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53|回复: 2

[【文史类原创】] 中国现代化道路之我见[原创首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24 09:5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目前学术界对“现代化”这一理论概念的含义有不同的理解。如丹尼尔•勒纳认为现代化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这体现在其著作《传统社会的消失——中东现代化》中;罗兹曼认为现代化是涉及社会各个层面的,而以科学技术为推动力的一种变化历程,这体现在其著作《中国的现代化》中;中国学者罗荣渠认为现代化的主体是民主化和工业化,这体现在其著作《现代化新论》中;还有的学者认为现代化是从农业文明或游牧文明逐渐过渡到工业文明的过程。基于对现代化理解的不同,学术界在不同的时期也形成了不同的现代化理论,主要有20世纪50、60年代形成的经典现代化理论,20世纪90年代形成的后现代化理论以及第二次现代化理论。这些现代化理论有各自不同的现代化标准,在此不一一叙述。笔者认为,从本质上说,现代化不是一个静的概念,而是一个动的概念,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是涉及社会各个层面,表象上以工业化为主体的过程。中国的现代化亦是如此。
   中国的现代化启动以鸦片战争为标志,开始了社会转型的过程,开始一步步走向现代化。洋务运动是中国现代化的第一次尝试,也初步奠定了现代化的基础。而这一被许多中国人寄以厚望的自强运动最终在中日甲午战争的炮火中宣告失败。这一场战争的失败成为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转折点,堂堂大国被几千年来一直向中国学习的日本打败,这对中国人的心理是一极大的刺激。输给西方列强尚可容忍,而败给在近代原先同样落后的日本却是奇耻大辱,是中国人所不能接受的。甲午战后,中国开始了真正的急起直追,在认真审视世界局势的基础上,中国的现代化也开始逐渐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清末新政是中国现代化的又一次大的尝试,这是一场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社会各个层面的变革运动,取得成就之大,对中国影响之深远,是前几次改革运动所无法比拟的。北京政府时期是中国现代化取得巨大进展的时期,从政治、经济到军事、文化等都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中华民族心理的近代化也基本完成。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则是中国迅速发展并最终独立于世界之林的时期,尤其是抗日战争的胜利,极大的鼓舞了中国人民。近代以来的历次民族战争,中国几乎是屡战屡败,而在抗日战争这一关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民族决战中中国胜利了,这对中华民族心理是一极大的激励,也是中国现代化取得巨大成功的明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一直到现在,中国的现代化虽然经历了许多曲折,走了不少弯路,但最终中国人找到了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中华民族基本摆脱了近代以来由于弱势地位带来的民族自卑心理。当然,中国的现代化还远远没有完成,中国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现代化的动力问题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搞清楚这一问题,才能真正理解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才能对中国现代化有一个根本性的理解。
   20世纪80年代,以费正清为代表的国外学者提出“冲击——反应”模式理论,对中国学术界影响极大,直到现在,在很大一部分学者身上还能看到它的影子,甚至有很多学者固守这一理论框架。近代开始以前的清朝社会虽然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社会批判声音的出现,手工工场的出现和发展等等。但是,这种变化仍然是一种“适应性变迁”,而不是一种“根本性变迁”。至少在近代以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出现了可以突破传统社会旧有的体制框架,对旧有的社会体制产生根本性冲击的变化。当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以后,中国才被强行拖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发展体系,中国旧有的社会机制才开始受到致命的冲击。帝国主义在殖民扩张的同时,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所以,从中国现代化的启动来讲,西方的冲击居功至伟。而且,在整个中国现代化过程中,除去侵略的因素西方确实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当中国人真正觉察到中西之间的差距时,便开始主动进行改变以适应世界潮。