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977|回复: 0

[【文史类】] 2006年读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30 14:46: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创非首发,其实是我的博客http://awuluan.blog.sohu.com/希望大家不要来,我基本不太写.


06年 3月27日 星期一 晴
天气转热。晚上李天舒与小詹找我。他们想请我当结婚的伴郎,理由是实在想不起还有谁比里李天舒长地更难看。还特意去了伴娘家,一见伴娘,嚯,好家伙,比我还难看,心里想起一句台词:我想打人。
近来小詹怀孕,李天舒已不能行房事。据说每日在床上做作爱状。并改名:床板日穿。

晚上回来漫看论文,其中某篇叫《红尘深处的一声叹息》,讲张爱玲不错。其实也可以说是张的小说不错。以前看好象是陈思和的书,某一节讲到张的《倾国倾城》,也是好书也,可惜我对文学一涂所闻见甚少,以后当补课。

看电视,某文史馆员回忆黄金荣,说黄对他说,以前杜月笙叫黄老阿爸,后来叫成了金荣哥了。颇发噱。

         3月28日 星期二

晚睡,读赵光贤先生的《中国历史研究法》,带有当时的时代风气,语多平实。赵光贤先生是河北省玉田县人,于1910年2月24日出生在江苏省奉贤县(现已归入上海市),当时,赵先生的父亲在那里当县长。在赵光贤先生六岁那年,他回到了老家河北玉田县。
晚上于花之林打牌,赢300。报上见刘以达(就是大内密探中演皇家特工的那位)照片,众人皆以为象我,伤心啊。


           3月30日 星期四
日间无事,读关于中苏论战及50-----70年代中国的外交政策的论文,此一是非,彼一是非。晚间重读光武帝纪上,刘秀起兵时年28。

         

           4月1日 星期六
愚人节,向厉天雄致以节日祝贺。
读《明帝纪》
下午去监工,李田鼠的爸爸说以前隔壁有一个人的儿子在浦东读书。某日回家,原本算好5元买中饭,5元车钱。吃饭时觉扎肉太好吃,于是又花了5元,又吃了一份,结果只好从70里外走回家。真性情中人。


           4月2日 星期日
李天舒之曾祖下落有2,一是说和一个外国女人结婚并旅居国外,而我在其祖父的交代自传中发现其曾祖死于昆山黄墩镇的大众抚育坊,盖版本不同,想自传系向党交代,当为事实。
今日晚上瞎逛时,李车与人碰撞,保险架被拉了下来。
读章帝纪。下载到《三国志集解》。


         4月3日 星期一
读和帝殇帝纪。前几日讨论老虎和狮子哪个厉害,不料看电视真有人做了几个模型比较二者谁厉害,有关公战秦琼的味道。
         4月4日 星期二
读安帝纪。几篇帝纪颇觉都差不多,社会动荡,皇帝不断的下罪己诏。专制制度大体逃不掉黄炎培所说的周期。毛主席当时回答颇妙:我们已经找到了跳出这个周期的办法,就是靠民主。呵。。。。。
         4月5日 星期三
看欧洲冠军杯。国米不争气,被淘汰。不过比利亚雷尔踢的十分好,该晋级。AC米兰涉险过关,里昂踢的也不错。
读顺帝冲帝质帝纪。
昨夜大雨,打雷。正和李田鼠在车里聊天。我说雨会不会渗进来。李田鼠说:进来还叫轿车吗?一会儿,他觉得脚被打湿了,一看,脚下一个水塘,雨渗进来了。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4月6日 星期四
巴萨,阿森钠晋级。
读桓帝纪。
晚上读到某篇评论曾志回忆录的文章,很好。
  曾志简历
      1911年生于湖南宜章县一个官僚地主的家庭。
      1924年在衡阳第三女子师范学校受到革命思潮的影响,1926年秋进湖南农民运动讲习所,参加共产党。
      1928年参加湘暴动,随后是井冈山,任后方医院总支部书记。
      1929年到福建工作,先后任闽西团特委书记、厦门省委秘书长、福州中心市委秘书长、福霞县委书记等职,1932年与陶铸结婚。
        1937年任湖北省委妇女委员会书记,1939年到延安进马列学院学习,整风时受到严厉审查。
        1945年到东北,任沈阳市委委员兼铁西区委书记员、地委组织部长、沈阳市委职工部长。
      11954年后,任中南局重工业部副部长、广州市电业局党委书记、局长、工业书记等职。1967年陶铸被打倒后,在中南海被禁。1969年10到粤北翁源县劳动。1973年回北京。1979年任中央组织部副部长,1983年离职,任中顾委委员。
      1998年逝世。
  其中某段曰:“我的女儿总问我一个问题:爸爸死得那么惨,你在文化大革命中受了那么大的罪,你怨不怨毛主席?这是个很肤浅的问题。我跟随毛主席半个世纪并不是靠个人的感情和恩怨,而是出于信仰我对我选择的信仰至死不渝,我对我走过的路无怨无悔,那么我对我的指路人当然会永存敬意!我叹口气,对我的女儿说:“不怨,主席晚年是个老人,是个病人嘛!”(曾志,1999:534─535)
        
曾可能是出于信仰,但陶铸却像女人嫁人一样永不背叛。庐山会议上,陶铸曾以女人嫁丈夫的比喻劝说黄克诚:“你我都读过一点所谓古圣贤之书,一个人身于世,不讲究操守是可悲的。尤其我们作为一个党员,对党的忠诚等于旧社会一个女人嫁了人一样,一定要‘从一而终’,决不可‘移情别恋’,否则使不能称为‘贞节’之妇。”(李锐,1999:309)其实,严格说来,陶铸也没有“从一而终”,毛长期信用他,最后却置之于死地,主要原因,可能就是他“移情别恋”于刘少奇了.
        
      如果毛在文革中没有保护曾,如果曾还是处在监禁中,也许曾还是这样说。革命者生命的全部意义就是革命,他们必须无条件地肯定革命,无怨无悔地承受据革命逻辑而推出的一切。曾志不明白的只是:“毛主席英明了一世,为什么在他的晚年,要搞这么一场天怨人怒的‘文化大革命’?”事后她想用“老人”、“病人”来解释毛的晚年,善心的背后似乎有上点讽刺意味,“一代风流”的毛泽东,死后居然要这些听凭他摆布的人来宽宥。其实,并不是老人、病人做的一切都可以原谅,而且,发动文革,既非老人的昏愦,亦非病人的狂乱,而是毛社会理想与个人追求的逻辑延伸,是他深思熟虑、周密安排的产物,并非胡闹,无论是1966年他写给江青的信还是1970年他在天安门城楼上与斯诺的谈话,都表明了这一点。1976年毛发起“批邓”运动时确实是老人、病人,但他的脑袋是清醒的:他看准了邓小平与他在政治路线上的分歧。对于像文革这样的空前事件,是绝不能用“老人”、“病人”来解释的。
        
      有两个工作需要进行,第一,站在革命的立场,究竟应对毛作如何评价?第二,站在民族历史和国家利益的立场,如何评价毛以及以他为旗帜的中国革命的遗产?有反省精神的革命者也许可以进行第一项工作,至于第二项工作,革命者却必须完成一次思想革命才能进行。\"


革命乎?玩笑乎?


