夜壶也是颇有名气的,故宜兴落得个不雅的诨名。
民间的一些方言土语,似乎没有太多的曲折委婉,常常以大嗓门呼三喝四,谈吐粗朴率直。也因其粗鄙,谈吐也不避淫秽、邪恶的比喻,陈述常常脱口而出。例如沙汀《丁跛公》引述了当地对上城规模的形容:“立在南门城楼上撒泡尿,就会撒进北城边的毛坑。”在《淘金记》里龙哥对“老资格”的袍哥林长子鄙夷不屑:“他以为老,夜壶那么老,还要提过来窝泡尿!”如此地毫无遮挡,连含蓄的暗示也很少使用,随时随地,张口就来,却把当事人的心态和人世苍凉揭示得淋离尽致。
  旧时,进入腊月,苏州街头常有小贩叫卖桃花坞年画,他们边卖边唱一种老鼠做亲的歌谣-------绣花被头、红漆条箱、马桶夜壶等嫁妆,一幅苏州人旧时嫁女的画面便展现在我们面前:
  年三十里闹嘈嘈,老鼠做亲真热闹。
  格(这)只老鼠真灵巧,扛旗打伞摇勒摇。
  格(这)只老鼠真苦恼,马桶夜壶挑仔一大面;
  绣花被头两三条,红漆条箱金线描:
  格(这)边还有瓷花瓶,鸡毛掸帚插仔牢。
  格(这)只老鼠真正娇,坐勒轿子里厢咪咪笑;
  头上盖起红头巾,身上穿起花棉袄。
  吹吹打打去成亲,亲戚朋友跟仔勿勿少。
  旁边还有花黄猫,一塔刮子吃精光。
  且先看那送亲嫁妆:绣花被头两三条,红漆条箱金线描,还有那瓷花瓶、鸡毛掸子、马桶夜壶一样不能少。说是老鼠嫁女,却是旧时苏州地区民间嫁女的生动写照!再来看看出鼠辈组成的送亲队列,那只扛旗打伞的老鼠很是灵巧,挑着一大套马桶夜壶,好富有生活情趣的!最得意的,自然是鼠新娘,“格只老鼠真正娇,坐勒轿子里厢咪咪笑;头上盖起红头巾,身上穿起花棉袄。吹吹打打去成亲”,在节奏明快的语言叙述中,显现出一种欢乐愉快的情绪。然而,在热闹的婚礼和送嫁的仪仗之后,正是那些处在欢乐中的鼠辈们的悲剧:竟被垂涎巳久的花猫把它们一举吃光。这个悲剧的出现,其实才是作者的愿望之所在。人们所以给出嫁的老鼠如此豪华糜丽的嫁妆,安排如此壮观的送嫁队伍,其中包含着的是送灾出嫁的潜在意识。“旁边还有花黄猫,一塔刮子吃精光”,也许在唱这首歌谣时,并未意识到它的深意,其实,这正是这支歌谣的点睛之笔。
在民国时期,人们把帮会组织视为“夜壶”,帮会中人也如此自视。形成这样的里外共识,是有其历史原因的。
民国时期的民族资本家,常常与帮会组织有磨擦、冲突。在斗争与挫折中,终于悟出了为了保全自己、发展自己,必须与帮会组织靠近,形成攀附关系。和帮会组织结盟,资本家可以减少、缓冲乃至化解险恶环境对自己的伤害,为自己涂上一层色彩斑澜的保护色,甚至利用它为达到某些自己的目的服务。许多大中企业聘请杜月笙等人兼任名誉职务,送上一份可观的俸禄,已成为这些企业的一种生存竞争的成本,一种交易费用。由于资本家的入伙及捧场,使上海帮会的势力越发强大,对社会其它成员的威摄力也越大,于是资本家“下水”者也越多,这样形成了一种“怪圈”,形成了一种制度。
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中心,曾就这个现象发表了一份调查研究结果:一个人一生所赚的钱,12.5%来自知识,87.5%是来自“关系”。在200多年前的胡雪岩,由于擅于经营人脉,从一个倒夜壶的小人物,翻身成为富甲一方的红顶商人。正所谓拥有一本厚厚的“人脉存折”,换来日后满满的“成就存折”。这里我们平常所说的“人脉”,有点像社会学中“社会资本”的概念。它指个人通过社会网络和联系获取到的稀缺资源,并由此获益,这些稀缺资源包括权力、地位、财富、资金、学识、机会、信息等等。它区别于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的规模与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处在这一网络中的个体获得和运用资源的社会地位水平。
