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798|回复: 8

[【其他】] 【美文赏析】【原创首发】李清照词二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8 14:0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了给这首词配上一张图片,词中提到了“海棠依旧”,找到了这张贴梗海棠的照片,看起来能减轻些许的无奈和惆怅吧!

     

    第一首词: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读高一的时候,曾经有一段时间特别迷恋宋词,不知道是因为迷恋李清照而迷恋的宋词,还是因为迷恋宋词而迷恋的李清照,当时都有点难以自拔的倾向,后来还是经过语文老师的开导或者说是教导也好,才从沉沦中走出来,不然的话,真的后果不堪设想。也由此让我从另外的意义上解读了一点诗词歌赋的魅力所在,并不是我所痴想的那样,每首词都是作者有感而发,能用词字充分确切地表露出来,确实是词人的才华和修养所为,唯有感叹和折服中!

    这首词的开头两句,看似有点自相矛盾,既然是“浓睡不消残酒”,又怎么能知道“昨夜雨疏风骤”,其实对这两句词,我们或许不能用生活中的简单事理去体会理解的,因为作者当时的本意是通过这两句词表达无限的惜花之情,当然这是我通过对作者作这首词的心境来考虑的,而且看古代文人墨客大凡惜花的诗词都言及风雨,所以由此推断,这首词应该也不仅仅是词面意思所要表达的内容,估计这简单的字词背后应该还隐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情和意吧!

    “昨夜雨疏风骤”指的是昨夜的狂风骤雨,只不过作者用的是个“疏”字,让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感受来领悟当时的情景。正是春花烂漫的时节,海棠花儿正绚烂夺目,偏偏这时候一场暴风雨来临,作者心绪如潮,难以入眠,只有借酒消愁。没想到酒吃得有点多了,“浓睡不消残酒”一语道出了作者的处境,其实就是喝多了,也许这就是诗词的魅力所在,把原本简单的事写意成特别富有诗情画意的场面,让人看后心里特别的舒适和诗意,看人家明明是喝多了,可展现给你的却是一份浪漫情怀。结果一觉醒来,天已大亮。但是昨夜的心情,却就在眼前,是挥之不去的惆怅,所以一起身便要询问心中担忧的事情。于是,才有了这句“试问卷帘人”,她急忙问卷帘的人(这个卷帘人究竟是谁,我不知道,就暂且用卷帘人来称谓了):海棠花怎么样了?词中并没有这句道白,但我们不难从这句问话中看懂,只能是这么问才能有卷帘人的回答。却道“海棠依旧”,不正是卷帘人的回答吗?可以猜想到卷帘人可能是这么回答的“还不错,一夜风雨,海棠花一点儿没变!”。作者听了后,才会嗔叹道:“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到此我们不难看懂作者的心情也许能稍微好一点了,才会如此说“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是红的见少,绿的见多了吗?”。当然这只是对于词面意思的理解,至于作者当时的心境确实值得我们做更深入地探究。
   
    作者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实际要表达的是伤春惜春的情怀,词中透着作者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如此多的感情喧嚣仅仅几个字就表达的如此绝妙工巧,不着痕迹,不得不令我感叹不已,词中的对白写出了诗画所不能道的情感,写出了伤春易春的闺中人复杂的神情口吻,真可谓“传神之笔。难怪能千古流传,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词中作者以“浓睡”、“残酒”四个字,写出了昨日昨夜今天清晨的时间变化,其中也包含中作者的心理演变过程,然后又巧妙地运用了一个“卷帘”,就一语点破了时间的变化,已经是清晨时分了,用词之巧妙得当,也给我以启示,以后写文字的时候一定要深思熟虑,用词要恰到好处,才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读文章要的不仅仅是词义表达准确,更要给人以美的享受,视觉的享受!再回到词中,作者问卷帘之人,却一字不提所问何事,只从答话中透露出谜底。!看看这最后的“绿肥红瘦”,虽然只有四个字,却是全词的精绝之笔, 一般都是这样来定义的,“绿”代替叶,“红”代替花,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是两种状态的对比。本来平平常常的四个字,经作者的巧妙搭配组合,色彩在这里竟显得是如此鲜明、形象生动,这实在是语言运用上的一个奇妙创造。由这四个字生发联想,那“红瘦”不正表明春天的渐渐消逝,而“绿肥”则非常形象的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的即将来临吗?这种对于语言的极富概括性的运用,不得不令人叹为观止。这首小词,虽然只有短短的六句三十三字,却写得曲折委婉,极富层次。从词中不难看出作者是因为惜花而痛饮,因为明知道花经过一夜的风雨会凋谢却又抱一丝侥幸心理而“试问”,又因为不相信“卷帘人”的回答而再次反问,如此层层转折,步步深入,将作者的惜花之情表达得摇曳多姿。看到此,我也唯有感叹中啦!

