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252|回复: 1

[【散文】] 穿透伤痕累累的历史————观《钢琴家》有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26 16: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部作品由波兰导演罗曼·波兰斯基根据本国钢琴家瓦拉迪斯罗·斯皮曼的自传体拍摄而成,而导演本省也负荷着相似的不堪回忆,于是汇合成了这一次的珠联璧合。本来我还一位影片就是将钢琴家怎样逃难的,其实远不是如此。电影借助他的双眼camera一样记录了这场人类历史上的浩劫,更由他的双手与钢琴的离合象征性的见证了精神领域的自由与桎梏之争。
  二战德军突然入侵波兰,纳粹开始逐步剥夺犹太人的一切甚至是消灭整个种族。沉重而血腥的一页历史,残酷得让我们不敢打开,华沙在短短数月里,50万人就只有6万人存在。在生命面前,乞丐和钢琴师没有区别,所以他一路卑微的挣扎,对斯皮尔曼来说上帝还是厚爱他的,他饱受着饥饿的折磨和各种羞辱,整日处在死亡的威胁下。他躲过了地毯式的搜查,藏身于城市的废墟中。幸运的是他的音乐才华感动了一位德国军官,在军官的冒死保护下,钢琴家终于捱到了战争的结束。期间,因为物质短缺,经济高涨,而不得不忍痛割爱贱卖了钢琴,放弃钢琴对于一个钢琴家来说意味着什么?可是饥饿让他掏出了身上仅有的钱,全家拼凑钱购得一块糖,切成六块。。。。。。导演波兰斯基在影片的处理上并没有花费太多的镜头拍摄他弹奏钢琴的技巧,而是把视线一直转向在战争以及主人公的逃生片段上。相信音乐虽然是他的一生的热情,但是求生才是他的生命的杰作。战争给我们带来的是无穷无尽的苦难和悲哀,战火纷飞的年代里除了生存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么?和平年代弥足珍贵!
  影片最后,钢琴家重又坐回了波兰电台的播音室,弹他未完的曲子。指下的旋律优美依旧,在他心里一定更加的弥足珍贵。经历了这样一番生死阔别之后,钢琴与音乐对他来说已不仅仅是兴趣、天赋与职业了,他应该会刻骨铭心地感受到这份失而复得的自由,能够不危险到生存的自由是多么令人感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rian1214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7-10-26 20:0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过这部影片..
让我感到震撼的其中一幕就是瓦拉迪斯罗在录音的时候炸弹就从头顶上扔下.....感觉有些让人不可思议.
还有那个军官把他从优太人群上火车中间拉出时,那一幕给人的印象也很深..感觉很好.
当然,最后他和那个德国军官的相遇,为了那块面包和果酱哭出来的让我感动了好半天.
在最后一幕他穿着德国军装大衣求救时被苏联人当成了德国人........后面背景荒废的城市,是我看过艺术处理的最好的景色

总体..好片啊好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30 22:32 , Processed in 0.373121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