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102|回复: 4

[【主题讨论】] 书中能够找到秘籍和智慧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3 10:5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想大多数喜欢读书和知道网上下载的朋友都有曾经或者现在喜欢下载资料的习惯。刚开始的时候我也是大量下载很多所谓的好资料,到目前为止大概有几百G,但是其中大部分没有看过,剩下的大多数看过一点,只有极少数看过全部。毫无章法。

下载资料的时候都希望现在或者以后能够派上用途,不挂什么行业,什么方向,只要是经典就下载,只要大家推荐的就下载,心想里面肯定有好东西,说不定那一天就能派上用途。古人云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不会有假的。


现实告诉我们的是大多数成功人士不是看大量书的,大多数是靠实践,当然也有成功人士读了很多书。但是真正有成就都是靠实践。

最近突然明白了另外一句话:一等人不用读书,二等人需要读书,三等人催着读书也没有用。我在想真正的有成就之人是善于实践和总结,善于听书,大部分人慧根较浅需要通过读书,读经典来帮助自己更好的领悟。还有一部分人资质更驽钝,需要更严格的条件才能成功。

所以读书可以找到秘籍和智慧但是重要是先要了解自性,然后选择适合自己兴趣,方向专业的书才能有所帮助,否则无益。知止才能定,定能生慧,此话不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3 11:33:1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
实践需要有理论指导,理论却来源于实践。
那么是先有实践还是先有理论?就好象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这个问题一直困惑着人。
因为这是一个哲学问题,也是道路问题。

朱熹认为知识来源有二,一是书本,尤其是先人的圣贤书,二是实践,格物致知。老是有人向朱熹请教圣贤书中的疑问,朱熹便写了四书集注。后人认为朱熹是偏重于理论研究,实际上朱熹的理论研究也不一定完全正确。
后来,王阳明和他的同学按照朱熹的理论“格物致知”去格竹子,每人格了7、8天,最终没有格出道理,却大病一场。
如何处理好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王阳明最终提出了“知行合一”,创立了他自己的学派“心学”,这是理论上的伟大创新。

1.不知而行,鲜有成功;(实践很难成功,就算偶尔成功了,可重复性差)
2.知而不行,实难成功;(实践亦很难成功)
3.不知不行,断无成功;(全无实践)
4.知行合一,事事成功;(诸事无碍)

您说到底是理论重要还是实践重要?鸡和蛋哪个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3 12: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楼威望于2009-04-03 11:33发表的 :
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
实践需要有理论指导,理论却来源于实践。
那么是先有实践还是先有理论?就好象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这个问题一直困惑着人。
因为这是一个哲学问题,也是道路问题。
.......


说的好!


不过我的论点是无论是实践还是读书,前提是要认识自性,了解自己的需求!漫无目的的实践和读书是害大于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5 11:4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归结为读书的选择性问题?

书不在多,而在于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5 12: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楼主的“漫无目的的实践和读书是害大于益。”说法我深表赞同,但是这一点对于很多读书人特别是自学者来说谈何容易做到?
象我,前几年(包括现在)一直自学建筑结构设计,身边几乎没有老师,只能是不停地找书看书,虽然走了不少弯路,但至少方向是没变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16 20:32 , Processed in 0.336193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