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9-7-27 19: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找到两个资料,是教育口专业教师自己总结的,基本上大家想的都到一块了:
人口变动影响教育发展
作者:石人炳 出处:人口研究
我国当前人口变动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20世纪的最后30年,我国人口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妇女生育水平大幅度下降,其短期内的下降幅度之大在世界上绝无仅有。
生育水平迅速下降引起人口年龄结构的巨大变化,人口流动及人口城乡结构的变化等无不令人瞩目。所有这些,正在并将进一步对我国教育发展带来一系列深刻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生育率的变动使初等教育的对象规模缩小,导致部分地方教育资源未能充分利用
在过去的30年中,生育率的变动是我国人口变动中最引人注目的。1970年,我国妇女总和生育率还高达57,1980年就降到23,1995~2000年又进一步降到18左右,低于更替水平,进入世界低生育国家行列。
从教育的角度看,我们更关心的是年出生人口的变化。在妇女生育率和育龄妇女人数的变动的共同作用下,我国自90年代后,年出生婴儿数变动总趋势是逐步减少。1999年我国出生婴儿1909万人,比1990年减少488万人,减少20 4%。有关预测表明,进入21世纪后,我国年出生婴儿数会在一定时期内持续减少,0~14岁人口数将进一步下降(于学军,2001)。
出生人数的减少预示6年后小学入学人数、12年后初中入学人数的减少。1980年,我国小学招生人数为2942.3万人,尽管当时小学入学率只有93.9%。1994年以后,我国小学入学率在98%以上并逐年提高,但入学人数反而逐年减少(见表1),由1994年的2537.0万人减少到1999年的2029.5万人,1999年比1980年净减少912.8万人,减幅达31.02%(国家统计局,1999)。
总的来说,生育水平的降低、年出生人数的减少,有利于教育的发展,一方面,它能让我们将更多的资金用于教育,而不是用于抚养大量增多的新生人口;另一方面,新生人口减少本身也减小了对教育的压力,我们的教育可以从应付学生数量的增加为主变为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主。但是,我们的教育发展和规划如果不充分考虑人口发展的趋势,不能根据人口的变动作及时的调整,也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主要是教师及教学设施不充分利用引起的教育资源的浪费。2001年夏天,笔者在湖北省天门市调查了解到的典型事例也许能说明问题的存在:湖北省天门市九真镇沿湖村是一个地处江汉平原,以水稻种植为主的行政村,全村2001年有人口2100多人,1986~1990年,该村年均出生婴儿39人。但到1996~2000年,由于育龄妇女人数和妇女生育水平的变化,全村年均出生婴儿数减少为18人,2000年仅出生13人。与此相对应,沿湖小学的在校学生人数不断减少,1990年有6个班,学生总数299人,平均每班约50人,2000年减少为5个班,学生152人,平均每个班只有30人,近两年该校学前班人数均不足20人,可以预见,未来几年该学校规模将进一步萎缩。1998年投入32万元建成的教学楼现在已部分闲置,9名教师按35∶1的师生比的规定已经工作量不足(或教师超编)。类似情况还相当普遍,90年代后期,天门市为迎接省教委“普九”检查验收,村村盲目大建教学楼,而没有很好地考虑本地出生人口的变动趋势,现在许多小学由于生源不足,现有教学楼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由于学生人数减少,教师人数出现过剩,许多中师毕业生就业困难,天门师范学校也于1999年停招师范生,这些都导致了一定程度的人力物力的浪费。
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上海市。20世纪50年代,上海市妇女总和生育率曾高达5 6左右,到90年代,降低到1 0以下,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1993年起,上海市人口出现持续的负增长,年出生人数不断减少,随之而来的是小学适龄人口数的减少,由1993年的107万减少到1996年的97万,预计到2005年将进一步减少到48万,在12年的时间里,小学适龄儿童将减少55%。初中适龄人口将从1995年峰值的近59万,下降到2010年的低谷,为24 5万,减少近60%(刘永良,1999)。人口变动对教育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一些地方出现教育资源的“富余”。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现有教育结构产生深刻的影响
生育率的持续变化必然会引起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也就导致不同教育阶段人口规模的变动。