          4月7日 星期五
网上说过江大桥上发生交通事故,死伤惨重。
读灵帝纪。
读侯仁之先生的文章《四记我的业师洪业(煨莲)教授》。其中侯先生因送人去解放区,要遭日军通缉,洪先生竟要他不要逃跑,要他死的轰轰烈烈。知识分子迂腐不堪,可是胆识过人,爱国心昭然,好男子。
看论文《李登辉和国民党的三次分裂》始知连战,宋楚瑜当日皆李登辉之打手。好友名李敦辉。老师点名有意无意叫成李登辉,全教室哄笑,有人喊:打倒台独。

        4月8日 星期六
晚上下大雨。
        4月9日 星期日
读献帝纪。
8荣8耻被改编为歌曲,有趣。建议以后提口号最好少点,有利大伙记忆。
        4月10日 星期一
读皇后纪上。
替方源给他妈交医疗保险费。
晚上被抓去陪逛街。正值中学放学,呼啦啦一片男女学生。小詹曰:漂亮的女生是和一个男生一起走的,难看的则和一个女生一起回家。李田鼠问:那么你那时是和男生一起回家还是和女生一起回家?小詹说:和女生。接着她加了一句:我是长得漂亮又比较矜持的。我们晕倒。
李田鼠外婆一家皆鹰钩鼻。小詹说有一次参加他表哥婚礼,李田鼠外婆一家围着她说话,她以为是一帮巫婆围着她。

        4月11日 星期二
读皇后纪下。
打牌,赢500。
KTV唱歌。
       4月12日 星期三
读刘玄刘盆子列传。
无事。

       4月13日 星期四
读王昌刘永张步卢芳传,隗嚣公孙述传。
       4月14日 星期五
读宗室四王三侯传,晚上打麻将。
      4月15日 星期六
读邓禹寇恂传 冯异贾复传。
晚上与2W一起参加风月活动,作壁上观。打听三妹与人私奔。
洗脚,闻小裴 小张皆回家,浩叹不已,人生无常啊。
人之境遇真如随风落花,想想依门诸位,皓齿明眸,不过以贫而沦落于此,又可浩叹。
       4月16日 星期日
心情大坏,无心读书。
读吴汉盖延陈俊臧宫传 耿传
       4月17日 星期一
读姚期王霸祭遵传 任光李忠万修邳彤传
       4月18日 星期二
读刘植耿纯传 朱佑景丹王梁杜茂马成刘隆马武传
兰兰未回家,一喜。与老陶,王磊打牌狂赢,只是一分也没收到。

