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986|回复: 7

世界上最惨烈的几次地震ZT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14 15:4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地震,是人类经常面临的重大自然灾害之一。地震破坏性极强,不易预测。时至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仍不能对地震做出比较准确的预测,许多防范措施也常常是被动的。因此,地震给人类造成的灾难是巨大的。
  在人类历史上,地震留下的记录是可怕的。许多地震令人类无法忘怀: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1985年墨西哥大地震、1976年中国唐山大地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14 15:4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惊世劫难 关东大地震


在历史上许多大地震中人们经常提及的、日本人难以忘却的一次是1923年9月1日的关东大地震。

  日本是一个多地震国家。在日本历史上,曾发生过两千多次大地震。日本东京附近,平均每三天就会发生一次有感地震,无感地震数不胜数。东京多次遭到战争、火灾等天灾人祸的袭击,而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当数最为严重的几次灾难之一。

  日本的关东地区东跨日本本洲岛中东部,总面积 3万平方公里,日本重要的工业区——京滨工业区就在关东地区。

  1923年9月1日,星期六,横滨——东京地区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商人和上班族还在办公楼里忙碌,家庭主妇们则开始烧火煮饭。因为是星期六,车站上排满了准备外出度假的人们。

  11点58分,关东平原地区突然发出了一阵阵“嘎嘎”的声响,大地上下抖动起来,接着便是一阵紧一阵的摇晃。一向宁静沉稳的大地此时却躁动不安:左右摇摆,上下抖动、起伏,人们仿佛置身于峰谷浪尖的海面上一叶小舟中,无法站立,无法走动,只能听命于那失去往日平稳的大地的摆布。

  人们被颤抖的大地抛向空中,非死即伤。没有死伤的人们试图逃出摇摇欲坠的房屋,可是双脚不听使唤。那一排排、一栋栋扎根大地的各种房屋也经受不住大地剧烈抖动的“考验”,摇晃、瓦落、墙倒、屋塌。能经受如此严峻“考验”的房屋寥寥无几。

  因此,那些勉强挣扎逃出房屋的人也没有摆脱厄运,或被倒塌的房屋砸死、砸伤,或被埋在废墟中。一些人则被突如其来的大地震惊骇得麻木了,眼睁睁地看到倒塌的楼房向自己扑来,坐以待毙。地震发生的隆隆声、受伤者的呻吟声、没有受伤的人的呼喊声响成一片,令人毛骨悚然。

  大多数人在地震造成的大地颠簸中无所适从,被活活埋在倒塌的房屋里。许多人尚未来得及弄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便一命归西了。

  这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震级达到了里氏 8.3级。其袭击范围之广,受害面积之大,死亡人数之多,实为日本历史上所罕见。

  那些压在倒塌房屋里的人们无力自拔,那些侥幸活着的人也无力前去拯救。一个人即使没有被地震夺去生命,但也只能眼见自己的亲人在瓦砾堆下垂死挣扎,直至死神降临。倒塌房屋废墟下没有受伤或只受了点儿轻伤的人也没有人前往救助,几天之后,也因饥渴交并,气绝身亡。

  关东大地震中,除房屋倒塌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外,大地也张开了血盆大口——地震造成的大裂缝,直接吞噬着人类的血肉之躯。

  有些人侥幸逃出了即将倒塌的房屋,却又掉到大地的裂缝中,被冒出的地下水活活淹死;没有被淹死的想从裂缝中爬上来,可是那“血盆大口”——裂缝又忽然合闭上,许多人被活活挤死。汽车掉进地裂后,地裂合并时,汽车连同车上的人被无比强大的压力挤成了铁饼、肉饼,地裂中不时传来撕肝裂胆的嚎叫声。

  有的地裂中喷出了水柱,直射地面,挤死在地裂中的人的尸体被强大水流喷到地面。一些压在瓦砾堆中的人,被地下冒出的水淹死。地裂将房屋撕成两半,把屋里的人统统吞到地裂里。

  地震造成的剧烈的地壳运动使山崩地裂,多处出现大塌方。一座大森林以每小时九十多公里的速度从田沪山上滑下山谷,碾过一条铁路,带着一大堆人体的碎片注入了相漠湾,方圆几公里的海水被染成了红色。