在对待西方文化时,中国人在吸收时是积极的,主动的,是有选择性的。换句话说,西学在传到中国以后被先进的中国人所改造以适应中国的社会模式。从洋务派的“中体西用”到康有为的“托古改制”,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到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都是西学中国化的表现。这正是近代中国各种思潮(如进化论思潮、自由主义思潮等)不断涌现,而每一时期又以一种思潮为主其他思潮交相辉映的原因。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同时期需要不同的文化内容。同时激励中国人为实现民族复兴不断努力的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治国平天下”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从这一角度讲,中国社会内部因素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亦不容忽视,甚或说是主要作用。
   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时间观问题。步入近代,中国古代的世界强势地位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弱势地位的现实,这种强烈的历史落差对中华民族心理造成至深至远的影响。从中国人认清中国与世界强国差距的那一刻起,便开始了急起直追的过程,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有了时间观,开始有了危机感、紧迫感、使命感以及责任感。这种时间观贯穿整个中国现代化进程。从魏源到李鸿章,从康有为到孙中山,从蒋介石到毛泽东,无不如此。甚至,在慈禧为首的所谓顽固派身上亦有此体现。这种时间观的形成对中国现代化进程是一把双刃剑,既发挥了催化剂的作用,也滋生了急躁情绪而造成负面影响。近代先进中国人时间观的形成促使他们为实现中国在世界上地位的迅速转换做出不懈努力,积极吸收有利于中国现代化的因素,从而大大加速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清末新政、北京政府时期、南京政府时期等所取得巨大成就即是最好的明证。同时,这种时间观的极度膨胀所带来的急躁情绪也充斥着整个中国现代化历程,历次改革都带有这种情绪,革命是这种情绪的集中宣泄。建国后的大跃进运动、文化大革命亦是这种情绪的后遗症。我们对这一现象应进行历史的分析,并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从而吸取其中的经验教训,为仍在进行的现代化提供借鉴。
   另外,由于受以前“革命话语系统”的影响,学术界对于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有些人物所做的评价有失公允。如对统治中国长达近半个世纪的慈禧太后,只是简单的将其定位为顽固派首领,将几乎所有近代中国遭受的灾难全部加于其身,归结为其专制统治,似乎流于简单化,也不符合历史的本来面貌。批判慈禧太后的人大多以其镇压戊戌维新运动,勾结帝国主义媚外求荣,制造清末新政骗局为证据。然而,众所周知,戊戌维新运动时期,慈禧太后是绝对的权利控制者。维新派之所以能成其气候,能形成一场运动,离开慈禧太后的默许仅靠一无实权的皇帝是不可能的。应该说,戊戌维新变法运动体现了慈禧太后进行救国(清王朝)尝试的内心渴望,只是后来的变法实效以及众多大臣的反对使其放弃并血腥镇压了这场运动。而所谓勾结帝国主义,媚外求荣的慈禧太后,却也毅然决然的与八国联军开战,原因是帝国主义干涉了其家事。与其说是勾结,不如说是弱势集团对强势集团的被迫自保。说慈禧太后不爱国似乎也有失当之处,当时整个大清王朝形式上与心理上都归其所有,自己的东西何有不爱惜之理?再者,所谓清末新政是彻底的骗局,是不符合历史史实的。大量的史实证明,慈禧太后进行新政以图强自立的心情是何其急迫。清末新政所涉及的社会层面,所取的成就也是之前任何一次改革运动所无法与其比肩的。以慈禧太后一例只想说明在对历史人物进行历史考察时,应该从现代化视角出发,观其为中国现代化所做贡献以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而不应抱着旧的阶级斗争理论不放。
   总之,中国的现代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是一个充满着各种矛盾的过程。其中包含着许多重大理论问题,如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时间观问题,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中国自身的作用问题,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等等。我们在做历史研究时,应该尽可能的从多视角对其进行学术考究,以求做出实事求是的立体化评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4 10: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兄的这篇文章有一定的见地,现在特发上一个引论来助兴:
引:中国现代化道路:百年历史的回顾与展望  