      4月19日 星期三
晚上无聊看论文,看到李先生的文章《冲绳出土明刀论介》,文中说几乎朝鲜韩国全境皆有明刀,以前看某人说因为南沙群岛发现中原的钱币,所以南沙群岛为理所当然的中国领土,那朝鲜韩国,甚至日本岂不,呵呵呵呵。
天下纷纷,皆恃力者也,俄国还拿走我们150万平方公里,找谁说理去?
读窦融传
读金祥林先生的《蔡元培推迟殿试考辨》其引证蔡自订年谱。又引李慈铭日记,无为辞费就解决问题,考证虽小,亦是佳作。
晚上闲看史书,觉近年于网上得书不少,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等各类主要之注解皆有,后当努力也。
看现代史关于毛主席的问题,当然是个及其复杂的问题。以前我简单的归为权利斗争,当然的皮相之论。我以为虽然毛主席在当时似乎很为权利之间的斗争费神,但是其实毛自视甚高,刘少奇在其眼里算什么东西?问题就出在自视甚高,又没有适当的约束,自然的权由己出,事由己出,真以为自己就是拯民于水火的观世音,全世界人民心中唯一的红太阳。我乡的土话就是自相信,就是刚愎自用。
革命,拯救,以今日观之,毋宁说是笑话一场。试可推想今日之毛主席于泰山蒿里又有何说?
同样,推广3个什么,8什么的,又为何来?人刚开始还清醒。知道几斤几两,周围的人包围着,净说好听的,说着说着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真以为自己是救星。
一部25史不过尔尔,可惜倒霉的就是我们老百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4月20日 星期四
读马援传 卓茂鲁恭魏霸刘宽传 伏湛侯霸宋弘蔡茂冯勤赵熹韦彪传。
看欧冠,阿森纳一球赢比利亚雷尔。
见一奇文,录之于下:
中国古代王朝盛衰兴亡的“周期率”王子今(中共中央党校 ,北京 100091)  
  〔摘  要〕考察中国古代政治史 ,可以看到一种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 ,这就是王朝的兴盛与衰亡呈现交替重复的律 。后来有人以所谓“其兴也勃焉 ,其亡也忽焉”概括这一现象 。自秦代至于清季 ,中国社会经历了数十次这种盛兴亡的政治变易 ,尽管实现了缓慢的进步 ,但是以专制主义体制为主体结构的中国政治形式本身 ,则似乎并没有生根本性的变化 。“兴亡”之间 ,有多种历史因素的合力的作用 ,而统治阶层本身的因素 ,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对政治史的这种周期变化 ,毛泽东曾经说 :“我们已经找到新路 ,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 。这条新路 ,就是民主 。”这番地有声的话语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谋求实现中国政治形式的现代化的决心和信心 。然而要真正实践这一意志 ,需要切实的努力 。  
〔关键词〕中国古代 ;王朝 ;盛衰兴亡 ;周期率  
〔中图分类号〕K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 3909(2002) 01 - 0101 - 06
  左传·庄公十一年》记录了鲁国大臣臧文仲这丑角形象匆匆忙忙仓皇退场。段政治评论 :“禹、汤罪己 ,其兴也悖焉 ;桀、纣罪分析历史上的有关现象 ,有益于认识中国政治亡也忽焉。”说夏禹和商汤这样的先古圣王每史的若干规律 ,也可以为今天从事政治管理的人们罚自己 ,国家因此勃然兴盛 ;而夏桀和殷纣这样提供某种历史经验。暴之君却总是归罪于人 ,政权于是迅速灭亡。  一、中国古代王朝盛衰兴亡的历史扫描解释说 :“悖 ,盛貌。忽 ,速貌。”与《左传》这段文类同的内容 ,又见于《说苑·君道》和《韩诗外传》自公元前 221 年秦王朝实现“大一统”到 1911不过 ,发言的主体前者是君子 ,后者是孔子。年清王朝灭亡 ,中国历史上先后共存在过 62 个正式·君道》写道 :“君子曰 :‘ ……昔者夏桀、殷纣不的王朝 ,统治时间平均 60 年左右。有 26 个王朝执过 ,其亡也忽焉 ;成汤、文、武知任其过 ,其兴也政时段超过 40 年。实际上大略可以看作统一王朝’”《韩诗外传》卷三则说 :“孔子曰 :‘昔桀、纣不的只有 11 个 ,即秦、西汉、新、东汉、西晋、隋、唐、北过 ,其亡也忽焉 ;成汤、文王知任其过 ,其兴也勃宋、元、明、清 ,平均统治时间 146 年。自西汉之后 ,”东汉、唐、北宋、明、清等王朝统治的时代 ,都是大体左传》说“禹、汤”,《说苑》和《韩诗外传》则写作能够实现社会稳定、创造文化辉煌的时代 ,存在时间、文、武”和“成汤、文王”。“悖”字和“勃”字原分别都在 200 年左右 ,或者 200 多年。通 ,有时又写作“ ”字。后来人们有时用“其兴在以政治史为主体内容 ,以至被有的思想家尖焉 ,其亡也忽焉”这样的说法来概括中国古代王锐地称之为“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1 ]中国传统史繁兴替的现象。有人认为这种循环往复的“兴”学文献中 ,人们所看到的历史 ,其实大都是一个个王”,已经形成了一种“周期率”。朝“兴亡”历程的记录。而后代王朝的兴亡 ,又总是中国古代的政治史是诸多政权交替兴衰的历前代王朝兴亡的历史过程的再一次重复。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汉代学者董仲舒在《春秋繁露·精华》中写道 :怀闺秀》所谓“乱烘烘 ,你方唱罢我登场”,用漫“古之人有言曰 :‘不知来 ,视诸往。’今春秋之为学法描绘了这样的历史过程。我们看到 ,每一个也 ,道往而明来者也。”“吾按《春秋》而观成败 ,乃切场”的新兴统治集团大多风风火火地出台 ,堂于前世之兴亡也。”视往知来 ,道往明来 ,考察前正地亮相 ,而终于“唱罢”的前代执政者 ,总是以代的“成败”与“兴亡”,总结有关的政治经验 ,这是传统中国社会的著史者们、论史者们以及读史者们的共同的动机。唐代诗人笔下所谓“慨焉感兴亡”[2 ],“著 论 谈 兴 亡”[3 ],“引 古 惜 兴 亡”[4 ],“下 笔 证 兴亡”[5 ],“史书阅兴亡”[6 ]等等 ,也都体现了文化人对古来“兴亡”的同样的关心。位居执政集团中枢的帝王将相 ,更往往集中非常的精力特别瞩目于历代王朝“兴亡”更替的历史演变。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等人讨论政治史的进程时 ,就曾经指出他所注意到的“看古之帝王 ,有兴有衰 ,犹朝之有暮”[7 ]的规律。对于古代政权这种“兴亡”的交替 ,在传统政治意识中 ,通常以为是“天数”所定 ,也就是说“天命”实际上已经事先规范了一个王朝存在于历史时段上的限数。历代服务于帝王将相的文士中 ,有专门以占星、卜筮、望气等技术期望探求和窥知这种“天数”的。当然 ,开明之士也有“数虽天定 ,业乃人为”的比较清醒而积极的认识[8 ],着重强调“人为”因素对于历史进程的意义 ,然而持这种见解的人 ,实质上依然没有能够否定“天数”的作用。  二、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重复古代中国新旧王朝的更替 ,是人所共见的历史事实。然而对于这种事实所反映的历史变化的性质和意义 ,不同的人则有不同的认识。对于这种王朝更替的过程 ,新王朝的统治者看作是革故鼎新 ,是一种“革命”。“革命”这一政治语汇的最初使用 ,就是指这种历史现象。《周易·革》:“天地革而四时成 ,汤、武革命 ,顺乎天而应乎人。”唐代学者孔颖达解释说 :“夏桀、殷纣 ,凶狂无度 ,天既震怒 ,人亦叛主 ,殷汤、周武 ,聪明睿智 ,上顺天命 ,下应人心 ,放桀鸣条 ,诛纣牧野 ,革其王命 ,改其恶俗 ,故曰‘汤、武革命 ,顺乎天而应乎人’。”然而客观地说 ,历史上多次发生的这种改朝换代的过程 ,从宏观的视角考察 ,究竟是不是真正推动了历史的前进呢 ? 是体现出了历史的进步 ,还是仅仅不过是历史的往复的循环和历史的简单的重复呢 ?在每个新王朝建立之初 ,代表着新兴政治势力的执政者们总是宣称“其兴也勃焉”的政治成功是“天命”的体现 ,是“天意”的实践。这当然首先是一种利用神秘主义文化的社会影响来美化自我、抬高自我、扩张自我的政治宣传 ,然而在当时也未尝不是相当一部分人内心的真实的政治情感的反映。也就是说 ,新的王朝的建立 ,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 ,可以说确实是新生的富有朝气的政治势力战胜陈腐保守的政治势力的成功之举。从这一角度来看 ,这种新旧更替 ,与其说是“天意”的作用 ,毋宁说是“民意”的作用。前面引述的孔颖达赞美“殷汤、周武”的话 ,“上顺天命 ,下应人心”,后半句看来是对的。唐太宗贞观年间 ,魏征曾经上疏发表对于前朝“兴亡”的分析意见。他说 ,自古受天命者 ,“控御英雄 ,南面临下”,都希望能够“本支百世 ,传祚无穷”,然而往往“克终者鲜 ,败亡相继”,很少能够保持起初的朝气和活力 ,得以善终。其原因究竟在哪里呢 ?魏征以为 ,这都是因为“失其道也”,即忘却了成功执政的合理的政治基础和原则。以隋王朝为例 ,起初以英锐的政治风格勃然兴起 ,一时“统一寰宇 ,甲兵强锐”,“风行万里 ,威动殊俗”。然而因为压迫剥削民众过于残重 ,以致“民不堪命 ,率土分崩”,实现统一不过 29 年的隋帝国迅速灭亡。魏征总结其“兴亡”的经验教训 ,严肃地说 :“怨不在天 ,可畏惟人 ,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9 ]指出在王朝覆亡的历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其实并不是“天命”,而是“人心”。这里所谓“载舟覆舟”云云 ,原本见于《孔子家语·五仪解》中所引孔子的话 :“夫君者 ,舟也 ;庶人者 ,水也。水所以载舟 ,亦所以覆舟。君以此思危 ,则危可知矣。”又《荀子·王制》:“庶人安政 ,然后君子安位。传曰 :‘君者 ,舟也 ;庶人者 ,水也。水则载舟 ,水则覆舟。’此之谓也。”都使用了一个非常贴切 ,又富有历史哲理的比喻 ,说民众如水 ,君王如船 ,水流和顺 ,则可以载负执政者 ,浪潮激逆 ,也可以使执政者倾覆。也就是说 ,民众的意志 ,在根本上决定着政权的存亡安危。从“水则载舟”的角度说 ,新王朝的建立 ,在一定意义上是得到民众相对的拥戴的 ,而社会的安定、经济的恢复 ,也是适宜于历史进步的条件。中国古代若干所谓“盛世”,可以说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回顾历史 ,我们可以看到 ,从秦代到清代 ,中国社会状况在这种王朝频繁更替的演变历程中尽管实现了缓慢的进步 ,但是以专制主义体制为主体结构的中国政治形式本身 ,则似乎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历史变化。  三、其兴之“勃”与其亡之“忽”中国古代王朝的“兴亡”,有大致相类同的演化过程。总结这种过程共有的历史规律 ,对于我们理解中国政治史 ,是有积极意义的。
