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827|回复: 0

[【散文】] 计算机周刊和它的倒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2-23 16: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CMP Media停止发行《Internet Week》
因为营业额持续疲软和广告业的低迷,CMP Media LLC停止出版《Internet Week》杂志。一直以来《Internet Week》杂志致力于因特网技术和应用策略的报导,而今成为广告业低潮的又一个牺牲品。本周早些时候出版商Gruner + Jahr停刊其《HomeStyle》杂志,去年11月AOL时代华纳旗下的时代集团(Time Inc.)停刊《亚洲周刊》和《On and Family Life》,老牌杂志Mademoiselle也于去年停刊。 CMP Media LLC的副总裁Alix Raine称广告客户不再把Internet Week作为他们的行销媒介,因为他们可以通过CMP的其他出版物如Information Week和Network Computing and Optimize发布广告,再加上经济增长减速和互联网行业性衰退的影响,导致了Internet Week的持续亏损并最终停刊。她还称以前由Internet Week负责的与因特网相关的内容今后将由该公司的其他刊物Information Week和Network Computing and Optimize刊出。——以上是02年1月12日我还在动量网工作时编译后发在硅谷动力上的一则新闻,3个月后,我进计算机周刊工作,彼时该刊上下人等还在侈谈与CMP媒体集团合作“迎接IT媒体产业格局的重构”,但只过了两个月,《Computer Weekly》也倒掉了。

○二年六月七日,上海闷热的午后,阳光白亮的刺眼,襄阳南路365号一座四层办公楼内刚刚交付了所有版面的我,只在座位上小憩了几分钟,编辑部主任就把我叫了出去,告诉我一个内部消息,计算机周刊已经转由21世纪经济报道接手,在上海将只留个办事处,让我对接踵而至的裁员做好准备,虽然我并没有在这里做长的打算,虽然我刚进计算机周刊一个礼拜就断言它必将在一年之内倒掉,但是事态发展的显然比我预料的还快,而两个月内两次失业,无论对谁而言,也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 话说01年8月我所在的北京某公司开始裁员减薪,虽然我不在被裁之列,但是兔死狐悲我也不愿坐以待毙,而与女友几千里的关山阻隔,北京干燥多沙的气候,也已让我忍无可忍,在9.11那天,火车载着办完离职手续的我缓缓远离了北京城。临行前,农业部的一个同学在三环边上的一个小饭店为我饯行,“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即将回到生活了四年的大都市让我满怀憧憬,没有料到我的未来的路途却好像是火车驶入了茫茫无际的黑夜。

刘韧写过一篇《上海没有中关村》,确实,上海的IT环境不如北京,地域之见似乎与前几年相比也并未发生什么变化,没有上海市常住户口,在上海谋一份工作还是有些难,赋闲了一段时间后,朋友荐我入动量网工作,做财经新闻编辑,这样毕业近一年半后,我终于找到了一份与所学专业比较对路的工作,开始也是壮志满怀,暗下决心要学以致用把以前纸上谈兵的书本上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便今后在金融证券业立足并徐谋发展,但受美国股市不景气拖累,台湾总部有意收缩阵线,4月1日,主编在邮件里通知我们,管理层决定关闭上海代表处,一开始大家都以为是愚人节的玩笑,但是随着时间流逝才发现原来是我们太乐观了。

这次找工作还相当顺利,4月2日开始在网上广种薄收式的大发简历,到4月15日我已经坐在计算机周刊编辑二部的办公室里开始上班了。我对媒体并不熟,因此对这家杂志社为何步履维艰不甚了了,只是空闲时翻看前几期杂志,觉得内容很烂,错字很多,最最典型的就是一个大标题“小灵通命运多桀”,内容不行,广告收入当然也不行,新来一个主编豪情满怀,决意改变这一现状,先从提高采编人员素质开始,新招三个编辑记者,一个复旦中文系的研究生一个上海青年报的还有一个就是我,五一长假过后的员工大会,此人慷慨陈辞,称要在明年把计算机周刊做成全国一流IT媒体,但是最最悲剧的是,就在他招兵买马慷慨激昂的时候,投资方已经在秘密的与21世纪接触洽谈了,而他完全被蒙在鼓里,还引领我们几个新人跳上了这条其实行将沉没的贼船。

凭着自己对文字还算有那么一点点的自信,我其实是想努力学习成为一名出色的IT记者的,虽然这家民营企业开的基本工资只有1500,试用期还打7折,而据我所知中计报的记者进去就是3000RMB还不包括其他补贴,但对这份工作我还是喜欢的,首先不算太累,我们编辑二部4个人每月负责两期,余下半月可以不用坐班,时间宽裕,而且每次去参加产品、新闻发布会还有数目不等的车马费,我觉得还算不错。哪里知道,会发生资方将刊物悄然转手并清洗全部人员的事情,我的想以文字立身的梦想无奈的破灭了,在燠热的六月,毕业将届两年之际,我又不得不在上海的街头为谋一饭碗而奔波了。

一本鸟刊物的倒掉,据说“从此会少掉一些无耻的IT记者”,我想,好处似乎还不限于此,起码中国的文字垃圾少了一些,对看客的视觉污染也少了一些。真是死不足惜。

据说那些签了正式劳动合同的员工,连补偿金都拿不到,但是他们好像对此十分漠然。因为单位会假意推荐你去集团内压根不对口的岗位,如你不愿,那就属自愿离职,呵呵,这一招可够毒。我在办离职手续时,那个我一向看不顺眼的肥头大耳的顾姓副主编,故作关切的询问我的后路,居然建议我加入他投资的新项目去做什么SPA美容师!我当时几乎想狠狠的批他几个嘴巴……

6月12日领到了微薄的一个半月的工资,13日去收拾物品,晌午时分,在我头也不回的步出襄阳南路365号的一瞬间,我心里明白,我也告别了IT记者的理想。
此文系本人李云起原创,收藏于我的blog:http://www.donews.net/deeprising/articles/131820.asp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8 01:07 , Processed in 0.324506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