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016|回复: 5

[【小说】] [原创首发]八瓣儿豆芽儿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24 22:45: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八瓣儿豆芽儿菜


  “这就如同炒菜,同样是一份菜,不同的厨师炒出来的口味就不同。好的厨师,能够将一份很简单的豆芽儿,炒得又香又脆。掉在地上,能够摔八瓣儿。”

  王教授在主席台上侃侃而谈,大谈讲课的技巧。他讲得论点明确,逻辑清晰,论据生动。可是台下认真听讲的人却不多。唯有李薇是个例外。

  李薇是新老师,刚刚参加工作不久,而且对王教授特别崇拜。早就听说王教授的大名,今日能够亲眼目睹,亲耳聆听,她非常高兴。

  由于崇拜王教授,所以,王教授举的每一个例子,每一个感叹词李薇都不放过。都认真聆听,牢记在心。

  王教授以做菜为例,来论述讲课的技巧。李薇刚刚参加工作不久,对做饭做菜很外行,连家常便饭都还不会。正好,连业务带家务,李薇可以一起学了。

  听完王教授的讲座,李薇的心情很是兴奋。特别是王教授在讲座时举例说到的炒豆芽儿菜,一直萦绕在李薇的大脑中。

  她决定,马上开始练习炒豆芽儿菜。

  到菜市场买来新鲜的黄豆芽儿。对了,绿豆芽儿不行,王教授说了,豆芽儿掉在地上摔八瓣儿,绿豆芽儿怎样摔出八瓣儿呢?应该是黄豆芽儿上的黄豆瓣儿。

  这下,李薇不缺豆芽儿菜了,几乎顿顿都有豆芽儿菜吃。

  可是,一连练习了好几天,王教授说的那种效果始终没有出现。问题出在哪儿呢?

  李薇毕竟是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她从源头开始找原因。

  第一关,选菜。她反复实验各家菜摊儿上卖的豆芽儿。终于,找到一家。豆芽儿很新鲜,炒出来比其他各家的豆芽儿都要脆。但是,摔在地上,最多摔出了两瓣儿。豆芽儿就选这家的,问题可能出在其他环节了。

  第二关,火候。有了好的原料,炒菜的时候,还要选准火候才行。李薇找来各种烹饪的资料,反复比较,加上自己的思考和摸索。不错,终于可以炒出来摔成四五瓣儿的豆芽儿了。

  第三关,调料。看来,除了火候,还要适当加些调料。特别是放调料的时机,一定要把握好。经过反复实验,李薇发现,在大火时放进豆芽儿之后,停上半分钟放些醋,再停半分钟放点料酒,快出锅的时候再放盐放味精,炒出来的豆芽儿比较脆。

  就这样,经过多次的反复摸索,李薇终于可以炒出掉在地上摔八瓣儿的豆芽儿菜了。当时她的心情,别提多高兴了。

  回到自己父母那里,她露了一下这手“绝活儿”,得到父母的一致赞赏:厉害!实在是厉害!看看咱们的女儿,不仅会做饭了,还有了“绝活儿”。这个菜既然是女儿的绝活儿,应该有个响亮的名字才行。对,就叫“八瓣儿豆芽儿菜”。

  也该李薇没有白忙活。不久,市里的工会举办了一次烹饪手艺大赛。李薇在家人的支持下,决定参赛。

  按照比赛的规则,每种菜的原料等可以自己购买。但不能是半成品,必须在赛场上处理,还要处理干净才行。而且,整个做菜的时间不能太久。蒸炖类,最长时间两个小时,而炒菜类,最长时间规定半个小时。

  嘿嘿,这太好了办。李薇心想,豆芽儿吗,最简单最省时间了。半个小时,绰绰有余。

  比赛开始了。

  李薇没有想到的是,大赛的主持者要求:黄豆芽儿必须将上面的豆瓣儿跟“芽”分开,不然,怎么叫豆芽儿呢?

  这下李薇傻眼了。一根一根豆芽儿摘吧。眼看时间过了十几分钟了,才刚刚摘够一盘菜的量。就这么多了。

  接下来,洗菜,炒菜。这个过程还算简单,没几分钟,一盘白生生的豆“芽”菜就出锅了。

  主持人来到李薇面前,问:“你这道菜就是八瓣儿豆芽儿菜呀。有什么特点呢?”