如果我们粗略的将0~6岁、7~12岁、13~15岁、16~18岁人口分别作为学龄前儿童、小学、初中、高中适龄人口,运用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和1999年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资料,对上述两个年份各年龄段人口进行比较,我们发现,与1990年相比,1999年全国小学、初中适龄人口有所增加,而学龄前儿童和高中阶段人口明显减少(见表2)。高中适龄人口的减少与80年代初的低生育水平有关,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增加又是80年代后期育龄妇女人数和生育率波动的结果,90年代后,我国年出生婴儿数呈现明显减少趋势,故学龄前人口规模缩小。
一定时期内出生人口数量的变动对数年后各教育阶段适龄人口的影响,是由低到高呈梯度进行的,发达国家人口和教育发展的历史很清楚地证明了这一点。二战后,发达国家经历了短暂的补偿性生育高峰之后,妇女生育水平开始迅速下降,结果导致1971~1977年初等教育在校人数减少1 2%,大量小学班级被关闭,相应的对教师需求也有所减少。中等教育受到冲击则要晚一些,1979~1982年,在校人数才开始减少(S 拉赛克,G 维迪努,1996)。
我国人口结构变动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的是,各年龄段人口规模在相同时间段内变动幅度更大,而且随时间的推移,有较大幅度的起伏波动,这使得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对教育的影响更为严重,寻求有效的应对措施更加困难。
从1999年全国人口抽样调查的结果看,除了0岁组外,1~9岁各年龄人口数随年龄升高不断增加,9岁组出现一个高峰,其后各年龄组人口数随年龄升高而减少,但整个8~15岁是一个人口高峰段。综合考虑我国生育旺龄妇女人数的变动、生育水平在一定时期内的适度下降、以及现有人口年龄和城市化的发展等因素,预计在2000年到2011年,我国小学适龄人口将迅速减少,由12945万人减少到11199万人,减少幅度达16%,其后有所回升;初中适龄人口则在2002年开始减少,由2001年的7081万人减少到2016年的5567万人,减少幅度超过小学,达到21%;高中适龄人口在近几年则有迅速的增长,由2000年的5917万人增加到2004年的7073万人,短短四年间增幅将达到20%,其后的15年又有约20%的减少;大学适龄人口的变动类似于高中,只是时间稍有滞后(段成荣等,2000)。因此,未来10年,我国小学在校人数将持续减少,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学面临的情况将逐步向初中演进。就全国而言,目前高中入学率还不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更高层次的教育的需求增加,因此,高中和大学在校人数的增长可能持续到21世纪30年代或更长时间,尤其是近几年内,高中适龄人口的迅速增长与高中入学率提高的叠加,将会导致社会对高中教育需求的急剧增长,这一情况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考虑到高中适龄人口尤其是农村高中适龄人口的波动,高中教育的发展也要有较为长远的合理规划,切不可重蹈部分地区小学发展的覆辙。
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最早出现人口负增长的上海市,已开始出现学龄人口年龄结构重心上移的态势,预计到2005年,上海市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适龄人口将分别为8 7万、10 2万、15 9万、19 7万人,呈典型的“倒金字塔”型(刘永良,1999年),教育的发展如何适应学龄人口年龄结构重心高移而出现的教育重心高移的新形势,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上述分析表明,在不同时期,不同年龄段人口的规模和比例不同。教育发展规划如果不充分考虑人口结构的变动趋势,及时调整教育结构以适应这种趋势,我们就不能最合理有效的使用教育资源。
人口城乡结构变动对现有教育网点分布提出了新的挑战
人口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城市人口比重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我国长期以来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约束和城乡隔离,城市化发展缓慢,1990年我国城市人口比重不足27%,不仅远低于当时世界45%的平均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37%的平均水平。市场经济的建立,促进了劳动力的流动,也加快了我国城市化发展步伐,到2000年,我国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到32%,如果加上生活在城市的1 3亿打工人员和居住在城镇中的0 6亿农业人口,目前我国“隐性”城市化比重估计在42~45%(张启成,2001)。
