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426|回复: 1

[【文史类原创】] 刀劈三关--中野解放襄阳作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19 16:5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明 :本文发表于2005年第9期《军事历史》,原文已经发行了3个月,现在发出完全版(由于版面原因,发表时有删节)。



1948年夏,中原野战军一部进行了襄樊战役,其中第6纵队攻击襄阳城是这次战役的主要战斗。该纵司令员王近山将军运筹帷幄,断然改变历史上攻城必先取山的传统战法,采取“刀劈三关、猛虎掏心”战术,高度集中兵力火力于一点,经一昼夜激战,全歼襄阳守敌2.1万余人,俘虏国民党特务头子康泽。

大军进击

1948年6月下旬,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对国民军队进行了一场重要的战役--豫东战役。中原地区敌我双方角逐于平汉线一带。华东野战军主力在睢县、杞县地区围歼敌区寿年兵团,胡琏、吴绍周部分别从汝南、驻马店北援,杨干才兵团从南阳地区进至确山。中原野战军为配合华野作战,以第l、2、3、4、9等5个纵队,于平汉线方面阻击北援之敌并牵制第13绥靖区王凌云部。这时,南面汉水中游襄樊地区守敌第15绥靖区部队完全陷于孤立状态。

1948年6月5日,中原军区司令部在河南省南阳的彰新寨召集各纵队领导干部会议。刘伯承司令员从全国的战略态势出发,结合中原区的任务,透彻地分析了敌我情况。指出:  “敌人有三怕:—怕进关、二怕过江、三怕入川。中原区就有敌人的两怕。在顾祝同集团、白崇禧集团、张治中集团联合防线上,汉水区是其最大弱点。此地既可渡江,亦能入川,且是敌之结合部,无法弥补。”人民解放军中原作战的刘(伯承)邓(小平)、陈(赓)谢(富治) 陈(毅)粟(裕)三支大军自转入蒋管区以来,依托三山(大别山、伏牛山、泰山),逐鹿中原。如在老河口、襄樊地区开辟战场,不仅可以切断敌华中白崇禧集团与西北张治中集团的联系,有力地配合我华东野战军在鲁南、豫东战场的行动,同时可以进而开辟汉水两岸地域,变汉水为内河,为建立渡江、入川的战略进攻基地奠定基础。根据这一正确分析,中野司令部决心以6纵6个团、桐柏军区28旅3个团、三分区2个团、陕南军区第12旅2个团以及2个地方独立团组成西兵团共15个团2万余人,由桐柏军区司令员王宏坤统一指挥,乘敌之隙,发起襄樊战役。第一阶段7月2日至5日,歼灭了老河口、谷城守敌163旅大部,6日开始襄阳外围作战。

刀劈三关

7月3日夜,统一指挥襄樊战役的桐柏军区司今员王宏坤召集了几路大军旅以上干部参加的作战会议。对夺取襄阳的作战部署作了认真的研究,会议决定:7月15日黄昏发起总攻,同时向东西南北四方城门进行攻击。2野6纵担任主攻,方向是西门;陕南12旅进攻北门;桐柏28旅进攻东门;江汉12旅进攻南门;桐柏39旅派出两个团插到襄阳、枣阳边界的七方岗,准备伏击顾襄花公路前来的敌援军。

襄阳城东、北、西北环水,北与樊城隔水相望,城南和西南有风凰山、羊祜山等高地,以汉水为屏障,可以瞰制全城,控制城南和城西的道路。靠城墙有深丈余、宽3至4丈的外壕2至3道,地形险要,易守难攻,素有 “铁打的襄阳” 之称。城外密布铁丝网和鹿砦,城垣及南面大山,均构筑坚固的地堡、碉楼。城垣四周许多道路上、死角处,开阔地遍布地雷。敌军防御部署如下:以104旅之15团(附14团1个营)守备襄阳城南、城西的羊祜山、真武山、琵琶山、虎头山、凤凰山、文笔峰和双脊梁子、铁帽山等高地;以14团(欠一个营)守备襄阳城垣,以13团l营(欠一连)担任阊门至文笔峰间河防并在东津湾派出前哨部队,主力集结东门外机动,以163旅488团(欠第3营)守备万山、大山头阵地(7日后撤至凤凰山防守),以164旅一个营守备襄阳老龙堤。构成能相互支援的坚固防御体系,企图凭坚固守待援。