    接下来的这首词中有赏菊的词字,配上这张菊花照片,增添一份凝重和感悟吧!

  

    第二首词:《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是作者早期和丈夫赵明诚分别之后所写,词中所要表达的是作者通过写悲秋伤别来抒发自己的寂寞与相思情怀。,当时作者与丈夫分别之后,独自面对单调的生活,便禁不住要借惜春悲秋来抒写自己的离愁别恨了。这首词,就是这种心情的反映。我们从字面上看,作者并没有直接抒写一个人独处的痛苦与相思之情,但是实际上这种感情在字里行间却是无处不在的。

    这首词的开头用这二句来写白天与夜晚:“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这“薄雾浓云”不仅写的是布满整个天宇的雾和云,更写出了笼罩在词人心头的郁闷和无奈。“瑞脑消金兽”则写出了时间的漫长无聊,同时又烘托出作者当时所处环境的凄凉寂寥。

    词中接下来写的是“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作者用对一些具有特征性事物的描写,从而衬托出自己当时特殊的感受,词中写出了那种透人肌肤的秋寒,也只有切身经历的人才能感受到的那种孤独和寂寞,由此我们也看出了作者当时那种“自古逢秋倍寂寥”的心境。而贯穿词中的“永昼”与“半夜”则是着力突出“愁”、“凉”二字。在深秋时节。别说是古人,就是我们现在也难免会有那种对于事物、人情等等的感怀,更何况当时作者当时独守闺房,那种凄然已是宛然在目了,同时这也是构成下阙“人比黄花瘦”的原因,可以看出作者已经在此埋下了伏笔,让我们更想继续跟着作者的笔一路看下去,走过来。

    词的下半部分写到的是对于九九重阳节的感怀,“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就是写的重九赏菊饮酒。古人在旧历九月九日这天,有赏菊饮酒的习俗。在宋朝,也是沿袭这个风俗的,所以重阳节这天,作者照样要“东篱把酒”一直饮到“黄昏后”。因为是赏菊,所以菊花的幽香就盛满了衣袖。这贴切的描述,在我们面前就呈现出了那种对菊感怀的场景。这两句写的就是佳节依旧,赏菊依旧,但人的心境却是大相径庭了。才引出来“莫道不消魂,帝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词。由此把词的上下两部分进行一下对比,我们已经感到了那种物是人非,今非昔比的情怀。而就词的结构而言,这两部分的关系就成了上半部分是诱因,下半部分就是写的结果。

    是因为我非常喜欢李清照的词,又因为这两篇词中都有“卷”、“帘”,这两个字,当然词中的这两个字所要表达的意思虽然不同,却让人感触颇深,所以我把这两首词给放到一起,也算是为了自己曾经付出过的真情的一份纪念和缅怀吧!同时也期待能有相同兴趣的朋友一起分享、解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8 15:5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西楼兄的鼓励,其实说到诗词,我也只有喜欢的份,具体的也说不上出什么子丑寅卯来,感觉古人的用词特别简练,就那么几个字能表达出让您可以浮想联翩的若干种种,真的是由衷的折服。今天这个网速真想把电脑给砸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8 20: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曾读此 《如梦令》不解绿肥红瘦,曾查过词书,有一种说法--“暗示夏浅春深和词人的伤春的情感,没感觉。这种解释似是而非,也许是本人这水平实在理解不上去吧。

今日见兄做解,显直观,明了---“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是两种状态的对比。


由此我还想到---后世人评诗词常常以结合原作者当时境况为由,将写景诗词给予更多的内涵,常说的是以景舒情。是否更多的以已意为之。不能排除当时原作者就是见到如此景而作。就拿本词来看,作者当时情景自然如此,后世增加了想象,填满了想象空间。反正事隔不止三日,成百上千年的时间,没法让李氏出来证明了,似乎可以怎么说怎么有理。这样不好。

  实在不好。

中国的文人善于附加上已意,表现在文学上造成吵吵闹闹,表现在政治上如《武训传》。



可是不这样,中国的文人会什么呢?

