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511|回复: 1

[【其它】] 一次关于南怀瑾的论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9 12: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很久以前的一个老帖子,原发在TOM论坛,发出来请各位先生指正。
http://mzhshm.blog.163.com/blog/static/29282602200742481056486/


南怀瑾何许人也?用他网站上的谀词说来就是——“学界楷模, 一代宗师”、“在海峡两岸,在日本、韩国,在东南亚,在北美、欧洲,甚至在世界上其它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南怀瑾先生依然是一位颇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在当今这个时代环境里,还有这样一位众所景仰的大师,奉献心力,继续著孔圣、释迦文佛以来的伟大教化”……

————————————————————————————

几点说明:一、某“神”原文所说观点并不新鲜,几年前便存在。而且此“神”的文章向来东拼西凑,并不高明。二、本人才疏学浅,所说无法深入,更不能浅出,比如“常”与“无常”的问题,说出来的本人也不满意,水平有限,各位见谅。三、黑色文字是某“神”的原文,并无任何改动。蓝色文字是我的。 四、某“神”指TOM论坛某“神”级人物。五、某“神”此文原标题是“我为南怀瑾献对联”。

上面这些对南老的奉承之词,只能说是有人景仰南老之为人学问,如果以此作为攻击南老的把柄,只能奉劝此“神”不要眼红。

然而作此文何许人也?用他自己的话来说,TOM之“神”耳,汽油论坛之TB(坛霸)也,写文一挥而就(从不用思考)……

——————————————————————————————————

乖乖不得了!孔圣、释迦文佛以来的继续教化者啊!好高好高啊!我等岂不是要高山仰止,顶礼膜拜了?^_^

——————————————————————————————————

乖乖了不得!神啊,了不起,起不了啊。此神向来自认高明,我等自当顶礼膜拜——谁叫人家是高高在上的神呢……

——————————————————————————————

且让我们看看孔圣、释迦文佛以来的继续教化者立言有哪些?哦,原来有这么多啊——《论语别裁》、《孟子旁通》、《老子他说》、《易经杂说》、《易经系传列讲》、《历史的经验》、《新旧的一代》、《中国佛教发展史》、《中国道教发展史》、《金刚经说甚么》、《圆觉经略说》、《禅宗丛林制度与中国社会》、《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观音菩萨与观音法门》、《习禅录影》、《禅观正脉研究》、《一个学佛者的基本信念》、《如何修证佛法》……

——————————————————

就是可惜此“神”没有这么多著作。更可惜此神既没有将南老的这些书看完,甚至连自己要批判的《原本大学微言》及《金刚经说什么》都没有通读便拿出来批,除了佩服其无知者无畏的勇气,还能佩服此“神”什么?

——————————————————

更是乖乖了不得,“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似乎要佛道儒三教大小通吃啊,这么大胃口,消化得了吗?^_^

——————————————————————————

更加乖乖不得了,作者胃口小,每餐就吃半两饭,所以别人也吃不下八碗饭,肯定消化不了嘛。[ f5]
——————————————————————————————————

首先我们来看看老南先生对儒家是怎么经纶的——

2006年8月4日老南在上海(在这个地方讲演传统文化真是太妙了!^_^)美仑大酒店演讲《中国传统文化与大众传播》时对儒家的提法是“孔家店是粮食店,中国人的粮食店,人人非吃不可。打倒了孔家店,中国人没有粮食吃了,吃面包、牛排有时候不对胃口的。”老南的这个思路在他的另一句话中体现得更露骨——“孔子学说的可贵,毕竟是万古常新,永远颠扑不破。”(来自《论语别裁》的再版记言)

————————————————————————————

在上海讲传统文化和在北京讲传统文化有什么不同吗?妙在何处?是上海人没资格讲文化?还是上海文化太高?妙从何来?看来讲传统文化不能在大酒店,只能在三家村里面。三家店的说法其实挺生动的,但要注意,这是从历史的事功方面而言,如果从三家的文化精义而言,则散布在南老各书之中,要归纳出来实在费心费力,而且费力不讨好,这种工作不是我做的。

孔子学说历经几千年,五*四也未能打倒孔家店,文*革也没有批倒孔子,看来孔老二骗人的手段还是有一套的,居然让这么多聪明人上了这么多年的当。 只是不知道此“神”是否也想“万古常新,永远颠扑不破”,不然何必如此介意?