  在根川火车站,一列载有 200名乘客的火车在行进途中与一堵地震造成的泥水墙相撞。180多米宽、15 多米深的巨大塌方把这列火车连同车上的乘客、货物统统带进了相漠湾,顿时无影无踪,车上乘客的命运不言而喻。

  一些村庄竟被埋在了30多米深的地震造成的泥石流、塌方中,永远消失在地球上。

  东京地区的高楼在地震中悉数毁掉。东京等地有许多古建筑和现代建筑的精品之作在地震中化为一堆废墟,全国约有1/20的财产在地震中被大自然毁坏。

  地震、地裂、泥石流、大塌方,一个接一个倒塌的楼房,使活着的人惊恐万状,拼命乱跑。人们在求生的欲望驱使下,盲目逃命,相互推撞,被踩死、踩伤的人不计其数,惨相环生,目不忍睹。

  但比地震这种惨相更糟糕、更可怕的事情发生了。大地震破坏了关东地区的煤气管道,四处燃起大火。然而,大自然似乎疯狂了,对地震、火灾似乎仍不“满足”,又因地震引发了海啸,滔天的海水向灾难深重的日本关东地区袭来。地震、火灾、海啸,水火交加,把关东地区变成了人间地狱。

  大地震发生时,恰值中午,东京等地的市民忙着做午饭,许多人家炉火正旺。大地震袭来,炉倒灶翻,火焰四溅,火星乱飞。

  位于关东地区的东京、横滨两大城市不仅人口稠密,而且房屋多为木结构,地震又将煤气管道破坏,煤气四溢,遇火即燃。居民的炉灶提供了火源,煤气、木结构房屋又是上好的“燃料”,几种因素的组合,使东京等地变成一片火海,爆炸声、火灾中人们的呼救声此起彼伏。地震后,火魔开始了在关东地区的肆虐。

  无独有偶,1906年旧金山地震后也发生了大火灾,但其悲惨程度远不及日本关东地区。火灾发生后,本来火势就难以控制,可是地震带来的冲击波又在这一地区激起了巨大的狂风,失火地区马上变成了一片火海,风助火势越烧越烈。

  不仅如此,狂风还把火种向四面传播。火种传播到哪里,哪里便燃起冲天大火。工厂在燃烧,学校在燃烧,居民住宅在燃烧……统统都在燃烧。整个东京被烈火吞没,仿佛天在燃烧,地也在燃烧。烈火蔓延之快,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在烈火蔓延过程中,凡遇易燃、易爆物品,不是发生大爆炸,就是火焰冲天。由于大部分地区的房屋已在大火前被地震差不多夷平,所以大火可以畅行无阻。

  东京等地的消防队倾巢出动,准备同火魔搏斗,但由于地下自来水管道遭到破坏,根本找不到水源。消防队员自然无法赤手空拳同大火搏斗,更加之倒塌的房屋已将各条街道堵塞,消防车根本无法通行,消防车进入火场后也寸步难行。面对大火和面对地震一样,人们差不多束手无策,任其肆虐。

  最为悲惨的是那些被压在废墟中的幸存者,如果没有大火,这些人还有获救的可能。大火燃起后,许多废墟、瓦砾中的幸存者被大火活活烧死。一些逃脱地震灾难的人被大火包围。滚滚浓烟将他们熏倒,烈火将他们烧死。空气中到处弥漫着被烧焦的人肉的刺鼻臭味。

  关东大地震时间并不长,可是地震后的大火却一连烧了三天三夜,直烧得天昏地暗,直到将火场内所有的东西都化为灰烬为止。

  好不容易逃脱地震的人们,在惊恐万状中又要躲避可怕的火魔。慌乱的人群离开居民区,离开火场,拥向室外的空旷地带。街道、广场、公园、海滩、学校的操场等地,都成为人们逃避大火的避难场所。一时间,许多空旷地带里挤满了人群。

  一家军用被服厂拥有一个与体育场相仿的空地,里面挤满了几万名避难者。这里的四周还未起火,暂时还算是安全地带。

  挤到这里的人群还未来得及庆幸逃脱虎口,大火便从四面八方向这里迅速扑来,大火以最快的速度包围了被服厂,包围圈越来越小。困在包围圈中的灾民乱成一团,像无头的苍蝇四处乱撞,即使不被大火烧死,也被踩死了。

