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647|回复: 0

[♥ 奥运快报 ♥] “鸟巢”历时五年竣工落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30 00: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8-6-29 9:17:01 · 来源: 新京报  
落成仪式昨天举行,奥运期间将举行开闭幕式、田径和男足决赛


  昨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右)与北京市委副书记、北京市市长、北京奥组委执行主席郭金龙为国家体育场落成纪念柱揭幕。当日,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落成典礼。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鸟巢”的一根钢柱上,留下了参与建设者的名字。本报记者 韩萌 摄


  本报讯 (记者刘洋)昨日,历经4年半的建设,由浅灰色的钢结构编织而成的“鸟巢”宣告竣工。作为奥运场馆的“收官之作”,国家体育场落成,标志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办及协办城市的所有37个比赛场馆已全部准备就绪。

  “鸟巢”2003年12月开工,2008年6月建成,拥有9.1万个坐席。奥运会时,将承担开闭幕式、田径比赛、男足决赛。

  落成仪式仅10分钟

  由于“鸟巢”内正在进行奥运开幕式的筹备工作,因此,落成典礼在“鸟巢”场馆西侧的广场举行,持续仅10分钟的典礼庄严而简朴。

  仪式上,北京市领导还为国家体育场各参建单位的代表颁发纪念证书。为了表彰这些建设者的贡献,“鸟巢”的一根钢架上还永久的留下了他们的名字。

  正中钢柱“贴”鸟巢简介

  9时30分,随着“嗵嗵”的声响,“鸟巢”落成典礼在漫天金色的礼花中宣告结束。典礼台后的红色幕布缓缓拉开,介绍国家体育场的11行浮雕字体也一并露面,就“写”在鸟巢正西侧的第19榀钢柱上,写明“鸟巢”“由北京市政府和中信联合体投资,中瑞设计联合体设计,北京城建集团总承包,中信国华公司等参建,中资公司监理。”字样,下署的时间定格在“2008年6月”。

  记者细看,这些字并不是直接雕刻在钢柱上,而是粘贴的。李爱庆对此解释说,钢材质不能有任何的雕刻和改变,否则会影响其强度。而为何这段文字选择在这根钢柱上记录,他表示,这是最中间的钢柱,并且对着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的正门(西门)。

  揭秘 1 钢结构

240个装备监测钢结构异常

  中国自主创新的Q460钢材,撑起了“鸟巢”的钢筋铁骨,能够抵抗8级地震。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钢结构工程,“鸟巢”外部钢结构用量为4.2万吨,整个工程,总用钢量达到了11万吨,并且全部为国产。“将来,国家体育场每年用于为钢结构除锈的钱,就是很大一笔开支”,一些专家担心,建成后的“鸟巢”,最主要的特色将变成其赛后最大的负担。

  对此,国家体育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杨蔚鹰说,表面银灰色的钢结构,涂上了一层强力防锈漆,钢结构不仅不会生锈,而且银灰色还不怕脏,凭借雨水就有很强的自洁功能。

  中国自主创新的Q460钢材,撑起了“鸟巢”的钢筋铁骨,能够抵抗8级地震。为保钢结构牢固和人员安全,杨蔚鹰说,鸟巢上有240个电子感应装备,实时监控着钢结构的受力情况。

  她说,这些电子感应设备分布在“鸟巢”钢结构的关键节点上,其中232个用来监测钢结构的受力情况,8个监测钢结构是否发生了变形。一旦发生应力变化或者变形,都会报警,并且将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排除。

  揭秘 2 膜结构

两层膜挡风遮雨又隔音

  如果有冰雹或者较大的沙尘暴天气,膜结构很可能会损坏,就必须随时更换。

  不同于“水立方”全部被膜所包裹,“鸟巢”的膜结构位于屋面弯曲的位置,铺设了两层薄膜,为观众“挡风遮雨”又隔音,还使充满阳刚之气的“鸟巢”更多一分温婉。

  这些膜维护起来虽简单,但却要时时操心。“鸟巢”膜结构工程师介绍,北京这样的天气,膜结构一般每年需要人工冲刷两次,但雨水多时,膜结构可自洁。

  因为厚度仅有0.25毫米,上层面积3.85万平方米的ETFE防雨膜,更容易受到恶劣天气的损伤。他说,如有冰雹或沙尘暴天气,膜结构很可能会损坏,就必须随时更换。

  “目前为止,膜结构出现了两次破损,一次是前段时间开幕式试验烟花,把几片膜烧出了几个洞;另一次是工程建设对膜造成的破坏。”不过,都被及时更换。

  揭秘 3 草坪

移动草坪造价千万

  赛时,草坪被搬到“鸟巢”用于比赛;没比赛的时候,它们将被搬回来广营基地晒太阳。

  “鸟巢”的草坪有两个“家”,一个在国家体育场内,一个在五环边儿上。

  “鸟巢”内绿油油的草地,竟然是由5460块1.159米×1.159米的“小草坪”组装而成。这些可移动草坪在来广营草坪基地成长,赛时,被搬到“鸟巢”组成标准足球场,赛后,它们再被搬回基地晒太阳,“这样更有利于草坪的生长维护,也方便‘鸟巢’举办演唱会时搭建场地。”杨蔚鹰解释说。