人口城乡分布的变动对现有教育网点分布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于以人口迁出为主的农村地区,尤其是迁出率高的地区,本来就生源不足的学校更是“雪上加霜”;而对于以人口迁入为主的城镇地区,人口迁移增长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因生育率下降带来的生源减少,一些地区人口迁移增长过快甚至给当地教育带来了新的压力。仍以天门市九真镇两所小学为例:中万小学所在地中万村,2000年年末总人口1659人,近5年来,该村净迁出人口162人,常年在外人口107人,由于生育数减少和人口外流的共同影响,中万小学在校学生数迅速减少,1990年有学生149,1995年减少为111人,由于各年级人数太少,1998年将四、五、六年级并入临近的周场小学,现保留有一、二、三年级各一个班级,总人数71人(见表3)。投入使用才两年的小学教学楼,墙上“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的标语清晰可见,但教室内20多人的班级与宽敞明亮的教室极不相称,有的教室已经闲置或挪作它用。类似的问题在当地并非鲜见。问题的严重性更在于,一些地方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对此并未引起高度重视,有些村干部一是出于攀比,二是想表现“政绩”,三是希望得到上级部门的资助,不顾地方生源不足且继续减少的实际和农民经济承受能力,不顾极差的实验、图书资料等办学条件,大建教学楼,教育资源的浪费令人心疼。
与中万小学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九真镇中心小学,其所服务的区域自80年代后期以来,人口迁移增长加快,镇人口数迅速增加,1990年镇人口数为7329人,2000年增加到11560人。随着总人口的增长,小学适龄人口数也迅速增加,尽管九真小学不断增加教学设备,扩大教学用房,改善教学条件,但仍不能满足众多流入适龄儿童“借读”的要求,2000年平均每班学生人数达81人,最后,不得不以高额“借读赞助费”将部分学龄儿童拒之门外。
以往,我们在探讨解决流动适龄人口上学难的问题时,多考虑的是一些临时性的应急措施,但人口的流动决不是一个暂时的现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加入WTO后,我国人口流动规模将有大幅度增加。首先,我国耕地资源紧缺,人均耕地占有量不足0.4公顷,这就限制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我国重要农产品价格如小麦、棉花等均高于国际市场价格20%~70%,而且品质低,入世后,我国农产品市场逐步放开,我国的小规模经营农户难以抵抗发达国家大农场主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直接竞争的冲击。产品面临进口增长的巨大压力。有估计表明,按3%(配额为4%~5%)的粮食进口计算,同比减少的就业机会大约为1000万个(罗曙辉、周欣宇,2001),这将导致大量农业劳动者离开土地,涌入城市。如果考虑到我国现有的一亿多农业剩余劳动力和今后五年每年将新增的857万农业劳动力,农村外流人口的规模将会是相当可观的。其次,入世后,城市人口的职业流动和地区流动也会明显增加。
人口迁移流动是总人口的重新分布,同时也是学龄人口的重新分布。据估计,21世纪上半叶是我国城市化迅速发展的时期,由于城市化的发展,在未来的40年间,除了少数年份的小幅度波动外,农村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适龄人口几乎一直处于下降,而城镇的各级学校适龄人口则几乎一直处于上升(段成荣等,2000)。人口的迁移变动(包括学龄人口的迁移变动)其结果必然出现不同地方学龄人口规模和学龄人口密度的变化,出现人口对教育服务需求的变化,教育网点的分布如果不作相应变化,上述在天门市出现的问题无论从范围还是从程度上讲,都将更趋严重。任何旨在解决流动适龄人口上学问题的临时应急措施都只能解眼下燃眉之急(甚至还不能很好地解眼下燃眉之急),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调整教育投资结构,优化教育网点布局。
对策浅议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要尽快寻找对策,使教育的发展适应我国人口变动的实际。
高度重视人口发展对教育发展影响的前瞻性研究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正确的理论对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湖北省90年代后期曾出现农村中小学建教学楼热,但目前,当妇女生育水平变动引起的学龄人口入学高峰退出小学阶段以后,各地为“普九”新建的校舍开始大量闲置,造成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其教训是深刻的(湖北省教育厅教育科学研究所课题组,2001)。教育的对象是人口,而人口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性,教育规划要充分考虑人口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否则,就可能出现决策失误。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理论研究,重视前瞻性研究。以往的问题在于,教育学家一般不会将人口自身发展的规律性纳入其研究的视野,而人口学家对人口发展的新形势对教育发展的实质影响又关注不够,由此产生决策的科学性不够。今后应加强教育学与人口学二者的联合,尤其是人口学家应该而且能够在这一方面大有作为,为教育发展的科学规划、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理论研究还应关注国外的相关问题及其应对措施,分析其经验和教训,如80年代后,泰国生育率急速下降,至90年代初,学校平均班级规模和师生比已大大低于成本效益最优点,但由于其政治体制缺乏促使资源再分配得以进行的反馈机制,资源没能重新分配和有效利用(世界银行,1996)。对这些问题加以研究可以作为我们的借鉴。
