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4816|回复: 44

[【其他】] 书园闲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1 10:38: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闲话乌鸦嘴
    被某人冠名乌鸦嘴,闲时从网上查了查乌鸦的资料,发现原来对乌鸦有不少偏见。百度百科介绍:乌鸦 (crow):“---清道大夫。鸦科,俗称“老鸹”,“老鸦”。鸟纲,鸦科。全身或大部分羽毛为乌黑色,故名。多在树上营巢。常成群结队且飞且鸣,声音嘶哑。杂食谷类、昆虫等,功大于过,属于益鸟。 ”“乌鸦终生一夫一妻,并且懂得反哺(照顾父母)。”虽然现在人们普遍认为乌鸦是不祥之兆,但在唐代以前,乌鸦竟是吉祥鸟,更有“乌鸦报喜,始有周兴”的历史传说。
    体育界有个著名的乌鸦嘴,那就是鼎鼎大名的球王贝利。每逢世界大赛,这位著名的大嘴就会开腔品评,被其看好的球队每每成绩不理想,多数提前出局,其不看好的球队,反而能登顶夺冠。实际在足球场上,一切皆有可能发生,即便是球王,对赛事结果的预测最终也会沦为笑谈。不过贝利似乎并不是典型的“乌鸦嘴”,乌鸦嘴按理说应当是嘴比较臭,坏事一说就准的那种,预测的结局能够得到应验。
    不过将俺称之为园地乌鸦嘴,似乎理由并不充分,被俺说中的事几乎没有啊。对于乌鸦嘴的“荣誉”,偶倒是乐于肯认。“乌鸦嘴”虽不雅,但也无伤大雅。“乌鸦嘴”里吐不出什么吉祥话,不会粉饰太平,表达的往往是不合时宜的“异见”。在任何一个群体中,敢于说话都是一个优良的的品质,特别是敢说别人不愿去说的事。“乌鸦嘴”如果能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倒也是一家之言,胜过人云亦云的“鹦鹉学舌”。
    所以,虽然鹦鹉比乌鸦美丽百倍,但我们的口号是:要“乌鸦嘴”,不要“鹦鹉学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 11: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哇,不上茶社的原因,原来如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1 18:37:41 | 显示全部楼层
闲话京奥
  走过了火热的8月,天气日渐凉爽,又到了一年当中最好的光景了,同时也比较适宜“秋后算账”------君不见,reader正被一帮妖精围攻吗?
  一百个人眼中会有一百种奥运,俺就说说俺眼里的零八京奥。
  中国的体育真的强大了吗?俺的答案是,远远没有。奥运是场大戏,主要的演员就是赛场上的运动员了,看着咱的运动员可劲的往兜里揣金牌,俺是打心眼里乐开了花。可是,看看俺身边的朋友同事,肚子一个劲的朝着横向发展,大有腰围超过身高之势。平时的运动少的可怜,这不,就连大家喜爱的乒乓球台,一到夏天也少人问津了。竞技体育适宜搞什么举国体制,群众体育还是主席他老人家说的在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体育,不单单是为了那块金属牌子。
  开闭幕式的文艺表演那真叫场面宏大,中国人似乎也热衷于这种宏大叙事。特别是开幕式的击缶表演,震撼的俺一塌糊涂,可能是开头太精彩,或者是俺的记忆力减退过度。反正后面的表演,俺现在基本都还给张大导演了。倒是那个饱受英国人非议的那个伦敦八分钟,还有些印象。这里面有个奇怪的现象,中国人搞得开闭幕式,老外反响不错,国人意见挺多;英国人搞的八分钟,国人多叫好,英国人却不买帐。不知道是何缘故。
  裁判也有几次成为大家关注的对象。印象深刻的比如被古巴运动员踢伤的那位,不知道现在出院了没?还有就是把陈中裁出决赛的那位,相信也顶住了不小的压力。当然,让瑞典选手亚拉·阿巴拉哈米亚怒摔铜牌的裁判,也让俺印象深刻。不过虽然取消了瑞典选手的金牌,后面还有个小插曲,亚拉·阿巴拉哈米亚后来上诉于国际体育仲裁法庭,并最终胜诉,理由是:国际摔联没有给其立即上诉权利的行为“有悖奥林匹克宪章和国际摔联自身关于公平竞赛的规定”。公平竞争的前提当然是按规则办事,这位选手的规则意识让人敬服。
  四年一次奥运,不知道北京的蓝天、顺畅的交通会持续多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 08:42:24 | 显示全部楼层
被人冤枉的动物太多了,比如黄鼠狼和蛇,它们本来对人类或生态都是有益的,但却被人们寇以恶名,什么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什么蛇蝎心肠,等等。但随着科学的发展,随着人类认识的提高,这类现象会越来越少了,给被冤枉的动物正名也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像楼主这样的乌鸦嘴也会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甚至被欢迎,因为这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 09: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maobu于2008-09-01 18:37发表的 :
闲话京奥
  走过了火热的8月,天气日渐凉爽,又到了一年当中最好的光景了,同时也比较适宜“秋后算账”------君不见,reader正被一帮妖精围攻吗?
  .......