古代王朝更替过程中其兴之“勃”与其亡之王道而立私爱 ,焚文书而酷刑法 ,先诈力而后仁义 ,“忽”,是特别值得注意的现象。以暴虐为天下始。”而秦二世又进一步以“无道”治一个王朝在兴起之时 ,其创始者往往代表着新国 ,更变本加厉地推行暴政 ,“繁刑严诛 ,吏治深刻 ,生的社会力量 ,体现着先进的社会要求。新王朝的赏罚不当 ,赋敛无度”,以致“天下苦之”,从高官贵族政治风格具有积极进取的特征 ,执政者往往能够朝到平民百姓 ,人人自危 ,因此形成了一旦发生变乱 ,气蓬勃 ,意气风发 ,同时也注意谦虚谨慎 ,戒骄戒躁 ,就迅速土崩瓦解的政治局面。于是政风清新 ,政府有较高的效率 ,政治、经济、文化贾谊的这种从政治战略角度发表的批评 ,得到等多方面的创获十分富集。许多人士的赞同。《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引伍被所然而 ,每一个王朝都不能避免“其亡也忽焉”的谓“绝圣人之道 ,杀术士 ,燔《诗》《书》,弃礼义 ,尚诈历史命运。力 ,任刑罚”之语 ,《汉书·吾丘寿王传》引吾丘寿王所“兴亡”之间 ,有多种历史因素的合力的作用 ,而谓“废王道 ,立私议 ,灭《诗》《书》而首法令 ,去仁恩而统治阶层本身的因素 ,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任刑戮”之语 ,《盐铁论·褒贤》记录文学所谓“弃仁义反复发生的旧王朝“其亡也忽焉”的历史事实 ,有积而尚刑罚 ,以为今时不师于文而决于武”之语 ,《汉书极的警示作用。·刑法志》所谓“毁先王之法 ,灭礼谊之官 ,专任刑罚”汉初具有战略眼光的政治思想家贾谊有《过秦之语等 ,实际上都可以看作贾谊上述政治见解的复论》与《治安策》传世。朱熹曾经说 :“汉初贾谊之文述。质实。”又说 :“贾谊固有才 ,文章亦雄伟。”[10 ]鲁迅曾明人张燧《千百年眼》卷五有“《过秦论》出《丹经赞赏贾谊的政论“为西汉鸿文 ,沾溉后人 ,其泽甚书》”条 ,说到另一种与贾谊之说类似的论述 :“贾长远”[11 ]。毛泽东对于贾谊的政治识见也有高度的评沙《过秦论》末所云‘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为宋价[12 ]。《过秦论》是最早的以战略眼光较系统地总儒所笑 ,不知其原出《丹书》也 ,曰 :‘仁得之 ,以仁守结秦王朝兴亡的历史 ,较全面地分析秦政之功过得之 ,其量百世 ;以不仁得之 ,以仁守之 ,其量十世 ;以失的著名政论。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 ,已不仁得之 ,以不仁守之 ,必及其世。’可见读书不多 ,经大段引录了贾谊《过秦论》的内容 ,并且真诚地感未可轻议古人。”张燧所引《丹书》不知所本 ,当然也叹道 :“善哉乎贾生推言之也 !”贾谊写道 :秦以无敌未可以此断言贾谊《过秦论》之说“原出《丹书》”,但于天下的军事强力 ,一一翦灭六国 ,实现了统一 ,当是这种政治观点确实存在 ,并且已经提炼得十分精时 ,新建立的秦王朝在一定程度上是得到了民众的当 ,则是无可怀疑的事实。拥护的 ,据说“普天之下 ,抟心辑志”,“天下之士蜚然贾谊说 :“秦王足己而不问 ,遂过而不变。二世乡风”,“莫不虚心而仰上”。于是 ,“秦王之心 ,自以受之 ,因而不改 ,暴虐以重祸。”这样的政权 ,“亡不亦为关中之固 ,金城千里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一宜乎 ?”以为极端专制的秦王朝迅速灭亡 ,是历史的心以为帝祚永久 ,可以传于万世。但是仅仅过了 12必然。贾谊还指出 :“秦俗多忌讳之禁也 ,忠言未卒年 ,公元前 209 年 ,陈胜倡义 ,“斩木为兵 ,揭竿为旗 ,于口 ,而身糜没矣。故使天下之士侧耳而听 ,重足而天下云集响应”[13 ],在各路豪杰的进击之下 ,秦帝国立 ,阖口而不言。”言论的严格禁锢 ,是专制制度的突迅速灭亡。出特征。不过 ,这种禁锢并不能平息民众的怨愤 ,反《过秦论》说 ,秦以弱胜强 ,终于实现统一 ,然而而会激起更强烈的反抗。正如《过秦论》所指出的 :又迅速败亡 ,是有历史原因的 :“(秦王朝) 以六合为“秦之盛也 ,繁法严刑而天下震 ;及其衰也 ,百姓怨而家 , 函为宫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身死人手 ,为天下海内叛矣。”笑者 ,何也 ? 仁义不施 ,而攻守之势异也。”贾谊认对于王朝衰亡的历史因素的分析 ,曾经是许多为 ,秦王朝崩溃的原因 ,就是不推行以“仁义”为主旨史学论著的主题。一般认为 ,历朝政治危局发生的的德政 ,没有考虑到夺取天下和保有天下 ,基本政策基本类型 ,古代王朝覆灭的诸种因素 ,可以归纳为这应当有所不同。这里所说的“仁义不施”,是指秦王样几种情形 ,这就是 :政争、外侵、天灾、民变。也就朝的统治者在实现“大一统”之后 ,仍然采用战争时是说 ,统治阶级内部的党争及地方势力的割据、外族期崇尚强力的政策 ,以暴虐之心与暴虐之术治国 ,终的入侵、严重的自然灾害 ,以及由诸种因素引起的大于导致了不可挽救的政治危局。贾谊还批评说 :“秦规模的民众武装抗争等等 ,是导致历代王朝衰亡的王怀贪鄙之心 ,行自奋之志 ,不信功臣 ,不亲士民 ,废主要原因。
历代王朝形成政治危局的政争 ,比较常见的有危机 ,给被压迫阶级不满和愤慨的迸发造成突破口。皇族成员争夺帝位、朝臣朋党相互倾轧、割据势力威要使革命到来 ,单是‘下层不愿’照旧生活下去通常胁中央、军阀集团发动政变等。由于在专制时代 ,把是不够的 ,还需要‘上层不能’照旧生活下去。(2) 被握帝权即意味着占有一切 ,皇族集团中的成员夺取压迫阶级的贫困和苦难超乎寻常地加剧。(3) 由于最高权力的斗争 ,往往异常残酷激烈。地方割据势上述原因 ,群众积极性大大提高 ,这些群众在‘和平’力侵害中央权力 ,甚至发动武装叛乱的情形 ,也屡屡时期忍气吞声地受人掠夺 ,而在风暴时期 ,无论整个导致严重的政治危机。军阀集团发动政变 ,是中国危机的环境 ,还是‘上层’本身 ,都促使他们投身于独古代相当普遍的政权转移形式。南朝宋、齐、梁、陈立的历史性行动。”[14 ]立国 ,都是以军事势力逼前朝皇帝禅让从而夺取政有些政论家特意从统治者的性格特征、行政风权。可能正因为如此 ,南朝的开国君主 ,除齐高帝萧格和具体政策方面寻找政权覆灭的原因。董仲舒道成外 ,都称“武帝”。军人政变取得天下的最典型说 ,国家的安定或者危亡 ,关键在于最高执政者的用的史例 ,当然是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的故事。人思想和用人政策[15 ]。李世民说 ,秦迅速败亡的教许多时期 ,专制主义王朝所面临的主要政治危训 ,在于最高统治者生活奢淫 ,又专好刑罚[16 ]。有局 ,是由外敌入侵所导致的。比如 ,北宋王朝在辽、的清醒的分析家则指出 ,导致王朝崩溃的因素 ,并不金、西夏军事威胁的压力下长期不能自振 ,最终在金在于一两个最高统治者个人的品质和才识 ,或者他军的进攻下覆灭。南宋王朝也为蒙古所灭。不过 ,们一时一事的失误 ,而在于整个统治阶层的政治素纵观历史 ,因外敌入侵而终于灭亡的政权其实并不质 ,在于整个政治体制的运行机能。很多。1840 年以后 ,清王朝所面临的列强威胁空前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的名著《日知录》卷二严重 ,这是当时世界形势的演变所决定的 ,与其他历有“殷纣之所以亡”条 ,其中发表了这样的见解 :“自史时期外侵导致政治危局的情形有所不同。古国家承平日久 ,法制废弛 ,而上之令不能行于下 ,对于以农耕为基本经济形式的社会来说 ,自然未有不亡者也。”顾炎武说 ,纣是由于“不仁”而亡天灾害是十分严重的威胁。专制王朝的经济基础主要下的 ,人人都这样认为 ,我却以为不尽然。纣身为国在于农业。天灾造成的大面积农田歉收 ,不仅使政君 ,沉湎于酒 ,又有刳孕斫胫的残暴行为 ,后世只有府断绝财政来源 ,因灾害导致的民众流移对于政局以淫乱残酷闻名的北齐文宣帝高洋可以和他相比。的稳定更形成严重的威胁。然而实际上“商之衰也久矣”,《尚书·盘庚》说到卿大民众暴动 ,是政治危局中最为严重的形式。规夫不从君令 ,《尚书·微子》说到小民不畏国法 ,《尚书模较大的民变 ,在执政集团行政调节能力低下的情·泰誓》说到民玩其上而威刑不立。在这样的形势况下 ,往往会导致政权的迅速崩溃。王莽统治末年 ,下 ,以道德才能中等的君主守国 ,也不能保 ,更何况因为社会矛盾的普遍激化而引起的民众起义迅速蔓纣这种“狂酗昏虐”的帝王呢 ? 而高洋的恶劣未必减延扩展 ,震动全国 ,形成了导致新莽政权走向崩溃的于纣 ,北齐当时却能够强盛 ,这是因为其时“主昏于社会洪流。在奋起反抗新莽政权的绿林军和赤眉军上而政清于下也”。到北齐后主高纬当政时 ,“国法的强大军事威势下 ,新莽王朝灭亡。东汉末年 ,黄巾荡然”,于是被北周执政者宇文氏取而代之。顾炎武起义的爆发也对汉王朝的统治形成严重的威胁。后说 ,总结殷纣之“亡”和周武王之“兴”的历史因素 ,通来历代王朝中 ,直接为民众暴动所推翻的 ,有隋王常都用“仁”至于极致的周武王攻伐“不仁”至于极致朝、元王朝、明王朝等。的殷纣作解释 ,这实际上是不准确的说法 ,并没有揭上述历朝政治危局的基本类型 ,其实有时也存示历史的真正缘由。顾炎武关于殷亡之原因的分在着相互交叉的表现。例如天灾和民变的合力 ,往析 ,一反通常将责任归于殷纣一人的传统认识 ,指出往成为许多王朝覆灭的原因。而民变的爆发 ,有时“主昏于上”未必导致亡国 ,他认为国家衰亡的主要又是以天灾作为直接起因的。原因是“法制废弛”,这一见解是值得我们重视的。除了以上诸因素之外 ,统治阶级上层的极度腐中国古代政论家分析旧政权因政治危机而覆灭败是尤其值得总结的历史教训。的情形 ,指出有“土崩”和“瓦解”两种形式。“瓦解”列宁曾经从三个方面指出“革命形势的特征”:原义指分裂 ,“土崩”则指政治体制和社会结构无可“(1) 统治阶级已经不可能照旧不变地维持自己的统挽救的粉碎性的破坏。“天下之患在于土崩 ,不在于治 ;‘上层’的这种或那种危机 ,统治阶级在政治上的瓦解 ,古今一也。何谓‘土崩’? 秦之末世是也。”[17 ]
