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000|回复: 0

[【读书进行时】] 建筑的文化解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13 02: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建筑的文化解释
           ——读《中国建筑文化讲座》

“建筑是文化的产物,一个民族的文化最具体的表现就是建筑”,因此不通过建筑就无法真正欣赏一个民族的文化(《中国建筑文化讲座》,汉宝德著,三联书店,2008年11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说来惭愧,我对建筑一窍不通,所以按照汉先生的说法,笔者对自己民族的文化了解得并不全面。记得在宏村游玩时,导游带着我们转了一圈后,同行的人要么忙着购物,要么坐在村头古树下休息,殊不知导游喋喋不休的解说正是在告诉我们古建筑上的一砖一瓦、雕栏画栋无不烙上了传统文化的基因。西方人非常重视建筑,早就把它视为三大美术之一,而“我国的读书人对于字画是本行,对戏剧是观众,对建筑是外行”(P233),我想我多少受这一传统的影响。你不把它当艺术并不意味着它没有艺术价值,相反,分布在各地的幸存古建筑如同一个个藏在深闺的美人等待我们去挖掘去领略。所幸现在的国人并不像古人那样对建筑抱有偏见,西递、宏村、周庄之类的古村落比单纯的自然景观更受欢迎就是一个例证,前几年梁思诚的“走红”也从一个侧面反映我们对传统建筑的兴趣越来越浓(而跟其父无关)。相比而言,我认为汉先生的这本书比其它更专业的著作对我们欣赏中国建筑更有帮助,因为它“语言生动易懂,内容深入浅出”。
                    
                    1

本书分二编,都是在演讲的基础上编辑而成。第二编“认识中国建筑”原为台湾“救国团”的暑期学生活动所作的演讲(具体何时,作者语焉不详),在那之后,即二十多年前,他又为东海大学建筑系作了一系列演讲(共五次),第一编“中国的建筑与文化”即是这次演讲之成果。两次演讲谈的都是建筑与文化,观点和内容多有重复,只是后一次演讲“尝试以艺术与文物为佐证讨论建筑的意义”, 所以第一编较第二编更为周详而充分,勿宁说第二编只是第一编的附录。
                    2

汉先生说,“可以把建筑家定义为思想家……思想要以学识为基础”,虽然汉先生很谦虚,说自己“花在学问上的工夫太少”,“只能浅谈”,并最终“放弃了对建筑文化深度研究的梦想”,但读完全书,你不得不佩服他学识渊博。汉先生此书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用文化架构谈建筑”,希望通过文化去“了解中国建筑隐藏的意义”;反过来他也“用建筑的架构谈文化”,希望“从实际的建筑透视中国文化”(P232、233),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建筑本就是文化的一部分)。他“的办法是根据学者们对中国文化的分析所持有的共同看法,表列出来,然后选择其中最重要的,而且与建筑在观念上可密切贯通者,予以分节讨论”(P192), 可谓取精用宏。汉先生在台湾成功大学建筑系毕业后,又取得了美国哈佛大学及普林斯顿大学硕士,对中西建筑都了如指掌,他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虽然无法与他的建筑知识相媲美,但浅薄如我辈是难望其顶背的。比如在第一编第二讲“自文化看中国建筑的三个段落”中,他对中国每一历史阶段的文化大势都讲述得非常到位,连起来几乎可以看作一部浓缩版的中国文化史。
                     3