——————————————————————————————

老南先生的据说是最重要的著作就是《论语别裁》了。《论语别裁》此书张中行很早就在《让人哭笑不得的南怀瑾》一文中批判过,一针见血指出老南是“用自己反对的白话,宣扬几十年前少数遗老用文言宣扬的读经尊孔那一套。”因为老南先生也曾说过“由旧的文学作品改成白话文后,有什么功用呢?”这不明显是自打耳光吗?^_^

——————————————————————————————————

南老最重要的著作什么时候轮到《论语别裁》了?说这句话的,只有一种可能:根本就没有看过南老多少著作,人云亦云地不经大脑地张口胡扯罢了。张中行与南老学术意见不同是有的,批评也是有的。但至今也未见双方打笔墨官司,这在作者看来,必定是南老心虚,不敢同张老对薄公堂了。其实作者根本不知,南老向来对于这种笔墨官司毫无兴趣,若是指正错误(不是学术争议),南老自然乐于接受,此事练性乾《我读南怀瑾》中已经论述,作者有没有兴趣去查证我就不知道了。

至于所谓的南老“自打耳光”,根本就不成立。南老反对白话?笑话!这是作者之流在批评南老时自大而不肯作考证的又一真实写照!告诉你哦,洗干净耳朵听好哦,南老反对的不是白话文,给你举个例,你自己可以去查证:“我国文化史上第一部的政治史文献,当然是以《尚书》为首。我们现在来读《尚书》,一般人都认为它是古文。这种所谓古文的观念,应该是对时代距离先后所下的定义。事实上,《尚书》里收集当时历史上的文告或记载史事的资料,大多数都是当时的语体文。即如《周易》一书的卦爻词句,大多数也是当时的语体。秦、汉以后,有关政府法令的文辞,从许多方面来看,多数也是当时的语体。当然不能只以西汉时代贾谊的《过秦论》,或东汉末期诸葛亮的先后《出师表》作标准。即使就把《过秦论》和先后《出师表》来作规格,我觉得其中的文辞语句,有许多地方,仍然是采用当时的语体。我们现在叫它是古文,这个“古”字,应该说只是对于历史时代的划分,并非就是亘古不变的定义。在魏、晋以后,文学的风气弥漫,因此经历南北朝三、四百年来的公文辞章,的确偏重于骈俪的文学化了,比起汉代,更缺乏普及性。所以到了初唐,由唐高祖李渊开始,便下命令改革公文,不许有太过骈俪的文学辞藻而妨害事实的叙述。后来唐代的文风复古,不但是初唐政治上开其风气之先,事实上也是文运兴替的必然趋势。韩愈的“文起八代之衰”的复古运动,并非如我们现代人心目中的复古,实际上,正是恢复当时读书人——知识分子的文学语体化。”——此段文章出自何处,我就不说了。

那么南老反对的是什么?再给你一个例证,注意看清楚哦:““五四运动”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化史上,功过很难说。只就提倡白话文的运动来讲,对于六十年来的现代,功过也无法衡量。至少,因为白话文的提倡,中国的教育因此而更容易普及,一般国民的知识水准因此而提高。但是五千年来的中国传统文化,却因此有被拦腰截断的危机。我们追溯六十年前,所谓五千年来中国文化的遗产,都蕴藏在古典的书籍中。这些古典书籍,都用古文写作的。后来的青年,从白话教育入手的,对于古籍中的古文,没有基本的修养,不但自己不会写作那些文章,根本就看不懂这些古籍,因此而奢谈中国文化,问题当然就不简单了。于是,有些爱护中国文化之士,以卫道者的精神,极力提倡读古书,写古文,憧憬着旧日的读书方法和旧式的读书趣味。但是历史犹如东流的逝水,一去总不回头,虽然这些卫道者其心可敬,其志可嘉,到底不能挽狂澜于既倒,反而招来许多无谓的困惑。曾经有一位青年同学对我说:“历史已经走向电脑时代,有人可以专用注音符号替代文字来表达语言和意识思想,居然还有人要复古提倡古文,真是不可思议。打字机的功用愈来愈发达,居然有人还要拚命地提倡写毛笔字,真是不可想像。”当时我听了也有啼笑皆非之感,便说:“原子能的威力可以消灭人类于无形,居然还有许多人要求做人,岂非更是匪夷所思吗?世事都在对立矛盾中交织成为人文文化的历史,老弟台既不必过于愤慨老前辈的忧伤,老朋友们也大可不必为后一辈叹息。”