  所有的出口都被烈火封死,人们已无路可走,大火开始吞噬每一个人的生命。浓烟将这里完全笼罩,很多人缺氧窒息而死。在这里避难的 32000人无一幸免,现场惨不忍睹。

  东京全城在这场灾难里丧生的人中,80%死于震后大火,幸存者多数被烧伤。

  在横滨一个公园区里,为逃避大火,几百人跳入水池中。人坐在水里,只有头露出水面,企图以这种方式逃避火魔。但大火袭来后,火星在他们头上乱飞,头发多被烧着。横滨公园里想逃脱大火的 24000多人被烈火团团围住,活活烧死。连公园里的湖水也被大火烤灼得热气腾腾,跳进湖里的人被湖中热水烫死。

  大火把日本关东地区变成了人间地狱,到处充满杀机,就连海滩上的人们也无法保全性命。

  几千灾民逃到了海滩,纷纷跳进大海,抓住了一些漂浮物和船的边缘。水火本不相容,跳到海水里躲避烈火似乎理所当然。可是,这时却完全变成了另外一回事。

  几小时后,海滩附近油库发生爆炸,10万多吨石油注入横滨湾。大火引燃了水面的石油,横滨湾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火海。在海水中避难的3000多人被大火烧死。

  水中尚不能躲避火魔,那么在整个关东地区几乎无处藏身了。在横滨市,大火烧毁房屋 6万多栋,约占全市房屋总数的60%。

  因此次地震震中在相漠湾海底,又造成了大规模的海啸。由于强烈的地震,使海底地壳发生大规模运动,大岛附近海底最大垂直移动达400米,向北移动了4米。馆山附近海底隆起,向东南方向移动了 3米。如此剧烈的海底地壳运动,致使海水涌起滔天巨浪,猛烈冲击着海岸。

  地震、火灾之后,大规模的海啸又发生了。

  为逃避地震和火灾,侥幸逃生的人群开始寻找一个建筑物倒塌后压不着、大火又烧不到的地方暂时栖身。能满足这两种要求的地方只有海滩、港口和码头。于是,恐惧的人们纷纷涌向东京、横滨等地的海滩、码头、港口。

  但地震造成的海啸,掀起滔天巨浪,恶魔般疯狂地扑向相漠湾沿岸的港口、码头、海滩——那些灾民们以为是安全的栖身场所。大海一下子失去了文人笔下的温柔和浪漫,变得狰狞可怕。避难的灾民看到十几米高的横空巨浪铺天盖地地涌来时,又慌忙向内陆奔命,践踏致死者甚众。

  其实,想从海啸的虎口逃生也难于上青天,因为巨浪是以每小时 750公里的速度扑向海岸的,所以岸上的人瞬间即被大浪吞没,或被卷到了海洋深处,或被大浪抛向半空,有的则被巨浪抛向陆地。那些停泊在各港口、码头的各种船只不是被凶猛的大浪击碎、击沉,就是在海啸冲击下相互撞沉。

  海啸退却后,又将这些碎船全部卷走。横滨港曾停泊着一艘较大的渔船,巨大的海浪将其击成碎片,船上的人无一幸存。东京、横滨两地的港口、码头设施、地震中毁坏的房屋也被海啸中的巨浪洗劫一空。

  狂暴的大海平静后,东京等地的海滩变成大垃圾场,到处都是木制房屋的屋顶、床板、门窗、船的碎片和人的尸体。海面上也漂浮着类似的东西。但这些残留物只不过是大海狂暴发怒后所剩下的、来不及和潮水一同退去的一小部分,绝大多数被大海吞没,早已无影无踪。

  这次地震造成的大海啸共击沉各类船只八千多艘,东京、横滨、横须贺、千叶等地的大小港口、码头统统瘫痪。这些地方经历了一场真正的浩劫。

  地震,以及由地震引发的火灾、海啸给日本造成了巨大损失。这种损失什么时候看也能称得上天文数字。东京、横滨在这场灾难中受害尤深,其次是横须贺和千叶。

  东京城内85%的房屋毁于一旦,横滨96%的房屋被夷为平地。日本共有25.3万所房屋毁于地震,44.7万所房屋被大火烧毁,海啸卷走、冲毁的房屋也达到了 868所。整个关东受灾地区,14.3万人丧生,20多万人负伤,财产损失高达 300亿美元,无家可归的难民亦数以10万计。