  作为世界第9块移动草坪,建设费用将近1000万元,而每年的维护费用也在50万元左右。

  负责草坪建设和保养的北京华体体育场馆施工公司工程部经理王宁说,草坪维护起来也要费尽心思。这种奥运草不耐高温,每天都要使用进口肥料,而每隔3天就要修剪1次。每隔半天,3名美国专家就要检查一下沙子上的湿度,当水分低于沙子表面两厘米时,6支水枪将在电脑控制下喷出46米的雾化水。

  比赛时,铅球砸到的草坪、足球运动员铲飞的草皮,也必须在赛后更换。

  本报记者 吴鹏

  ■ 赛后

“鸟巢”赛后可能加顶盖

为提高利用率,可能用膜结构等质地轻薄材料

  本报讯 (记者刘洋)“鸟巢”的赛后利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昨天上午,国家体育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爱庆透露,为增加场馆的利用空间,“鸟巢”赛后有可能增加轻薄的顶盖。

  对于“鸟巢”的赛后规划,李爱庆此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场馆的一圈包厢、餐厅的大玻璃房间等,赛后会向社会销售,按商户的需求进行装修,作出功能调整。而“鸟巢”与“水立方”的赛后运营将相辅相成,“错位经营”使两者没有绝对的竞争关系。

  但是,由于国家体育场在建造时为节省成本减去了可开启屋顶,顶部开口也有所扩大,这样会否对赛后运营有影响?李爱庆说,为提高利用率,“鸟巢”赛后有可能增加屋顶,“可能用膜结构或充气式的,但一定是非常轻薄的质地。”

  ■ 数说

  ●25.8万平方米 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的“鸟巢”,建筑面积25.8万平方米,占地20.4公顷。

  ●9.1万人 “鸟巢”有9.1万个标准坐席,其中包括1.1万个临时坐席。它将承担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开闭幕式、田径比赛及足球比赛决赛。

  ●长333米,宽298米 “鸟巢”南北长为333米,长轴方向外立面最高点为41米,呈上弦状;东西宽298米,宽轴外立面最高点为68米,呈下弦状。内圆长为182米,宽为124米。

  ●11万吨 “鸟巢”总用钢量约为11万吨。外部钢结构用钢4.2万吨,其中主结构用钢约2.3万吨。“鸟巢”整个膜结构总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

  ●18万立方米 “鸟巢”混凝土浇筑量约18万立方米。有各类桩柱3145根,土方挖运量约28万立方米,钢筋绑扎量约5.2万吨。

  ●100% “鸟巢”钢结构焊缝长度近320公里,经检测,合格率为100%。

  ●100年 “鸟巢”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耐火等级为一级。抗震设防烈度8度。

  ●35亿元 通过优化设计、用市场机制确定专业分包等控制成本措施,“鸟巢”总投资控制在35亿元人民币。

  据新华社

  ■历程

5年筑一“巢”

  动工





  2003年8月9日,北京2008奥运会主体育场———国家体育场项目正式签约。同年12月24日,国家体育场正式奠基。

  吊装





  2005年10月,“鸟巢”内部主体结构完成四层施工。10月28日,随着首件钢构件吊装到位,“鸟巢”钢结构工程施工启动。

  封顶





  2005年11月15日,最后一车混凝土注入“鸟巢”的顶板结构中。至此,“鸟巢”工程混凝土主体结构提前封顶。

  站立





  2006年9月17日11时10分,随着钢结构施工的最后一个环节———卸载顺利完成,“鸟巢”用自己的力量站了起来!

