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175|回复: 6

[【文史类】] 四部宗义要略(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31 11:4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四部宗义要略(一)
敦珠法王 造論 \\ 談錫永 譯釋
 
 
壹、小乘
一、毘婆沙部
  聲聞乘中,毘婆沙部說一切所知可分為五類,即色法、心法、心所有法、不相應行法、無為法。
  此五類中,初色法者,若於緣一事物時,其由極微所組成之粗色能被破壞,令粗色概念失壞;或經理智分析,令粗色概念失壞,則此色法是為世俗諦性相。若粗色雖壞,而其概念不失,此則為勝義諦性相。
  此如《阿毘達磨俱舍‧釋分別聖道果人品第六》云:
    若破無彼智  由智除餘爾
    俗諦如瓶水  異此名真諦
  毘婆沙師云:自勝義而言,世俗雖無自性,然卻為諦實有。以彼宗遍許一切法為諦實有故。
  【釋】毘婆沙(Vaibhasika)即說一切有部。許一切法三世實有。
   於色法,如瓶,經分析後知其本質為土,故「瓶」的概念即受破壞,如是說瓶雖諦實有(實有瓶的存在),但其實體則僅為世俗諦定義下的實有。然而如極微、心識等,既不受破壞,亦能經得起理智分析而其概念不失壞,此即被認為是實體有,即勝義諦定義下的實有。
  二者心法,指能緣外境之前五識,及意識。
  【釋】前五識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等。所緣外境,相應為色、聲、香、味、觸。前五識與意識,為六識聚。此即不許有第七末那識及第八阿賴耶識。
  三者指受、想等五十一心所法,與心王(即心法)同時攀緣外境。當諸根(如眼)緣外境時,心及心所具所緣平等、伺察平等、時平等、所依平等、事平等五者。如是,則了悟外境之心識、能知外境差別之心所,遂同時生起,亦同時對外境了別。
  是故,除能明證外境之心識及心所外,別無所謂本覺。
  【釋】此謂心所法與心識同時起五種功能,如是解釋心所法的機理。此即攀緣同一外境;攀緣時起同樣的行相;攀緣時無先後分別;藉相同的根(器官)來攀緣;對外境的實體同一認識。這種說法與唯識宗不同。
   以五平等故,心及心所便非剎那生滅不可,否則即成相違。亦即於攀緣時心及心所生起(活動),然而其作用則相續,前一攀緣心及心所即行止滅,剎那由另一心識心所來代替。由是毘婆沙部便不能承認有本覺,即不能承認有本來清淨心,蓋若剎那生滅,此本來心識亦必生滅,生滅即不能說是本來。
  四者,指包括無想定,及名身、句身、文身等三世實有(心不相應行)法。如瓶,既於過去時有,於現在時及未來時亦有。
  彼許一切業於完成後仍不失壞。
  【釋】於無想定中,心及心所停止活動,否則便非無想。所以只能將這種心理狀態歸為心不相應行法,即與心及心所活動無關。此外尚有得、非得、命根、生、住、異、滅等與生命狀態有關諸法,亦歸入此類。名身即名相,句身即概念的定義,文身即字母讀音,此三者亦為非精神(心心所法)、非物質(色法)的構成,故亦只能歸入心不相應行法。
   輪迴的機理,彼宗說為即是業滅後仍不失壞的作用,稱為不失法。此固然不能說是色法,亦不能說為心心所法,因為既說心心所剎那生滅,便不能說為不失,因此唯有建立為心不相應行法。然此建立卻有重大過失,若不失法不與心心所法相應,則唯有身業及語業,應無意業不失。
  五者三種無為法,即虛空、擇滅、非擇滅。彼宗云:唯此三無為法,及道諦與其從屬、意識與其從屬,五者許為無漏,餘皆有漏。
  【釋】虛空指空間;擇滅無為藉認知的智力(般若Prajna)以滅一切有漏法,如既知自我為虛妄,即不執取種種能建立我與我所的法;非擇滅無為不藉認知,自然滅有漏因,譬如不添柴薪,火自熄滅。
二、經量部
經量部(Santrantika)所主,多與毘婆沙部同。其不同者,可舉例而言:  
有部許恆轉相續之無表色為色法,經量部則以其依於色法而成,故是假有,且亦不許三世實有。