“土崩瓦解”这个成语经常被用来形容王朝的衰灭。象。有人在总结这一历史现象时 ,使用了“周期率”班固在《秦纪论》中就说道 :“秦之积弱 ,天下土崩瓦这一说法。解。”在“‘下层不愿’照旧生活下去”,“‘上层不能’照对于中国政治史上王朝兴亡的“周期率”的认旧生活下去”的“危机形势”下 ,即形成了“革命到来”识 ,历来议论很多。在关于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历史条件 ,于是新的政权移天易日 ,旧的政权“土的原因的讨论中 ,实际上许多意见也涉及王朝兴亡崩瓦解”。的“周期率”这一问题。元代文学家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写道 :有的学者提出的“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 ,意的理论 ,引起了学界的重视。这一理论对于中国社踌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作了土。兴 ,百会史、中国政治史的说明 ,自成其体系。其中对于我姓苦 ;亡 ,百姓苦 !”作者经行两京之间 ,感慨秦汉王们讨论的历史现象 ,称之为“周期性震荡”。朝的兴亡 ,最末一句 ,则有特殊的意味。回顾王朝兴论者指出 :“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停滞和周期性亡的历史 ,站在民众的立场上 ,确实是“兴 ,百姓苦 ;改朝换代 ,这两个重大历史现象有着深刻的内在联亡 ,百姓苦”。专制王朝的盛衰和兴亡 ,政治史舞台系。中国封建社会结构内部具有特殊的调节机制 ,上的开场与落幕 ,常常只能看到帝王将相们的表演 ,使它每隔二三百年就发生一次周期性的崩溃 (即震似乎与一般下层民众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 ,在普通荡) ,消灭或压抑不稳定因素并恢复旧结构。正是这人的意识中 ,对此似乎也并不会有特殊的关心。但种特殊的调节机制 ,保持了中国封建社会两千余年是王朝兴替期间所发生的严重动乱 ,却往往导致百的延续状态 ,使之呈现出社会结构的巨大稳定性。姓丧亡 ,经济凋敝 ,文化沦弃 ,社会倒退 ,形成全面的换句话说 ,中国封建制度是不能仅仅靠每个封建王灾难性的后果。朝长期延续而静态地继承下来 ,而是必须通过周期性的动乱和复苏一代一代地保存下来的。”[19 ]对于  四、对于“周期率”的认识其中所谓“周期性震荡”的观点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传统政治史论者误以为“天数”所定的古代王朝“中国封建社会的调节机制”等观点 ,有必要进行科大略经过一个历史时期就实现更替的现象 ,很早就学的分析。已经有人注意到 ,并且试图发现其中的规律。  五、“打破这周期率”:毛泽东与黄炎培的长谈战国时期得以流行的阴阳五行思想 ,以讲阴阳的《周易》和讲五行的《洪范》作为最集中的理论成1945 年 7 月间 ,在延安的窑洞中 ,毛泽东和以就。齐人邹衍把五行学说附会于社会历史的变易 ,参政员身份来访的黄炎培曾经有一次长谈。提出了“五德终始”说。这种理论用水、火、木、金、土黄炎培说 :“我生六十多年 ,耳闻的不说 ,所亲眼的相生相克和终而复始的循环变化来说明政权的兴看到的 ,真所谓‘其兴也 焉’,‘其亡也忽焉’,一人 ,替。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中 ,又将一家 ,一团体 ,一地方 ,乃至一国 ,不少不少单位都没“五德终始”说复杂化 ,创“三统”说。所谓“三统”说 ,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大凡初时聚精会神 ,就是“把朝代的递嬗归之于三个统的循环。这三个没有一事不用心 ,没有一人不卖力 ,也许那时艰难困统的名字是黑统 ,白统 ,赤统。得到哪一个统而为天苦 ,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继而环境渐渐好转了 ,子的 ,那时的礼乐制度就照着哪一个统的定制去办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有的因为历时长久 ,自然地理”。“三统”说与“五德终始”说的区别在于 ,“五德惰性发作 ,由少数演为多数 ,到风气养成 ,虽有大力 ,终始”说以五数循环 ,而“三统”说则以三与四为小循无法扭转 ,并且无法补救。也有为了区域一步步扩环 ,十二为大循环。因而“五德终始”说相对简单一大了 ,它的扩大 ,有的出于自然发展 ,有的为功业欲些 ,而“三统”说则相对复杂一些。[18 ]所驱使 ,强求发展 ,到干部人才渐见竭蹶、难于应付“五德终始”说或者“三统”说 ,都是以循环为规的时候 ,环境倒越加复杂起来了 ,控制力不免趋于薄律 ,都是非科学的历史总结 ,严格说来 ,也是一种政弱了。一部历史 ,‘政怠宦成’的也有 ,‘人亡政息’的治迷信。事实上 ,历史上确实也有一些政治野心家也有 ,‘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利用这一学说作为争夺政治权力的理论根据。率。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 ,我略略了解的了。就尽管循环学说并不符合历史真实 ,然而中国古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 ,来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毛代王朝更替的情形确实表面看来有类似循环的迹泽东对于能否跳出这个周期率的问题 ,回答道 :“我们已经找到新路 ,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 ,卷 17 。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 ,政府才不敢松[4 ]杜甫 :《壮游》,《全唐诗》卷 222 。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 ,才不会人亡政息。”黄炎培[5 ]孟郊 :《读张碧集》,《全唐诗》卷 380 。说 :“这话是对的。只有大政方针决之于公众 ,个人[6 ]杜牧 :《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全唐诗》卷功业欲才不会发生。只有把每一地方的事 ,公之于502 。每一地方的人 ,才能使地地得人 ,人人得事。把民主[7 ]《贞观政要·政体》。来打破这周期率 ,怕是有效的。”[20 ][8 ]〔明〕李东阳 :《对鸥阁赋》,《李东阳集》第 2黄炎培所谓“‘其兴也 焉’,‘其亡也忽焉’,一卷 ,岳麓书社 1985 年版 ,第 10 页。人 ,一家 ,一团体 ,一地方 ,乃至一国 ,不少不少单位[9 ]《贞观政要·君道》。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起先看来似乎是[10 ]《朱子语类》卷 58《孟子八》。说他所亲身经历中国近代政治史的见闻。然而 ,他[11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鲁迅全集》第 9又说“一部历史 ,‘政怠宦成’的也有 ,‘人亡政息’的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版 ,第 391 页。也有 ,‘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12 ]毛泽东 1958 年 4 月 27 日在致田家英的信率”,则显然所说的“周期率”,又是对整个历史的概中写道 :“《治安策》一文是西汉一代最好的政论 ,贾括。我们把他提出的问题和毛泽东的回答 ,看作对谊于南放归来著此 ,除论太子一节近于迂腐以外 ,全整个中国政治史的总结 ,看作对“跳出这周期率”的文切中当时事理 ,有一种颇好的气氛 ,值得一看。如方法的讨论 ,可能是正确的。伯达、乔木有兴趣 ,可给一阅。”见《毛泽东书信选毛泽东当年关于通过民主来“跳出这周期率”的集》,人民出版社 1988 年版 ,第 539 页。话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谋求实现中国政治形式的[13 ]《史记·秦始皇本纪》。现代化的决心和信心。然而现在看来 ,要切实地真[14 ]列宁 :《第二国际的破产》,《列宁选集》第 2正实践这一意志 ,显然还需要艰苦的努力。卷 ,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 ,第 460 —461 页。近来有学者著文指出 ,毛泽东和黄炎培所说到[15 ]《春秋繁露·精华》。的“周期率”,是“周期律”的误写。然而查最早版本[16 ]《贞观政要·君臣鉴戒》。的黄炎培《延安归来》,其实原本是写作“周期率”[17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的[21 ]。且“率”有法度、定律的解释 ,古义与“律”相[18 ]顾颉刚 :《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通。焦循《孟子正义》据《淮南子·览冥训》高诱注 ,以《古史辨》第五册下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年版 ,为“‘率’与‘律’同”。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履部》第 441 —443 页。也写道 :“‘率’,假借为‘律’。”因此本文仍遵从黄炎[19 ]金观涛 、刘青峰 :《兴盛与危机 ———论中国培原说 ,沿用“周期率”一语。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 ,第 14 页。参考文献 :[20 ]《八十年来》,文史资料出版社 1982 年版 ,[1 ]鲁迅 :《中国人失掉自信心了吗》,《鲁迅全第 148 —149 页。集》第 6 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版 ,第 118 页。[21 ]黄炎培 :《延安归来》,中苏友好协会民国又梁启超在《中国史界革命案》中也写道 :“二十四史35 年 5 月 6 日版 ,第 43 页 。非史也 ,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2 ]李峤 :《奉使筑朔方六州城率尔而作》,《全唐作者简介 :王子今 (1950 — ) ,男 ,河北武安人 ,历史诗》卷 57 。学硕士 ,中共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教授。[3 ]李白 :《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全唐诗》


