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4446|回复: 0

[原创]也说荆柯刺秦 (A&Q)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3-25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荆柯刺秦,实在是老掉牙的话题了。无数高手们发表过无数高见。本人对那段历史的造诣不深,连低手都算不上,不过看得多了,多少也有些想法,说到哪儿算哪儿。班门弄斧,勿笑。

***荆柯的国家观念***

有人说,荆柯已经没有国家观念了,我觉得这一点值得探讨。

史载“荆轲者,卫人也,其先乃齐人,徙於卫,卫人谓之庆卿。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荆卿好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其後秦伐魏,置东郡,徙卫元君之支属於野王。”荆柯是卫人,起初时是想效命于卫,而不是出国扬名,直到国亡于秦,方游历于外。这与国尚在而效命于他国的人是有很大不同的。

***荆柯入燕前的社会地位***

荆柯在卫国时便被尊为“卿”,又因“其为人沉深好书”,故其所游诸侯,尽得“与其贤豪长者相结”,社会地位原已甚高,并不须待太子丹奉为上宾之后方出之有处。

***为何选择荆柯***

荆柯确实并非武艺高手,无论从史料中还是刺秦的经过看都不是。不过,窃以为这是太子丹无可选择中的选择。秦王不是傻子,派一个出名的武功高手去,他能没防备吗?不但未必能见到秦王,即使见到了,不能近身,或者他早有防备,行刺成功的可能性就接近零了。刺秦成功的第一要义在于使秦王无备,只有秦王无备,才能在大殿接见使臣,才能让使臣近他的身,这也就是为什么田丹以“喜怒不形于色”推荐荆柯的理由吧。从这点看,荆柯和太子丹的计划是基本成功的,秦王对荆柯的使命毫无怀疑,所以才在受袭之下张惶得连拔剑都忘了。(所以,荆柯等的人应该不会是聂盖,派聂盖去出使,秦王不起疑心才怪)

另外,前面提到的荆柯的社会地位也是不可忽略的。区区弱燕,寻常使者,很难得到秦王在大殿接见,更不要说走近秦王身边指点地图了。正因为荆柯是海内名士,秦王才能给予如此隆重的待遇。

***荆柯为何接受刺秦提议***

荆柯并非全无图名之心(岳飞精忠报国之外,难道就没有一丝“建功扬名”之意?“白首为功名”“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古人并不把图名当成不光彩的想法),但以他的地位应当不至于需要靠刺秦这种方式博名。荆柯本不以武出名,在卫时是以“术”说于卫元君,周游列国时也绝少与人争剑之短长,所以如果他拒绝太子丹为刺客的要求,其实并不影响他的名声或地位。

从荆柯一向以来的作为,其意不在以武士的身份扬名,所以,他接受太子丹的提议,与其说是各取所需,毋宁说是志同道合。

***荆柯入秦的使命***

荆柯刺秦,并无其他武器,唯一匕首。匕首上沾有见血封喉的剧毒,一中即死,如何要挟?如果是为了要挟秦王,何必淬毒呢?至于挟持秦王云云,应该只是行刺失败后的一句托词。

***拿匕首的人***

有一种推测,而执匕一击的人原本应是秦武阳,这推测并非没有道理。若是荆柯在一侧讲解地图,秦武阳从另一侧打开地图,那么图穷匕现那一刹秦王的注意可能全然被荆柯吸引,目光完全无法触及匕首,这时秦武阳从另一侧全力一击,成功的可能性相当之大

以燕国之大,寻一搏命之徒并不困难,但能在秦王面前沉着应对,使不起疑的使者却不易寻,号称亡命之徒的秦武阳关键时刻的表现恰恰证明了这一点。或许这可以更好地解释田光向太子丹推荐“喜怒不行于色”却“剑术疏”的荆柯的理由吧。

而情况突变,殿上只余荆柯一人时,计划已经完全打乱----此时荆柯必须亲自打开卷轴,而秦王的目光势必随着他的位置而动,注意力不可能不集中在荆柯身上,也就做不到在匕首乍现的一刹那令秦王毫无应变了。而荆柯犹能临危不乱,尽最大努力期以完成使命,实为英雄本色。

***拖延入秦时日的原因****

窃以为是“其人居远未来”之故 ----这个人才是荆柯心目中的理想搭档,他的角色重要性并不亚于荆柯,甚或于,他才是原本计划中直接下手“刺秦”的人。

司马公笔下的太子丹缺乏知人之明。其疑心田丹是表现之一,错爱秦武阳是表现之二,而因为荆柯没有立即动身而怀疑其勇气是其三。正因为有前两点事实,我以为太子丹催促荆柯其实是表现了太子丹不能做到用人不疑,以及沉不住气。

荆柯既是在等待时机,也是在做准备。对太子丹一贯的为人及对秦的态度,秦王当是有所知的。无缘无故遣使求和,秦王能不疑心吗?督亢位置在哪儿我是不大清楚啦,不过割地也不是哪块儿秦都接收得了的。既然刺秦本来就是孤注一掷,那么等秦灭赵后,攻到燕的南界,燕因为兵临国门而害怕求和,甚至杀了投燕的秦将就比较容易使秦王相信。否则,如果太子丹的求和与弃子太过突兀,秦王可能有疑。而在等待这段时间,荆柯也在进行着周密的筹备,想出“图穷匕现”的机关,取樊於期首级以悦秦王,访求天下宝刃,选邀合适的副手等等,太子丹是因为疑心荆柯会反悔,才表现得如此迫不及待,好像荆柯有意拖延。

如果这样理解,前后的人与事就可以串联起来:田丹察觉到了太子丹的疑心,为坚其志而自杀,荆柯也同样是在太子丹的疑心之下,没有等到自己要等的人就勉强携秦武阳启程。(司马公对太子丹的评价似不甚高,此人无知人之明和信人之量,惟汲汲于妇人之仁,在田丹,荆柯,樊於期,高渐离等人慷慨之士的衬托下愈见藐小)后来的经过说明,田丹没有看错人,荆柯在秦武阳发生变故,从一开始就打乱了计划的情况下确实表现出泰山崩于面前儿色布变的沉着,荆柯也没有看错人,秦武阳的确不堪重任,太子丹的三次错误,几乎已经注定了刺秦失败的结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4-30 21:26 , Processed in 0.349253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