  人口稠密的东京地区受灾最重,死亡人数也最多,达到 7.1万人,其中大火烧死5.6万多人,海啸吞没了10000多人,地震中房屋倒塌压死了3000多人。

  地震袭击关东地区时,正值日本多病无能的大正天皇在位。他的儿子,23岁的皇太子裕仁摄政。

  为了提防有人趁火打劫,裕仁和他的幕僚派出了 500多只信鸽进行联络,以弥补电话线中断、信息不通之不足。裕仁皇太子要求大阪等地派出 3.5万军队在受灾城市巡逻。

  那些借灾后混乱之机发不义之财的人很容易被发现。因为被烧死的死人身上的金银珠宝,会发出一股强烈的刺鼻臭味。任何被发现带有这种特殊臭味的、值钱东西的人,都会被当场处死。但裕仁皇太子调集军队不仅仅是为了维持灾区的秩序,还另有企图。

  他通过福田正太郎将军宣布实行军法管制,然后,指责朝鲜人和社会主义者冒犯了神灵,导致了这场大灾难的发生,还无端指责他们企图趁火打劫。

  那些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的蛊惑甚至使一些惧怕神灵的日本人信以为真。大约有4000名不幸的朝鲜人被日本军国主义的“黑龙团”赶到一起,百般嘲弄、污辱,进行所谓的“街道审判”后,推到地震幸存者面前斩首示众。这些人成为地震灾害发生后无辜的政治上的替罪羊。

  真是天灾未尽,人祸又生。

  东京在地震中倒塌的楼房不计其数,完好无损者极为罕见。在“劫后余生”的楼房中,美国建筑师赖特设计的几幢现代建筑经受住了强地震的考验,安然度过了这场灾难。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赖特在1906年美国旧金山地震里,专门研究了房屋的防震问题,在设计过程中,采取了一些必要的防震措施。因此他设计的楼房在震后仍完好无损。

  地震发生的确切时间无法预测,但关东大地震也和其它大地震一样,震前种种不祥之兆已屡屡发生。如公鸡持续啼鸣,家犬狂吠不止,训练有素的马匹表现异常,青蛙突然停止了叫声,大群海鸟飞走,海鸥发出怪叫等等。但种种反常现象并未引起人们的警觉。

  关东大地震给日本造成了巨大损失,地震后,日本加强了对地震的科学研究。日本气象厅早已开始对全国实施24小时的监视,以防悲剧二度发生。日本政府也经常举行演习,增加公众的抗震意识。

  但要从根本上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准确的预报是减灾的重要手段之一。就目前科学技术进步的水平而言,人类尚无法及时、准时地对地震发出预报。人们期待着对地震的研究和预报早日取得突破性进展。

  顺便提一下,日本关东大地震与十多年前的美国旧金山大地震有许多相似之处:震级同为里氏8.3级,震后都发生了大火,大火同样烧了三天三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14 16: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位于美国西海岸的旧金山是一个多地震的城市。然而为人们留下最可怕记忆的一次地震则是发生在本世纪初1906年4月18日的那场强地震。