不知道reader是否会避而不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8 20:24:05 | 显示全部楼层
闲话天空
天空是博大的,小时候跟母亲在田间干活的空闲,总爱抬头看天,天空的内容很丰富。可云彩气象万千得变化也不如少年郎五彩的想象力丰富。现在,我被城市里鳞次栉比的钢筋水泥遮蔽了视线。我已经记不清有多久不再抬头看天,我忘记了云彩的模样,我忆不起星空的脸。我终日忙忙碌碌,我终日无所事事。
从乡村走进城市,我似乎得到了些什么,也似乎失去了许多。清晨上学时采摘几朵带着露水的牵牛花;黄昏后放学时的袅袅炊烟;夏日里与虾蟹同游的村边小河;寒冬中带着玩伴破冰逮鱼的池塘。儿时的记忆还在脑中残存,昔日的景象却均已不再。
可能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美好的乌托邦吧,也只有在梦中,人们才能回到从前。一日驱车经过山的北麓,我跟朋友说,看这里多好,山清水秀,流水潺潺,空气清鲜,绿意盎然,要是退休后居住在这里,夫复何求?朋友淡淡的跟我说,看着挺好,可是真要你到这里住,三天就会跑回城里。这里生活不便,这里没有肯德基、没有超市、没有大型医院、没有。。。。。。我无语。是啊,美好的景色看起来很美,可是,我们毕竟是“社会人”,真要把你放归自然,你肯定要把城市留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9 10:3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0楼maobu于2008-09-01 10:38发表的 书园闲话 :
闲话乌鸦嘴
    被某人冠名乌鸦嘴,闲时从网上查了查乌鸦的资料,发现原来对乌鸦有不少偏见。百度百科介绍:乌鸦 (cro

  解释一下,不明白的书友可能会误解。
老猫同志参加书缘基金举办的“奥运预言家”活动,非常准确的定了几个项目的结果,乌鸦嘴当之无愧!
  maobu硬说我给你冠名,冤枉了好人,我只能说猎人挖了个陷阱捕捉猎物,并在旁边立个大大的牌子“此处有坑”,你偏偏跳进去,说偶囚禁你,偶只好作罢,谁让你以非人的思维来猜测书友的同情心呢?
  顺便说一句哦,日本的国鸟是乌鸦。
  
















































































































仔细看看,某人乌鸦嘴广播开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9 14:5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节,你想起了谁?

