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chaque

[【文史类原创】] 论Peter Burke,或,怎样讨论那些你从没见过的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21 01:0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多看了几楼才明白楼主要说什么,这有一次证明了我慢半拍的性子。

开始看的时候,还想,以今证古并非一无是处,以旁的看似无关的学科的结论、方法展开研究现在也是很时髦的,有时还真是蛮有用的。

看到后面,倒是明白了,也想起来国内时兴的另一招:将英文名与己相同的所有论文一概囊括到自己名下,如清华的Liu H.和昆明工学院(?不确)的某院长大人。

所以,我邦学人现下研究其学问来,真是花样百出呀,往往都能出乎常人之意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4 20: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Peter Burke近来真的走红了,又一本书有中译本:《图像证史》(Eyewitnessing: The Uses of Images As Historical Evidence,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01)。而这本书的中译者,不是别人,正是带给大家乐趣的“杨豫”教授。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175346

这书的英文平装本年底出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7 11:4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杨豫教授犯的这些错误,在《欧洲文艺复兴的中心与边缘》中译者早已指出,何必又在这里故作冷眼观,说些不冷不热的话,太过小家子气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7 16:2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那书08年1月还在参加新书订货会呢,这个帖子比它晚出没多久,大家看不到刘先生的高论也是正常的,您宽宏大量,又何苦翻上来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7 18:4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0楼chaque于2008-03-07 15:57发表的 论Peter Burke,或,怎样讨论那些你从没见过的书 :

Peter Burke(1937-)是当代英国史学名家,剑桥大学荣休教授。2001年,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作品《历史学与社会理论》(History and Social Theory)。
该书的中译本前言,介绍了Burke教授在当代史学界的贡献和地位,文末落款是“杨豫2000年8月12日于南京大学”。今天,我出于纯粹的好奇,拜读了这篇前言,发现在这个前言的第10页中有以下段落: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他的一些新近著作如《欧洲文艺复兴
.......
引用第22楼lueh于2009-03-07 11:40发表的 :
杨豫教授犯的这些错误,在《欧洲文艺复兴的中心与边缘》中译者早已指出,何必又在这里故作冷眼观,说些不冷不热的话,太过小家子气了。
引用第23楼parivraj于2009-03-07 16:26发表的 :
哈哈,那书08年1月还在参加新书订货会呢,这个帖子比它晚出没多久,大家看不到刘先生的高论也是正常的,您宽宏大量,又何苦翻上来呢?
正巧是一年. 俺来指出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7 21:29:59 | 显示全部楼层
之前还真没有看到刘耀春先生的《欧洲文艺复兴》的中译,没想到跟他指出了同样的一些问题。感谢楼上网友指出。刘译至迟应该也是在07年就交稿了,我这个帖子肯定晚于他的工作,所以指出错误的credit当然要归刘先生。不过二者的工作肯定也都是独立完成的——我对史学毫无兴趣,当时是因为帮朋友找书才偶然发现了杨豫译文的问题,至于这个领域的最新著译,我是并不注意收集的。