  【釋】無表色(Avijnapti-rupa)為毘婆沙部重要建立。一般色法(物質界)皆屬可見,且有障礙性,而無表色則不顯現,為無形之色法,且不具障礙。其功能為於身中恆轉相續。
   建立無表色,目的是想說明輪迴的機理,此不可見而三世流轉,故能保持過去世及今世所作的業,使之成為未來受報的因。立為色法,色法三世實有,是故即可成為輪迴之體而卻又非「我」。然而經量部卻認為一切色法均屬假有,且不承認三世實有。此即經部與毘婆沙部諍論最大之處。
  許諸根為識所持,對境則由行相轉而為知,說為所緣緣。心及心所即為五識及其隨行心所,用以對境,例如對色。然外境如色、聲等,實非由心及心所親自認知,實由行相而轉,有如鏡中影像。
  【釋】此即謂外境非由心及心所直接認知,彼等且不能直接衡量外境(如衡量顏色深淺\等)。五識及隨行心所僅能緣行相而認知外境,此行相為外境在心識中所成,心識如鏡,行相如影,五識及心所則緣影而知外境。這種情形,即所謂帶相(sarupya)。
   也可以這樣理解,內識與外境之所謂相應,其實即是指內識上帶有所知對象的影相。一定要這樣建立,然後才可以說外境的相狀隨心識變異。假如是心識直接認知外境,則心識便非主觀而為客觀。
  由是,如色等對境於今剎那轉,其行相於今剎那亦暗中作轉,故與色等對境相應之行相便亦於今剎那生起。
  此剎那後,所轉之行相於下一剎那再作轉,故即可認知有另一外行相生起,而視之為對境。
  如是能所二取遂成為有,稱為所知。此如《量決定論‧第一品》云:
    親證同類已  猶如證外境
  【釋】經量部認為,「境」的定義即是心所了知的事物;此際心及心所即是「能知」。
   至於「所知」的定義,則是心及心所所能衡量的對境。
   因此所謂「有」,其實即是「所知」,亦即是「境」。經量部將境作六類分別:一者依二諦分別;二者依自相共相分別;三者依遮遣建立分別;四者依顯現隱現分別;五者依三時分別;六者依一異分別。
   依二諦者。不待名言施設而成立的法,且可經得起理智考察,此即勝義諦,亦即自相、有為法,如瓶。唯藉名言施設的法,即是世俗諦,亦即共相、無為法,如無為虛空。
   依自共相者。就勝義而言,凡有因果作用之法,為自相,如瓶。無因果作用之法,為共相,如無為虛空。
   依開遮者。遮法分二,遮與非遮。以心智直接排遣一法所應否定之成分,即是遮遣,例如虛空,即「無雲的天空」,故「雲」即是應否定的成分;於遮遣時,暗示另一意思(即暗中建立另一法),即是非遮,例如說他對人當面很好,即暗示他在背後對人不好。開許(即建立),為心智無遮與非遮之法,如瓶。
   依顯隱者。能以現量了知者為顯現法;唯藉比量了知者,為隱現法。前者如瓶,後者如見煙知有火。
   依三時者。於存在的第二剎那呈壞滅相的狀態,即過去法;由於諸緣未足而尚未生起的狀態,即未來法;已生未滅者,即現在法。
   依一異者。非別別者為一,如瓶。別別者如插著花的瓶(花與瓶為別別)。
   如上六類,皆為心及心所的對境。
  經量部說顯現雖是識之體相,然卻屬虛妄,以所轉之行相非外在有故。然能領納分明一切所知之本覺,卻非妄惑。
  彼否認心不相應法離色法、心法、心所法而建立。又說三無為非實體有,如石女之子。
  【釋】關於顯現,即是心與境的交涉。小乘諸宗都承認心外有境,頂多認為它是實有(存在)而非實體有(其本質非實體)。然則,境既在心外,心又如何緣境(即外境以何機理作顯現)?此中唯正量部主張心能直接緣境,餘部都不承認。不承認的原因,是由於若心能直接緣境時,則心識將永遠被世俗顯現佔有,是則無從清淨心識。因此毘婆沙部認為,由外境引生心識印象,這即是顯現。如是,修道便主要是斷除染污無知(我執及由執我而生的貪瞋癡三毒),若非無知,污染即不顯現,以其經心識抉擇,外境在心識的顯現便跟無知時不同。
   經量部則更間接,說外境映於內心,轉為行相,然後心識了別此行相,外境由是顯現。如是顯現即是虛妄,以其實為一表相,而非外境本身。如是建立故,修道所斷便亦與毘婆沙部同。
   然則經量部何以須建立行相?這則是為了要建立輪迴的種子(vija),有行相則能說業是由顯現將業的功能熏染在一相續(Santati)之上,此相續即有情的身心。行相所負擔的即是熏染的任務。