为了不让康泽过早地摸清解放军作战意图和防止敌机骚扰,解放军各部按预定计划,于4日、5日夜晚沿汉水两岸隐蔽向襄樊靠拢。

5日,前线指挥部发布第二阶段襄樊作战命令。命令规定“襄阳集团(6纵、张廷发(桐柏军区3分区司令员)部、刘金轩(陕南军区司令员)部)由近山统一指挥”,桐柏28旅和1分区88团及襄阳独立团负责攻击樊城。

6纵首长根据上述命令和敌人布防情况,判断敌人在我强大攻势之下,可能沿汉水南逃。为此首先包围襄阳,断其水陆逃路,攻占城南诸山,而后依山攻城。以桐柏三分区部队主力向石匠山、铁帽山、文笔峰退进,一部伸至汉水西岸,构筑工事,防敌南逃;陕南十二旅向尖山、虎头山、风凰山稳步推进;十七旅向西关逼进,十六旅为二梯队,在十七旅后跟进。同时,鉴于应城地区之敌整编第七师一七二旅有西进模样,可能经钟样来援,遂以十八旅出南漳、宜城淮备打援。如敌人全旅来摄,则集中主力先打援,后攻城。

6日,各部按预定计划完成了对襄阳的合围。同时,第18旅袭占南漳,进至宜城地区后,敌尚无援迹象,决心对襄阳守敌发起攻击。第17旅和陕南第12旅各一部攻虎头山,桐柏三分区部队攻铁帽山,指挥员们身先士卒,战士们奋不顾身,在没有远射程大饱和重武器的条件下,一次又一次英勇强攻,力图夺下高山,消灭敌人的火力,以便我军接近城垣攻城。但是,敌人依托有利地形、炮火猛烈,工事坚固,我伤亡百余人,山头没有拿下来。攻击未成。

针对上述情况,7月7日,王近山带领各攻城部队指挥员亲自观察了地形,8日,6纵召开了旅以上干部作战会议。首先由参谋处长贺光华同志介绍了有关情况。尔后王近山同志根据刘伯承司令员“扬长避短,集中力量打击敌人要害”的思想,对敌我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他指出:敌人的一大弱点是指挥官康泽不懂军事,仗着蒋介石的信任飞扬跋扈;副司令官郭勋祺虽指挥经验丰富,但处于寄人篱下的地步(郭为川军将领);敌人补充新兵较多,斗志不高,凭借高山固守,占地形险要之利。我军斗志昂扬、攻击精神旺盛,但经过大别山区一年的艰苦斗争,部队减员较多,装备受到很大削弱。在这次战役中兵力只占相对优势,且火力不强,仅有4门山炮,其中有一门还是坏的。敌人企图凭借外围高地消耗我军,拖延时问,固守待援。如果按照历来攻城必先夺山的战法,势必扬敌之长,露我之短。为了避免与敌胶着于外围而争取主动,必须探寻新的攻城途径。鉴于城西南高地与汉水之间有一条狭长的走廊,直逼西门。虎头山、羊枯山主峰敌火力不能直接封锁这条通道;守山之敌战斗力不强,必然不敢倾巢下山反扑;守城之敌缺乏重火器,也不能以强大火力控制这条通道。据此,我若将攻城重点放在西面,即可避开设防坚固的城南高地,直接击中敌人的要害,变不利为有利。彻底粉碎蒋介石要康泽“依山固守、耗其兵力、争取时间、等待援兵”的企图。在充分发扬军事民主大讨论后,王近山司令员断然决定改变历史上攻襄阳必先夺山的老法,采取“刀劈三关”、“猛虎掏心”的战术,避开城南诸山外围阵地,首先攻克琵琶山、真武山、铁佛寺三关,打开城西走廊,尔后集中主力从西门实施主要突击。王近山司令员一改历代兵家之常例,不依山攻城,而是打开通道,直取城关,可见其足智多谋、决心果断、判断准确、指挥高明。指挥部经过反复研究,取得了一致意见,并上报中原野战军司令部。中野首长当即批淮了弃山攻城的作战方案,并严令部队要英勇顽强,“不许顾虑伤亡,不许讲价钱,以求彻底胜利”。