  亮灯





  2008年2月4日夜,“鸟巢”照明设备首次点亮,夜空中的它仿佛顷刻间被注入了灵魂,银色外衣透射出红光,绚丽迷人。

“我家就在鸟巢旁”


  老徐 (徐呈林) 72岁  2003年,为配合奥运建设,由朝阳区大屯乡迁至惠忠北里


  “清晨,太阳升起的时候,隔窗眺望,第一眼映入眼帘的,就是那座银灰色的大鸟巢。她在那里静静地矗立着,等待迎接2008年8月8日的第一缕阳光。”

  ———摘自徐呈林散文诗《我家就在鸟巢旁》

  推开自家阳台的窗户,老徐习惯性望向西南方,银灰色的“鸟巢”跃入眼帘。

  2003年,为给奥运及预留地腾地,朝阳区大屯乡村民老徐和乡亲们搬离了自己的巢。5年来,他们在距离“鸟巢”咫尺的新居内见证了这个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的建设全过程。“鸟巢”落成之际,老徐向本报记者讲述了他们与“鸟巢”的故事。

  “鸟巢”建设前

  老院子为奥运腾地

  2003年,大屯乡大屯大队等被划入“奥运预留地”时,地里还种着麦子。67岁的老徐是这块土地的原住民,他和乡亲们一同经历了“鸟巢”建设最初的阵痛。

  “商场拆了,很多人失业,乡亲们都搬进了楼房,”老徐坦言很“不适应”。家外———以前有个宽院子,被老徐种满了花草,乡亲们爱互相串门,少不了热闹,“上楼”后,花只能摆进阳台,乡亲变成邻居,走动少了。家里———老徐原本和儿子同住一个屋檐下,“上楼”后,儿子单独分到新房,家里只剩下他和老伴。

  老院子很快拆完了,老徐的心跟那块地一样,空荡荡的。他和很多搬迁户,都不由自主地关注着老地方的变化。

  2003年年底,空地破土动工,“可能是盖主体育场。”那段时间,老徐天天站在自家8楼的窗口观望、猜测。确定这块空地将建主体育场后,老徐高兴了好几天,相比普通市民,他对这个即将起来的建筑更有“主场”的情节。

  不久后,媒体公布了主体育场的建设方案———鸟巢。“乍一看,觉得很奇怪。”老徐起初不太能接受“鸟巢”的创意,在他的设想中,主体育场应该有中国特色,而“鸟巢”太西化了。

  但当“鸟巢”开工时,老徐感到很兴奋,他拿起照相机,决定用胶片来记录“鸟巢”这个孩子的成长。

  “鸟巢”建设中

  支持奥运放弃噪音补贴

  随着工程进展,老徐已成了个“鸟巢迷”,他特意花80块钱买了个望远镜,每天站在窗旁眺望,只要有空,他就到工地旁遛弯。“近看鸟巢特雄伟,到跟前一仰头。哟!震撼。”

  今年大年三十夜,听说“鸟巢”南广场有亮灯表演,老徐6点就带上相机赶到现场。虽然最后没演出,但老徐不肯放弃任何与“鸟巢”亲近的机会。

  “鸟巢”与整个奥林匹克公园的建设,也给小区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些许不方便。北辰西路、大屯路……小区周边这些奥运主要道路,前后修了三年,施工挖出的土在路旁堆起一座5层楼高的小山,“起风时不敢开窗。”老徐家的窗户总是灰蒙蒙的,家具轻易就落上一层土。

  场馆工地24小时施工,噪音不间断,小区部分居民申请了噪音补贴,但老徐没有领取这笔补贴,“就当是在为奥运做贡献。”老徐笑言,他已经习惯了噪音,现在没有还不适应呢。

  周边四条马路同时开修时,小区就像个“孤岛”,加之重点路段交通限制较多,居民们出入不太方便。老徐爱遛弯,小区附近公园2006年被纳入奥运公园范围,封闭了,他只能到植物园去。但每回坐公交都不能坐到家门口,“要走一站地”。

  聊起诸多不方便,老徐说并非抱怨,能住在奥运公园和“鸟巢”边是幸运的事,他要等着“奥运共享”的那天。

  鸟巢建成后

  为鸟巢写诗

  《我家就在鸟巢旁》,这首散文诗对于每个惠忠北里社区的居民都不陌生,诗歌每段的重复结尾“在岁月中,我见证了鸟巢的诞生、成长与建成,因为我家就在鸟巢旁”道出了居民的心声。

  老徐就是这首散文诗的作者。“我以前从来没写过诗,”他说,给“鸟巢”写诗是想用自己的方式参与奥运。老徐说,现在他还想学习快板,把自己创作的快板《水立方》好好表演一下。

  “鸟巢”建成后的首场测试赛,老徐没去看,也没有想过要买票现场看奥运。他说,自己年纪大了,还是喜欢在家清静地看电视。奥运会结束了,他希望能走进鸟巢,好好遛遛。

  “人家坐飞机来看鸟巢,我在自家窗户这就能看见。”老徐回头望向窗外,自豪地重复着“我家就在鸟巢旁”……顺着他的视线,“鸟巢”及系列奥林匹克公园景观依次展现开来。

  本报记者 王卡拉


http://www.thebeijingnews.com/ne ... 6-29/018@091701.htm

点评: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9 16:53 , Processed in 0.431275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