科学进行教育决策
决策的科学性与否直接关系到决策实施的社会经济效果。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为社会培养人才,而人才培养的特点之一是周期较长,因此,教育决策的稍有失误都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教育的科学决
策至少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全局意识。市场经济的特点之一是开放性、整体性,教育决策要充分考虑到地区之间、城乡之间、部门之间的关系,使之相互协调,共同发展;二是立足现实。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各民族发展不平衡,教育决策要适应我国当前的这一基本国情,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三是超前意识。即首先要对我国人口、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科学的预见性和前瞻性,在此基础上进行教育规划,使教育的发展适应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四是效率意识。即最大限度的发挥教育投资的效率,避免浪费。无效率是浪费,低效率也是一种浪费。我国的教育经费本来就十分有限,我们不能容许任何形式的浪费。
及时调整投资结构
要根据我国年出生人口数、人口年龄结构、地区分布及行业构成变动的特点和趋势,及时调整教育的层次结构,调整教育投资的内部分配结构和外部分配结构。从投资的外部结构讲,今后我国教育投资的重点应相对集中于人口机械增长较快的农村集镇、小城镇以及大中城市的市郊,以满足这些地方不断增长的学龄人口对教育的需求;从投资的内部结构讲,对于学龄人口呈减少趋势的地方,如教育辐射面不大的普通农村村小,大中城市中吸纳流动人口不多的老城区,教育投资应主要用于改善实验、图书等办学条件,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待遇等,而不宜大量兴建教学楼等基础建设;以人口流入为主,学龄人口呈增长态势的地区,要包括基本建设在内的全方位的改善办学条件,以适应人口变动的需要。同时,对于生源不足的城市老城区中小学校,应积极吸纳流动适龄人口入学,以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并取消“借读赞助费”的收费,减轻群众不必要的负担,这也是教育公平的要求。从教育的层次看,根据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趋势,普通高中、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应是我国今后教育发展的重点。
重新规划教育网点
要按照人口分布的变动适当调整教育网点。首先,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根据现有人口分布状况和变动趋势,对教育网点进行科学规划。其次,通过“并”、“转”等手段,逐步优化农村教育网点分布。“并”,就是把临近的规模过小的学校合并,发挥集中办学优势;“转”,是综合考虑生源规模和地理范围,把部分小学的高年级转到农村集镇中心小学,或交通较为方便、教学条件和设施较好的临近村小,小学低年级则保留在原村小,这样既发挥集中优势,又方便低年级学生就地上学。在小学高年级相对集中后,考虑到学生上学的困难,可根据当地交通和经济发展实际,实行专车定点接送或学生在校寄宿。对于学校“并”、“转”后过剩的农村民办教师可适度进行淘汰,同时,加强师资培训,精简数量,提高质量。对于已经建成的空余教室,要加以合理利用,如作为实验室、图书室等,改善办学条件。也可以考虑利用已有的师资和教学条件,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和农业技术教育,把基础教育与全民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对于并校后产生的“空壳学校”也要充分利用,如用于农村成人教育、职业教育或作农方不断增长的学龄人口对教育的需求;从投资的内部结构讲,对于学龄人口呈减少趋势的地方,如教育辐射面不大的普通农村村小,大中城市中吸纳流动人口不多的老城区,教育投资应主要用于改善实验、图书等办学条件,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待遇等,而不宜大量兴建教学楼等基础建设;以人口流入为主,学龄人口呈增长态势的地区,要包括基本建设在内的全方位的改善办学条件,以适应人口变动的需要。同时,对于生源不足的城市老城区中小学校,应积极吸纳流动适龄人口入学,以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并取消“借读赞助费”的收费,减轻群众不必要的负担,这也是教育公平的要求。