鄙意此为王先生最好文章,随未作高深之考证,然真是具深刻的史识。一时胸臆,皆为所道,快哉。


        4月21日 星期五
无事,看打麻将。
读宣秉张湛王丹王梁赵典传 桓谭冯衍传上
       4月22日 星期六
王翠锋招饮于顾公馆,菜做的差。蔡琳亦在。谈其感情事。
读桓谭冯衍传下 申屠刚鲍永郅恽传 苏竟襄楷传上下 郭汲陆康传 樊宏阴识传。
       4月23日 星期日
李田鼠与小詹送电脑来。
晚上与兰兰聊天。
读朱浮周章传 梁统传 张纯郑玄传 郑兴张霸传 桓荣丁鸿传 张宗杨璇传。
       4月24日 星期一
忽然想起,应该注重例如刘秀之类人(不是以经学名家者)的经学修养。总的落脚点在于一个家族如何将势力尽可能的传于后代。初了家学之外(家学也只是条件,势力主要指政治势力),还有何种方法?
重看胡宝国先生的《汉代的家学》,好文章。本想找几个例子反驳,总觉得应该还是不刊之论,难怪周先生说他的文章有点象陈先生。
读刘平赵咨列传,此列传实孝弟传也。顾惟自身,惭悚不已啊。

        4月25日 星期二
读班彪列传上 第五伦钟离意宋均寒朗列传

         4月26日 星期三
W跟我说干事,把套子弄穿了。我说,这就是脱颖而出。
读光武十王列传。
晚上李田鼠来,邀我去其新装修的房子。
应读读流沙河与余光中的诗歌。
        4月27日 星期四
读朱恽乐恢何敞传 邓彪张禹徐防张敏胡广传
吃芒果,感觉新旧社会两重天。当年一个芒果搞的大家神神道道的。
读胡广传,想起马援与王昶的两封书信,不过教人谄媚尔。


        5月1日
读郭躬陈宠传
读李零的《花间一壶酒》
        5月3日
读班超梁谨列传。
读《念旧企新——任继愈自述》,不必动脑。
重读韦君宜《思痛录---露沙的路》。
闲看〈三家村札记〉,66版,其实文章实在一般,说的道理不痛不痒,韦君宜言所谓批判盖意在沛公耳。
       5月4日
读杨终应奉徐仇列传 读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 读孝明八王列传 读李恂桥玄列传 读崔因列传 读周燮申屠蟠列传
读马波的母亲杨沫与张中行,文章有些矛盾,一方面想说其母有理,一方面实在张先生品德无可挑剔。这倒让我们看到杨沫不仅背叛在先,且认识问题未必清楚。当然张先生也不是完全的无可指责,他毕竟抛弃了老家的妻子。记得前些日子有文章说老一辈的人往往不满于父母媒妁之言,另有新欢,但都对前妻还可以,鲁迅胡适郭沫若皆如此。(郭似非如此,胡适好象也不是)陈先生说往往在婚姻上可以见一个人的品质,此话也未必全对。

      5月5日 星期五
李田鼠结婚。
      5月6日 星期六
去王翠锋家,其带女友回家。下午在旋转茶室喝茶。  
      5月8日 星期一
读杨震列传 章帝八王列传 张皓陈球列传
读张中行的《文言津逮》,随手写来,大家著作。不过所走的路子似乎有八股制艺的风气。
读车慕奇的《北京风波的前前后后 一个知识分子的观察·思考》,全无心肝辈之阿谀奉承之作,网上有人说看完想骂娘,良有以也。
    5月9日 星期二
读杜根谢弼列传 虞诩臧洪列传
读夏晓虹《旧年人物》,陈平原作序,一口一个夏君,颇肉麻,只读后面关于季镇淮先生的文章,就删了。
得一文启示,交广之广非广州,乃交州之治广信也。思考《孔雀东南飞》多年,不愿且懒得动笔,即写成亦是游戏之文,不作名山之想。
   5月10日 星期三
婶婶被人打伤,断肋骨4根,现在的人真是无法无天。
读张衡列传 马融蔡邕列传
看何兹全学述。记洪业先生事如下,乃李零先生文章。
洪业:得给鬼子上一课(1)