  进入金秋送爽的九月,教师节也如期而至。尊师重道是我国的传统美德,相信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想起自己的学生生涯;想起托起自己未来的恩师。位卑未敢忘忧国,他们常怀赤子之心,甘于清贫,把自己的金色年华都献给了自己的学生。学生时代总是人生里最美好的一段回忆,从天真幼稚的孩童,到稚气未脱的青涩少年,再到风华正茂的青年。你的身上无疑都留下了老师的影子,他深深的影响了你,一生一世。
  我们都曾受教与几十个老师,这些老师是那么可敬可爱,其中总有那么一个或几个老师让你难忘。影响我最大的是我的一位初中老师---我上初一初二时的班主任马老师。
我上初中的学校是在我的家乡一个比较偏僻的农村,交通极不发达,但那时也是我到过的最发达的地方了---我的家在一个更为偏僻的山村。初识马老师颇具戏剧色彩。当时是初中开学的第一天,我和同学们到学校教室时,就看到几个人在讲台上忙碌着,由于是第一天报道,又是初次出门,同学们纷纷询问在讲台上忙碌的其中一个人,他也不急不火,一一作答。后来我的一个同学问他道:你看见我们班的班主任了吗?这时他回答道:我就是啊!同学们都感到十分惊讶。后来回想起来,也不怪我的同学认不出来,那一年马老师刚刚从师专毕业,而他的身高也绝对算不上高大,跟初二的学生差不多的样子。
  那个时候一个农村的中学里面的老师基本上没有大学生,我的班主任是第一个分配到我们学校的正规大学生。因为他不是我们本镇的人,学历又比其他老师高,在学校里面其他老师总是看他不顺眼。他一直在默默承受着,只是把精力都放到了我们身上,我们倒也算争气,每次考试总是比其他班高出一截。而成绩与马老师的兢兢业业是分不开的,到现在我还能回想到他矮小的身材在七尺讲台上一板一眼的板书的情景。不单是学习成绩,其他各项活动我们也都是我们年级里面的佼佼者。马老师是个善良的人,他对我们班的每个学生都关怀备至,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流行感冒,我们班有三分之二的人都赶上了流行。上课的时候教室里咳嗽声不断。马老师看到后从学校实验室里借来了酒精炉,买了醋,在教室里面熬了起来。虽然教室里的味道是酸的,可同学们的心里却比蜜甜!第二天上课,老师从工资里面拿出钱来,购买了感冒药,在教室里分发。同学们都不愿去拿,当时他的工资也只有一百多元啊。老师就跟我们说,身体是学习的本钱,不保重自己的身体,如何好好学习报效祖国啊?一通思想工作下来,同学们都吃了老师给买的药---那时候经济困难,老师是知道有些同学买不起药的,平时的小病都是硬扛着。
  不愿意看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到初三的时候,因为个人原因,他调走了。回到了他老家的一所中学任教。同学们都感觉离不开他了,我们最后每个人买了一张贺卡,送给了他,表达我们不舍的心意。直到现在,我们仍然和老师经常联系。
老师走了之后,我们换了班主任,从此我们班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感觉没有了主心骨,学习没有了动力,开始自暴自弃。老师听说以后,几次集合了我们班的几个班干部,给我们做工作。特别是对当时几个学习比较好的,很是痛心,他说,是他害了我们。那一年中考,我们考试都不太理想,我勉强考上了一个破落的中专,我的几个同学交钱上了高中。
但老师对我们的影响是深远的,虽然我们当时的成绩不好。但是后来我们班走出了两个医学硕士,一个法律博士,多名本科生。现在分布在各个行业,有教师,有医生,有律师,有军人,也有国家公务员。同学们现在也分布在全国的多个城市,很多都走出了黄土地,奋斗出了自己的事业。现在我们谈起来,仍然认为对我们影响最大的是马老师。
  一年一度秋又至,年年教师节,今又教师节。虽然你可能回不到老师的身边送上祝福,但你可以打个电话,或者发个短信,祝福一下我们的老师,表达我们的一分心意。
  朋友,教师节,你想起了谁?
[旧作,修正几个错字,祝福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0 17:32:3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楼上的“闲话”,小子忍不住也要来“闲话”一下了。
当然,这篇闲话早年发在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9bffa001000bvu.html)上了,稍作修改,拿来一下。

閒話“好暸”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暸,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塚一堆草沒暸。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金銀忘不暸,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暸。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嬌妻忘不暸,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暸。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暸,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暸?