  “我报名参赛的是‘八瓣儿豆芽儿菜’,掉在地上可以摔八瓣儿的。”李薇回答,但是,她心里知道,去了豆瓣之后,这些“芽”怎么也不会摔八瓣呀。

  “那好,先让观众看看。”主持人说。

  李薇举起手里的盘子,向四周的观众展示。可是,她一不留神,脚下一滑,整个人一下子跌倒了。手里的菜也飞了出去。

  “我的菜。”她大喊到。

  不远处,豆芽儿菜洒落一地。洁白的菜盘摔碎了,不多不少,正好八瓣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5 23: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黄豆芽炒了后,掉在地上能摔成8瓣?

我怎么炒的都蔫儿了呢,掉在地上就是整体一块啊。



全文汇成最后这么一句话。
从八瓣的豆芽,到最终八瓣盘子的豆芽了。
表现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5 23:33:2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版主提出问题,给一个多说两句的机会。

   前面王教授讲的“豆芽儿掉在地上,能够摔成八瓣儿”,是一种理想,是目标和追求,不是现实。而李薇却想让这理想(或者理想的状态)变成现实,现实的结果却是:八瓣盘子的豆芽菜。

   八瓣豆芽儿菜不知道生活里是否真的有。但很多时候,我们的一些做法,就像这篇故事里说的那样,把理想的一种境界(或比喻的说法),当成真实的实在。结果往往是那个“摔成八瓣儿的盘子”。

   这种现象,不知风云兄认同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5 23:4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katong于2009-04-25 23:33发表的 :
   谢谢版主提出问题,给一个多说两句的机会。

   前面王教授讲的“豆芽儿掉在地上,能够摔成八瓣儿”,是一种理想,是目标和追求,不是现实。而李薇却想让这的理想(或者理想的状态)变成现实,现实的结果是:八瓣盘子的豆芽菜。

   八瓣豆芽儿菜不知道生活里是否真的有。但很多时候,我们的一些做法,就像这篇故事里说的那样,把理想的一种境界(或比喻的说法),当成真实的实在。结果往往是那个“摔成八瓣儿的盘子”。
.......


O(∩_∩)O哈哈~,认同。理想和现实还是有距离的。

怎么想起来写这么一个故事呢。
---------------------------------

这里我忽然想到文学版自己的事情。文学版的理想是门前的那串标语“妙趣自然在,目之所及,皆感于心 ;我手写我心,心之所至,皆成文章。
人人都能抒发自己的感情,我手写我想,同时对相互品读、点评交流,进而提高。

我在把这样的理想当做我的目标,以为会实现,可以实现的。其实不然。

当我在网络大大小小,林林总总的各文学网站和论坛,专业的也罢,非专业的也罢,我看到了现实的残酷和无奈。但这不能当做我不用心经营的理由。因为有一份责任在这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5 23:5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版主为本版做的大量工作每个人都是看得见的。所以,首先谢谢版主一直想办法为提高本版块做的各种努力。

   有些文学形式可能表现相应的主题内容不一定合适。就像本故事的主题,用这样的所谓“小说”来写,让读者一下子不明白自己想说什么。一是自己表达方面水平不够,且不够认真;二是选用的体裁不一定恰当。如果写着杂文随笔之类,边聊边议,可能能说得更明确些。

   想表达的是一回事,表现出来的却是另一种情况。可见,理想跟现实确实有一定距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6 00:0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楼katong于2009-04-25 23:53发表的 :
   其实,版主为本版做的大量工作每个人都是看得见的。所以,首先谢谢版主一直想办法为提高本版块做的各种努力。

   有些文学形式可能表现相应的主题内容不一定合适。就像本故事的主题,用这样的所谓“小说”来写,让读者一下子不明白自己想说什么。一是自己表达方面水平不够,且不够认真;二是选用的体裁不一定恰当。如果写着杂文随笔之类,边聊边议,可能能说得更明确些。

   想表达的是一回事,表现出来的却是另一种情况。可见,理想跟现实确实有一定距离。

.......


近来喜欢看杂文了,个人感觉杂文好像更有冲击力。

文字的表现力也是有限的,一些事情用文字描述比较吃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31 00:26 , Processed in 0.340666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