谈文化并非汉先生所长,书中真正的创见在于对中国建筑进行文化上的诠释。例如在解答何以“中国人没有发展出石头的建筑”时,他认为这是因为中国人更重视建筑的生命感。首先,“石材只是地面下或脚下的建材……暗示着死亡。而木材是向上生长的树木,代表着生命”;其次,石材“质地近金,有肃杀之气”,而“木材的建筑是亲切近人的,手触之有温暖的感觉,而室内的柱子也暗示了树林之象”;第三,造型的生气也很重要,而“石头太厚重,没有飘逸感。惟有木材,而且采用木柱支撑系统,才可能建造出当时的主流文化所需要的感觉”。当然中国的建筑并非完全不用石头,比如墓室用石材(跟死而不是生有关),另外石头也是中国园林中的重要材料,不过用的不是“厚重、坚实又自然的山石,而是合乎‘瘦、漏、透、皱’原则的怪石”,“这样的石的造型是与仙山有渊源的”,而仙与气韵文化有关,“气韵生动”,这样曲里拐弯又与生命联系起来了(P33-38)。虽然有点牵强,但基本能让人觉得言之有理。事实上书中这类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比比皆是,参见:http://www.douban.com/subject/discussion/12125801/http://www.douban.com/review/1664024/,这里不再赘述。

                    4

当然作者做的毕竟只是拓荒性的工作,“有些只是思想的开端”,所以书中难免有一些“站不住脚的说法”。下面我将从文化的角度来说说书中值得商榷之处。作者“为了把观念说明白”,有时不得不把“欧洲的传统拿来作为比对”,在作比较时,作者有时给人一种褒西贬中的印象。比如“中国人的建筑行为何以如此的动物性,何以缺乏精神素质”(P52),不过他又说,“了解主体价值的所在,在现代化的浪潮中才不致失掉民族的特质……眼看中国几千年的建筑传统就此断绝,却不能无动于衷……我们至少把它的文化精神继续保留下来”(P24),作者自身的认识似乎有矛盾,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解释,中西两种建筑风格各有千秋,就像肉食动物和草食动物一样无法分出优劣。当然就文化而言,他可能认为西方优于中国。他说,“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必须在基本的价值上有利他的精神,约束生物性的欲望,以完成大我,这是西洋文明发展的轨迹”,而“中国文化是一个经过包装的原始文化”,何谓原始文化?“就是人类在原始时代以本能为求生存所产生的文化。其基本的性格就是生存,一切价值以维持生命为主要目的”(P25)。中西文化何以会分道扬镳形成了彼此不同的特色?作者认为是因为在从原始信仰过渡到神话时,中国没能像古希腊那样“创造了人文社会中两大支柱:科学与艺术”,而且中国本土也没有像西方那样产生基督教(所以我们的文学与艺术中也没有真正的悲剧)。应该说这些都是事实,他说的中国人“现世主义、生命主义、官能主义的人生态度”的消极意义在当代日益凸显。没有宗教信仰,“敬畏上帝”就无从谈起,“没有内在心灵的约束,社会上经常发生残忍的杀戮事件”,因为他们不必担心死后会下地狱。太过现世,自然会特别“重视感官的满足”,在我们被“资产阶级自由化”之后,我们发现中国的色情业比西方实在是有过之而无不足,我们的贪官一味追求享受,你不得不承认其中有“传统积淀”的一份功劳。当然人本来就是一种高级动物,可以说动物性是人性的一部分,可是中国人依赖的“外在的礼制与儒、道的人性定义”太薄弱(宋以降横行的礼教又被认为是摧残人性),无法把某些人的动物性限制在它应该呆的地方,以致他们常常兽性大发,这就是何以中国人也讲以人为本,却与西方的人本主义有本质不同的原因所在。同样,虽然我们有“吾一日三省吾身”的古训,但作者还是说我们“不是内省的民族”,因为我们不能像西方人那样在上帝面前平等地忏悔自己的恶。
说是商榷,无形中我却在为作者辩护,我想我已经被他说服了,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吧。当然,纵使书中真的有不妥乃至错误也不足为奇,因为真正的好书在于启人心智,让你自己“去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而不在于让你和盘接受它的观点。

                  5
我读书有个毛病:虎头蛇尾,常常一本书还没读到一半便放下了,这本书也不另外,所以我不敢说我对它了解很全面,我写的读后感也难免有片面之嫌。管中窥豹,就我已经读过的部分看,我想说:它既是一本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最佳入门读本,也是一本能使你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传统文化的好著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3 23:19 , Processed in 0.21497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