纵队决定:以17旅主力夺取琵琶山、真武山,打开城西走廊;陕南12旅和三分区部队继续对南山实施牵制性攻击,因宜城方向无援敌征候,遂将18旅调至城南钱家营地区为总预备队。

新的作战计划确定后,各级均召开了作战会议,逐级明确了任务。

7月9日,王近山司令员召集纵队营以上干部开会,作了战斗动员。他结合地图,用生动的语言详细讲解了此次襄阳攻坚的意义、任务、打法。并宣布:为了打好这次战斗,还要展开立功运动。经党委研究决定,在攻打襄阳作战中,允许立三个特功。即登城第一名记特功、缴获4门化学迫击炮者记特功、活捉康泽者记特功。与会的各级干部听得很认真,大家信心倍增,情绪也很活跃,劲鼓得足足的,谁不想在解放襄阳的战斗中再立新功啊。王近山司令员的讲话精神向部队传达后,广大指战员斗志高昂,献计献策,请战书、决心书像雪片一样飞向纵队指挥所;各旅之间开展了火热的杀敌立功竞赛活动,一致提出:坚决攻下襄阳活捉持务头子康泽,为人民立功。担负“刀劈三关”主攻任务的17旅旅长李德生同志和各团领导更是昼夜进行现地侦察,研究制定作战方案,组织检查攻击准备等工作,决心劈开三关,打开通道,突破城防,为全歼襄阳守敌、活捉康泽创造条件。

按预定计划,8日晚17旅以50团2营攻击琵琶山,因轻敌受挫。9日晚,又以49团3营攻击该山,经过一天的准备,黄昏过后,在炮火支援下7连副连长率领突击队迅速冲过200米开阔地,遇到铁丝网,3班长赵存虎挥动铡刀猛砍,因铁丝又粗又密一时未能成功。这时7连长带着2排3排都上来了,枪炮声、手榴弹声激烈地交织在一起。如果不破坏掉铁丝网,部队难以前进,赵存虎急中生智砍断了铁丝网的木桩,铁丝网倒了下来。“冲啊,杀啊”战士们高喊着冲过铁丝网,然后立即兵分两路,似两把尖刀直插山头。同守军一个连展开了短兵相接的肉搏战,经一小时战斗全歼守敌一个连。而后49团以9连接替了7连担任防御任务。49团团长苟在合亲临前线指挥战斗,不幸触雷牺牲。第2天,国民党军在飞机和化学臼炮的掩护下向琵琶山发动了6次猛烈的反扑,英勇的9连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的战斗作风顽强固守,战至黄昏,全连只剩下16名勇士,仍牢牢地控制着阵地。通往襄阳的第一关,就这样被49团的指战员们用生命和鲜血打开了。

在3营浴血奋战琵琶山的同时,49团2营向第二关-真武山发起了攻击。真武山比琵琶山要高,是控制城西走廊的主阵地。守敌一个团指挥部设在山上一座火力配备很强的大庙里。2营趁真武山之敌向琵琶山连续反扑之机,运动到山脚下,充分发扬军事民主,纷纷召开“诸葛亮会”发动大家想办法,出主意。切实制定了战斗方案,明确了战斗任务,做好了攻击前的一切准备。10日晚,山炮、追击炮、火箭筒、重机枪一齐向真武山开火.摧毁了山上的明火力点。连长胡玉海果断命令战士们脱掉塞满泥沙的鞋子,赤脚问山上冲锋。6连党支部书记牛德清带领两个投弹组和5连突击队用手榴弹等各种武器迅速占领了前沿阵地。续向第二道防线——地堡群攻击。6连指导员郭松珍带领2排冲击。6班长琚正中勇敢机智,迅速指挥一个战斗小组以一挺机枪从正面吸引住守军的火力,让副班长许心喜带领一个小组迅速向守军右翼迂回。同时,5班亦有一个战斗小组从守军左侧摸上去了。地堡中的守军只顾向正面和左侧射击。许心喜则乘隙迅猛地扑到地堡后面,从枪眼里塞进一个手榴弹,炸哑了地堡里的机枪,陆续从里边钻出来四个国民党官兵。许心喜刺杀了企图反抗的守军连长,活捉了三个士兵。二十分钟之内,郭松珍带领突击排连续攻破18座地堡,占领了第二道防线。5、6连指战员乘势向山上猛打猛冲,枪炮声和手榴弹声响成一片。这两个连互相竞赛,进展迅速,每占领一处阵地就点起一把信号火,只见炮火闪处,信号火一路不停的向敌团指挥部所在大庙延伸,前后不过几十分钟时间,我军全部占领了真武山。劈开了第二关。11日白天.康泽亲令空军和化学迫炮狂轰滥炸真武山,妄图迫使解放军撤离山头,但解放军不仅仍坚守着真武山,而且50团副团长杨毅率领1营乘机夺下了城西之张堂村,歼其一个排。
同时陕南12旅、三分区部队分别攻占了凤凰山和铁帽山。根据军区指示,10 晚,18旅在三分区部队掩护下沿汉水绕过文笔峰直插襄阳东关,并策应28旅由东津湾西渡汉水,开辟了东面攻城阵地。9日夜,康泽根据白崇禧的电令,“匪众我寡,守备襄樊则更单薄,着即放弃樊城,秘密集中,全力因守襄阳待援。”在空军掩护下,将樊城守军第164旅撤回襄阳城内。

