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968|回复: 0

[♥ 我看奥运 ♥] 残奥会:决胜在心中---对赵老师在央视的讲解感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24 06:3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参加残奥会的运动员只有两种:肢体残疾和脑瘫患者,赛场上不会出现聋人运动员。历届残奥会都是这样。”曾多次担任残奥会中国代表团秘书长和发言人的赵济华老师的介绍从最基本的残奥会常识开始。所有人的反应证明了这种“从头开始”介绍的必要性,因为面对这所谓的常识,所有人都是这一刻刚刚知道!对残奥会知之甚少,对残疾人又有多少了解呢?“无知”没关系,但千万不可“无情”。今年65岁的赵济华老师正是以他对残疾人事业和残奥会的“有情有义”,带领我们走近残疾人的世界,记常识、学知识、长见识、悟认识。短短两小时,赵老师扫除着我们对残奥会和残疾人知识的一个个盲点,也让我们对残疾人和残奥会的感情“与‘时’俱进”。
  克雷文主席在残奥会开幕式上说:“当残奥精神一旦占据你的心灵,你将难以割舍。它将伴随你的一生!”是怎样的魅力让人难以割舍?让我们随着赵济华老师,从最基本的常识开始感受这份魅力吧!
  用心面对残疾人——尊重 承认 了解 帮助
  要了解残奥会,先要走近残疾人。如何正确对待残疾人?
  “我的一位老同事身患小儿麻痹,必须借助拐杖。他跟我说,如果在胡同里,看到另一位拄拐者,他俩都会转身离去,而不愿意迎面而过!”赵老师用同事的内心感受告诉我们残疾人面对社会的不易,更让我们明白自己的态度对残疾人面对社会的影响。
  首先,基本的态度应该是尊重。健全人尊重残疾人,也就是尊重自己和尊重生命。
  第二,承认残疾人的价值和能力。残疾人不仅有人的尊严和权利,而且有能力成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
  第三,了解和走近残疾人。看待残疾人,不能只盯着他不能干什么,而要看到他能干什么。
  第四,关爱和帮助残疾人。我们应该理解,造成残疾人问题的主要原因不是残疾本身,而是外界障碍。任何人权利的实现和能力的发挥都离不开社会的补偿条件。健全人登高需要台阶,这就是一种社会补偿条件,大家习以为常,但坐轮椅的残疾人对台阶就没有办法,他需要一条坡道,这同样是一种补偿条件。明白了这一点,关爱和帮助残疾人就会成为全社会每一个人的习惯之举。
  正如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克雷文所说:通过残奥会养成关爱他人的习惯,进而在全社会形成互相关爱,这将是残奥会留给中国最重要的遗产之一。
  用心关爱残疾人——笑脸 细心 技巧
  对大众而言,如何参与残奥会?
  和奥运会一样,一张笑脸,一个关注的目光,一句友好的招呼,你就是残奥会的志愿者。但是当我们因为残奥会走近了残疾人,进而更多地关爱、帮助残疾人的时候,还得学点技巧,比如帮盲人引路,你得让盲人扶着你的胳膊肘,他不习惯你拉着他;还有,你千万别替人家拿盲杖,那是他寻路的眼睛;帮肢残人推轮椅,你得先征求人家同意,还得注意推行速度和推行的安全。这就是所谓的一看、二问、三帮助。
用心感悟残奥会——康复 融合 共享
  为什么要办残奥会?首先是康复治疗、强身健体,其次是突破局限和障碍,第三是融入社会,第四是影响和改变社会。
  残疾人参加体育运动,最早是从康复治疗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医生发现伤残军人参加体育活动有利于身体康复,这催生了现代康复医学。比如有些脑瘫患者,由于肌肉僵直,即便是坐轮椅也坐不稳,不由自主地扭动身躯,但一到了游泳池里,却可以自如地划水,通过游泳训练他不但可以游出好成绩,也可以缓解身体的紧张状态。
  最初以康复为目的的体育活动,产生的效果不仅是康复。在体育运动中,残疾人不断突破身体的局限和心理的障碍。体育让很多残疾人实现了虽然没腿,但是能跳,虽然看不见,但是能跑,残了但不废,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新的天地。我们知道,有的残疾人失去了半条腿,可是百米可以跑到11秒以内,跳高可以越过2.1米横杆。
   残疾人参加体育运动,可以接触到家庭和单位以外更广阔的天地,感受到社会的温暖,这也是一种突破——它能够更多地融入社会中。实际上,大多数残疾人参加体育运动,都不同程度地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许多残疾人运动员创造相当优异的成绩。
  残疾人参加体育运动,使用身体和意志,证明自己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使用精神和毅力,表现自己的人格尊严、突破生命局限的志气和勇气。
  举办残疾人运动会,就是要让社会更多地了解、关心残疾人,提高社会的文明水平。
  用心参与残奥会——是比赛 更是仪式
  了解了残疾人为何参加奥运会,那对观众来说该以怎样的心态欣赏残奥会呢?