从教育的层次看,根据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趋势,普通高中、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应是我国今后教育发展的重点。方不断增长的学龄人口对教育的需求;从投资的内部结构讲,对于学龄人口呈减少趋势的地方,如教育辐射面不大的普通农村村小,大中城市中吸纳流动人口不多的老城区,教育投资应主要用于改善实验、图书等办学条件,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待遇等,而不宜大量兴建教学楼等基础建设;以人口流入为主,学龄人口呈增长态势的地区,要包括基本建设在内的全方位的改善办学条件,以适应人口变动的需要。同时,对于生源不足的城市老城区中小学校,应积极吸纳流动适龄人口入学,以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并取消“借读赞助费”的收费,减轻群众不必要的负担,这也是教育公平的要求。从教育的层次看,根据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趋势,普通高中、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应是我国今后教育发展的重点。
重新规划教育网点
要按照人口分布的变动适当调整教育网点。首先,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根据现有人口分布状况和变动趋势,对教育网点进行科学规划。其次,通过“并”、“转”等手段,逐步优化农村教育网点分布。“并”,就是把临近的规模过小的学校合并,发挥集中办学优势;“转”,是综合考虑生源规模和地理范围,把部分小学的高年级转到农村集镇中心小学,或交通较为方便、教学条件和设施较好的临近村小,小学低年级则保留在原村小,这样既发挥集中优势,又方便低年级学生就地上学。在小学高年级相对集中后,考虑到学生上学的困难,可根据当地交通和经济发展实际,实行专车定点接送或学生在校寄宿。对于学校“并”、“转”后过剩的农村民办教师可适度进行淘汰,同时,加强师资培训,精简数量,提高质量。对于已经建成的空余教室,要加以合理利用,如作为实验室、图书室等,改善办学条件。也可以考虑利用已有的师资和教学条件,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和农业技术教育,把基础教育与全民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对于并校后产生的“空壳学校”也要充分利用,如用于农村成人教育、职业教育或作农村集中养老利用,总之,要避免任何浪费。村集中养老利用,总之,要避免任何浪费。(石人炳,中国人民大学人口所博士生,湖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http://www.cpirc.org.cn/yjwx/yjwx_detail.asp?id=4208
我国未来中小学学龄人口变动与师资建设
[摘 要] 我国年出生人口不断减少,由此带来中小学学龄人口减少,教师供求状况出现结构性过剩。为此,笔者认为,应根据学龄人口变化特点,加强中小学师资建设。一是在学历等方面适当提高教师的准入门槛,严把教师入口关;二是逐步改善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教师待遇,使学校能够吸引人才;三是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淘汰不合格教师;四是加快与中小学生源变化相适应的教师教育体系改革。同时,未来师资建设还要注意学龄人口波动引起的对教师需求量的波动以及教师的结构性不足等问题。
[关键词] 中小学;学龄人口;师资;教师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0 - 0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 2728 (2006) 03 - 0201 - 03
一、中小学学龄人口变化及其对教师数量需求的影响
自20世纪70年代在全国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后,我国妇女生育水平迅速下降。由于人口惯性的作用,我国年出生人数的增长仍持续了10 多年。但从1987年开始,我国年出生人数呈不断减少趋势。1987年,全国出生2522万人,到2000年这一数字下降到1771万人[ 1 ] , 2004年进一步降为1593万人,与1987 年相比, 2004 年全国出生人数减少929万人,减幅达36. 84%[ 2 ] 。受学龄人口规模变动的影响, 1994 年全国小学招生数达到2537万人的高峰,此后总的趋势是不断减少,到2003 年,全国小学招生人数减少到1829万人,减少708万人[ 3 ] 。
初中阶段的情况与小学阶段有所不同,由于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不断提高,由1997年的87. 1%提高到2003年的92. 7% ,全国初中年招生数量的减少得到缓冲或推迟, 1997年招生1836万人, 2000年达到高峰,为2296 万人。此后逐年减少, 2003年减少到2220万人[ 3 ] 。
