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866|回复: 0

[【文史类原创】] 谁是谋害曹嵩(曹操之父)的元凶?

[复制链接]
shinbade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0-2-3 19:0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汉末年,曹操经过数次挫折,终于拥有了兖州。正是从兖州根据地,曹操的势力开始崛起,以至后来得以奉天子令诸侯,纵横中原,扫荡群雄,最终一统北方,奠定了魏晋时代的基础。

曹操之父曹嵩,此前在徐州的琅琊郡(今位于山东临沂)避难。曹操领有兖州后,考虑到与徐州陶谦的敌对关系,决定将正在琅琊避难的曹嵩接到兖州,并派遣了泰山郡的郡守应劭接应。

但就在曹嵩率子、妾离开琅邪,行至琅邪郡与泰山郡两郡交界时,遭到徐州军队追杀,全体遇害。

此恶性事件引发了随后曹操对陶谦的惩罚战争(据《三国志》记载,此战曹军“所过多所残戮”),那么,究竟谁是谋害曹嵩的元凶?陶谦受到曹操的惩罚,是否象《三国演义》中所描写的,比窦娥还冤呢?

现有的史料存在矛盾,需要辨析一下。

对于谋杀曹嵩的事件,有如下几种史料:

一、《三国志·武帝纪》:初,太祖父嵩,去官后还谯,董卓之乱,避难琅邪,为陶谦所害。

二、《后汉书·应劭传》:兴平元年,前大尉曹嵩及子德从琅邪入太山,劭遣兵迎之,未到,而徐州牧陶谦素怨嵩子操数击之,乃使轻骑追嵩、德,并杀之于郡界。

三、《后汉书·曹腾传》:及子操起兵,不肯相随,乃与少子疾避乱琅邪,为徐州刺史陶谦所杀。

四、《世语》:太祖令泰山太守应劭送家诣兖州,劭兵未至,陶谦密遣数千骑掩捕。嵩家以为劭迎,不设备。谦兵至,杀太祖弟德于门中。嵩惧,穿后垣,先出其妾,妾肥,不时得出;嵩逃于厕,与妾俱被害,阖门皆死。

上述四种史料指出,曹嵩之被杀,乃由陶谦指使部将所为,谋杀曹嵩的元凶是陶谦,所叙事实清楚,没有疑点。

但是,奇怪的是,另外有两种史料,对此却又有不同的说法。

五、《吴书》:太祖迎嵩,辎重百余两。陶谦遣都尉张闿将骑二百卫送,闿于泰山华、费间杀嵩,取财物,因奔淮南。

六、《后汉书·陶谦传》:初,曹操父嵩避难琅邪,时谦别将守阴平,士卒利嵩财宝,遂袭杀之。

此两种史料,《吴书》认为张闿擅杀曹嵩、陶谦本人并不知情;而《后汉书·陶谦传》则认为是士卒贪财,袭杀了曹嵩,暗示陶谦并不知情。

分析一下上述两类史料,则可知《吴书》及《后汉书·陶谦传》之不实。

第一、《吴书》的相关记载极不可信,理由如下:

1、《吴书》亲陶谦的立场极为明显,有刻意为“陶谦谋害曹嵩”开脱之嫌疑。

二十四史的《三国志》、《后汉书》中,陈寿和范晔都为陶谦作了传记,两本传记内容基本相同,而且也都对陶谦治理徐州持批评态度:

《三国志·陶谦传》:谦背道任情:广陵太守琊邪赵昱,徐方名士也,以忠直见疏;㈣曹宏等,谗慝小人也,谦亲任之。刑政失和,良善多被其害,由是渐乱。下邳阙宣自称天子,谦初与合从寇钞,后遂杀宣,并其众。

《后汉书·陶谦传》:谦信用非所,刑政不理。别驾从事赵昱,知名士也,而以忠直见簄,出为广陵太守。曹宏等谗慝小人,谦甚亲任之,良善多被其害。由斯渐乱。下邳阙宣自称\"天子\",谦始与合从,后遂杀之而并其觽。

在陈寿、范晔的史笔下,陶谦“信用非所”,“刑政不理”,“背道任情”,还颇有点阴险狡诈。在本传中对传主直接使用大量的批评语言,可知,史书作者对陶谦这个人物是持否定态度的。

而韦昭所著《吴书》笔下的陶谦又是什么形象呢?转引《三国志》裴松之注中的一些文字:

——谦性刚直,有大节

——谦在官清白,无以纠举

——陶谦遣都尉张闿将骑二百卫送

上述第三条史料,采自曹嵩遇害事件的记载,根据这个说法,陶谦哪里害了曹嵩,反而是派了二百名骑兵帮助护卫啊。

显见,《吴书》对陶谦的溢美之词跃然纸上。对比一下陈寿、范晔对陶谦的负面评价,《吴书》亲陶谦的立场是明摆着的。

查《吴书》之亲陶谦,其中有个原因,东吴孙氏与陶谦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其第一代领导人孙坚曾与陶谦结成同盟,这个同盟恰恰以曹操、袁绍、刘表等为敌的。而曹操与陶谦之间的仇怨,也正是源于两个同盟之间的政治军事斗争。

《吴书》作为东吴官方史籍,不可避免地要反映出东吴官方的某些立场,如抬高陶谦、敌视曹操等。

能说明《吴书》亲陶谦立场的还有一件事,《吴书》中记载了东吴名臣张昭在陶谦死后所致的悼辞,曰:“……曾不旬日,五郡溃崩,哀我人斯,将谁仰凭?追思靡及,仰叫皇穹”。《吴书》特意记载了这段悼辞,侧面反映了后来的东吴官方对陶谦的亲善立场。