附带说说,刘译能在6年之后揭出问题,我以为是汉语学界的一个不小的进步。清理门户的事情,哪怕是迟了一点,也是自己人做起来最好。否则不小心遇到我这样的路人甲的冷眼,“说些不冷不热的话“,那还真是丢脸透了。埋头不看问题的鸵鸟,受骗执迷不悟的憨大,大概是免于“冷眼”的缺点了,但却好像并没有丢掉小家子气。大家看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14 20:5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对不起,各位!只是在GOOGLE彼得·伯克的时候搜到这个帖子,忽略了发帖的时间。这是关键,而在刘书中所指也没有楼主说得这么详细。
其次,并不是不要指出错误,像杨豫教授这样的著名学人,竟然犯这样的错误,确实说不过去。 不满的是楼主指出错误的语气,当然,可以理解,但不敢认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0 23:59:22 | 显示全部楼层
Burke是我比较喜欢的英国历史学者,我也曾买了这本书,但是没仔细发现有这个问题,lz是牛人啊。把这种写序的人拉出来批斗是必须的。不知道要坑多少像我这样无知学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1 11:32:29 | 显示全部楼层
谈及“另类”的史学和史学家,美国史学家娜塔莉.泽蒙.戴维斯(Natalie Z. Davis),值得关注!
 娜塔莉.泽蒙.戴维斯为美国密西根大学博士,是一位犹太裔的左翼女历史家。并曾於1987年荣膺美国历史学会会长的学术桂冠。美国历史学会一向是举世最大的民间学术团体,会员有一万五、六千人,每年经由全员票选年度会长,这种全员直选的会长可说是实至名归的一代大师。女性会长,更是历届获得此专业桂冠中的少数,戴维斯曾说:「我希望,我是个知识份子,而不只是专业人士。」
  戴维斯曾任教於多伦多大学、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史丹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现於普林斯顿大学高级研究院从事研究。戴维斯在力拼博士学位期间,是一边照顾三位稚儿,一边撰写论文的。她的论文是关於十六世纪法国宗教战争时期的女性。这也是她将注重家庭价值的女权运动者的关注精神回头省视受旧教迫害的新教妇女,很能跟她自己一时困顿的生命经验取得共鸣。戴维斯的专长为十六世纪法国的妇女史、宗教史以及文化史;她成功地结合历史学和人类学的研究,并在历史书写上采取叙述史学的写作策略。戴维斯於社会/经济史在美法历史学界挂帅的1950和60年代,便另辟蹊径,尝试结合历史学和人类学的研究,并在历史书写上采取叙述史学的写作策略,走出了当前喊得震天价响的「新文化史」。在《档案中的虚构》一书中,她熟练地运用这种研究手法,再度写作了这本「新文化史」中的经典之作。
  她的代表性著作有《档案中的虚构:十六世纪法国司法档案中的赦罪故事及故事的叙述者》(Fiction in the Archives: Pardon and Their Tellers in Sixteenth-Century France)、《法国前近代的社会与文化》(Society and Culture in Early Modern France: Eight Essays)、《马丹‧盖赫返乡记》(Return of Martin Guerre)、《边陲地带的妇女:三个案例研究》(Women on the Margins: Three Seventeenth-Century Lives)、《十六世纪法国的礼物》(The Gift in Sixteenth-Century France)等书。其中,《马丹‧盖赫返乡记》曾经缔造哈佛大学出版有史以来最卖座的出版纪录,并由好莱坞买下版权,在转换了一些时空背景後拍成由理查 ‧吉尔和茱蒂‧佛斯特主演的卖座电影《男儿本色》!原书中文版由联经出版公司出版。台湾还有她的另一本译作《奴隶‧电影‧历史》由左岸文化出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 01:26:29 | 显示全部楼层
讀到一椿類似的舊事,附識于此。



看來貼作者圖片從來不是什麼好事——體諒撤圖之後的塞林格以及看帖之後的楊豫教授的心情說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 23:3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9楼八阿哥于2009-06-01 01:26发表的 :
看來貼作者圖片從來不是什麼好事——體諒撤圖之後的塞林格以及看帖之後的楊豫教授的心情說話。

阿哥的話小的看不明白呢,哈哈,楊教授什么時候貼過圖了?或者說chaque兄哪張圖貼錯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 23:5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5楼chaque于2009-03-07 21:29发表的 :
埋头不看问题的鸵鸟,受骗执迷不悟的憨大,大概是免于“冷眼”的缺点了,但却好像并没有丢掉小家子气。大家看呢?

果然是人各有眼啊,这年头只要是精通阿拉伯数字的,就敢译书,更何况作作优雅的序文呢?

chaque兄真是要考虑一下将文章编辑一番,提交给方世民君,那样倒是真有学术打假者的“炙热眼神”了,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3 00: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Parivraj兄,半夜發聲多囈語,俺、俺好象那一晚想說句俏皮話來着,慙愧呵。

楊教授自己是不曾貼圖,但前頁有朋友把楊教授的姣容玉照(八哥按:歷史學家既可以穿去拜了項少龍,相片稱「玉」也是順理成章的事兒)貼將出來了。這玉照雖然也不是他老人家書裡面截來的,而是南大歷史學系的師資网頁,不過如今這高校體制,教師總也是,且必先是作者。所以楊教授也算是被張貼作者照片的了。

而且,與本帖關係更密切的一點,在我看來,正是別處張貼的三張作者照片發出了致命的招術。讓我來引用Chaque兄的有關後兩幅的原文與原圖,省略號為引者所加,括弧內為引者所按:

「常去的一個圖書舘藏有一冊《淹沒的夢想》……扉頁……並配有照片一幅」;

「另一個推薦本書(八哥按:前文招引讀者到阿瑪宗网站看看去,有新驚喜,指《新大陸的烏鶇》一書)的网站……不愧是常在野外的鳥類學家,這個加拿大小伙子還真精神」。


在假定沒有技術處理諸如剪裁或者翻轉等等的前提下,那麼兩幅照片還是頗有共同點的,譬如:都是室外照,背景閎闊;畫面以人物為中心,人物均右肩略略前傾,著裝隨便,風紀扣開放,在長時段的歷時情景中,當可以作為內心豐富,而行事不拘小節、落筆風格恣肆的表徵;最後也是最主要的,那兩張照片中,有着同一種單純的、發自內心的笑容,讓我在這昏暗的夜裡感到暖意——也許是夏日來臨的緣故亦未可知——並且可以順藤摸瓜,按圖讀心,隱隱綽綽卻總覺得照片人物倆的笑容背面,也就是他們的內心有些許不甚單純的玄奧。