--------------------------------------------------------------------------------
  
陈剑(北京社会主义学院 100029)
  


[发表刊物]《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摘 要] 百年中国现代化历程大体经历四个阶段:洋务运动至清王朝垮台;辛亥革命至国民党结束在大陆的统治;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文革结束;1978年以来得改革开放到现在。
[关键词] 现代化 回顾 展望

中国现代化的曙光,最早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从严格意义上说,中国的现代化过程,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的。这意味着,中国现代化启动步伐较之欧美发达国家整整推迟了两个世纪。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中国现代化进程,60-70年代经受了重大挫折,特别是“文革”十年,中国现代化进程几乎处于停滞状态。自20世纪70年代未期以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掀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改革开放使中国现代化进程重新启动。90年代,特别是邓小平南方谈话以后,中国现代化进程全面加速,实现了整体推进。到2000年,中国经济总量进人世界前六位,人均 GDP 达 到了800美元,实现邓小平在 80 年代初制订的到20世纪末人民生活水平达到“ 小康”的奋斗目标。 2002 年,中共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现代化内涵。

但中国作为一个整体,目前仍处在工业化前半期,现正加速向工业化后半期转变,也就是说,中国离现代化实现仍有一段距离。但如果按目前这样一个速度推进,在一个可以预期的不远的将来,中国现代化会最终实现。但要赶上发达国家水平,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

从1860年洋务运动算起,中国现代化进程已过去了143年,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洋务运动至清王朝跨台;辛亥革命至国民党结束在大陆的统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文革结束;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到现在。

一、洋务运动一一中国现代化的曙光

中国现代化这一阶段,是由相互联系的三个运动组成:洋务运动 (1860-1894),维新运动(1895-1898)和立宪运动(1901-1911)。三个运动波澜壮阔,构成了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内容。

1840年的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近代史。在外国列强大炮的轰击下,长期实行严厉的海禁、完全闭关锁国的古老的中国被迫敞开了大门,西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赋予的种种特权在中国办起了现代商业、金融、交通、电讯、工厂和矿山,西方列强的“奇技淫巧”使中国人认识到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的急剧变化。林则 徐、魏源等是这一时期先进中国人的代表。林则徐组织翻译的英国人慕瑞所著的《四洲志》,成为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介绍世界自然地理、社会历史状况的专 著。而魏源随后编辑的《海国图志》,其中概括出的“师 夷长技以制夷”的著名思想,成为兴办洋务的思想基础。

外国资本主义因素的渗透剌激了中国固有的资本主义萌芽,加速了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分解,兴办工厂、矿山等现代企业又直接为中国现代工业的起步提供了模仿样板。现代化的核心是工业化,而工业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所以机器生产的采用就是现代化最初标志。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借助西方的先进技术发展工商业,就成为中国现代化的起步阶段。洋务运动先以“求强”为目的,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又以“求富”为目标,大力兴办了民用企业;最后以“海防”为重点,建立了颇为壮观的北洋海军。

把中国放在一个更大的背景下进行考察,如果说洋务运动作为中国现代化的起步阶段,那么中国的现代化的起步阶段在世界范围内并不算很晚。现代化始于 18 世纪中后期的英国工业革命,而日本现代化伐始于1866年明治维新,比中国还晚了6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是1860年,德国的统一是1862年,这些国家也大体是在英国工业革命百年后开始现代化的起步阶段,与中国属于同一时期。此时,中国主权地位没有受到根本挑战,西方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还只限于自由贸易方面,中国开始现代化步伐是有成功的可能的。但是,从1860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在89年的时间里,中国现代化步伐步履艰难,国力严重衰退,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的地位一降再降,一直是西方列强欺侮的对象,原因究竟何在呢,从中国现代化的起步阶段可以寻找到衰败的原因。

洋务运动的理论基础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中体西用”,要“借法与外洋”。这一理论基础隐含的前提是,中国的文武制度远远高于西方,只是器技不如人,因此,强调的以中国封建纲常为根本,以西方的“坚船利炮”为功用。洋务运动的明确目标是引进西方技术,以求“御辱自强”,借助西方技艺寻求抵御西方的富强之术。这一点鲜明体现了中国现代化起步的性质,是一种防御型的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是出于防御西方列强侵略的直接现实需要而被迫发动的。但这种防御型的现代化,由于一开始就没有触及到自身制度的改革,虽有西化其表,但内在却几乎没有任何变化。由于中国传统社会自身的衰落,这种衰落应当看作是整体性的,最主要表现是政治腐败,思想专制,已经失去了自我更新的代谢能力和活力机制。面对社会各阶层不断提出的变革要求和外部世界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强烈冲击,被迫实行了有限制的现代化,采取政府可以接受并可以为政府所控制的方式,这种现代化仅仅局限于一些经济和技术领域,有时也可能涉 及到政府的一些行政领域,判别标准是,是否对维持现存的社会制度产生负面影响。但由于这种“有限制的现代化”没有触及封建专制的基础,而中国社会的整体衰落正是表现在封建专制的基础已经溃烂,因而即使有华丽的现代化外表,也难以阻止整个社会的衰败。