看看,所谓的自打耳光原来不是南老自己打,而是批评者在打。而且上面也可以说明为什么南老经读经尊孔了,文化的延承嘛。


——————————————————————————————————

张中行还指出老南书里多处自我发挥、牵强附会、望文生义之处,比如老南谈到《八佾》篇的“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居然胡扯一通,说什么“孔子说那些蛮族落后地区的人,也有头子,有君长、酋长。但光有形态,没有文化,有什么用,不如夏朝,殷商,虽然国家亡了,但历史上的精神,永垂万古,因为它有文化。”^_^ 张中行指出“亡”乃“无”的通假字。在下虽年轻识浅,却也想补充一点:诸夏为中原诸国,并非老南理解的夏朝和殷商,老南论语别裁,还真个别出心裁呢!^_^

————————————————————————————————————

南老讲课自我发挥是真,牵强附会却未必。想作者既然敢如此开火,想必多少也读过几本古书,自然可以明白什么是“微言大义”的了。换句现代话说,就是重点、就是精义。我看书和作者不同,作者是斤斤计较,我是取其精义。在我看来,南老与千年来解《论语》者最大的不同,也是与张老的最大的不同,就是重视精义,不是训诂,这个南老自己在书中也已经说了的,作者之流的批评者自己不看清楚——或许根本就没看,谁都没办法。

————————————————————————

再让我们来看看老南对道家思想是如何参悟的——

老南在上海讲演时把道家说成是“药店”,当然,这不是他第一次这么说。董子竹在《老子我说》中就评价老南“药店”提法是把道家庸俗化,讲《老子》是处处为“术”张目,借老子的文字名相说了一些浮皮潦草的理学禅话而已,而且很多地方甚至连原文本意都解错了。^_^

——————————————————————————

董子竹嘛,呵呵,此人之“伟大”我已转帖证明了的,就算其人不“伟大”,其论也未必便无可商榷之处。比如“药店”之喻,我便觉得很生动。原因嘛,南老也已经说很多了,历史动乱时出现的人物大多划归入道家人物里面去了。“讲《老子》是处处为“术”张目”云云,《老子》一书本身如同《论语》一样,千年来学术争议便不断,为什么只许别人说得,只许他董子竹说得,南怀瑾就说不得了?先不说谁对谁错,单就这种学阀之风,足以成为董子竹“伟大”的另一证明了。
————————————————————————————————

我最欣赏的是董子竹《老子我说》中对《老子》开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断句,他是这么断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理由是先秦汉语“道”没有作动词“言”、“说”的先例。据董说这也不是他的发明,而是太乙道代代相承的版本。不过董认为“道可”即存在,“道非”即非存在,而“道可,道非,常道”是作为一个体验整体生命活动的过程,即体验“宇宙——生命”系统存在着、运动着的过程。“名可,名非,常名”则是道以自身力量显示自己的过程,人类自觉或不自觉追求“常名”境界,必然要经历“名可”(名与物两可)到“名非”(名与物分离)的历史阶段。而老南对“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解释是“首段,他(老子)提出道,同时提示我们,不可执著道是一般的常道……接着又强调,不可执著名相而寻道……”很明显,老南是把讲佛的那一口头禅“不可执著”拿过来信口开河讲道了!^_^却是忘了老子还说过一句“不知常,妄作凶”。历代呵佛骂祖的禅师们曾说释迦是天竺老骚胡,看来老南由佛说道正是胡说八道啊!^_^

——————————————————————

《老子》第一段争论是很多的,有多个版本,断句各不相同,此是学术争议,大可并存。而对有争议的东西些“神”却是其所是,非其所非,足见其心胸之狭隘。

“先秦汉语‘道’没有作动词‘言’、‘说’的先例”,注意!这个不是董子竹先说的哦,而是南老说的。之前有没有人说过我不知道,但南老在董子竹之前说过却是无可争议的事实。沈善增《还吾老子》也曾就此观点论证过。

接下来,作者的的重点我想应该话在“常”字不过分吧?如果作者认为我的理解有误的话,下面的话当我放屁,可以略过不看。如果可以这样理解的话,那么注意了!佛说法从开始的“无常”、“无我”、“苦”、“不净”,到涅槃时所说的“常”、“乐”、“我”、“净”,为何颠倒如此?难道佛也在骗我们不成?答案是否定的!

那么为什么佛前后说法不同如此?

作者知道有“不知常”之句,却不知道《老子》还有“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此便是无常,如此之类还有很多,大家自己都可以找出来,而“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却足以说明不执着正是知常!