1906年4月18日早上5点13分,一场强度为里氏8?3级的大地震袭击旧金山。这场大地震仅仅持续了75秒钟,但该城市大部分地区的高楼大厦、平房陋室,顷刻间非倒即歪,许多人被当场压死。更加可怕的是,地震过后不久,一场大火燃起,使震后的旧金山雪上加霜。大火整整烧了三天三夜。烈火所到之处,一片火海。火魔无情地吞噬旧金山大部分地区,约8平方公里范围万物俱焚,使地震后的一切更加无法挽回。在烈火和地震双重打击之下,旧金山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磨难和浩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14 16: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1906年4月18日经过美国圣弗朗西斯科 (旧金山)的圣安德烈斯断层发生一次8.3级大地震(后来有人修定为7.8),因距离市区较近,所以损失很大。震后引起的火灾很典型,也加重了损失。这次地震是太平洋板块相对于北美洲板块沿圣安德烈斯断层向西北方向滑动造成的。地表可见的断裂线长达400多千米。错动以水平方向为主 ,竖直分量很小 。各处的水平错距并不相等,最大为 7 米。因为地裂缝也可能发生在附近的平行断裂带上,离开主断层线越远,地形变越小。这次地震促使美国人H.F.里德提出弹性回跳假说来解释地震成因。
据北美《世界日报》报道,芝加哥大学副教授Mae M. Ngai于18日在《纽约时报》撰文指出,一百年前的4月18日,一个大地震和地震引发的火灾,造成旧金山20万人无家可归,在Clay街的华埠也被火舌吞灭,二万五千名中国人逃往市内其他地区,在种族歧视的影响下,他们面对被永远赶出旧金山的威胁。
  自1870年代以来的反华偏见,当1906年的大地震来临时仍旧不衰,地震发生后数日,旧金山和屋仑都禁止华人灾民前往白人的救济营,市府官员把华人安置在那个地区,都遭到当地居民反对,白人抗议说,夏季的风将把华埠的气味吹到他们的前院,市府最后把他们迁到最遥远的Presidio地区。同时大多数为国民兵的抢劫者,也开始在华埠抢劫,并杀死一名企图从家中取出物品的年轻华人。
  本土主义者趁此机会推动他们的排华议程,动员起来要把华人永久赶出旧金山,宣称是天意把华埠烧光,不应再允许在市内建立华埠。当时的市长施密兹(Eugene Schmitz)组成了一个委员会,监督永久迁移华埠工作,目标是把华埠从其接近市中心商业区的高价地段,迁往其南部市界外的Hunters Point。在旧金山开始重建时,工会也禁止其成员在已被华人清理出的地点,从事建筑物修建工作。
  面对这种反对,华人社区商业领袖组织“ Chinese Six Companies”,和中国领事馆加以反击,由于是房地产业主,他们明确表示要在自己土地上重建,中国领事也对市府官员说,美国是自由国家,只要不妨碍公共秩序,人人有权生活在其拥有的土地上。最终是经济利益遏止了这股逼迁华埠的力量,市府体认到他们可能失去华人缴的税,更重要的是可能失去中国的贸易,当时屋仑、洛杉矶和西雅图都已经提供港口进行与中国的贸易。
  充分体认反华情绪的华人领袖寻求重新打造华埠,扫除华埠过去拥挤、破落、充满赌博和鸦片馆的名声,推动健康的观光形象,广东银行创办人Look Tin Eli和其他企业家,聘请美国建筑师,在标准西洋建筑的正面,采用宝塔式屋顶线条,和其他亚洲风味设计,创造出一个“东方式”的街景。
  在大地震后数十年,旧金山华埠仍旧是一个贫穷和边缘的社区,但它是一个在压力下也没有离开该市的社区。更重要的是在重建和改革下,一个新型华埠出现了,是一个让华裔不仅在旧金山,也在全美各城市认同的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14 16: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1985年墨西哥大地震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1日17:53 新浪科技

  1985年9月19日上午7点19分,墨西哥发生了7.8级强烈地震,西部太平洋沿岸4个州和首都墨西哥都遭受了严重破坏。地震后,墨西哥城受灾最重的老区和商业区的主要办公大楼和旅馆全部倒塌,电报、电话线路中断,煤气管道断裂起火,城市上空浓烟滚滚。地面交通和地铁也完全陷于瘫痪,机场关闭。据统计,约有近万人在此次地震中丧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14 16: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1908年意大利墨西拿地震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0日20:10 长城在线

  墨西拿是西西里岛第二大城市,位于该岛东北端,隔墨西拿海峡与意大利本土相望。在1908年12月28日发生灾难性事件以前,墨西拿是一座以风光旖旎闻名的城市。

  那天清晨,墨西拿市遭到欧洲有记载以来最严重的地震,城市开始晃动起来。这次源自海底的地震,其破坏力遍及城市周围的农村地区,并越过墨西拿海峡影响到意大利本土的南端。在墨西拿和意大利本土的雷焦港(现称雷焦卡拉布里亚—译注),大地下陷了0.6米。




  