高中的情况又区别于初中。由于我国高中的毛入学率仍然较低, 2003年只有43. 8% ,提高的空间很大,因此,高中招生数量在短期内不会因适龄人口的减少而明显减少。
有关专家根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及相关的教育统计资料,对2005 - 2020年全国中小学在校生及其对教师的需求量进行了预测[ 4 ] 。根据预测,我国小学在校生在2005 - 2014年间不断减少,由11596. 02万人减少到9973. 39万人,达到低谷。然后逐年回升,到2020年上升到10502. 83万人。相应地,我国对小学教师的需求量在2005 -2014年间一直下降,由485. 2万人下降到438. 2万人,其中在2007 - 2012年间下降幅度较大,平均每年减少11. 5万人。2014年后,小学教师的需求量有所增加,但幅度很小,平均每年增加约3. 1万人。总的来说,未来15 年我国小学教师需求总量将减少。
初中阶段在校生总的变动趋势也是减少,因此,未来15年我国初中教师的需求量也呈减少趋势,但相对于小学而言,减少幅度要小得多, 15 年共约减少48. 8 万人,其中减幅较大的是2005 -2007年和2012 - 2015年,这两个阶段平均每年减少量分别为9. 6万人和9. 1万人。初中在校生人数及教师需求量在2017 - 2020年间均有所回升。
就高中阶段而言,除个别年份外,在校生在整个预测期不断增加: 2005年为3433. 77万人, 2020年将达到4399. 64万人,同期教师的需求量也将由218. 7万人增加到282. 0万人。
上述情况说明,长期以来困扰着教育界的中小学教师缺乏状况近年来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教师供需状况由供不应求变为结构性过剩,即小学教师相对过剩,初中教师略有富余,而高中教师仍严重缺乏。
二、根据学龄人口变化特点,加强中小学师资建设
1. 适当提高教师准入门槛。在建国以来的相当长的师资短缺年代,由于教师供不应求,一些地方为了维持教学的正常运转,往往不同程度地以牺牲教学质量来增加教师的数量。如大量聘请代课教师,有的地方小学代课教师甚至占教师总数的48% ,这些代课教师中初中及初中以下学历的占到44%[ 5 ] 。这种情况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不利的。当师资短缺矛盾缓解甚至师资出现过剩时,学校引进教师应更加慎重,挑选更加严格。在学历等方面应适当提高教师的准入门槛,严把教师入口关。
2. 逐步改善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教师待遇,使学校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我国当前一些农村地区教学条件和教师的待遇还很差。2003年有学者对贵州某地的158所学校进行调查,其中有117所学校没有教师宿舍,教师要么是自己出钱到外面租用农舍,要么每天走2~3个小时的山路来教书;有91所学校的教师必须自己挑水饮用[ 5 ] 。拖欠教师工资现象则在全国大多数省、自治区农村地区普遍存在。教师待遇低下,就难以吸引到优秀的教师。生源的减少和对教师数量的需求减少,为农村地区教学条件和教师待遇的改善创造了条件。教师待遇的改善,既有利于留住教师队伍中的优秀人才,又有利于吸引更优秀的青年进入教师队伍,促进师资整体素质的提高。
3. 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淘汰不合格教师。深化人事制度改革,首先是抓紧落实编制核定工作,这是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合理配置教师资源的重要基础。由于各地情况不同,在核定编制时,要充分考虑农村中小学区域广、生源分散、教学点多等特点,注意向农村和边远地区倾斜,保证这些地区教学编制的基本需求。其次,要在全面核定教师编制、建立严格规范的编制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紧紧抓住资格准入、竞争上岗、全员聘任三个关键环节,全面实施教师聘任制,并逐步清退不合格教师。分流超编教师,也有利于提高在岗教师待遇。对分流出去的教师,地方政府应引导其实现再就业。再次,要进一步完善校长负责制,改进和完善校长选拔任用制度。
高中师资短缺是当前和今后几年必须解决的问题。在加大相应层次师范生培养力度的同时,要考虑在全社会范围内招聘德才兼备者充实到教师队伍。
4. 加快与中小学生源变化相适应的教师教育体系改革。小学和初中生源减少趋势对师资教育的改革提出了两个主要的要求:一个是“结构重心上移”,另一个是“重点后移”。
师资教育“结构重心上移”,是指由原来以中师、师专学校为主承担教师培养任务逐步过渡到以师范本科院校为主,由原来的三级师范(中师、师专和师范本科院校)向二级师范(师专和师范本科院校)的过渡与转变,由原来的以培养小学和初中教师为主向培养高中阶段教育及高等教育师资为主转变。根据学龄人口年龄结构重心上移的趋势和高中阶段教师严重缺乏的现状,当前要加大对高中阶段教师培养的力度, 2005 - 2008 年每年应保证向高中输送20 ~25 万名的合格教师; 据预测,2009 - 2020年,高中每年对教师的需求量也在10~18万人[ 4 ] 。