   至於本覺,純屬所知,非為顯現,是故便不虛妄。說心不相應行法不能離色、心(及心所)建立,即謂其若非屬物質,便即屬精神,這是為了破毘婆沙部的不失法而下的定義。參考上文即可了知。
三、聲聞
  彼決定屬聲聞種姓者,行八別解脫律儀。復次以四剎那分別觀四諦,首觀非常,如是而證「補特迦羅我」離實有(離我執)。
  【釋】別解脫律儀(Pratimoksa波羅提木叉)分八:一苾芻(比丘)律儀;二苾芻尼(比丘尼)律儀;三正學律儀;四勤策律儀;五勤策女律儀;六近事男律儀;七近事女律儀;八近住律儀。
   四諦十六行相:一觀苦諦修四行相︱︱1 非常、2 苦、3 空、4 無我;二觀集諦修四行相︱︱1 因、2 集、3 生、4 緣;三觀滅諦修四行相︱︱1 滅、2 靜、3 妙、4 離;四觀道諦修四行相︱︱1 道、2 如、3 行、4 出。
   行律儀即守戒;修四諦十六行相即修止觀,稱為「行相」,即由修止觀而令心識清淨,如不執著「常」、知「苦」等。
  以此串習力,二障於五道修習之究竟金剛喻定(vajropamasamadhi)中摧滅。此二障即貪瞋癡三毒及其種子,與煩惱以外之無明。
  蓋障既不復有,即已捨離,由是能證有餘依或無餘依之阿羅漢果。
  【釋】二障即煩惱障、所知障。煩惱障由我執(執著自我)生起,所謂煩惱即貪、瞋、癡三毒;所知障則由法執(執著概念等)生起;所謂煩惱以外之無明,則如執著於外道義理等。
   五道為修道的五個階段,即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金剛喻定為小乘聲聞或大乘菩薩於修行接近圓滿時所起之定,斷除最後煩惱習氣。
   無餘依阿羅漢於證果時已不依身識,有餘依則仍依身識(即世俗之所謂未死)。
四、緣覺
  緣覺除觀首以非常之四諦外,復觀十二因緣。彼與聲聞在修道上大致相同,唯聲聞眾雖離人我執,卻仍許外境之無方分極微為勝義,緣覺則認一切外境均屬虛幻,勝義諦中無實有,唯是心識現象。
  【釋】十二因緣為:無明(Avidya)、行(Samskara)、識(Vijnana)、名色(namarupa)、六入(Sad-ayatana)、觸(Sparas)、受(Vedana)、愛(trsna)、取(upadana)、有(bhava)、生(jati)、老死(jara-marana)。此十二支中,前者為後者生起之因,如行之生起,以無明為因,故若無明滅,則行亦滅。
   聲聞眾謂「極微」(paramana)為真實有,此即將物質分至不可復分時之粒子。其說為有,以無方分故,即無可分上下左右,說為極微無方分,因一有方分,即可再分。緣覺則不許此說,故比聲聞為究竟。
  彼等許內自執持之識為真實,此則略與唯識宗所主相同。如《現觀莊嚴論.第二品第八頌》云:
    遠所取分別  未離能取故
    當知由所依  攝為麟喻道
  【釋】此謂緣覺僅能離「所取」(外境),而執內識(能取)為真實,故未究竟,喻其如麟(相傳麟為獨角獸)。
  於廣大資糧道中觀無我,如是由加行道之煖位,至無學道,每一證量,皆能於一座中現前證得。
  是故聲聞與緣覺等二乘之分別,只在根器之利鈍。於意業及證悟之理路,實無太大差別。亦以此故,二者同藏(經律論等)。
  【釋】前說五道,於資糧道後為加行道,有煖、頂、忍、世第一等四位。以後為有學道,即見道、修道。至無學道,則能證極果(聲聞為阿羅漢,緣覺為辟支佛,菩薩為佛)。
   此即謂緣覺利根,故唯證無我尚歷時百劫,此如《俱舍論.分別世間品》云:「要百大劫修菩提資糧,然後方成麟角喻獨覺。」以後即一座能證一次第,得果迅速。 (未完待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 11: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土人热诚关注此贴. 请楼主善用空白行 以及彩体字, 黑体字等手段加强本贴的易读性. 同时, 如果不太费时间, 也请对任何相关知识做简略描述.