12日,桐柏军区首长根据战局的变化作出如下部署调整,18旅归建,6纵全部攻打西门,28旅由东南角攻城,12旅由东北角攻城,三分区部队继续佯攻虎头山、羊祜山,钳制敌104旅。

琵琶山、真武山相继被我军攻克,国民党军在城西走廊只剩下西门外大石桥西边的铁佛寺一个据点了。拔掉这颗钉子,就为攻城打开突破口扫清了最后的障碍。经过两天的准备(主要是构筑逼近敌人的攻击阵地)后,13日晚6纵以50团1、3营及16旅47团1营攻占了铁佛寺和同济医院,控制了西门外大石桥,歼敌409团2营,俘虏百余人,顺利劈开了第三关。建立了主要攻城阵地,为战斗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7团一部同时攻占秋树下,建立了西北角攻城基地。至此,襄阳城外围除羊祜山、虎头山两个制高点仍被国民党军控制外,其余已全部肃清。裹阳城已陷入解放军的三面包围之中。

康泽见我各路大军逼近城垣,城南大山已经完全丧失屏障作用,惊恐万状,急电向白崇禧、蒋介石呼救。奉命前来增援的国民党第7师在京山县遭江汉军区部队阻击,进展缓慢;南阳第13绥靖区王凌云部虽然出援容易,但在解放军陈赓部牵制下,自顾不暇,不敢轻举妄动。蒋介石没兵可派、无计可施,只好复电康泽“共军必无远射程炮和重武器”,要“集中火力固守城垣”。康泽遵照蒋介石的“固守待援”的命令,于14日下午,在空军掩护下将守备羊祜山、虎头山的104旅撤入城内,调整了战斗部署:104旅守南面,164旅守西北面,绥区直属队守东北面,其中163旅和164旅各一个团防守西门及西城墙阵地。康泽的这个部署犯了一个严重错误,他认为南门的外壕浅、工事差,且受山地瞰制,判断我军攻城必从南面突破,从而将防御重点放在南面,调104旅6000余人加强防守。这样一来,西面防御力量就相对薄弱了。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我军偏偏选择在壕深沟宽、工事坚固西门实施突破,这真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由于国民党军被迫撤退,解放军不战而得羊祜山、虎头山。襄阳城外围扫荡战遂告结束。

攻克襄阳

最后决战的时刻到来了!