“重点后移”是指教师教育从“职前培养”为主转向“职后培训”为主。其原因同样是学龄人口数的变动使基础教育对师资的需求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学龄人口变动使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正在得到缓解,教师的继续教育应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教师教育“重点后移”也是新时期的客观要求。教育管理部门应根据实际制定教师培训规划,建立经常性的培训制度,构建教师终身教育体系,充分运用卫星电视、计算机网络等现代远程教育手段,积极开展以新观念、新课程、新教材和新方法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培训;同时,积极开展中小学校长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校长的领导能力与管理水平。
三、未来师资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生源减少与教师年龄结构的变化。生源的变化不仅影响到教师的数量,还影响到教师的年龄结构。其主要表现是在生源减少、教师基本饱和甚至过剩的情况下,学校新引进教师数量会减少。我们知道,学校新引进的教师主要是从各级学校刚刚毕业的年轻人,小学教师基本稳定,将使年轻教师少,教师的整体年龄就会升高。如美国,在过去的20年间,美国中小学教师的年龄中位数由36岁提高到43岁。2000年, 40岁及40岁以上的教师所占比例达到60% , 而1980 年这一比例只有40%[ 6 ] 。类似的问题在我国也开始表现出苗头,根据相关教育统计资料计算, 2001年我国普通小学教师的年龄中位数为36. 9岁,高于初中(32. 3岁)和高中(33. 6岁) 。41岁及41岁以上的中老年教师占全部教师的比例,小学约为40% ,而初中、高中均不到23%。我国小学教师高龄化过程才刚刚起步,初中阶段教师高龄化尚受到入学率提高的缓冲,但由于初中阶段教育的普及,这种缓冲即将过去。只要今后我国中小学校的用人制度没有大的改变,从适龄人口数的变化趋势可以判断,我国小学和初中教师的平均年龄将会上升。
教师的高龄化及其对教育的影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早在20世纪80年代,英国学者托马斯曾就生育率下降导致的青年教师比例减小可能对教育的影响进行过研究。他认为,新教师可能带来新的观点和方法,这些新的观点和方法被那些经验多的老教师非正式地学得[ 7 ] ( P1 - 14) 。如果真如托马斯所言,那么新教师的减少就意味着减少了那些有经验的老教师的非正式学习的机会,这对那些老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是不利的。
2. 学龄人口波动引起的对教师需求量的波动问题。根据预测,当前我国小学适龄人口正在减少,但2015年以后将会回升,而且在一些年份年增加数将超过100万人;初中适龄人口现在已基本越过峰值,开始减少,但在2019年以后也会有一段时期的回升。学龄人口数的回升意味着对相应教育阶段的教师需求量增加。如果按每年3%的教师自然减员计算, 2014 - 2020年全国每年要补充12~19万名小学教师。为此,师资培养要早做准备。
3. 教师的结构性不足的问题。在看到我国小学和初中教师结构性过剩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相应教育阶段的教师存在结构性不足的问题,这里所说的“结构”主要是地区结构的问题和专业结构的问题。
首先,从地区结构看,我国教育资源的分布极不平衡,不仅资金的投入和教学设备的地区差异大,而且师资队伍状况悬殊。城市发达地区“人才济济”甚至“人才不能尽其用”,而偏远贫困地区“求贤若渴”却很难求到;一些城市甚至高中教育阶段教师都已出现剩余,而许多贫困地区小学还在因师资数量不足而不得不大量聘请不具资格的代课教师。但恰恰是最需要优质教师的地方,不仅最难以引进优质教师,而且也最难以留住优质教师。解决这种地区结构问题,必须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促进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均衡,通过教育投入的倾斜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重要的是改善边远贫困地区教师的待遇。但这需要一个过程。目前,可采取包括利益诱导在内的多种措施,鼓励和吸引具有教师资格的人员到农村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任教。同时通过定向招生等方式培养乡村教师,解决“老少边穷”地区乡村学校缺少合格教师和骨干教师不稳定的问题。在地区间教师余缺并存的情况下,建立“按需流动”的机制更为有效。
其次,从专业结构看,在一些中小学教师总量过剩的情况下,需要解决部分课程(专业)教师结构性缺乏的问题,还有加强欠发达地区的师资培养问题。在部分经济不发达的省区,中等师范学校还承担着为小学大量培养教师的重任,对这些地方,中等师范学校不仅必须保留,还要有足够的投入。发达地区要在提高各教育阶段教师学历层次的同时,利用师范教育资源的优势, 开办诸如“西藏班”、“青海班”等,定向招生,为不发达地区定向培养师资。
http://www.cqjy.com/xxck/ShowArticle.asp?ArticleID=7266
最大的问题就是中小学老师过剩的问题,这部分也是最影响教育质量的教育力量,我们今天需要为广大的中小学教师考虑更好的生活教学环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