我相信,包括我在內,讀者們面對第一張圖,那位右傾的Peter Burke(1937-)還不見得能夠了然chaque兄文章的妙處,那位年邁的先生居然都不正眼瞧我們一下

在6樓,船長兄指出,他「令人幾迫于文藝復興的光環而近乎仰視地觀瞻」,但是暗暗地,也許更多讀者如我會感到無法揣摸作者(Burke?或者Chaque?)原意的氣憤?不過接下去,「兩位」「Peter Burke」的笑意會帶來什麼呢?愚鈍如我,看到真精神的第三張時,不禁對那位始終投之以笑的加拿大小伙子報之以笑了,以我無原則無責任的懸揣,會心的笑意可能早就蕩漾在chaque兄的字里行間了吧。而且,這笑意如果能映現我的內心,想來也能見有一些不甚單純的東西。
繼續亂想,一個新的假定,如果楊教授讀到了Chaque兄的帖子(八哥按:同時須假定他老人家忙于著譯以及教書等事兒,並無暇翻看《歐洲文藝復興的中心與邊緣》的中译本。但諸如此類的瑣碎設定賺多,一併略之,上下文仝。)(八哥又按:邏輯上,楊教授實在是很容易讀到本帖的,在谷歌帶輸入「论Peter Burke」或者「Peter Burke」+「杨豫」,首一條即鏈接到此),他將要發出如何劇烈的反應呢?
要知道,由於Chaque兄在7樓指出,某種他暫稱之為「趣味」的意義歸于楊豫教授,這其實在說,張帖那後兩張照片的,既不是那本書以及那個网頁,也不是本帖的作者Chaque兄,而是楊教授呵。(八哥按:竊以為此處是Chaque兄最利害的筆法,但對楊教授就有所不敬了:這是將楊教授置于那位張貼白宮新聞秘書塞林格的不知名的法國某報紙編輯位置上了呵,多少有點不符合歷史學原則
我不禁又在複雜的心裡生出另一種反應。按照普羅普的說法,笑聲只能是短暫的。在另一處,普羅普引用屠格涅夫回憶藝術家А.И.伊萬諾夫的話,「耶穌從來都不笑。」請恕我斷章取義,以表現未泯的向善之心,也因此在上一樓打上了「體諒」的說法。

張貼作者照片一度在圖書業也算是風行的事兒。想當初俺年輕的時候也被師兄師姐們擺拍過數張甫士,云是存作他年勒口專用——所幸現在華髮雖生,書還沒搗出一本,在此偷笑兩聲,呵呵。

年長的塞林格被相信是在趨向大智慧,前天淩晨讀到這幾句,心下頗有所動,於是貼圖過來,其實只想附驥留一個俺自己心理活動的憑證罷了。迷糊昏沈之際,邊打字邊打盹,讓Parivraj兄見笑了。

事後狡辯,博兄一粲。


PS:
剛才八哥去DX查花名,不禁再次啞然:
http://book2.duxiu.com/peopleDet ... F26FAF8ED45AB3EE858
http://book2.duxiu.com/searchPeople?sw=杨豫&channel=searchPeople&type=1

看來,被備選而将兩個楊豫合成一个,不知道算不算一种无意的别致平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3 23:4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多日没上来,自然少了看此贴

我想杨教授到底反应如何,大抵不是我等可以考虑的。网络文本之价廉比不上纸载文本,这一条在本坛也是成立的。chaque兄精熟于数国文字,所体验之“险恶”又岂是他人可以感受,至于身受,就更不敢奢望。此贴可以同西塞罗兄一贴中哲人王兄那篇辛辣文字拿来作比,估计十之八九认为其“格调低下的诛心之文”?呵。愤怒变为讥讽,直到成为“冷眼”,这一路颤颤悠悠的阅读,到疯疯癫癫的理解,乃至于记丑而博之于历史学原则的历史性罪名......幸而有网络文本的廉价脸颊在,可以去了纸本的凝固脂粉,露出些真的容貌。

于是乎,对杨教授的不敬,这种礼乐崩坏之古典式感受倒真可不必。如果君特.格拉斯,克鲁格曼等一干红人有业余兴趣认识些中文,谷歌到某的一些小文,我想总不会令他们得上个阅读溃疡症什么的吧?。

至于我的“令人几迫于文艺复兴的光环而近乎仰视地观瞻”,实在是由心而发之无赖式插科打诨,这一点,学识渊博的杨教授注定会洞悉的。难道不是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4 08:5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起xx学士近似鄙视看着我,说,“是连一年级小学生都应该懂的事”。杨教授写书的缺失,看样子,和这位仁人,有异曲同工之妙,可喜可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4-29 09:22 , Processed in 0.459902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