说到这里,我忽然想起作者一直以逻辑学得好而自豪,看来形式逻辑中的“矛盾”作者是掌握得不错的,可惜似乎作者却不明白阴阳互相对立而统一成太极的道理。这个道理好象黑格尔的逻辑体系也有类似的论述,可惜我不懂黑格尔的哲学,我也不敢说。而黑格尔的逻辑体系却好象目前还不为形式逻辑所接纳。

至于佛道两家相通之处,古人说得太多了,从汉代的《牟子理惑论》以来,融通三家学问者,代不乏人。看来以佛说道也未无不可。至于呵佛骂祖,我无此福德,不敢受此果报。只能说祖师们正是为破众生心中之“执”,以明“所执”之“无常”而用的方便法门而已。


——————————————————————————————

最后我们来领略一下老南的看家本领佛学吧——

老南在上海讲演对佛家是什么提法?“百货店,什么都有,你高兴可以去逛一逛。当然,不管开的什么店,发展大了久了,大概都会出现劣货乃至冒牌货,反过来坏了自己的牌子。”

那么你老南的佛学应该是正牌货啰!可为什么无视经书中万千义理思辩,避而不谈“般若”、“精进”,唯独对“修证”情有独钟?有人猜度南怀瑾是借“修证”之名,来剥夺其门徒的知性,实是借之暗示他就是佛的代言人,换言之,就是反复暗示,如想修行,必须完全服从他的旨意——其本质不外乎借其说以欺世盗名,印书聚众敛财,并企图以接触政坛,达到其教主理想。我倒不太同意这种“不惮以最大恶意来猜度中国人”的想法!^_^我宁可相信董子竹稍微温和一点的说法“南先生的思想是最消极的儒学、理学加最消极的道学庸俗化的大杂烩,再加上一系列的佛学名词的包装。”

——————————————————————————————————

南老是不是正牌大可辩上一辩,作者一上来就否定别人,看来意思其实还是说明自己是正确的。至于避而不谈“般若”、“精进”,唯独对“修证”情有独钟云云,再一次证明作者根本就没看南老的著作。“般若”是什么?“般若”就是智慧,这个没错吧?精进就不用解释了,如果这个都看不懂,便枉费看这么多年汉字了。我想请问:“修证”难道不需要“精进”吗?难道真如现在某些网络玄幻小说所说的,懒得一睡好几天,边睡边流口水的懒人便可以“修证”成某种玄功的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所谓不谈“精进”便不成问题了。

接下来的问题是:“般若”从何而来?达摩与梁武帝见面,武帝问他建那么多佛寺,布施那么多财宝,功德如何,达摩说不过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而已。那么真正的般若从何而来?难道真如作者所说,南老避而不谈吗?且住,再为作者举一例证:“我们学佛打坐都是坐在那里偷盗,而在同一时间中,社会上那么多人却为我们在忙碌。所以佛家有一句话很了不起,就是早晚课诵的一句话: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这就是行愿的愿,每天都提醒我们做功德。我们学佛的人都要随时随地检查自己,每天要上报四重恩,这四种恩都是我们所欠的:佛恩、父母恩、国家恩、众生恩。”“最后强调一句——行愿最重要。行到了,见地才会圆满,修证功夫才会证果。古人证果的多,就是在行愿。”“行愿不到,见地不会到的。换句话说,行愿不到,修证功夫也不会到。”——见地便是般若成就,智慧福报。诸如此类的例证太多了,南老所强调地,不管讲是是佛,是儒,是道,时时处处者强调做人的道德!就是先做人,再修仙修佛,人都做不好,其它免谈。不信?自己查证去,我懒得再说。

话说回来,在强调做好一个人的本分的基础上,南老与其它佛学研究者确实不同,不同确实在于南老强调真修实证。为什么如此?南老提了一个问题给我们:为什么在唐宋以前,说理者少,而证果者多。时代越入后,说理者越多,而证果者却相对越来越少呢?为什么?问题正在于说理者多,真修实证者少。这个是也达摩付法二祖时的印记!

而南老时时处处强调参禅从起疑情而参,作者却说南老在借“修证”之名,剥夺门徒的知性!作者不愿意读南老的书无可厚非,但没读过你乱下什么结论?

暗示他就是佛的代言人?呵呵,葡萄好酸!而实际情况却是南从未说过自己就是佛的代言人,只是强调自己将经验传给别人而已。这个问题其实是无需辩地,因为平心静气地读南老的书的人,是没有这种感觉的。

企图接触政坛,达到其教主理想云云更属恶意中伤。南不止一次强调政治与宗教不能相混。而其在政治上的成就也绝非作者所推崇的那个什么台湾李某可以相比。南老曾为两岸和谈奔波劳累,不知道这种接触政治是要得要不得?