  两座城市均被毁,而墨西拿人口的一半约7.5万人丧生。在西西里岛已成废墟的村庄里和在意大利本土,还有7.5万人丧生。

  墨西拿海峡周围地区曾发生过一场可怕的连续震了6次的大地震,地震从1783年2月5日一直持续到3月28日。随后还有将近1200次余震,震力逐渐变弱,直到1786年10月,大地才恢复平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14 16: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1970年秘鲁钦博特大地震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1日17:51 新浪科技

  1970年5月31日,秘鲁最大的渔港钦博特市发生7.6级地震。在地震中有6万多人死亡,10多万人受伤,100万人无家可归。钦博特遭受地震和海啸的双重袭击,损失惨重。该市以东的容加依市,被地震引发的冰川泥石流埋没,全城2.3万人被活埋。

  这天,秘鲁最大渔港钦博特以及它东面的楚基卡拉、瓦廉卡、容加依等城市,地下忽然传来沉闷的行车声,地面物件跳动,悬挂物坠落,房子倒塌。最机敏的人们,就在塌房前


  



的一刹那冲出房屋,奔逃到旷野外而保全了生命。

  这次地震7.7级,死亡66794人,受伤10万人,丧失家园的100万人。容加依彻底覆灭,钦博特基本毁灭,楚基卡拉、瓦廉卡半毁灭。钦博特位于震中,又受次生灾害海啸的洗劫,因而灾情特别严重。容加依却是被意外的冰川泥石流覆没,全城2.3万人均被活埋;地震触动钦博特以东130公里的瓦斯卡兰山的冰帽,1亿吨的冰体挟带泥石流覆在山麓15公里的容加依城上,从冰崩到覆城全过程仅仅4分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14 16: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忆“唐山大地震”:如何保证大灾之后无大疫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0日10:43 国际在线

  地震使唐山断水断电,公共卫生设施全部被毁。然而,地震次年春天,唐山传染病发病率却比往年还低---

  “如此大规模的灾情居然没有出现大的疫情,即使到现在也难以想象。”在刚落成不久的唐山市现代化疾控中心大楼里,唐山市卫生检测中心主任邢大荣,讲述了震后参加防疫工作的经历。

  供水设施全部被毁,人们饮水一度困难,连公园水禽池里的水都被舀干了。地震当晚,唐山肠炎、痢疾等传染病的发病率直线上升。由于正值酷暑,防震棚周围粪便垃圾遍地,苍蝇成群,废墟下和街道上的尸体迅速腐烂,许多尸体不得不被就近掩埋在废墟旁、沟渠边……

  震灾夺去了邢大荣的8位亲人,但她顾不得处理自家的事,第三天便赶到市卫生防疫站,与幸存的同事从废墟里扒出漂白粉,对市区一些水源地进行了简单消杀。20多天后,市里抽调各单位年轻人清尸。作为消杀员,邢大荣与20多名民兵组成了一个清尸队。

  “那情景简直难以想象。”时隔30年,回忆当初清尸的感受,邢大荣依然满脸痛苦表情。挖开坟茔,强烈刺激性的有毒气体呛得人喘不过气来,成群的苍蝇飞扑而来,毒杀一批,又飞来一批。

  经过对尸体消杀灭菌,队员们用布包住整个尸身,然后小心翼翼地把尸体放进塑料袋中,运往埋尸地,撒上石灰深埋压实。当时,除一身军装、一个口罩,清尸队没有任何防护措施。许多人的手臂和脸以至全身生疮、淌水。

  20多天时间,邢大荣和其他队员共清尸5200多具,平均每天要喷洒六桶消杀液。背着十几公斤重的喷雾器,邢大荣每天不但要忍受呛人的尸臭味,还要面对头晕、反胃、呕吐等生理反应。

  “地面消杀、空中喷药……震后防疫打的是一场立体战役。”邢大荣翻开有关资料介绍说,从当年8月5日开始,上海、甘肃等地21个防疫队、1300多人先后到达灾区,共调动疫苗100多万份,军用防化消洒车31台,喷雾器51000多具,杀虫药176吨,消毒药240吨。85平方公里的唐山市区被药物覆盖了一层。这就是大灾之后无大疫的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3 23:00 , Processed in 0.427592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