经王近山等6纵首长认真研究,攻击部队具体部署如下:以17旅为攻城第一梯队,该旅以善于攻坚的49团1营经西关大桥主攻西门,其余兵力为预备队;以16旅47团配属山炮、步兵炮各1门,工兵一个排,由城西北角自选突破点,配合17旅攻城(47团以3营担任主攻),46团为纵队第二梯队,由西门投入战斗;18旅为纵队第三梯队,准备入城巷战。集中全纵队山炮3门、战防炮2门、迫击炮17门、重机枪27挺编为四个火力队,集中破坏西门附近及其以北300米正面的敌人火力点,为步兵冲锋打开通路。为了各部队很好协同作战,纵队决定在突破阶段由17旅旅长李德生同志统一指挥,纵深战斗阶段由16旅旅长尤太忠同志统一指挥。

15日20时20分,我主攻方向火炮在距目标120--170米的近距离内,对敌开始直瞄破坏性射击,很快将敌大部分工事摧毁,使西门左右300米内的敌人完全丧失反击能力,共计破坏炮楼5个、地堡3个,同时掩护工兵连续四次爆破,将城墙炸开一个缺口。突击营乘敌震昏和烟雾弥漫之际,迅速发起冲击,排除障碍,跨过石桥,直抵城下,以投弹组掩护树梯登城。此时,梯子被敌打断,使登城的战士全部摔了下来,几名同志当场牺牲。“赶快把2排的梯子抬上来!3排投弹继续掩护攻城!”3连长赶紧大声命令。英雄排长李发科见城墙的缺口不离地不算很高,急中生智蹲下身子喊道“3排同志们,快从我肩头上上去!”话音刚落,岳友清和冯秀林两名战士先后踏上他的肩膀率先登上城头,孤身同敌人展开了争夺突破口的血战。攻击部队其余人员亦随后跟进,以刺刀、手榴弹打退敌人十余次反冲击,巩固了突破口。(战后,49团因出色完成打开西门突破口的任务,被授予“襄阳特功团”荣誉称号)17旅主力立即投入战斗。接着,16旅、18旅按预定计划陆续投入战斗,向纵深发展。不久,28旅和12旅亦分别从东南角、东北角登上城头。

47团在西北角实施助攻,由于冲击出发地区太远,步炮协同不好,通讯联络中断等原因,第3营未发起冲击。21时,当49团突入西门后,纵队即令该团除留第3营原地警戒外,主力随46团入城参加战斗。

各旅、团突入城内后,17旅49团向十字街发展,50团向北街发展;16旅46团向十字街以东发展,47团向城西北角发展;18旅52团向南门发展,54团向南门以东发展,桐柏军区28旅向北推进,陕南12旅向南进攻。各部队不为少数敌人所牵制、不为战利品而停留,大胆穿插分割、迂回包围,使敌互不相顾,陷于瘫痪。五十二团一营9个排分5路前进,猛打猛冲,插入敌人纵深,打乱敌人布防,迫使南门里白家巷内的2000余名敌人失去了抵抗力;五十四团1个排在法院街西搜索时,发现敌人运动,即勇猛地分路冲入敌群,并全歼该敌;四十七团用两侧包围的方法,以极少的代价全歼敌人一个团指挥所;五十二团在城西南角歼敌491团一部,又在和平堡歼敌300余人;四十六团机动灵活,插入真原中学门口的敌人炮兵阵地,缴获崭新完好的化学臼炮4门。我穿插部队同时开展火线喊话,瓦解放军士气,大批敌人向我缴械投降。18旅52团以迅速勇猛的动作,俘敌3干余人,为各团之首。

经一夜巷战,至次日6时,守敌大部被歼,只剩下东街杨家祠堂绥区司令部及钟鼓楼两处敌人。10时,在解放军强大的军事压力和政治攻势之下,钟鼓楼之敌投降。康泽司令部的特务营、宪兵队数百人,仍依托杨家祠堂顽抗。副司令官郭勋祺亲自督战,叫嚷“凡是拿起枪来保卫司令部的,一律重赏”,并当场开箱分发“关金券”,妄图收买士兵鼓舞士气,作垂死挣扎。16时,12旅34团、18旅54团、28旅84团各一部在炮兵、工兵的协同下,采取迫击炮抵近平射、工兵爆破、步兵冲击的战法总攻杨家祠堂康泽司令部。炮兵和工兵轰跨了围墙,炸塌了工事,84团3营教导员张景纯和54团2营副教导员要秉仁率部冲入敌核心守备区。经30分钟激战,全歼负隅顽抗的守军,6纵18旅54团2营经仔细搜索,在祠堂中心碉堡底层坑道里活捉混在死人堆里装死的敌第15绥靖区司令官康泽,陕南12旅34团活捉隐藏在碉堡中层一个掩蔽体后面的敌副司令官郭勋祺。襄阳攻坚战至此宣告胜利结束,守敌2万余人全部被歼。