请继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 18: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草民一丁,很抱歉,佛经的东西我不懂,只是觉得这东西当有用,贴出来而已!


四部宗义要略(二)

敦珠法王 造论 \ 谈锡永 译释

伍、後记

  佛家大小乘四部宗义,摘译自敦珠法王无畏智金刚尊者之《密咒旧译教法安立简论•显现善说喜宴》。此原非宗义学专论,仅於说「九乘次第」前作引导,是故其体系便亦跟宗义学之分见修行果以说宗义不同。
  虽然如此,本论对四部宗义实亦已纲举目张,可谓要言不烦。但对初学而言,则或尚嫌简略,由是译时便随文释义,以供参考。
  於释义时,留意指出四宗宗义的开合何以有所不同。盖此实跟解释业与轮回有莫大关系,解释不同,修习重点自亦有所不同,因为修习的目的实在於解脱轮回的枷锁,由是便自然有不同的宗义建立。关於业与轮回,译者多年前曾撰《细说轮回》一书,此虽为通俗著作,唯介绍四宗部轮回学说尚不苟且,读者可以参考,则对敦珠法王此文自当更容易了解。

  印度大乘佛教最重要的思想,为如来藏思想,此即究竟义中观,亦即不二法门,或称文殊师利不可思议法门。这一体系的经典传播得相当早,最迟亦跟般若系列经典同时传出。
  属於这一体系的重要经典,为《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经》、《魔逆经》、《文殊师利净律经》、《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多经》、《维摩诘经》及《楞伽经》等。这些经典,未专说如来藏,或未为学者认为专说如来藏,然而却实说如来藏。倘如再加上专说如来藏的经典,如《如来藏经》、《不增不减经》等,其分量较专说般若的经典可谓不遑多让。
  何以既说般若,却又说如来藏,而二者的主旨却无非都说空性?
  可以这样理解:般若实为见地,而如来藏则可说为果。见与果不同,因此便分别而说。然而却不可泛泛将如来藏思想即等同般若,因为如来藏思想实可说为深般若波罗蜜多,般若有不同的层次(笔者写过一篇《诸宗般若差别》,即对这问题略有说明),如来藏则实为深层次的般若。
  所以就广义而言,亦可说如来藏思想等同般若。了义大中观,即以如来藏思想对应成派以下诸宗作抉择,认为他们都有层次不同的「二」,而非了义的不二法门。
  所谓「二」,即是相对。凡落在相对层次的法,都非胜义。因此《大乘起信论》虽亦说如来藏,唯以其主「一心二门」(心真如门、心生灭门),以「二门」故,是亦非究竟,判为「真常唯心」,可谓适当。
  研究如来藏思想的学者,对此必须了解,但若将「一心二门」的如来藏跟「不二法门」的如来藏混淆,则将失如来藏义,亦即失去大乘佛教的了义,由是即无可说不二法门、不可思议法门、深般若波罗蜜多。

  藏传佛教的学者有一个包袱,那就是格鲁派宗喀巴大士判中观应成派为究竟,那么,怎可以接受了义大中观的如来藏说为究竟呢?
  殊不知圣者传法、讲究对机,宗大士当日立应成派为究竟,於传法时且以破觉囊派的「他空大中观」作为手段,实无非针对当时环境,是故宗大士於甯玛派的教法但作「等置」,即不加以评论,不予肯定或否定。
  因此时至今日,若尚斤斤计较宗喀巴大士当日的破立,而不肯承认了义大中观为究竟,那便反而容易失去圣者的本怀。盖依西藏的说法,无上瑜伽密於「斗诤时」广弘;依莲花生大士的授记,了义大中观的「大圆满」法门於「铁翼行空」时传播,是故今日弘扬了义的时机实已成熟,非宗大士创派时的根器。
  或质疑言:今时的世道人心比宗喀巴大士时还要坏,何以反而说是弘扬大乘究竟义的时机呢?
  答言:要了解佛家的了义,今时的确比古时为容易。因为今日有情的根器在概念上实高於前人,亦利於前人。例如从前要说「不定时」概念,就很难说得清楚,现在只须说时间的相对,那就很容易说明何以在过去、现在、未来之外还有一个「不定」。
  又如,甯玛派修「大圆满」实在是修空间的相对,在从前,修习的人很难掌握这「离边复离中」的空间概念,亦很难理解坛城中心的真实义,若引入空间相对性的概念,立刻便容易明白。
  故《一切本尊正会续》说四续部乃依「四时」而教授:第一「圆满时」以传播事续为主;第二「三分时」(贤劫过去了三分一)以传播行续为主;第三「二分时」(贤劫过去了一半)以传播瑜伽续为主;第四「斗诤时」以传播无上瑜伽续为主。若不执实其年限,只体会其理趣,那么,我们便可以理解佛法修习教授,实时代愈晚,所传愈高。
  以此之故,莲花生大士的授记实不可怀疑,亦不可怀疑今时的根器。同时,亦不应以宗喀巴大士曾立应成派为究竟义,即便否定了义大中观,否则即陷边见。