当然这并不应否认一些先行者在这一期间对现代化所进行的种种探索。曾国藩、李鸿章是这一期间的代表人物。仅以出国留学为例,中国人长期以世界中心为居,世界其它地方皆属“蛮夷”,要到这些“蛮夷”去留学简直是本末倒置。而长期与洋人打交道的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则深知西方科技知识对于改造落后中国之必要,因而上奏朝廷鼓励留学。在曾国藩、李鸿章的推动下,1872 年8月,中国第一批赴美留学生走出国门。自此以后,出国留学形成热潮。而这种留学教育对于改变封建中国因循守旧的现状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使中国人真切感受到外部世界急剧变化和现代科技革命的巨大作用。

但先行者对现代化所进行的种种探索,并不能改变中国整体性衰退。最典型的莫过于发生在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甲午海战”前,北洋海军的舰艇 规模和武器装备在世界上已经排到第6位,中国自洋务运动以来,向西方学习的成果,表面上看已是轰轰烈烈,十分壮观,北洋海军就是典型一例。但号称世界 第6的北洋海军,由于只有华丽外表,内在的东西却在继续腐烂,与亚洲新兴国家——日本交手,仅仅一个黄海海战,中国北洋海军就全军覆没,清朝外交大臣李鸿章不得不亲赴日本的马关,签下了令国人蒙受耻辱的“马关条约”。“马关条约”除了赔偿2亿两白银外,还将台湾割让给日本。这对中国确实是奇耻大辱,不仅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也成为推动中华民族觉醒的契机:洋务运动以来,中国一直在向西方学习,但中国却没有因此强盛起来,而历史上一直是中国小学生的近邻日本,只是近20多年实现明治维新,就打败了千年老大的中华帝国,并割地赔款,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以康有为为代表的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中国要强盛,必须变法图强。在此之后的维新运动,先是公车上书,后是在光绪皇帝支持下实行维新变法。 1898 年6月11日,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维新派所进行的103天戊戌变法应看作先进的中国人试图通过变法促使中国强盛所做的努力。戊戌变法推出了一个空前规模的对现行皇朝体制进行大幅改革方案。经济上,设立农工商局、路矿总局,开办实业;修筑铁路,开采矿藏;组织、商会;改革财政。政治上,广开言路,允许士民上书言事;编练新军。文化上,废除八股,变革科举,兴办新式学堂,设译书局,派留学生;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这些改革方案,目的在于学习西方文化、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建立君主立宪政体,但戊戌变法由于涉及到皇权基础,涉及到王朝内部权力斗争,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但这一运动的影响却相当广泛和深远,成为推动了近代中国的第一个思想启蒙运动。清朝统治者认识到,已经不能再按照原有的统治模式运行了,不变法整个大清王朝就要瓦解了。

20世纪的第一个年头,即 1901年1月29日,曾经残酷镇压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慈禧太后,在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流亡在西安的途中,发布了进行变法的上谕,开始了史称“新政”的变法,也是为期十年立宪运动(1901-1911)的开始。新政改革,可看作是清政府为挽救己濒临绝境的腐败王朝所做的最后努力,也可看作是中国现代化的世纪挽歌。

新政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振兴商务、奖励实业;实行军事改革,筹饷练兵,兴办军 事学堂;改革教育和科举制度等。这些内容,在一些方面已超出维新变法时提出的内容。特别是教育改革,1905年,清朝废除1300多年的科举考试制度,建立新式学堂,并派大臣出国考察,鼓励学生出洋留学, 成为对20世纪进程有着重大影响、深刻而持久的一项改革。仅以教育改革为例,鼓励出洋和建立新式学堂,造 就了一代新型的中国知识分子,而这批新式人才的出现,不仅没有维护原有秩序,而是成为古老的旧制度的掘墓人。除此之外,清朝1908年颁布的《钦定宪法 大纲》,开始西方立宪的最初尝试,为以后的革命党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提供了思想武器。新政的实行,本意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但新政的实行,却释放出社会变革的巨大能量,加速了封建制度的灭亡。

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这不是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从形式上看,康、梁等人领导的戊戌变法与清朝自上而下推行的立宪运动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改革运动。然而,1901年开始的立宪运动,却是清王朝在内外压力下不自觉地充当了维新运动遗嘱的执行人,与康、梁等人的维新运动具有不可分割的历史连续性。

