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652|回复: 1

[【随笔】] 一个困惑我的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31 19:2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无私的溯求
    有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心上:
    什么是本性?


    本性是基本要素和器官的结合。器官包括了智力,心灵,感觉和身体。
               ------摘自《巴坦加里的瑜伽经——沙吉难陀大师讲述》p141

    器官是基本要素的组合。可以说本性就是基本要素。这里的基本要素应该是物质的。因为“真实的自我”是纯意识的。
    我们的心理也是物质的。心灵也是物质的,物质组合形成的功能。“真实的自我”,通过心灵的媒介,散发出“虚假的光”。而生命的目的,就是穿过心灵的虚假烟雾,直视“真实的自我”。
    问题来了。 心理和心灵都是物质,我们的所有想法都是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上。物质的想法,如何能去认识非物质的“真实的自我”呢?
    不知道啊!
    当我们妄想解脱时,却永远都解脱不了。只有连要解脱的想法,都没有了,才可以真正解脱。
    任何想法,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都是自私的。在自私的想法中,如何能认识无私的无差别的“真实的自我”。
    不知道啊!
    我不知道路在哪儿!但是我却要坚信路就在哪儿!我坚信我看见光了,就在此刻看见光。原来,我就是光。所以,我一直都找不到。因为我到处去找光,自然最后什么都找不到。因为光就是我自己。
   
    虽然无私的想法,也是自私。但是,坚信这样自私的想法,终究会把我们引到无私的解脱境界。
    把我们的所有奉献给“真实的自我”,奉献给神,神在哪里?“真实的自我”在哪里?就是人类和自然。把我们的所有奉献给人类,奉献给自然。连带着我们自私的心灵,都奉献出去。

     无私是我们终究要到的彼岸!
     我时常困惑的是:想通过自私的冥思苦想,妄想到达无私的境界。这条路,很难走。为什么不选另一条简单的路呢!
     不用多想,直接奉献自己吧!

     一烛
     2009-8-31

     有谁,有更好的解答。拜请,解惑!谢谢。平安。

     一个绝妙的好书。强烈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1 08:51:02 | 显示全部楼层
自问自答

一、  我所理解的维特根斯坦的图画理论

“路德维希打了卡尔”

“路德维希”和“卡尔”代表着两个实体,也可以用“A”和“B”表示。
而“打”就相当于A和B发生关系了。
按罗素的观点是:“打”相当于一个逻辑关系,而逻辑关系和实体之间是分开的。逻辑是逻辑,实体是实体。
而维特根斯坦的观点是:只有实体,实体之中包含着逻辑的变化形式。
世界,正是因为把逻辑硬生生地从实体之中抽离出来,才会显得如此混乱。而单纯地研究逻辑,不会让我们认识那个实体。

  A和B 存在着,存在着就意味着A和B之间所有的变化方式也同样存在,过去存在着,现在存在着,未来也存在着。

  一个事物存在着,这个事物的所有变化可能也跟着存在着。

  每一种具体的存在,具体的变化,只是无数种可能变化的一种。

  也就是,每一个存在,每一个变化,都从一个小小的侧面反映了这个世界“真实本体”。

   二、如何看见“真实本体”
   我们的每一个好的想法,坏的想法,都只是“真实本体”的一个侧面。
   问题来了:从一个侧面,可不可以窥见“真实本体”呢?
   “真实本体”就在每一个时刻,每一点空间,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如果侧面的四壁都是黑黑的墙壁,只有一点点光透进“真实本体”,我们便看不到“它”。除非,四壁都变得透明,消失了,“真实本体”便会一直呈现,温暖着我们。
   四壁如何能消失呢?
   我们的“偏见”“执着”“疾病”“欲望”便是那四个铜皮铁壁。

三.  海伦凯勒
     
        我一直在思考另一个问题
六识:“色声香味触法”,海伦凯勒盲聋哑,六识之中少了两识,如何能认识世界呢?认识世界的本性?
我现在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了。
“色声香味触”,不管是哪种感觉都能够反映世界的“真实本体”,钻透任何一个感知,都会把我们引领在“真实本体”的跟前。而我们时常犯得错误就是,被各种感官牵绊太多,反而一个感知都没有钻透,被四个铜皮铁壁牢牢地挡在“真实本体”之外。伴随着变化,害怕痛苦地漂泊着。所以,禅修有个方法便是,关闭一些感官,用心去体会,冥想。
我们没有理由,不坚信自己的潜力。坚信“真实本体”的力量。

一烛
2009-9-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31 01:35 , Processed in 1.198026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