  這是大家熟悉的《紅樓夢》中的《好暸歌》。
  在87版《紅樓夢》第一集跛足道人便是伴隨著他的《好暸歌》出場的。這個情節的安排事實上是緊扣了作品的主旨的,也是起了片首點題之意。
  功名、錢財、佳人、子孫,這些無疑是羈絆人的四大因素,若除去這四樣,那麼,完全可以無牽掛了。
  要好便要了,了了才能好;要了便要好,好了才能了。
  人要活得坦然、釋然、了然,便要了卻塵世的種種。追逐功名利祿雖可得一時的充實,但真正追求到之後,有的人心比天高、期待愈大、欲望愈盛,有的人悔恨自己只是銅臭一身而無至人;有的人嗚呼而去,有的人引來諸多紛爭……人之貪欲是一個無底洞,這是一個無底黑洞,很多人都會因此而喪失最基本的良知。了卻煩惱,必先放棄這些世俗物,而只有放棄了這些世俗之物,才有超脫、解脫。
  超俗又反過來建立在良好的物質基礎上,如果一個人不能保證他最基本的生活需求,那麼他將不至於有諸多精神上的頓悟,也就很難談得上有人格的超脫了。畢竟人還有諸多的動物性無法擺脫,這些動物性還是要得到最基本的滿足。
  所以,好便是了,了便是好。
  物質欲和精神欲是不矛盾的。
  我們從來都不是神仙,這個世界也沒有神仙,所以,對於人類來說,至基本的尚需滿足。只是倘若物質欲膨脹到了一定程度,那麼悲劇必將發生,其慘痛自古以來都是罄竹難書的。而沒有精神只有物質的從來都只是行屍走肉。物質只是保證了我們生命活動的能量,而精神卻是塑造一個真正的“人”的靈魂。“人”字之所以沒有塌下來成為“一”,也沒有完全戰立起來成為“1”,這完全是一個文字在表達它所要表達的屬性時的一種特性,因為人是可張可收的,他具有某種堅定性與自由度,但他又從來不至於違背了他最基本的屬性——從來都不會超越極限變成其他東西,其他形象。我們常常會罵一個沒有精神品格的人“禽獸不如”,或者直接用最惡毒的語言罵“沒有人影子”,其實這都是在說明“人”之屬性。一旦超越了這些極限,也就改變了“人”的屬性,那麼它也就不成其為“人”了。
  朋友常常會問我:“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
  我說:“人活著是為了實現人的價值,因為我們是人,不能愧對了‘人’這個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0 17:4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猫猫的闲话,越话越精彩了~~~

上学的时候一直很得宠,所以对老师都特别亲~~

前几天老校长从国外回来,我们几个同学请他吃饭,说起来,老校长是改变我们一生的人~~~

当时我们学校只是个厂办校,老师也大多是厂里出来的。是老校长——当时的教导处主任,帮我们到外面请老师,补课,他自己也每天陪我们到晚上10点。我们放学了,回头看教导处的灯光还亮着~~~

今天同学们聚到一起,深有感触。我们都等于是被老校长推进大学校门。就是这一推,改变了我们整个的人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0 19:4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当年
数学老师一本正经的教育偶们:
“你们知道吗?马克思的座右铭是什么?嗯”

全班鸦鹊无声
“怀疑一切”
偶低声道

“咳,下面开始讲课。
财神同学,你先上来解这道方程组。”





想当年
语文老师语气激昂
“同学们,你们说,为xx捐款捐物,老师能不能代表你们?”