长达 10 年的立宪运动,促进了中国在政治、经济、教育、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由传统向现代化的转变,它是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第一次比较系 统的成功尝试。可以说,如果没有19 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就没有以后的维新运动,也就没有后来的10 年新政。从实际效果看,历时10年的立宪运动,远比洋务运动、维新运动更广泛、深刻。历史就是这样奇怪,不论慈禧太后最初的本意是什么,20世纪最初10年的新政,却作为影响20世纪重要历史事件而载人史册,并成为影响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慈禧太后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新政改革,不仅没有达到挽救满清王朝的目的,恰恰相反,反而加速了满清王朝的崩溃,而中国的现代化正是在新政的实施过程中,虽然缓慢但却一步步地向前推进了。

二、停滞不前的民国时期

1911年的辛亥革命,结束了千百年来封建专制的统治。从辛亥革命以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近40年时间,这一时期又可分为北洋军阅统治时期(1912-1927) 和国民党统治时期 (1927 一 1949) 。辛亥 革命推翻了满清皇帝, 但胜利果实却被袁世凯所窃取。靠小站练兵起家的袁世凯及其他统领下的北洋军 人集团,统治中国达16年。应当说,在这一阶段的前几年,主要是袁世凯在任的前后一个时期,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有一定发展。一种流传很广的说法: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列强无暇东顾,推动了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但实际情况是,欧战确实为中国人腾出较大的发展空间,但更重要的是本国的制度建设有一定的进展。统计数字表明,欧战前中国民族工商业已以较高速度发展,大战爆发只是加快了发展速度。而这与清末的新政和袁世凯政府在经济制度方面的建树,有一定的关联。比如,依靠各地商会,制定了一系列经济法规,完善了市场机制。粗略统计,袁世凯在任时制定有关经济法令80多件;再比如,取消创办企业动辄给予专营权若干年的规定;专利只给予真正的发明创新,从而促进了自由竞争;整理和健全财政税制度,整顿金融秩序,民国三四年间 (1914 至1915)实现了政收支平衡 ,统一铸造银币,奠立了统一币制的基础,等等。

另外,在政治制度建设方面,北洋政府也不是一无是处。比如,1913年初公布《文官考试法》,推行军民分治,规定督军不得兼任省长等,也具有一定的积 极意义。但在北洋政府统治后期,由于北洋军间内部分裂,政府腐败日甚,已难有精力从事国家经济建设。

1917年俄国的十月革命和1919年的巴黎分赃会议,促使了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表明统治阶级已不可能再按原有模式进行统治了。1925年,在中国共产党人支持下,从广东开始北伐的国民革命军用不到三年的时间迅速击溃了北洋军阀的直系和皖系势力,并将南京作为首都建立了全国政权,1928年张学良在沈阳改旗易职,宣告了蒋介石的南京政府完成了对中国的统一。

南京政府统治中国只有22年时间,这一时期,内 战频繁、外敌人侵,虽然在此期间,也有一个短暂的、 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1928年—1936年),但这一时期毕竟太短。即使在这一时期,蒋介石与各派军阀之间的战争接连不断,如蒋冯阎大战,两广事变,福建事变。1937年7月至1945年9月爆发的抗日战争,日本 帝国主义的人侵使国家的基础设施几乎遭到彻底毁坏,国家元气大伤,中国国力也迅速下降。虽然二战结束后,中国与美、英、法四个战胜国被称为世界四大强 国,但这也只是从战胜国这一角度而言的。抗日战争胜利的结束,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取得的第一次对外国列强的完整胜利,并洗刷了百年的耻辱。历史给蒋介石国民党政权一个极好的机会,就是和平民主进行战后国家建设。但蒋介石要实行专制统治,实行一党 专制,容不得共产党的存在,进而挑起了三年多的全面内战,结果导致中国国力进一步衰败,中国现代化进程陷入停滞和倒退。

对中国100多年现代化历程来说,38年民国历史,中国现代化进程,步伐极为缓慢,几乎属于停滞不前阶段。

三、理想和激情充斥的50年代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宣告成立,这是20 世纪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事件。自此,中国结束了长期的社会动荡,有了一个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稳定的社会经济环境,并开始了现代化全面建设时期。

