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6-3-27 02: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字千金
[典源]:《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使其客人著所闻.写成<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同类事还有刘安聘天下辩通人士著<淮南子>书成亦布于都市,悬千金以示众士.见<文选.杨修答临淄侯签>.又王献之曾写字给一老妇卖,得钱千金,见王献之的<自论书>.后人讲一字千金涉及书法的则指此事.
[释义]:吕不韦将<吕氏春秋>一书置于门,增损一字,赏予千金。后遂用"一字千金,金悬秦市,千金字",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理解]:一字千金,本为形容文章价值之高,字字珠玑,今却有新意。话说已被处极刑的成姓某高官,其人以书法见长,颇有功力,在江西任上时,求字者络绎不绝,得之后皆送“润笔费”,数目巨大,因此有“一字千金”之谓。后来此君因腐败案东窗事发,那些得其字而做公司商店学校机关匾额者,纷纷毁字灭迹,此其时,其字又可谓“一钱不值”了。前有赵姓高官,也喜题词,后经89巨变,此君失势,所题之字,尽皆除掉。所谓一字千金之“金”字,今世不再为文章之衡,而多为权势财富之附,呜呼哀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