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804|回复: 8

那些自称拥有高学历的男人们,你们果真读得懂《红楼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6 10:5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那些自称拥有高学历的男人们,你们果真读得懂《红楼梦》???????~·~
对著作的理解,是要用心的,相同的经历,才能激发你的共鸣,经历不一定形同,感受又怎能相同呢,再说,人的 认识是不断的发展的,千万不要说自己懂,即使懂,也是现阶段的懂。此文共欣赏(转自天涯)http://www.tianya.cn/New/PublicF ... e=914273&flag=1

陈晓旭离开了,在天涯似乎掀起了红楼热,大家都在议论着林妹妹的离去,有的人趁机诋毁中医,说陈晓旭的离开是因为中医误事;有的人竟然天马行空说陈晓旭是因为入了邪教,众所周知的事实是林妹妹皈依的中土佛教,是大乘佛法,那个哗众取宠的作者大概是个无神论者,成天想打击有信仰的善男信女们,如今饰演林黛玉的陈晓旭离开了,也使得此人有了扬名立万的机会,这种猥琐男又岂会放过出名的良机往黄土下的林妹妹再踩上两脚,溅上几处唾沫星子,好显得自个儿是个人物。于此,小女甚是不齿,甚是鄙视~
   说回《红楼梦》(石头记),读遍全书,得知宝玉虽痴,却还灵透,视功名利禄为粪土,离经叛道为正途,讨得贾政的打却也能写出几首歪诗,两幅对联。这些个偏才偏不是博得黛玉芳心的好处,而是那近似献媚的公道话~男儿是浊泥的身,女儿是水做的心。黛玉的怨来自体弱多病,才则似是天赋异禀,一句“冷月葬花魂”登时将“寒塘渡鹤影”对得是黯然失色,情、景、意更是高上几个层次,黛玉是为才女并非过誉。说道那冷香丸的主子薛宝钗不过是个世俗之人,善于察言观色,左右逢迎,不免轻视了宝玉反叛的天性,量她是大家闺秀,宽厚仁义,比之黛玉,实是少了几分拗真,多了几成持重。
   说到本书的作者曹雪芹,一个经历了无数心灵洗礼的落魄书生,除却身上浓浓的脂粉香气,倒也写了一本断人魂魄的《石头记》。他写此书的目的何在????是在油尽灯枯之时回想些香衣鬓影、调侃些风流韵事聊以自慰????非也!!!!其实此书命名为《石头记》记的就是石头,暗喻世人参不透世间万事万物尽皆虚幻,参不透的人便是又臭又硬的石头,自外不现灵气,于内难窥彻透。读过此书的人可曾记得那四句~满纸荒唐言,
   一把心酸泪。
   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
   荒唐的岂是言语,心酸的何止一人,痴迷的岂是作者,解得其中味的又怎会是又臭又硬的石头?????
   《红楼梦》问世已久,国内国外各处\"红学研究会\"香火旺盛不息,却不知到底研究了些什么出来???北京卫士的红楼选秀委实脏了许多人的眼,一个个獐头鼠目、腹中空空、满目骄横的假宝玉轮番献丑,一个个瘦弱不带贵气的薛宝钗只晓得卖弄风情,还有一拨拨脂粉浓郁的“林妹妹”目中空洞无物,哪有些我见犹怜、才气逼人的气势。但见那红楼学者端坐高台,以冷僻刁钻之术拣之、以中庸之语评之。诈一看之,以为此人熟读红楼,已尽得红楼之深髓,细度之也不过是个博闻强记之辈,如此而已~何以得知????宝、黛、钗三人选得形似不难,神似却是不易。以此人修为,凭何辩之、选之????
   说到红楼梦的主旨,又岂止冲破封建枷锁此等肤浅言语所能囊括~,各位看客不妨读一读红楼梦第一回书中跛脚道人的~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神仙忘不了。
   今将身在何方? 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 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至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生日日说思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曹雪芹先生已看破,看透,写下一本代表中国古代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并非为了能流芳百世,依小女看来,而是借书劝诫世人于万事万物不必执著,流不尽的泪珠儿也是枉然,有用不尽的金满箱也会有沦为乞丐人皆谤的那一天。看不透这一切的都不过是那又臭又硬的石头,不过通灵宝玉倒是只有一块。
   看完小女的文章,那些自称有高学历的污浊男人们,你们还认为读懂了《红楼梦》?????
   香消玉殒的陈晓旭便是林妹妹,她已然入定,再潦倒的欧阳奋强还是宝哥哥,胡子拉杂的形象也不过是保护自己免得被妒忌所害的盔甲,能入戏,便能痴,痴者迷也,定是性情中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6 11:25:22 | 显示全部楼层
读懂那玩意干啥,累不累,读懂了就有学问了?搞得那么悬,不就一本小说吗,饭不要吃得太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6 11:29:09 | 显示全部楼层
依小女看来,而是借书劝诫世人于万事万物不必执著,流不尽的泪珠儿也是枉然,有用不尽的金满箱也会有沦为乞丐人皆谤的那一天。

女孩家家的心思果然明澈清洁

无奈的是

先偷摘苹果的夏娃,而不是亚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6 11:40:0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作者是喜欢CCTV版的《红楼梦》了,据我所记,当年该剧出来,亦是恶评不断(有点象CCTV版的《笑傲江湖》刚出时所面临的批评),只不过,二十年来披着“经典”的外衣(其实,经典的只是曹雪芹的《红楼梦》这本著作。)年年播放,又没个竞争对手,久而久之,自然混个“脸熟”啦。

我希望新版的《红楼梦》,至少在年龄上修正一下,诸多红学家考证,林黛玉进贾府时,年龄为6岁。

(也有说13岁的 [ 《红楼梦》自身也有一点自相矛盾之处,难怪大家有争议 ],不过,不管怎样,整个红楼梦里的少男少女,是一个逐渐成熟、长大的过程,但在影视剧各版本中,却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自林妹妹从入贾府到死,演员都是一般大、类似的行为举止,搞什么啊?[ 破绽啊,林妹妹、宝弟弟等,一开始的行为举止,应该更天真一点,后期更稳重一点,毕竟年龄不同嘛,影视剧连这个起码的东西都没有表现,真是汗水啊…… ])

另外,希望八十回以后,能减则减,别画蛇添足了,(诸如越剧版的王熙风骗婚)等等。

红楼梦只有一个作者:曹雪芹,其他作者的续作全不正宗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6 11:4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aπολλωv于2007-10-06 11:29发表的 :


女孩家家的心思果然明澈清洁

无奈的是
.......


呼叫妇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6 11:4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没看过,感觉很无聊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6 13: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林带于是一种情节,孤芳自赏的情节,本文也是.....有此情节的人就会有共鸣,没有的就不会有共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6 17:31:2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化的高节奏生活,誰TM的还捧着那么厚的一踏纸~~~~~~~~~~~还TM的产生补了任何价值,~~~
楼主真是强~~~你读了,I 服了U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6 19:59:44 | 显示全部楼层


莫名其妙的帖子,高学历和读懂红楼梦有什么必然的因果或者必然联系吗?

爱因斯坦可能还不知道红楼是什么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12 16:53 , Processed in 0.378935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