刚刚成立的新中国,面对的是战争留下的一片废墟,现代工业产值只占很小比重,作为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几乎是当时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资料显示,1949 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而当时亚洲平均水平是44美元,亚洲的另一个人口大国印度是57美元,中国不及印度的一半。因而,解决几亿中国人吃饭穿衣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首要问题。

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一个新中国是充满信心的。从新中国成立到1957年,短短几年时间,新中国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仅用3年时间就清理了战争留下的废墟,到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结束,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达到战前最好的年份——1936年的水平;抗美援朝战争;中国这样一个被世界上公认的弱国与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和联合国军在朝鲜战场上打了三年,最终打了一个平手,这对遭受百年耻辱的中国人说是一个巨大鼓舞,对一个弱国来说确实是很大的胜利,因而极大提高了中国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功实施,特别是苏联帮助援建的156工程项目的完成,为中国工业化打下了初步基础。毛泽东有句名言:我们不但要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短短几年,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进步为毛泽东这句名言作了很好的注解,因而极大鼓舞了亿万中国人民的劳动热情,人们试图用更好更快的方式实现国家的富强之梦,要用15年时间赶上和超过英国,而这种更好更快的方式, 毛泽东认为就是大跃进。

毛泽东是豪情万丈的一代伟人。在毛泽东看来,我们曾经搬走了三座大山,打败了貌似强大的美帝国主义,仅用了3年就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恢复,特别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完成,这一切都使毛泽东充满自信,对在15年内赶上英国,在毛泽东看来,通过树立三面红旗,一定会创造一个新的奇迹,实现这一目标。在毛泽东描绘的蓝图中,共产主义似乎就在眼前。

领袖的豪迈激情激励了亿万人民群众奔向共产主义的热情。千百年来,人们心目中的大同世界是“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 无人不饱暖”,而大办食堂,大炼钢铁,正好与人们千百年来脑海中的“大同”理想极为吻合。一起吃大锅饭,成千上万的人一起去大炼钢铁,因而大办食堂、大炼钢铁,高产卫星成为大跃进时期主要特征,人们为美好社会即将到来欢欣鼓舞。“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反映了当时人们普遍的一种心态。人们坚信,在共产党领导下,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

但激情和不切实际的幻想毕竟不同于理性和科学。全民大炼钢铁和大办食堂的恶果到1959初就已显示出来了,以后的几年,工农业生产比例严重失调,恶果继续扩大,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不仅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而且造成了几亿人民生活陷入巨大困难之中,中国的生态环境遭受到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破坏,这种破坏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大跃进给国家和民族造成了巨大破坏,严重挫伤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也延缓了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但悲剧在于,大跃进的失误原因没有得到很好总 结,这种急于求成完全违背经济规律的做法最后却归因于帝国主义的封锁、修正主义的背信弃义、党内右侧机会主义分子阻挠所致。由于大跃进在指导思想、 目标选择上的错误没有得到很好总结,一到比较顺利的情况下,这种急于求成的主观愿望又会跃跃欲试。

当经过几年的调整恢复时期,国民经济重新走上健康发展轨道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文革”的十年浩劫,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灾难性后果,其严重程度超过“大跃进”所造成的破坏,使中国现代化进程又一次遭受到严重挫折。

当然我们也不能把这一时期说得一无是处,毫无成就可言。因为在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建设仍然在各种曲折下取得了一些进步,中国工业化的基础基本上在这一时期得以进一步穷实。但应当注意的一个事实是,大跃进和“文革”前后的二十年,正是西方主要国家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20年。虽然中国现代化进程在这一期间取得了一些进步,但与整个世界现代化进程相比,与一些曾经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国家相比,中国在这一期间大大落伍了,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更大了。

四、向现代化整体推进

1978年12月18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一会议对中国现代化进程影响之深远,用什么样的语言评价也不为过,其影响将一直波及到21世纪。因为自此以后,中国开始了向现代化的整体推进,并一直延续到现在。这是100多年来中国向现代化高歌猛进,也是最激动人心的时期。所谓向现代化整体推进, 是指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现代化进程是全方位的,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和变革。而且这一进程没有中断,到目前一直处在持续的发展过程中。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提出了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构想,并把到 20 世纪末期的中国现代化目标具体化为1000美元、小康水平。 1987年4月30日,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工人社会党副总书记、政府副首相格拉时,首次完整地阐述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邓小平指出:“我们原定的目标是,第一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一千美元。……第三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四千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按照邓小平的提法,中共十二大、十三大,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目标,并制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到2000年,“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前两步已经实现,第三,即到本世纪中叶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这一步也正在努力实现。