没活干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9 09:45:48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得到兄的点评非常感动!也很赞同兄的独到见解,说实话,我也是处于对于词字的表面意思上的喜欢,喜欢诗词的那种简练却又很有嚼头,也许是我根本没有什么见地,就是因为喜欢这些字词的组合,感觉读起来非常有韵味,呵呵!说着说着就跑远了。也许这就是中国文字的丰富内涵,任您怎么考虑、解释、理解都行。另外还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感情在其中,也许某年某月的某个夜晚也跟词人有着类似的心情,相信虽然都说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但感情这个东西,总会有或多或少的相通的地方,不知道兄是否赞同,反正我是这么理解的,由此时隔几多年之后,回头以不一样的心境再重新来面对这些诗词,心里所涌动的却总会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总是愿意用不同的心态来面对古人的情意,毕竟我们所处的时空已经截然不同,我们真的没有必要为古人感叹什么,还是从字面的意思来感受的好,反正喜欢什么的文字都是自己的事,看后能感觉心情是换了一种思维而迥异岂不更好,也不知道我啰嗦的这些兄是否愿意看,就是个人拙见,非常愿意倾听兄的点评,要知道这么多年我都是偷偷地喜欢这些远离我们的诗词的。以前有的同学朋友还曾笑话过我,说我难道想变回老古董去吗?真的非常感谢文学版的版主们能给这个机会,可以把自己曾经和依旧喜欢的文字在这里写出来,而且能看到有朋友来支持,我是非常感动感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9 10:3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感。

对诗词我也喜欢,也仅是喜欢,让我诗词音律的格式做真不是那块料,不会合韵,信手乱写,按规矩上不了台面。没规矩让人笑话。

常以古人得好句,不必尽从韵为托词,确实有这种说法。但总这么用就太烂了。

我更倾向于平白的理解古人,不必过于解读。

也不反对作者有内在的深意,触景生情。古人未必想的如此深入,是我们后人想太多。反到把自已困住。这样也不好。

我坚持我的观点--古人就是在平实简单的描述。后人附加的太多太多。
有失真意。一已之见。

网上识兄一类文学爱好者,特高兴,自已水平不高,难登大雅之堂,也就是工作闲时玩玩,打麻将,玩扑克这些不会,赌钱的更不能,看古文,一个是时常能用上,二个能起到提高自已的目的。

您太客气了,一齐学习,以您水平,会走的更高。我业务也不准我耗费太多精力在这上面。只是喜欢它。

园地做为一个开放的论坛,作用就这样。自如,平等的参与。给你一个机会。只要你放平心态。努力就会有回报。与兄共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9 13:55:28 | 显示全部楼层
俗话说知音难觅,能在这里跟兄结识,实在是一大幸事,非常激动中!

    我是个学理科的,记得当时分班的时候,我也曾犹豫过,虽然成绩还算过得去,但当时曾经一度沉迷于这些诗词之中,好多书竟然是高一时候读的,哪个时候其实并不理解,只是觉得很有趣,就那么几个字,会引来一大堆的解释和评论,而我好像非常不愿意看那些后人的点评,没有任何原因,就是觉得读点评更费劲,不如自己跟着字词的字面意思任思绪游走。高一的语文老师换了至少是三个,曾经有一个刚毕业的女老师,长得个子也不算高,当时我们都是非常不服气的那种,这么年轻的“小妞”,当然当时也许还没有小妞这个称呼,但私下里却是非常不服,还经常找茬,曾经把那个老师给气哭过,但是后来我们还是被她的文采所吸引,后来我们对她都特别尊敬了,但是好景不长,她跟着他爱人离开了我们,现在想起来还挺想念的。而我更加喜欢她的原因却是她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不能迷恋诗词,可以喜欢。以前高中都有晨读,一三五是语文,而我们的晨读是最别出心裁的,每天早晨她都很早到教室,在黑板上给写下一首诗或词,从来没有注释,就让我们自己来领会,可以写下来,也可以不写,非常随便,但有一点却是一定要完成的,那就是把她写得这首诗词一定要能默写下来。(当时高考的压力挺大的,而我们却晨读的是跟考试内容毫不相干的诗词,好在当时的班主任对我们是真好,从不干涉我们,班主任是教物理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似乎一下子茅塞顿开,终于从古人的诗词中回到了现实中来,也私下里跟这位老师交谈过很多次,她对我说的却是这样的话,只有学理科的人,思维才能跟得上文字的走读。当时真的感觉挺费解的,文字还可以用走读来形容,不过现在似乎是越来越明白了,也许学理科是有了一定的逻辑思维方向,才能理智地面对生活吧!

