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369|回复: 0

[♥ 奥运快报 ♥] 通讯:全民健身,是更重要的“金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24 00: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news.xinhuanet.com/sports/2008-07/22/content_8749832.htm

2008年07月22日 20:14:23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7月22日电(记者肖春飞 杨金志 苏海萍)22日,距离北京奥运会开幕还有17天。人们都在关注,已经夺得112枚夏季奥运会金牌的中国,将在家门口有何收获。但对于中国来说,更为重要也更为艰巨的一项“夺金”任务,是要借助“北京奥运会”这块跳板,去努力夺取“全民健身”的“金牌”。

  
  7月22日,国家体育总局官员在发布会现场答记者问。当日,“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新闻发布会在2008北京国际新闻中心举行,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冯建中、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司长盛志国、国家体育总局宣传司司长张海峰和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副司长刘国永等出席了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各地在“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建设中的资金投入达到30多亿元,建设“全民健身路径”30000多条,使全国公共体育场地增加了将近2000 多万平方米。新华社记者马研摄

  思想的转变——从金牌到健康

  “如果刘翔不能在北京奥运会上拿金牌,你能接受吗?”近日网上一项调查吸引了众多网民的参与。绝大部分人表示:刘翔能够卫冕,是件大喜事;如果不能夺金,但他尽全力了,同样是中国的英雄。

  跟1984年奥运金牌“零的突破”时全国狂喜、1988年兵败汉城时举国沮丧相比,今天中国人对奥运金牌的心态已经平和了很多。人们依然会守在电视机前,为每一块金牌的得失或兴奋、激动,或遗憾、唏嘘,但不会再有当年“过山车”一般大喜大悲、大起大落的情绪波动。中国人依然关注奥运金牌,依然为中国体育健儿而骄傲,但中国人更关注自己的健康,更多地参与健身活动。这是中国人对体育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也是中国体育进步的一个标志。

  “对中国人而言,现在以奥运会为代表的精英体育,更多是一种表率、演示和树立标准的作用,例如姚明,极大地带动了中国青少年打篮球的热情,”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研所群众体育研究中心主任江崇民说,“群众对体育的态度,跟国家经济状况、国民受教育程度等有很大关系。如果一个人连肚子都吃不饱,哪有心情来强身健体?”

  197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尚不足4000亿元;到了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近25万亿元,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人的心路历程,体育是一个极好的切入点。

  改革开放之初,刚刚走出十年“文革”噩梦,中国人陡然意识到自己与世界的巨大差距而变得失落和彷徨时,体育成为这个古老民族寻找自信、捍卫尊严的最好载体。那时,奥运金牌,是何等弥足珍贵,但因为附加了太多的政治重负与道德压力,奥运金牌又是何等沉重。

  在一个国家,强化竞技体育的政治意义多发生在历史转折关头、民族复兴之初。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正是中国百废待兴、盼望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新时期的中国大学生们,正是从中国排球初次崛起的兴奋中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随着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人在世界上的声音越来越响亮,中国人在奥运赛场上拿的金牌也越来越多,但中国人对奥运金牌的态度,已经悄然发生变化。

  如今,健身热潮在中国大地上涌动。在城市,请客吃饭不如请客健身已成风尚;逢年过节,健身场馆热火朝天,送体育“年货”,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国人依然守在电视机前为中国足球队的屡战屡败而失望,但更多人自己抱着足球走上了绿茵场。

  1978年,全国城镇人均收入仅343元;到了2007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13786元,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也达到4140元。

  “生存问题解决了,中国人选择怎么样的生活呢?最积极的方式,是体育锻炼。现在,中国人还把休闲和体育结合起来,体育正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江崇民说。

  可以预见的是,北京奥运会将极大促进中国人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而这种热情,又将为中国培养未来的高水平奥运会选手埋下种子。

  2008年,是新中国重返夏季奥运会24周年。这24年,是中国运动员凝聚民心、感动民族的24年,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通过改革开放赢得国际尊重的24年,也是中国体育返璞归真的24年。

  申奥成功七年,全民健身大发展七年

  
资料图片:6月14日,自行车爱好者骑行在延庆妫河生态走廊。当日,北京市自行车协会、北京市职工体育协会、北京市延庆县体育局等单位组织了以“绿色奥运”为主题的“迎奥运2008环延庆妫河生态走廊自行车市民骑行活动”。400名自行车爱好者编成10个方阵,冒雨参加了活动。新华社记者 刘浦泉 摄

