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436|回复: 0

[【心情日记】] 富人应该有什么派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17 10: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6年04月15日 11:54 新京报 字体:大 中 小
  如果我们的社会让提倡暴利、炫耀暴利的人吃香,我们就要好好想想:我们的社会出了什么问题?

富人总是要有些派头,但不同的人会选择不同的派头。

房地产大亨任志强最近成了中国知名的富人。他宣称房地产业就是暴利产业,他就是没有责任替穷人盖房子。当记者问他能否不开奔驰500、低调一点时,他说:“你们这都是谬论,你跟人家谈合资,人家说你连奔驰都开不起,我凭什么跟你谈合资。你们都是从贫富角度想,都没有从工作角度想,没有这个奔驰车,我可能谈不成合资,不很简单吗?我见的外国人都是上亿资产的人,我让他坐一个小破车能行吗?谬论。这有什么好讨论的?”

  

大概任先生没有和Azim Premji做过生意。人家是世界第25号富翁,拥有133亿美元的资产,把父亲留下的一家生产植物油的公司,改造成世界IT业中的一流企业,被称为印度的比尔·盖茨。此公不仅穿国产衣、戴国产表、出差坐经济舱、下飞机后赶不上机场免费客车时,甚至会坐便宜的三轮摩托、自己开旧福特(即任志强所谓的“小破车”),而且要求手下人也效法,甚至会亲自检查自己的雇员出差坐什么舱。照任志强的说法,AzimPremji大概是把公司的牌子都给砸了,没有人会和他做生意了。可是,AzimPremji不仅没有破产,反而成了财富增长最快的世界巨富之一。

同是富人,为什么行为举止如此不同?这大概还不能仅要怪个人,还要看看别的。

当市场不健康时,勤勤恳恳、日积月累是发达不了的,必须进行掠夺式的经营才行,所以有人敢公开说自己就是搞暴利的。你真到市场经济比较成熟的国家,几个大老板敢这么说?比如在美国,不要说你自己不敢这么说,一旦指责你赚取暴利的人多了,国会马上就可能开听证会。暴利几乎是不公平竞争的同义词。

18世纪时中国的GDP世界第一,非常富裕,但是市场经济的祖师爷亚当·斯密却预言:(当时的)中国富到头了,再发展没有潜力。他提出两条理由:第一,中国的市场不开放。这是为主流经济学家们津津乐道的。但他们常常忘了亚当·斯密讲的第二点:当时中国的富人(包括官僚和商人)享受着种种财富和权力,穷人缺乏基本的保障。这样下去,好日子长不了。

道理其实很简单:一个充分市场经济的国家,资本竞争非常激烈。哪个行业利润高,资本马上就涌过去,顷刻间高利润就被竞争砍下去。所以当年亚当·斯密谈论英国的优势,特别强调英国的利率低,而中国的利率非常高。在他那个时代,西方世界利润最高的地方,大概属于北美殖民地(即美国的前身)和加勒比岛上的甘蔗种植园了。

在北美殖民地,资源丰富、工钱高,而且靠和英国的贸易,许多人富起来,有了奢华之风。

不过,当时的买卖人警告年轻一代店主:别穿得太招摇。因为你一奢侈,英国的供货商就觉得你有的是钱,所以该付欠款了。当时流行的是从英国供货商那里贷款开店。而你的邻居也会马上觉得:你这个人不诚实,一定从我们身上赚了暴利,于是人家砍价更凶了。这样两头夹击,买卖就危险了。

这类故事说明了什么?说明市场经济建立在平等的社会之上,暴利是为社会所唾弃的。

勤勤恳恳、日积月累,才是发达的正途。像富兰克林,从一个小学徒,干到北美殖民地最富的人之一。他的哲学还是“省一分钱就是赚一分钱”,“时间就是金钱”。他家换餐具,还是他夫人偷偷购买,搞了一场“家庭政变”逼他接受。这种精神,用韦伯的话来说,就是理性化。这样的社会,才能成功。

如今进入高技术时代。像比尔·盖茨、AzimPremji这样的人,都可以在技术和管理上遥遥领先他人,保持相当的垄断优势,创造巨额利润。但是,他们都是对人慷慨,自己却克勤克俭。

这不仅反映了健康的人品,也反映了健康的社会环境。如果我们的社会让提倡暴利、炫耀暴利的人吃香,我们就要好好想想:我们的社会出了什么问题?(作者薛涌 系萨福克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11 01:11 , Processed in 0.332207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