    一下子扯了这么远,感谢兄的知音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9 15: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在那本书上看到,诠释总是难免的。即使是原作者,要探讨当时的创作心态,也不免要诠释一番,至于是不是当时的心态,或者存不存在意图谬误,则不能想太多。个人以为,诠释既然总难免,那么诠释的有效性就很重要。就是说,某种说法比其他的说法更能被人广泛接受,或者更有审美价值。从金钱石兄的第一个回复“不能排除当时原作者就是见到如此景而作。就拿本词来看,作者当时情景自然如此,后世增加了想象,填满了想象空间。反正事隔不止三日,成百上千年的时间,没法让李氏出来证明了,似乎可以怎么说怎么有理。这样不好。”看,还是比较接近以作者心态为标准的说法。

然而既然李清照无法出来说明,或者按现在的说法,你说了也白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有效的诠释似乎更值得提倡。啥是有效诠释,就是强调有机整体性,强调对具有丰富表现力的重点段落进行诠释,同时这种诠释比如符合整体性。大致是这样吧,以《如梦令》为例子,首先要找到戏剧化场景(dramastic situation),这篇是比较容易看到,就是诗人和卷帘人的对话场景。卷帘人说:海棠依旧;而我说应该是“绿肥红瘦”,两者就有了内在的张力。如何理解这紧张(tension),就需要放在整篇的词里观察。
首先一个问题是,诗人自己为什么不亲自去跟前看海棠花怎样了?因为她喝酒睡起来迟了,酒还没有醒透,有些懒洋洋的“浓睡不消残酒”,还可能躺在床上,透过卷起的帘子看外面的海棠花,就是这个意思。(按,李清照这首诗可能是对韩偓《懒起》的模仿,水平却要高出一截。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
更早的一个问题是,海棠花怎么了,原来昨夜“雨疏风骤”。诗人还是比较关心园子里的海棠花,但也没有到为此喝酒消愁的程度。



网上能够看到的分析,跟empp兄也查不太多,只是在资料上丰富一些: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66651871

如果采用一句接一句的诠释方法,而不是结构化的(以冲突为中心的),就容易在风雨和酒之间加入过多的诠释。变成了金钱石兄所说的:中国的文人善于附加上已意,表现在文学上造成吵吵闹闹,“实在不好”之类牢骚。

那么“绿肥红瘦”究竟是怎样的情形,又妙在何处呢?empp兄的解释瘦跟以前人没有太大分别,肥字则“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这样诠释就有些糟糕,把朦胧之美给落实了,这是诗歌诠释中比较糟糕的情况,金钱石兄又摇头“实在不好”。从视域上讲,绿肥红瘦是对海棠花的一个整体观感,如果说是叶子肥大则凸显局部,破坏了整体效应。其实是蛮简单的情形,昨天的时候花开满枝,经过一夜风雨,红花少了,显得绿叶体量大了,就肥了。

那么,这一问一答,又凸显了怎样的情致呢?传统的解读往往从伤春或者伤逝的思路上考虑,比较呆板,算是一种固定反应吧。其实诗人的情绪还是蛮好的,用了“知否知否”这种略带调笑和斗气的纠正词。可她没有亲自看,怎么就能够比“海棠依旧”得出更妙的答案呢?