  一般读者都喜欢读传记,我也如此。我一直认为,传记是史学的正宗。古人云,读其书而想见其为人,和古人交朋友,最好读传记。
  洪业(1893-1980年)也是古人,但不是通常理解的古人。他去世到现在才不过20多年。过去,我对洪先生有一点了解,主要是燕京学社的那套《引得》。1974-1975年,我在首都图书馆和北大图书馆研究《孙子兵法》,就是借助这套引得。我了解的是他的书,而不是他这个人。傅斯年说,洪业学问肤浅,他编引得,太机械,不登大雅之堂。但在没有电脑检索的时代,说实话,我非常感谢这套《引得》——虽然在用这套《引得》时,我常常忘记洪业,并不在意是谁编了这套《引得》。
  1996年,陈毓贤《洪业传》的中文版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编者张弘泓特意送书给我,希望我写点什么。她知道我经常给《读书》写文章,以为我的文章会引起读者注意。但我是闲人也是忙人。我说,好好,竟一直没有动笔,只是现在翻出来,补写几句,促销的作用是没有了。
  读《洪业传》,我最感兴趣的还不是他写过或编过什么书,而是日本占领北京期间他的牢狱之灾。这个故事可以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得给鬼子上点课”。
  事情是这样的。1941年12月,美日开战,日军到燕大抓人,抓林迈可没抓到,抓了司徒雷登,还有12个教授,11个学生,其中有平生最讨厌留学生,但也是他好朋友的邓之诚先生,还有当时年轻,现在是我们学校一大老的侯仁之教授。
  我们都知道,日本人有个特点,就是办事很认真,而且吃硬不吃软,他们的逻辑是软就该欺负,硬就该服从,不服就打。不但落入手中的他国“贱民”该打,上级对下级,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也毫不客气,动不动就一阵拳打脚踢。反过来也一样,如果他被比他更强的人打了(比如美国),他没脾气,心悦诚服。当时,韩国人是日本人的走狗,中国人叫高丽棒子,也是这股劲,深受其害的亚洲人都说,他们比日本人还凶。现在的日本人,从电影上看,好像文明多了,但韩国,还是拳头嘴巴窝心脚,逮什么抄什么,下手特别狠,听响动,咣叽咣叽,还以为是武打片,其实只是泄忿而已。
  燕大的教授落入日本人手中,当时的情形可想而知,“很多教授都被整得相当惨。陆志韦牙齿差不多全被打掉,有的人则被灌水龙软管。囚人被缚在地上,用水龙管的水往他脸上直灌。囚人脸上眼睛鼻子嘴巴都不断注满着水,气管噎塞挣扎着呼吸,终于晕过去”,他们常“被打得血肉模糊,呻吟着被抬回牢房”。
  监狱的另一头还关着违犯军规受处罚的日本兵,“他们常被狱吏用棍棒乱打,但吃得很好,有炸肉、炸鱼等”,“日本军队里纪律严厉,地位很低的军官都可以随便打更低一级军人的耳光,下级被揍了还要深深地行礼道谢,中国教授看了惊叹不已”。
  张东荪“原来是在日本留学的,但他恨透了日本人,回中国以后就不说日本话,现在记起来了”,他用日本话破口大骂,“不但骂卫兵、骂日本政府、还骂日本天皇”,硬是硬,气硬理不硬,也被卫兵打得杀猪一般。
  这就是日本人。
  但洪业的遭遇有点不一样。
  洪业被关了一个星期左右,有个韩国人来把洪业领上楼去,进入一个研究班讨论室,现在用来审囚人了,面积大概7英尺宽9英尺长,一头有个小窗,另一头是黑板,中间是张椭圆形桌子,桌上有一叠文件,一个带着日本军帽的日本军官坐那儿读文件。他见洪业进来便挺直腰坐直,那韩国人走到他身边一张小凳子上坐下,对洪业用中国话说:
  “请向太君鞠躬。”
  洪业觉得他快要50岁的人要向一个20多岁的大兵行礼是个耻辱,便说:
  “我对武力鞠躬。”
  那军官叫韩国人拿张椅子给洪业,洪业便与军官面对面地坐下来。军官问洪业他的姓名、岁数、出生地、学历、为什么到美国读书,到过日本几次,在日本有没有朋友等等;有时拿了纸来叫洪业把人名地名写下来,这样一问一答半个钟点光景,突然间问题的性质改变了。
  “你是不是抗日分子?”
  “我是。”(洪业后来才知道,囚人抗日如不明说,就会挨打。)
  “你为什么抗日?”
  洪业说:“这问题我有两个回答的方式。概括地说,我不得不如此,但你要细说的话,请你给我20分钟,不要打叉。”
  军官说他可以有20分钟。
  洪业正在等待这机会,他脑子里已预备了一篇演讲,内容也有随机应变加上去的,他说:
  我是研究历史的,小时候在中国读中国史,后来到外国读世界史,远东主要是日本史和韩国史。我得到了一个结论,就是用武力来占领别的国家,把别国人民当奴隶,镇压别国人民的意志,只能暂时收效,因为一定会有反应的,而最后一定得报应,报应来时,压迫者有时比受害者更惨。
  洪业便举了好几个例子,西方从亚历山大讲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德王威廉第二。洪业说:
  我不仇视日本人民,其实我很钦佩日本人民,但我反对日本的军国主义,而太君是这机构的一部分,你们宣传说因为中国政府腐败,所以要占领中国,中国的军阀是很腐败的,但国民党政府并不腐败,我不是国民党员,国民党有很多作风我都不赞同,但国民党在你们来之前已开始把中国工业化。


  日本军队先侵占了满洲,然后占据了中国北部,现在居然要与世界各国开战了,什么时候终了,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有一天要终了。战事结束时,日本人民是要受苦的。
  我可怜日本人民,因为他们受军人哄骗了,当他们有一天觉醒时,便会发现所有的宣传都是假的。你们宣传说日本的目的是要亚洲各国共同繁荣,这完全是骗人的话,为什么是假的呢?看看韩国历史便知道,日本自1885年便对韩国有不良企图,因为韩国人不能保护自己,中国便和日本打了一仗,那场战争日本打赢后,便并吞了韩国,现在韩国人不管愿不愿意都被征入日本军队里,做卑微的工作,你们要把中国变成第二个韩国。
  洪业讲到韩国时,那韩国翻译员热泪夺眶,日本军官脸色发白,不等翻译完就叫韩国人把洪业带走,说是午饭钟点到了。
  韩国人领洪业下楼时,暗地对他说:“你讲得好,希望鼓足勇气再讲下去,我看太君也受感动了。”
  洪业回到牢房情绪高昂得吃不下午饭,他低声告诉杜超杰他被审的经过时,杜说:“好家伙,日本人吃硬不吃软,你这样他们会尊敬你的。”
  下午2点,洪业又要继续演讲,当韩国人叫他“对太君鞠躬”时,他又说:“我对武力鞠躬。”没想到那军官沉默地凝视了他一会儿,便把军帽摘下,退到黑板那一头,用流畅的中国话说:
  “我向一个不怕死敢说实话的人鞠躬。”
  洪业回忆说:
  我忘了我说什么了,大概说我不知太君会说中国话,他说他在大学学过中文。他只是执行责任,他以后再和我交谈。
  那天晚上,军官来叫洪业到他房里请他吸烟喝茶,他们聊天聊到深夜,他说他的名字是黑泽,是个少尉,他问洪业对蒋介石有何感想?洪业说他不崇拜蒋介石,但得承认蒋介石是个有道德观念的人,蒋介石以前是个好烟好酒、好赌好嫖的帮派人,可是与宋美龄结婚后成了基督徒后,那些都不做了,现在日本人把他制造成英雄,因为日本人费那么大力气都抓不到他,他便成了英雄。黑泽听了也表赞同。
  洪业是个虔诚的基督徒。他在监狱中经常祷告,以耶稣受难的精神鼓舞自己。他对蒋介石有不少好评,除维护中国领袖,还有宗教感情,就像有人说布什原来是酒鬼,后来改掉,全靠基督精神。
  这样的精神我能理解,但我不是基督徒。
  洪业还是一位深受中国文化熏陶的儒者。
  我们都知道,批林批孔运动,曾使洪业深受刺激,气得直哆嗦,站都站不稳。传记提到,1979年10月,张光直教授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的王仲殊和徐苹芳两位先生到哈佛大学讲演。他们与洪业见面,曾有欢聚。当时,洪业特别问到孔庙的石碑。他听说大部分没受损坏,“建议用硬性塑胶(Plexiglas)封起来,想一想又说:‘可是事有轻重先后,现在人民还吃不饱呢,这些吊古的事恐怕还得再等等。’”
  鲁国的马厩着火,孔子只问伤人没有,不问马(《论语·乡党》)。
  现在的儒者尽是假土鬼子,这样的儒者才令人敬佩。
  