1936年刘鸿生之子刘念智从国外留学回来,对其父这个赫赫有名的企业家,竟然同杜月笙等黑道人物打得火热,深感不解。这小子不懂社会学中“社会资本”的概念,虽喝了不少洋墨水,却不懂中国的国情与特色,不理解一个企业家在上海创业发展的艰难。刘鸿生晚年感慨地说:“凡是过去生长在上海的人,都会感到上海大概是世界是最复杂最可怕的地方”。 刘鸿生的这句话包含着多少刻骨切肤的经验和教训啊。做生意要学会与各种人物打交道。“世事洞明皆学问”,刘鸿生之所以成功,原因之一就在于他深谙中国社会的奇特,中国生意经的奥妙。在近代中国市场极不完全,法制极不完全的情况下,资产阶级依傍帮会,是一种痛苦而无奈的选择。大多数资本家对帮会具有一种既厌恶、恐惧又不得不与之周旋、结交的矛盾心态。对此杜月笙很有自知之明。他私下对心腹说:“你们不要看许多大好佬们都跟我称兄道弟,要好得很。殊不知,他们是在拿我当夜壶,用过之后,就要火速点藏到床底下去”。但民族资本家敢于与帮会携手言欢,拉扯关系,毕竟是对传统成见的一种突破,反映了资本家为了生存和发展、攫取利润不择手段的一种资本冲劲,这一点在二三十年代的上海资本家身上比他们的前辈第一代绅商表现得更为强烈。
杜月笙曾对黑社会有过一段精彩描述:“黑社会就像夜壶,便急时人们拿来就用,用过之后又被放回最阴暗的角落。”甚至国民党迁台后,对竹联帮这类帮会组织也是视之为夜壶的。此时代的资本家虽不再靠黑社会的保护而攫取利润,但每逢大选时,黑社会拉选票是大有用武之地的。当然,黑社会也不傻,出场费是要的很高的。台湾曾出版过一本名叫《夜壶》的书,对黑社会介入社会政治生活的描写是颇为翔实精彩的。
“夜壶”里真乃乾坤大!用心梳爬,或可得到更多令人唏嘘、令人沉思的事象。行文至此,最令人感叹不已的是曾在上海外滩上呼风唤雨、叱咤风云的杜月笙之辈,在权势灸手可热时便清醒地意到,自已不过是一把“夜壶”而已!
细想想:在专制极权之下,谁又不是一把“夜壶”?有几人能逃过“夜壶”之宿命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4 18:05:45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方便,需夜壶
有夜壶,就方便
真理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1 22: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杜月笙曾对黑社会有过一段精彩描述:“黑社会就像夜壶,便急时人们拿来就用,用过之后又被放回最阴暗的角落。”

這句話是杜月笙拿來說蔣公的,說蔣公要利用他時就封個少將參議,等到杜去了重慶後卻不拿他當回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2 08:4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以前用过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2 09:4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楼艺人他于2010-04-22 08:49发表的 :
学习了 以前用过呢

小时候见过几次,想不到你居然用过,失敬失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2 16:30:42 | 显示全部楼层
照顾过病人的应该都见过
现在多是塑料的,也有陶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14 17:32 , Processed in 0.358446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