昨天看资料,有这一段话,也许可做参考:
The construciton of hypotheses and theories reflects the scientist's interpretation of what he or she has obseved even more clearly than observation.

我的翻译是:科学家根据假说和理论所构建的基于观察的诠释比观察本身更深入。

李清照虽然不是科学家,但她透过观察而获得的印象,对比强烈(花叶对比,早晨跟昨天的情况对比),富有质感(肥和瘦简直是绝了),比卷帘人的感觉要敏锐多了。

网上有人探讨李清照的“绿肥红瘦”究竟是想象还是观察?其实是比较简单的,她是通过卷起的帘子观察,相对于卷帘距离远,但她感受力更丰富,因为印象更强烈。不消说,她又比卷帘人高出一筹了。
要分析诗人心理的变化,古人也有真知灼见:
黄蓼园《寥园词选》:“一问极有情,答以‘依旧’,答得极淡。跌出‘知否’二句来,而‘绿肥红瘦’,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

从“试问”到“却”到诗人的纠正,这中间的转折被黄蓼园看出来了。然而“极有情”却无可推断,问题被省略了,从回答上看,似乎是“海棠还好吧?”,答曰依旧。

我的一些诠释方法来自新批评,可参见《理解诗歌》中的一些观点。


empp兄已经被评分,建议给金钱石的两个评论共评8分。(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12 11:5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布兄分析说明的够透彻。

不同角度来理解古人的良词美句。深入探询人世间的美好的事物,方式可以不同,我想最终的目的是一致的。

必竟人生苦短,留名对普通人来说遥不可及,也非常人可为。但活的自如,感受好心情是每人的权利。私以为诗词是最好的途径。


我对评语的牢骚话,源于对古时经典的理解,可以看看《灵枢》《素问》后世太多的解译释疑,拿到现在,理解起来还是难上加难。实用化的角度没了。太多的推理,不能说后人的解说不用心,实在代沟太大。根本在于对原作态度的变化。如果从实,从平白处着眼,可以看到古人不会欺我,可以用临床验证它的每一针每一穴。

我把这种方式运用到理解古人诗词上。那就是我认为古人做词没那么多的想法。只是通过文字直述情感。而后人附加了更多自我的理解。(当然只算是一种说法一种理解方式,不强求一致)

五楼empp兄忆师恩更为亲切,也让我想起了从小到大的语文老师,有的平淡,有的激进,还有人是文质彬彬。往事不堪回首,我也曾气哭过一位,没收了我的瓜子,我在作文中提及,不知瓜子是否还在,可能早入老师食府了。结果让她看到了,气得她满脸涨红,回办公室就哭,也许我说对了
后果是班主任要我赔礼道谦,写了份三百字的检查,还要当堂认错宣读,还好没继续发酵,免了一场胖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12 16:0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6楼bulunuo于2010-02-09 15:19发表的 :
 

 昨天看资料,有这一段话,也许可做参考:
The construciton of hypotheses and theories reflects the scientist's interpretation of what he or she has obseved even more clearly than observation.

我的翻译是:科学家根据假说和理论所构建的基于观察的诠释比观 察本身更深入


.......

The construciton of hypotheses and theories reflects the scientist's interpretation of what he or she has obseved even more clearly than observation.

假说和理论的构建反映了科学家对其所观察的诠释,(这种诠释)甚至比观察本身更清晰。
{句子核心不在“more clearly than”,而在“(what)reflects(what else)”}

科学性诠释与艺术性诠释还是区别的,科学家对其所观察的诠释是为了寻求科学真理,基于认识客观事物的假说与理论也处于一种历史的进化中,而艺术性解释是基于个体生存经验的“灵性”思维,重视人的生活历史,重视人的心理感受,重视人的精神信念,重视人的生命体验,是一种并列性或独立性解释方式。所以说“绿肥红瘦”用科学的观察是无法解释的,它直接诉诸体验,“绿”不是“叶子”,“红”不是“花”,同样“肥”“瘦”,也不是什么茂盛稀少,它只有在人的感官体验中才变得形象,才能理解。“肥”就是“肥”,“瘦”就是“瘦”,一字不能易,现代白话一解释就“白”了。(可参照《诗学解释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1 02:25 , Processed in 0.425195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