经验总结

一、避开敌外围主要阵地,选择易于接近且能出敌意料之处为主攻方向。按照军区预定攻丞计划,是由南向北先扫清外围然后攻城。但当攻击城南诸山受挫后,纵队首长经过实地勘察反复思考,断然改变历史上“先取山后攻城”的惯例,避开南面羊祜山、虎头山主要外围阵地,直插背水临山的西关,将主攻方向放在西门。为保障接近西门,只夺取琵琶山、真武山、铁佛寺三个要点。敌人判断错误,将主力置于南门,未料到我军会运用掏心战法避开南山,大胆插入。完全粉碎了敌人消耗我军固守待援的企图,而且对于迅速接近城垣全歼守敌也起了重要作用。

二、多路攻击,在狭窄突破地段上高度集中优势兵力火力,形成箭头,使用强大的预备队投入战斗。此次战斗6纵、桐柏军区部队、陕南军区部队分三路发起攻击,使敌难以相互支援。其中西门主攻突破地段宽约300米,我集中6纵所有火炮能对进攻正面敌之防御体系实施毁灭性打击,为步兵冲锋扫清障碍。考虑到由于突破口狭窄且无打援顾虑,加之守敌较为分散,所以在兵力部署上6纵19个营,以一个营在西北角助攻,一个营主攻外,其余17个营为第二梯队或预备队,投入纵深战斗。有效的对敌人实施了连续多路突击,使其来不及收缩兵力,重新组织防御,被我各个击破。

三、充分发扬军事民主,调动广大指战员的战斗积极性。这次战斗,各部队很好地发扬了军事民主,战前组织看地形,了解情况,干部战士一同想办法、出点子,做好战斗准备;战中积极主动相互支援;战后检查评比、吸取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提高。49团2营真武山进攻战斗、1营突破西门战斗、34团,54团,84团协同攻占敌绥靖区司令部战斗是典型的例子。



战斗序列:

解放军方面:
中原野战军第6纵队
司令员 王近山 政委 杜义德
16旅 旅长 尤太忠 政委 邵子言
46团 47团
17旅 旅长 李德生 政委 韩明
49团 50团
18旅旅长肖永银 政委刘昌
52团 54团

桐柏军区
司令员 王宏坤 政委刘志坚 副司令员 孔庆德
28旅 旅长 杨秀昆 政委 杨树银
82团 83团 84团
3分区 司令员李定灼 政委吴罡
85团 86团

陕南军区
司令员 刘金轩 政委 汪 锋
12旅 旅长薛克忠 政委 谭友夫
34团 35团 郧西白河独立团 郧阳均县独立团

国民党军方面:
第15绥靖区 司令 康 泽 副司令 郭勋祺
104旅 旅长 骆道源
13团 14团 15团
163旅 旅长 冉良臣
487团 488团 489团
164旅 旅长 刘玉杰
490团 491团 492团

王近山 (1915—1978)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第十师三十团班长、排长、副连长、连长、副营长、营长,第十师二十九团团长、副师长,红三十一军第九十三师师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七七二团副团长,三八五旅七六九团团长、旅副政治委员,新编第八旅代旅长、旅政治委员,三八六旅旅长,太岳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陕甘宁留守兵团新编第四旅旅长,太岳纵队副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第六纵队副司令员,中原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员,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副司令员兼十二军军长和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川东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副司令员,山东军区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北京军区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副部长,南京军区副参谋长、军区顾问。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康泽 (1904——1967) 又名康兆民、康代宾.四川安岳县人。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由国民党派送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历任蒋介石侍从参谋,复兴社中央干事、宣传处长、总社书记,中央军校特别训练班主任,国民党军委合别动总队总队长,军委会政治部第二厅厅长,三民主义青午团中央常务干事、组织处长,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立法委员,第十五绥靖区中将司令官等职。194年在襄樊战役中被人民解放军俘虏,后在战犯管理所接受教育改造。1963年被人民政府特赦释放。之后.被中国人民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聘为专员。1967年病逝于北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5-13 23:25:08 | 显示全部楼层
自提一下 这篇斑竹还没有加分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8 16:21 , Processed in 0.557572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