董子竹的说法我虽不同意,并存其说而已。


——————————————————————————————————

而TOM历史文化的板斧是很欣赏老南的佛学的,转了老南的帖子还置顶加了荐。这种态度跟老南在帖子里文章中推崇雍正皇帝作为居士是有“正知正觉”显然有得一比。我在回帖中就说,虽然雍正是个好皇帝,虽然他也确实信佛,自命居士,然而说他有“正知正觉”显然是拔高了,你老南自己有没有“正知正觉”还是个问题,怎么倒给别人赏赐起“正知正觉”的封号来了?^_^

————————————————————————

TOM历史文化的板斧欣赏南老是他的自由,正如TOM的那个\"神\"欣赏董子竹是他的自由一般。置顶加荐自然有自己的考虑,这是板斧的利。

只是不知道如果南老有没有正知正觉,说雍正是正知正觉便会成为问题,那么请问:作者是否正知正觉了?不然怎么知道别人有没有正知正觉?——别用同样的问题来反问我,我只会说我不但欣赏,而且佩服南老,因为我远远达不到他的水平,至于雍正是否正知正觉,我不知道,南老既然说了,姑妄言之,姑妄听之,但这并不会影响我推崇南老。


————————————————————————————————————

董子竹说东方文化之所以从老庄孔孟之后,步步下滑,其根本原因就是由于有了无数的南先生这样的大师、法师、“真人”,其实,南先生这样的大师、法师、“真人”又岂能让东方文化步步下滑?乾坤何重尔何轻?连“万古云霄一羽毛”都算不上,只怕是“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吧!

——————————————————————————————-

其实不但南老无法阻止江河万古流,想必作者也无法阻止的吧?

至于东方文化自老庄之后,步步下滑,姑妄言之,姑妄听之。不过这种说法倒是新鲜,看来佛教进入中国带来的印度佛教文化并没有与老庄争一雄长的实力了,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

想那老南先生发迹于蒋岛主治下的台湾,地方不大,倒是三教九流无所不有,李敖在《国民党与种猪》里说孔子的七十六代重重重重孙子的孙子孔德成是文化种猪,在北大讲演时说妖僧林云是“嘚儿”了,在《张天师可以歇歇了》一文里说张天师可以歇歇了……

——————————————————————————————————————

纠正一下,南老发迹并非开始于台湾,其于大陆时便有所成就了,这个历史追忆已有所披露,当然你可以说这又是在作秀,毕竟信不信是你的事。至于九流三教倒是事实,只是不知道与九流三教相交往会不会贬低身份?比如说老子与栖栖惶惶的孔子论礼会不会是自掉身价?

说到李某人,论其文学水平,我倒是挺佩服的,虽然不至于白话文前三名都他李某人。但如果说他李某人便所说便是正确,那我想也可以歇歇了。


——————————————————————————

我看大小通吃吃不了还兜着走的号称三教教主的老南先生虽说不是国民党豢养的文化种猪,倒也算得上一号文化种马,而且“老骥伏枥”,撒种过多过频,最好也去“嘚儿”了吧,因为你太累了,可以歇歇了……^_^

————————————————————————————

再请教一遍:南老什么时候自称三教教主?别再用他的追随者所吹捧的称号这种理由和糊弄我,这个理由太苍白而浅薄。

种猪?种马?呵呵,有意思,这个世界确实精彩,也确实直白,想到啥便会说啥。


————————————————————————-

最后照老规矩(或者说是我老毛病也行^_^),于此文将毕之时谨撰一联以赠南怀瑾老先生——

僧不是,道不是,儒不是,东西不是,一定找不着北,南子岂曾怀瑾?

天无知,地无知,人无知,春秋无知,休说过得了冬,夏虫焉可语冰!

————————————————————————————

写对联我可不象某“神”,书尚未通读便敢拿出来批。本人自认对联还没有到写的地步,就不现丑了。

就以南老的《狂言十二辞》作结吧:

狂言十二辞

南怀瑾

以亦仙亦佛之才,处半人半鬼之世。

治不古不今之学,当谈玄实用之间。

具侠义宿儒之行,入无赖学者之林。

挟王霸纵横之术,居乞士隐沦之位。

誉之则尊如菩萨,毁之则贬为蟊贼。

书空咄咄悲人我,弭劫无方唤奈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9 12: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发帖、回帖经常提示出错,今天运气不坏,一发便发上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12 10:43 , Processed in 0.275935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