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90|回复: 0

[【社会视角】] 奥巴马:相信G20峰会将有巨大的共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2 11:2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首次以总统身份在欧洲亮相

孙卓 殷赅

奥巴马以美国总统的身份在欧洲乃至国外的第一次亮相,就在当地民众中获得了与其前任布什不同的对待。

当地时间1日早晨,在伦敦唐宁街10号前,奥巴马夫妇与英国首相布朗夫妇握手、亲吻,然后向摄影记者们摆出挥手的姿势。随后,四人步入首相府。据首相府的工作人员说,街上的人们对奥巴马报以掌声。

任何分歧“都被过分夸大了”

宾主四人共进早餐后,奥巴马和布朗单独会谈。当地时间10时(北京时间17时)许,奥巴马和布朗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

“我们只能共同应对挑战。”奥巴马说,“我完全相信,这次峰会将表现出巨大的共识。”

他还敦促其他国家不要陷入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助长大萧条在全球蔓延的贸易保护主义等错误,“重复这种错误是我们承受不起的。”

奥巴马还反驳了关于“美国与其他国家在是否投入更多资金用于经济刺激方案方面存在严重不和”的说法,表示任何分歧“都被过分夸大了”。

美国此次希望全球主要经济体携手扩大政府开支来刺激经济。而以法国、德国为首的欧盟大国认为,更严格的金融监管秩序才是摆脱危机的良策。法国总统萨科齐已经表示,如果此次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不在金融监管改革方面达成一致,他将拂袖而去。

但奥巴马昨天说,经济刺激计划和金融监管都是必要的。

奥巴马还回避了“美国是否对此次全球经济萧条负有责任”的问题。他说,他选择向前而不是向后看。

同布朗会谈之后,奥巴马在美国驻英国使馆与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举行了会谈。中国和俄罗斯在峰会开始前,都呼吁创造一种超主权的国际储备货币。

随后,奥巴马在伦敦同布朗的政敌——英国保守党主席卡麦隆举行会谈,然后在下午前往白金汉宫,与各国领导人一起参加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举行的招待会,最后在当地时间1日晚,重新回到唐宁街10号,出席布朗做东的工作晚宴。而这次工作晚宴,也标志着此次G20峰会的开幕。

美学者:

大国力量须真正汇聚起来

在此次8天的访欧行程中,奥巴马将访问5个国家,参加3次首脑会议和多次双边会谈。他还将在欧洲当地与网友进行交流。

去年在竞选期间访问德国时,奥巴马曾受到20多万人的欢迎。然而这一次,他不能再高谈“希望”、阔论“梦想”。他需要同与会的各国领导人商议如何刺激世界经济增长、防止金融危机升级;争取让欧洲的北约成员国支持美国向阿富汗增兵的计划;缓解与俄罗斯因东欧导弹防御系统部署计划而产生的紧张状况。美俄关系目前正处于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最冷淡的阶段。奥巴马政府已表示要“按下(双边关系的)重启键”。

对奥巴马来说,他还必须在G20峰会上,在迎合美国人愿望与同其他国家在经济刺激计划方面达成妥协之间,作出微妙的平衡。

对于奥巴马此行,美国学者看法不一。总部位于华盛顿的智库——传统基金会亚洲研究中心研究员史剑道(Derek Scissors)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这次峰会可能不是G20,也不是G2(中国和美国),而是“G0”。

史剑道说:“G20的规模太大。所以很自然地,人们会把注意力集中到G2身上。但就这样的峰会而言,话语权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手中,不会让国家之间变得更密切,而是会产生更多的分歧。所以,‘G0’的说法可能更合适——也就是各说各的。”

史剑道认为,各国面临的困境和压力,将是造成这些国家之间很难达成共识的原因。因为大家各有各的利益诉求。

华盛顿的另一个智库——美国企业家研究所学者菲尔·列维(Phil Levy)对本报记者表示,有多少种“G”的组合并不重要,各种组合都可能起决定性作用,关键是各大国要认识到自己和共同担负的责任。

列维说:“重要的是,各个国家都应该清楚自己要担当的角色。比如,我认为,中国应该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中拥有更大的发言权。”

列维表示,只有大国的力量真正汇聚起来,才会让这样的“G”峰会更有意义。他指出,此次峰会要明确这样一个观点,金融监管方面,只有开展全球性的合作才会真正有效。

http://finance.nfdaily.cn/content/2009-04/02/content_5034706.htm
相信与现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1 22:17 , Processed in 0.363566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