全班鸦雀无声
“不能”
偶低声说

“咳,下面开始讲课。
财神同学,你先上来默写一遍昨天讲的课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0 19:51:25 | 显示全部楼层
神仙的想到年果然精彩 ^_-

财神同学,你先进来把自己煮了吃 ^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0 20: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财富:+3(zhiyongtao) 到现在都耿耿于怀啊?

没解出来

没背出来

你上去你也晕 ^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0 20: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这个帖子啊 偶就琢磨啊

这个maobu真的应该叫yabu

^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10 22: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3楼reader于2008-09-10 20:19发表的 :
看了这个帖子啊 偶就琢磨啊

这个maobu真的应该叫yabu

^_^
珍爱生命,拒绝yabu...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1 08: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财神同学一来,精品帖子很快就娱乐化,来,上前一步,默读一下版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17 10:24:22 | 显示全部楼层
谁动了婴儿们的奶粉?

  戊子年的秋天真称得上是多事之秋。山西的泥石流,二百余人命丧黄泉,悲情的孟学农再次辞职;华尔街的金融风暴愈刮愈烈,全球同此凉热,股市楼市面临崩盘;而眼前大家最为关注的还是“毒奶粉”事件。食品安全,兹事体大,何况还是婴幼儿食品!毒米毒面毒油我们早已耳闻,现在又出来个骇人听闻的毒奶粉!

  我不想责骂当事企业的负责人,也不愿再诉说食品安全体系如何防微杜渐。我想追问的是,是什么让这些无辜的婴儿遭此劫难?

  透过纷杂零乱的事实与人物,我看到了人性的贪婪,看到了道德在金钱面前的沦陷。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人都被简化成逐利的“经济人”,欲壑难填,当事者在逐利的同时,已经忘记了这世上还有“天理”;信仰缺失的人们,早已忘记了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就在央视报道了22家企业身陷“奶粉门"的新闻之后,我仍然看到了某品牌奶粉的广告在央视播出,画外音说道:让妈妈的爱没有缺憾!或许,毒奶粉的元凶,不止是监管者与生产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7 13:2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曾经有人认为:A是乌鸦嘴,那就用排除法,A说的就排除。

奥运马上就要过去了,估计好天气也好随之而去撒。

reader兄告诉我们:猎人喜欢出头鸟。

生活告诉我们,眼睛经常会欺骗我们,那还能相信什么?现实会把你的想法击打的粉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5 22: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闲话畅销书

畅销书似乎是品位不高的图书的代名词,不少读书人对其很是不屑。
我也曾经这样认为,年轻人总不免有些自命清高。可是现在我迷茫了,非常迷茫。畅销书大体是指的那些读者群体广泛、销量较大、流传甚广的图书。畅销书是图书销量排行榜上的常客。最近又出了一本畅销书,摆在书店书架最醒目的位置,书名是《沉思录》。这本书的出名同一个人紧密相关,那就是温总理。前日在美国发表演讲时,他引用了《沉思录》中的这一段话:“请看看那些所谓的伟大的人物,他们现在都到哪里去?都烟消云散了。有的成为故事,有的甚至连半个故事都算不上”。就在去年,温家宝总理也曾经引用过《沉思录》的另外一段话。从这本书在书店被摆放的位置来看,这是本畅销书。据说有些单位已经人手一本了,那从销量来看,也符合畅销书的标准。
能让一位百姓爱戴的总理看“至少一百遍”的书是本什么样的书?难道也是不值一看的吗?看来也未必。
我得承认,我容易对一些事物产生偏见,偏见总是顽强的在你的思维中生长,直至僵化。流行音乐、畅销书,放松你的“警惕”,只要你高兴,不妨一试。人往往并不想自己想象中的那般聪明,偶尔犯几次傻,也无伤大雅。
《三都赋》当年也曾经是一本畅销书,不是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5 22:06:59 | 显示全部楼层
畅销总有其畅销的理由,《沉思录》是本好书,我现在还没精力读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10 18:55 , Processed in 4.936068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