既然《吴书》对陶谦亲善,对曹操敌视,则在曹嵩被害事件中,《吴书》的记载倾向为陶谦说好话,自在情理之中,这是十分合情合理的推论。

2,《吴书》的相关记载,其内容本身就漏洞百出,疑点重重。

《吴书》出于亲陶谦的立场,将陶谦谋杀曹嵩,记载为陶谦“遣都尉张闿将骑二百卫送”,张闿因贪财而行凶。这个记载本身就充满漏洞,不合逻辑,甚至可以说是欺人之谈。

试想,陶谦与曹操处于敌对、战争之中,曹嵩就是为了防止遭到陶谦的毒手才举家奔兖州,陶谦如果没有“背道任情”的乖戾、阴毒的心理,不去干涉听任曹嵩离去就够了,有什么理由要还要主动派遣两百骑兵去护送,对曹嵩表达如此好意?

莫非陶谦是想通过主动护送曹嵩来讨好曹操,想改善兖州、徐州两家的敌对关系?诚如是,则,陶谦不会糊涂到不派自己的亲信部将,竟然派出张闿这类见财起异之徒的程度吧?

此外,陶谦又是如何得知曹嵩要举家转移的呢?曹操谋划此事,为了安全一定是秘密进行的,不可能去通知陶谦或当地官员。那么,可能是陶谦打探到的?如果是这样,按常理,曹家的秘密行动,你陶谦侦知了此事也不宜张扬出去,更不宜冒冒然派骑兵去“护送”。

总之,《吴书》的记载,怎么分析都是漏洞百出,疑点重重的。

3,《吴书》的记载,是陶谦的一面之词。

我们来问一下,《吴书》的作者是怎么知道张闿谋害曹嵩是擅自所为,陶谦并没有参与谋划此事的呢?看来,是来自陶谦的一面之词。 但是,陶谦的这个一面之词可以相信吗?有说服力吗?显然没有。

试想,陶谦行凶谋杀曹嵩,其行为背离了时代的基本道德。他行凶之后,还会主动承认吗?为了逃避舆论责骂及曹操的惩罚,必然会竭力为自己开脱,于是,部将张闿就自然成了最合适的代罪羊。况且,张闿行凶之后就再没了影信,是陶谦将他放跑了还是先藏起来后来又跑了都不得而知。陶谦之词,遂成为死无对证的一面之词,完全不能作为说明陶谦没有谋害曹嵩的证据。

《吴书》依据陶谦的一面之词作史,没有什么可信度,道理自明。

第二、《后汉书·陶谦传》的相关记载也不可信。

关于曹嵩遇害之事,《后汉书·陶谦传》记载曰:初,曹操父嵩避难琅邪,时谦别将守阴平,士卒利嵩财宝,遂袭杀之。

可是,同一本《后汉书》,同一个作者的范晔,却在《后汉书·应劭传》中记载到:

兴平元年,前大尉曹嵩及子德从琅邪入太山,劭遣兵迎之,未到,而徐州牧陶谦素怨嵩子操数击之,乃使轻骑追嵩、德,并杀之于郡界。

另在《后汉书·曹腾传》中记到:

及子操起兵,不肯相随,乃与少子疾避乱琅邪,为徐州刺史陶谦所杀。

作者在《应劭传》《曹腾传》两本传记都十分肯定:曹嵩被害,陶谦为元凶;可是,同一个作者,到了《陶谦传》中,却记载了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说法,真是咄咄怪事。

分析曹嵩被害之事在《应劭传》和《陶谦传》中的不同记载,范晔在《应劭传》中叙述备详,事实清楚,语意明确;《曹腾传》记载简略但结论也是明确的。唯独在《陶谦传》中则语焉不详,甚至根本看不出有曹嵩举家迁往兖州之事,似乎驻守阴平的士卒直接袭击了曹嵩之宅,劫了财害了命,该记载与其它的大量史料明显不符。

我们不能断定范晔正是有意通过这样特别的笔法,去提示读者如何辨别真伪,但至少是有这种可能的。两个传记相对照,无疑,《应劭传》《曹腾传》更为可信。

不妨推断,《后汉书》作者本人是倾向于《应劭传》的记载的,但作者范晔为南朝人,有一定的东吴传统,为了兼顾《吴书》的说法,因而在陶谦本传中,为传主讳,采用了有利于陶谦的记载。

反观《三国志·武帝纪》、《后汉书·应劭传》、《后汉书·曹腾传》以及《世语》中,均明确记载了陶谦是谋害曹嵩的元凶,基本事实清楚,语气肯定,没有疑点。而且,这几部著作的作者,都没有必要刻意诬陷陶谦。且有杂史《世语》之翔实、生动的细节记载作有力之旁证。

此外,史载陶谦指使部下谋害曹嵩,也是很符合陶谦的人格特点及“背道任情”的处世特点的,可作为信史看待;相形之下,《吴书》,《陶谦传》,就成为了需要否定的伪史。

至此,关于谁是谋害曹嵩的元凶的疑问,辩析完毕。事实就是《后汉书》所记载,陶谦怨恨曹操数度攻击,乃乘曹操之父曹嵩举家搬迁之际,派兵将其袭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15 02:27 , Processed in 0.295432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