  北京菖蒲河公园位于天安门一侧,是北京市民进行晨练的一个健身乐园。2006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陪同来访的外国领导人在此散步,并介绍了太极柔力球的玩法。

  尽管家不住在公园附近,但73岁的郑河每天清晨仍然会在5点半左右出门,在菖蒲河公园锻炼近2个小时。他认为,迎接奥运、提倡全民健身让很多人尤其是一些年轻人都认识到了健身的重要性,“现在锻炼身体方便多了,走出家门,就有全民健身路径。”

  市民们参与健身的热情如此之高,以至于非拉着前去采访的记者跟着他们练了一套健身操。

  面对国民日渐高涨的健身热潮,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尤其是自从2001年申奥成功以后,中国一方面在履行承诺、全力筹办北京奥运会,另一方面下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运动。

  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冯建中在22日举行的“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表示:“申奥成功的7年,是中国群众体育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取得重大进展的7年,是群众体育各项基础建设大发展的7年,是全民健身运动空前蓬勃开展的7年,也是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7年。”

  他介绍说,这七年时间里,从中央到地方,多形式、多渠道筹集资金,把建设群众健身场地设施作为“执政为民”的“实事”工程,纳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使这一时期中国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数量和质量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形式多样、亲民便民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服务体系,尤其是“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建设,自2002年以来已投入30多亿元资金,建设“全民健身路径” 30000多条,使全国公共体育场地增加了将近2000多万平方米。

  “体育锻炼,对中国人的体质提高,作用非常明显,”江崇民说。1997年,江崇民参与了中国成年人体质监测。十年过后,他认为中国人健身质量全面提高,一是健身意识明显增强,“1997年的时候,很多人还把劳动生产等同于体育健身”,此外,中国人健身的项目、场地和时间都更多了。

  奥林匹克的一个重要宗旨,就是以体育育人,全面发展人的素质。一个即便拥有再多奥运金牌而国民体质孱弱的民族,在体育上的得分依然只能是“不合格”。

  2008年3月,76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鸿亮成为首批奔赴雅典迎接北京奥运圣火的中国人。刘鸿亮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之子。

  刘长春老人在1982年溘然长逝,未能亲眼看到两年后中国健儿在洛杉矶奥运会上的英姿。而1932年,同样是在洛杉矶,拥有世界最多人口的中国,却派出了仅有刘长春一名运动员的最小代表团参加奥运会,惨败而归。

  当时,刘长春的背后,是一个国力与国民体质同样羸弱的中国。今天,老人九泉之下有知,应该欣慰:中国不仅获得了112枚奥运金牌,在奥林匹克运动的故乡希腊跻身奥运金牌榜第二位,北京奥运会又召开在即,中国人的百年奥运梦想圆梦在即。更重要的是:“东亚病夫”早已尘封于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中国人平均预期寿命只有35岁,1981年为67·77岁。2008年7月召开的中国 “7·11”世界人口日大会传来的消息:中国人口预期寿命,已由2000年的71·4岁,提高到73岁,远高出世界平均水平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水平,迈入长寿国家行列。

  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促进人的素质全面提高

    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中国跻身奥运金牌榜三强;到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中国更是以32枚金牌的骄人战绩,紧随美国之后排名金牌榜第二。但是,跟美国、俄罗斯、德国等国家相比,中国是奥运金牌大国,但不是体育大国,更不是体育强国。无论是体育设施,还是体育人口,中国与这些世界公认的体育大国,还有相当差距。

  冯建中说,在看到可喜成绩的同时,更要关注群众体育工作存在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还未得到根本解决: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与体育资源相对缺乏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东西部地区、不同人群、行业之间群众体育发展还不够平衡;各级体育组织、社团的作用还需进一步发挥;群众科学、文明的健身意识和方法还有待提高和丰富。

  “以人为本”,已在中国成为共识;中国体育的发展,正在摆脱“重竞技轻群体”、“重金牌轻参与”的弊病,开始协调发展。体育的功能也由此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体育的功能和作用,决不仅仅是强身健体,它所倡导的积极向上、团结合作、崇尚规则、公平竞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与和谐社会的理念完全一致。

  北京奥运会,势必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有力推动人的综合素质的现代化,使“以人为本”更为深化,使全民健身在中国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促进中国人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评论:通过奥运,促进全民健身,使中国人成为亚洲强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3 22:13 , Processed in 0.179505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