  赵老师以盲人门球为例,让我们理解了看残奥会比赛,更像是经历一场仪式。“观看盲人门球比赛,就像欣赏一场交响音乐会,与常规健全人热闹比赛场面不同,走进盲人门球场馆到处都能看到诸如‘静’、‘手机请调至静音’等大幅标志。为确保盲人运动员顺利比赛,比赛期间观众不得进、退场;因为球员依靠球滚动发出的声音来辨别方位,观众只有在进球或半场结束时才能鼓掌;时而掌声雷动,时而悄然无语,有什么样的体育项目会这样静动皆宜、神奇而和谐?会这样引人入胜、令观众参与其中并与运动员心灵互动?”与其说比赛,不如说是一场仪式,它需要我们共同参与完成,我们将比奥运会时更深入地参与,也将获得更深切的体会。在这里,健全人在完成对残疾运动员尊重的同时,也完成了对自己和对生命的尊重。
  而脑瘫运动员张磊在第七届全国残运会上跑完百米用去的2分43秒68,让全体观众见证了什么叫坚强,更被赛场志愿者称为一辈子记忆最深刻的事情之一!
  这就是残疾运动员比赛给予观众的影响。这影响超越竞技,关乎人的内心。

  学习的价值——入脑 入心 入版面
  短短两小时,赵济华老师从常识、知识、认识等多个层面就残疾人事业及残奥会等作了“有情有义”的讲解。赵老师深入浅出地进行的这次“扫盲”培训,让所有同志深感自己对残疾人事业及残奥会的无知,但几乎同时,新闻工作者的职业反应,让我们马上意识到自己的无知是不是也基本反映了绝大多数观众对残奥会的了解程度呢?

  于是,很快从对自己“无知”的羞赧中恢复了精神头,几位同事几乎异口同声地说道:“咱们干吗不把赵老师讲的在新闻联播里播一下呢?”“好!”又是几张嘴里出来同一个声音。
  说干就干,几分钟后,“认识残奥会”诞生了!报请台领导同意,相关部门迅速行动,第二天(9月3号),“认识残奥会”就在联播中挂标播出。一看名字就知道,这是个入门级的节目,内容绝对朴实,但意义绝对重要,它将为全社会提升对残疾人的了解和关注出把力气。学要入脑、学要入心,学要致用。对于央视的决策智囊库的一员,能上新闻联播版面当然就是对观众最好的学以致用。
  决胜在心中
  一届残奥会的成功,除了运动员满意,运动成绩出色,平安顺利,还有什么指标?每一个人对残疾人的态度,对与周围人的关系,对自己的要求,这一切需要我们用心感悟,用心思考,用心实践,用心珍藏。这份心中的珍藏应该是残奥会成功不可或缺的重要指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cbde820100aire.html
关爱残疾朋友、共建和谐社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23 19:13 , Processed in 0.374276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