      5月12日 星期五
读左雄周举列传 荀淑钟皓列传 李固杜乔列传 吴佑赵歧列传
读孟超《金瓶梅》人物,十分精彩,得好好看看《金瓶梅》。
      5月13日 星期二
读日俄战争资料,有感于萧公权先生不亲日但畏日之说,日本人是了不起,诚劲敌也。
     5月18日 星期四
看《问学谏往录 萧公权治学漫忆》。和李田鼠通宵看欧冠。
读李锐的《庐山会议实录》,内容极其丰富,其时之斗争场面呼之欲出,真堪比史记之魏其侯列传。
     5月22日 星期一
读荀或孔融列传 皇甫嵩朱隽列传
看《庐山会议实录》后有关彭德怀自述部分,不忍卒读。
本来叫李田鼠保存的资料未丢失,一喜。
    5月27日 星期六
见到夏雅同学,可称风华绝代,其不日将从纽伦堡?硕士毕业。
读董卓列传 刘虞陶谦列传
感慨万千,为四散世界的同学(就差去月球了),为自己,主要是为人生一去不复反。
   5月28日 星期日
在家。读袁绍刘表列传上下 袁术吕布列传 循吏列传 酷吏列传 宦者列传 儒林列传上下 文苑列传上下。
   5月29日 星期一
读《往事并不如烟》第一章,无语。颇疑吾党怎么会让此种书出版?晚上读完《往事并不如烟》,无语。看电视,见我军横尸遍野,我妈说,你不要忘了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我愕然,觉得莫名其妙嘛。我妈,一个中共的变节分子,怎么会说这种话。
想说,又觉得无话,是啊,又该说什么,学了这么多年的历史,什么没见过,古今一也,还不是那么个理。
  5月31日 星期三
小裴回上海,既惊且喜。
读东夷列传。
  6月3日 星期六
读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无语。
6月23日 星期五
近期看球,无暇于写东西。
前日郑州某区长被问及为什么造那么好的办公大楼时,其曰:要30年不落后,且要让人民看着高兴。人民能高兴吗?中国的事情,只能摇头了。
看郡国志
重看《随想录》,第一篇中有谈妓女的,巴金不知道现在的妓女真是满天下,妙就妙在我们采取的鸵鸟战术,不承认就是没有,新社会乎,旧社会乎?当然,这个世界比妓女高尚的能有几人?皆是卖,只是卖的东西与方式不同而已。
6月24日 星期六
李田鼠与小詹来孵空调。
读查屏球:《从游士到儒士——汉唐士风与文风论稿》,没见什么好。

   6月28日 星期三
李田鼠来,一身膀爷打扮,原来是从家里偷逃出来的。
近期看完《五行志》云山雾照,一头雾水。
看说文,每天2页,颇有意思。
       6月29日 星期四
与李田鼠小詹在旋转茶室喝茶。
看完《黄克诚自述》,好象也没什么新鲜之处,一个失意者。不过可以看到罗瑞卿为什么能升官。

       7月9日 星期日
李田鼠小詹来。
近日颇懒。
一气看完某人写的《侍卫官杂记》,其中自蒋介石以下各色人等皆可入《滑稽传》,现代漫画中人也。

      7月10日 星期一
世界杯结束,我猜意大利夺冠,虽然我讨厌意大利。
看田晓菲的《秋水堂论金瓶梅》,实在精彩,远胜孟超。
W干坏事,总冒姓刘。一日,碰到一个姓夏的小姐,其云:我们两个真是下流啊。

      7月12日 星期三
西门庆一死,就觉得生活无味,人去楼空,风流要被雨打风吹去。

      7月31日 星期一
近日看通鉴,从晋纪二十看起,现在看到宋纪把八。
去踢球。
每日看《三国志辞典》10页。
看完李宗仁回忆录。
看到某书叫《语言文字学辨伪集》,本以为疑古派一流,没想到是批评《汉字文化》,此徐德江固狗屎也,但也不必专门出书批判,正所谓好鞋不踩臭狗屎。


     8月22日 星期二
打牌,赢钱充公。W快活我付钱。
    8月23日  星期三
踢球。近日看《宋书》。每日《说文》20字,《三国志辞典》10页。
     9月10日 星期日
严重腹泻。近日看完《战国文字通论》,惟复印不精,此书还需重看。
读完江南之《蒋经国传》,不太满意,不过这种书本极难写。而江南由此殒命,何为来者,正说明国民党之愚昧与凶狠,与某党相比,难兄难弟也。

   9月14日 星期三
今日每天读《左传》一卷。
读《说文》,用臧克和的《说文新订》,次书诚拆烂污之作,惟拿它标标音。
昨日李田鼠得一女。历天雄和我聊了会。
  
   10月13日 星期五
读《三国志校诂》,对吴金华先生又爱又恨,所喜者闭门造车,出而合辙;所恨者,什么都被吴先生弄了,我们怎么混?很多论文都没有参考吴先生的著作,率而作出,不应该。我还好看到,以后当万分小心。
  读《张学良世纪传奇》,此书演绎成分颇多,不可信。
最近为俗事所扰,读书不多。

    06年12月17日
重读钱穆先生的《八十忆双亲》,钱先生可谓自强不息者,不知钱伟长读此作何想?
      12月18日
读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
读完《师友杂记》。
不好记性,不得不将《资治通鉴》元嘉至齐再读一遍,以备读南齐书。

      12月22日
读《资治通鉴》至宋后废帝。
《资治通鉴》P893:
(后废帝)欲杀太后,左右劝之,曰:若行此事,官便应做孝子,岂复得出入狡狯?帝曰:(三点水)女语大有理。乃止。

     12月24日 星期日
看《吕正操自传》。
读《资治通鉴》。


      12月26日 星期二
《资治通鉴》齐纪一P899:
(顺帝)收泪谓(王)敬则曰:欲见杀乎?敬则曰:出居别宫耳,官先取司马家亦如此。帝泣而弹指曰:愿后身世世勿复生天王家。
  丹按:出来混总要还的,苏联倒台,人们聚集苏共大楼。中央委员以为是支持他们的,没想到人们朝他们吐唾沫,他们多么幸运,不是子弹。又可见弹指乃祈愿一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6 09:02 , Processed in 0.333906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