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842|回复: 2

[【辩证轩】] 对教学中文本解读“适度性”的反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15 16:37: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为语文教师,在提倡“多元解读”或者“个性解读”的今天,我们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和判定文本解读的适度与否呢?面对教学中出现的种种文本解读“不适度”的情况,我们又该采用哪些策略来进行调整呢?
(一)文本的标准
1.有适度的目标增长点
教师解读要善于发现文本中蕴含的目标增长点。知识与能力的增长点,如写作手法、章法结构等;过程与方法的增长点,如整体把握的方法、揣摩言外之意的方法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增长点,包括生命感悟、人生价值、时代精神等。对于教师而言,最重要的是,搜寻和发现精神与语言同构共生的最佳契合点。
如《金岳霖先生》一课,许多老师的解读都是通过对文中一些细节的揣摩来欣赏金岳霖先生的“怪”性格。课堂上经常会出现的问题就是,金先生的“怪”还有哪些表现。一节课下来,学生对金岳霖先生的理解也就停留在一个“怪”字上。对于“怪”的深层意蕴,未能深入挖掘,对于“西南联大精神”,更是浑然不觉。这样的解读,是没有增长点的。
而肖培东老师执教的《金岳霖先生》,师生着力研读和思考的是,除了“怪”之外,还能读出了什么。在教师的循循诱导之下,学生从“深一脚浅一脚地在联大新校舍的一条土路上走着”这个句子中读出了孤独,读出了生活的艰辛和治学的不易;从“我觉得它很好玩”中,读出了金先生对知识的喜爱和热情;从“金先生坐在平板三轮车上东张西望”中,读出了天真和心酸。如此,课堂顺利地接通“西南联大精神”,使文气不断,使学生真正在语言的涵咏中体味汪曾祺先生“平淡和克制”的散文特点。笔者以为,这样的课才是有深度并且适度的好课。学生在深入解读的过程中是有所感和有所得的。
2.用适合的文本体式解读
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体式,不同的体式有不同的读法,抓住文本体式的解读才是适合的解读。文学的阅读与文章的阅读是不一样的,比如散文,它既有文学性又有写实性,但散文的写实又不同于新闻通讯的写实。散文所写的是作者独具特色的所见所感所思,而非“客观的”写实。所以散文的解读就和新闻通讯的解读不同。
如李海林老师执教散文《幽径悲剧》,他将解读的重点落在作者情感抒发的方式上,要教会学生不但要善于从作者的直接陈述中领悟作者的感情,更要善于从作品的语气语调中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李海林老师认为,散文的特点是“自述”,一是“所述对象”,一是“自述”这个行为。教散文,不是教学生认识散文所写的东西,而是教学生去理解和体验“写”这个行为。可见,适度的文本解读,是基于一定体式的解读,是从这一类,再到这一篇的过程。
(二)生本的标准
1.搭一座适合的“桥”
教师要预判学生对文本解读的知识、能力难点在哪里,用“搭桥”来促进学生达成新知识新能力的建构。相对于批评家或者教材编写者而言,中学教师的这种“预判能力”有时候就是核心竞争力。教学的一头是文本,更重要的一头是学生。因此,教师必须学会在阅读文本的同时,阅读“学生”。钱梦龙谈自己备课时说:“我在备课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不是自己怎样‘讲文章’,……有时候自己在阅读中遇到难点,估计学生也会在这些地方发生困难,就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多想想……”所以文本解读既要考虑教学目标的“可达成度”,还要考虑学生的“可接受度”。
如郑桂华老师执教《安塞腰鼓》一课时的课堂主问题:
(1)有没有发现有些词句传递这种感觉(豪迈大气)更强烈一些?
(2)能不能把我们的思考推进一步,想一想为什么是这些词语和句子,它们有哪些特征?
第一个问题是指向阅读感受或者说阅读体验的。第二个问题是指向语言的表达形式的。将两者粘连在一起是:感情和语言形式之间的关系。而这,正是教师对学情分析之后的成功“搭桥”。对学生而言,“感觉强烈的词句”是可以有多有少的,“词句的特征”是可以有深有浅的,这里有较大的调节余地。换句话说,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都能有自己的学习过程,又都能获得属于自己的不同程度的结果。并且这结果是习得的,不是教师硬塞的。
2.有适合的课堂节奏
节奏,本是一个音乐术语,是音响在运动过程中有轻重缓急的规律性运动。语文课堂其实也一样,必须有自己适合的节奏。在许多“焦虑的课堂”(特别是公开课)中,我们听到的是教师不停地问,学生不停地答。40分钟下来,上课的人累,听课的人更累。似乎没有人来关心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语文,需要的是“慢慢走,欣赏啊”,而不是“拼命赶,回答啊”。在不适合的课堂节奏里,我们丢掉了动人的朗读,丢掉了耐心的倾听,丢掉了本可以生成的精彩对话,丢掉了学生一次次深入思考和合作交流的机会。我们迫不及待地点击鼠标,丢出一个答案,迫不及待地作一个简单的是非判断,只关注教案上的东西有没有讲完。
窦桂梅老师说过教育是慢的艺术,课堂需要等待。如果教学节奏过快,学生就会因长时间紧张而造成疲劳,产生抑制。一般来说,新课的导人,教学中的过渡和衔接,浅易的教学内容,节奏宜快;但涉及教学难点和重点,教师的课堂小结和总结,节奏宜慢。笔者以为,教学节奏快慢有变,张弛有度,也是适度解读的重要策略。作为一线教师,在教学文本解读过程中,无论是在时间安排上,还是在教学内容上,都要有适合的节奏感。
在哲学中,度是质和量的统一范畴,是事物保持其质和量的界限、幅度和范围。在语文教学中,度是教师面对文本和学生作出种种判断的依据。本文所提倡的“适度解读”,是对当下某些“泛语文”“反文本”“个性解读”等现象的一种提醒:从教到学,始终不能离弃的,是文本和学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30 10:05:59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对于批评家或者教材编写者而言,中学教师的这种“预判能力”有时候就是核心竞争力。

教育的一大功力体现就在于教师对学情的精准把握,教授的起点是学生对文本的既有理解,而对于学生既有理解的预判能力决定着教授的效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7 01: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学教师的这种‘预判能力’有时候就是核心竞争力”。非常赞同!我觉得不应该说是“有时候”,而是“一直是”。
在互联网+的时代,知识已经变得很“廉价”而容易获取。曾经有年长的教师感叹,现在的教师比起以前来,“好当多了”:备课文时,有详尽的教参可以查阅;做试卷时,有细致的答案可以参考……这在二十年前似乎是不可想象的。而这些“辅助”教师的资料,其实学生也可以获得。那么问题来了:在这种情况下,还要你老师做什么?自己找一些资料自学就可以了。再加上现在的“慕课”好像很流行,甚至生出了学校即将“消亡”的论调。
还是得化用这句话,为教师的价值“正名”:教师的“预判能力”、“解读能力”、“引领能力”一直是核心竞争力!
自学成才的当然大有人在,只是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肯定是需要在校园读书、师生共处的经历的,这是不可回避的过程。
老师们自然也不应更不能“自甘没落”,轻轻地转身,和新生事物一起,平等地进行师生交流,“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共同进步、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5 22:22 , Processed in 0.24658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