  甯玛派以九乘次第说修习,即由小乘有部(毗婆沙部)起修,而至甯玛派的「大圆满」法门,即依根器而建立修习。我们相信,这即是西元八世纪时由印度传入西藏的修持系统,而且是属於「瑜伽行中观派」的系统。
  这修习系统,如今只有甯玛派将之保存;所以「甯玛」(Nying-ma)意为古旧,即谓其教法来源古远。在此之前,菩提达摩曾将此法门传入汉土,建立「楞伽宗」,至第六代则改为禅宗。当年楞伽宗的修习到底真相如何?甚至菩提达摩所传的修习到底真相如何?跟九乘次第有何开合?这实在是很值得我们发掘资料,加以研究的课题。如今由敦煌文献的出土,既证实了达摩的法门与「大圆满」法门有血缘,是则二者的修习亦必有血缘,若能加以比较,当能更清楚「大圆满」法的传播历史。
  这法门殊胜之处,在於不高高立一见地,且依此见地而高高修习。他立的见地虽高,虽为究竟,但却仍许依止不究竟的见地来修习,所以甯玛派信徒即使只修声闻乘的止观,上师亦许可,只会提醒其人,於建立「出离心」外尚须建立「菩提心」,引导其趋向菩萨乘。同样,对修习菩萨乘(如四无量心、六波罗蜜)的弟子,亦只会提出,须修「瑜伽行」然後始能证得清净见,如是即引导其趋向四部瑜伽(密法),期依次第证究竟空性。
  这样做很踏实,的确能适应各种不同的根器。以是之故,凡修密的人实必须以经教为基础,必须以出离心及菩提心的修习为基础,若毫无基础便侈言学密,那便只能得其事相的皮毛。近时伪师伪法已遍世界,即正派出身的上师亦多流为持事相以教授,是故学密的人实应对九乘次第加以注意,不可视为悠谬之谈。须知学密实求解脱,即不能解脱亦当求得暇满人身,倘只求加持,则很容易便将密法贬同巫术。此心所谓危,不得不说。
  尤其是如今大乘佛教已现危机,危机的造成,缘於废止了止观修习,所以今日几已无人修习华严、天台的止观,即修净土的人亦只称名念佛,而不修弥陀十六观。於此时提出九乘次第的修习,应该可挽救此危机造成的不良效果。

  小乘二部及大乘唯识宗部分,先由许锡恩译出,笔者修订并加释义。中观宗部分,则笔者於五年前曾译出,先发表於《内明》杂志,其後复收入《佛家经论导读丛书》第一辑《四法宝??》中作为附录,今又重译,并加释义。因总集四宗部见,故题为《四部宗义要略》。
  西元一九九七年六月无畏金刚谈锡永於图麟都密乘佛学会西斋
  (本篇摘自《九乘次第论集》,收入《宁玛派丛书》见部,香港密乘佛学会版。) (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3 01: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扫盲, 扫盲, 没有文盲就不需要扫盲了.

土人也不太懂, 正好我们一起学学. 以后就不那么盲了. 园地里应该有不少朋友对佛学, 佛法, 佛经感兴趣. 看看我们可不可以把大家都邀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3 01: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楼草民一丁2007-01-03 01:16发表的“”:
扫盲, 扫盲, 没有文盲就不需要扫盲了.

土人也不太懂, 正好我们一起学学. 以后就不那么盲了. 园地里应该有不少朋友对佛学, 佛法, 佛经感兴趣. 看看我们可不可以把大家都邀来.
土人太没志气啦,本坛一直卧虎藏龙,否则,Dasha早闭嘴啦。给你一个ID:hubrhubr,兄弟快去三顾茅“楼”吧。此兄傻之好友,深研佛理,精擅梵文,落落若垂天之云,澹澹若不测之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3 02:3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太谢谢大兄的引荐了. 土人这就发邀. 只担心高士没时间给俺们这些粗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9 12: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楼主做成文件
下载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29 03:30 , Processed in 0.357512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