中国现代化的整体推进,其发展目标是逐步清晰和明确的过程,也是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束缚了人们的积极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必然涉及到发展目标的选择,必然涉及到体制和机制方面的改革,如果在这方面没有重大改革,而是按照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运行,要加速中国现代化进程是不现实的。

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他的伟大在于,不仅明确提出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目标,规划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而且在改革开放的每一关口都做出了他人不能及的贡献。苏联解体,东欧巨变,社会主义陷入低谷,中国又一次面临重要选择,是继续深化改革,还是固守原有的僵化体制,1992年的南方谈话对此做出了明确回答。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不是判别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标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南方谈话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把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开放的最终目标,就为中国现代化进程找到了一条正确运行的轨道,这种运行轨道为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所采用,是人类社会发展必经的道路。邓小平南方谈话以后,中国 经济进人了新一轮经济增长时期,原因何在,正是市场经济体制使然。选择市场经济体制,就使中国与国际社会有了共同语言,加人WTO,按照WTO制定的规则处理国与国之间经贸往来,表明中国正在迅速融入国际社会并为国际社会所接纳,中国现代化进入了快速发展轨道。

邓小平的伟大之处还在于,邓小平所说的现代化不仅指的是经济现代化,还包括政治现代化和文化现代化。所谓向现代化整体推进,仅仅指的是经济现代 化,是谈不上整体推进的。

毛泽东20世纪60年代初在阅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思想。他说,“建设 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还要加上国防现代化”。四个现代化相对于工业化,是一个进步,但它仍然侧重于经济和科学技术,属于传统现代化概念。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与此同时,对新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也逐步地提出来。邓小平认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现代化。这三个方面三位一体,不可偏废。邓小平认为,“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日,改革和 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可以 说,邓小平的这段讲话准确概括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据此,党的十三大首次明确提出,“把我国 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富强”主要体现为经济现代化的要求,“民主”主要体现为政治现代化的要求,“文明”主要体现文化现代化的要求。于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从由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四个方面的现代化,变成“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的整体现代化,使中国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更加完善、科学。中共十六大提出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而小康社会作为现代化的一个发展阶段,说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际 就是推动政治现代化进程,中共十六大的这一提法,实际是中共十三大提出的三位一体的现代化的具体化和延续。

如果将25年改革开放进程划为两个阶段话,邓小平南方谈话则是划分这两个阶段的标志。在第一个阶段,由于改革的最终目标不是很清晰,只是感觉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必须进行改革,但究竟如何改革,只能靠“摸着石头过河”;而在邓小平南方谈话以后,中国改革开放的最终目标已经确立,中国这艘巨轮已经驶入深水区,已经不可 能再靠“摸着石头过河”前行,而是应加大马力全速前进。按照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中国正在从原有的计 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变,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现代化三方面内容。现在的问题是,由于长期以来对市场经济体制缺乏理 解,对市场经济的精髓——个人利益作用原理以及通过看不见的于对个人利益调节等基本原理和规律缺乏认识,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治制衡和权力监督缺乏认识,对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如何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在理论上准备不够。这必然影响中国建立一个较为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的时间,也必然对中国现代化进程带来一些消极影响。实际上,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思路已经十分明确,只有向真正意义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在充分尊重个人利益基础上,以民营经济为主体,通过政治制衡、新闻监督、充分保障个人的基本人权以达到维护社会公正,中国才能建立真正意义的市场经济,才能进一步加快中国整体现代化进程。中国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属于市场经济“一 般”,因而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的规律和原则。当然,市场经济“一般”必须与本国的具体国情结合,必须结合中国社会主义这一国情。但这种结合,不应违背市场经济“一般”的规律和原则,因为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和原则,是实行市场经济巨大的强制力,是必然要产生作用的。虽然在这方面目前仍有一些问题需要理清,但从总的发展趋势看,中国向真正意义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这个总的趋势是不可改变的,因为开弓已没有回头箭,亿万人民群众参与的市场经济实践本身会作出自己的选择。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有一些曲折也是十分正常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5 20: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写的一点东西,希望版主给点奖励噢,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18 20:42 , Processed in 0.410085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