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045|回复: 1

[【诗歌】] 一块红布.蒙住你的眼 (灵山居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23 06: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块红布.蒙住你的眼 (灵山居士)

有一回,一位朋友和我谈起他最近看到的一本书,那本书里提到了一些在他看来是惊世骇俗的东西。因为那本书提到一个叫密勒日巴的西藏男人,他可以钻进牛角,并且是在不改变自己大小的前提下。
这样的描述让那位朋友感到匪夷所思,他更愿意把这件事看成一种美好的幻想。他不认为这样的事情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一个人不改变自己的大小尺寸,却可以钻进牛角,这确实是对我们习惯的思维方式的严重冒犯。
我对他说,假如你一出生就没有受到过任何教育,你没有对此形成任何概念,没有人告诉你大的不可以装进小的,也没有人告诉你什么是大,什么是小,那么密勒日巴钻进牛角对你来说就不再成为不可能。你之所以认为这不可能,是因为他严重违犯了你既有的思维方式。这种既有思维方式在佛教里被认为是一种所知障。一种先入为主的见解。
我们都受到这种教育(或者叫染污),这种教育告诉我们,人不可能在天上飞(坐飞机除外)。也不可能被装在茶杯里,更不可能和大象结婚,这无数的不可能杜绝了很多可能性。当你听到密勒日巴居然可以钻进牛角的时候,你就会倾向于认为那是一种狂想。
这说明我们都是概念的奴隶,从无始以来,我们都被灌输了种种概念,我们被教导了这是可能的,那是不可能的。这是好的,那是坏的。我们一直心安理得的使用这些因袭而来的概念,并且毫不怀疑。
当我们遇到与我们习惯的想法相左的观点的时候(比如一个人告诉你他可以在茶杯里起舞),我们就会说那是不对的,那是不可能的,或者对他施以嘲笑。
当一个基督徒看到别人占卜,就会生气,因为这违犯了他的价值观。基督教对这类行为深恶痛绝。在佛教里,执著知见被视为痛苦的原因之一,你也许可以毫不犹豫的放弃自己的宝马,不过却无法放弃自己的知见。这说明你尚未认识到知见的本质,事实上,知见也是和合而成,他不具备任何自性。在开始的时候,你也许需要一个正确的知见来打碎你那个错误的知见,但佛教并不赞赏你把正确的知见永远收藏起来,在修行的某些时候,正确的知见也是多余的。你必需从你所认为正确的那些知见里面出离。实相并不需要知见来作为陪衬。
我们可以检视一下自己的所知障有多么严重。你是否经常说:这怎么可能?或者经常说:你说错了。假如你经常这么说的话,那么可以说明你被奴役的程度,因为在你的世界里有着太多的可能与不可能。而你判断可能不可能的标准完全来自于你先前接受的概念。你和你习惯的想法和平共处,并不打算接纳新的想法。这将导致你无法进步,你被自己的知见所包围,看不到任何新东西。佛教并不提倡这类行为。
在早期,佛教需要给你一些知见,以击退那些错误的知见,但是假如你不善处理的话,这些知见可能会在以后演变成你的敌人,他会形成一种阻力,会奴役你,阻止你接受更好的知见。比如有很多人在最初的时候接受了关于藏传佛教的错误看法,你想改变他就变得很困难。一个戴着黄色眼镜的人,你很难让他相信天是蓝的。这一类人通常会误会那个眼镜是他自己的,其实那只是别人给他戴上的。他只是习惯了,所以拒绝使用其他眼镜。佛教并不提倡你戴任何眼镜,因为带上任何眼镜都会干扰你看到实相,不过佛教也允许你逐步的摘下眼镜。

2007-5-22
首发于灵山居士博客http://blog.sina.com.cn/lingshanjush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23 15: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不可能,那个不可能,世间的羁绊从物质到精神,可谓无孔不入啊!! 知见是一种敌人,可是脱离知见,我们又会怎样? 这真是难办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9 04:12 , Processed in 0.447235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