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791|回复: 3

[【其它原创】] 教师应该具有的心理特征与品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21 00:4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给运动训练专业本科生的教学实习有感

    这个学期教育实习任务之一是给200X级运动训练专业的本科生带《实验心理学》。虽然,从学生变为教师的角色转换已经不是第一次,但是,给本科生上理论课还是头一回。

    这个过程是新鲜的,也是艰辛的。我们经常说,成功的讲学取决于三个方面:一看谁讲(WHO),二看怎么讲(HOW),三看讲什么(WHAT)。我是学生,不是知名学者也不是资深的教授,所以,自然也不会有任何正面的“晕轮效应”助力。其次,我不教学专家,就连一个教书匠也差距很远,教学对于我来说不是驾御而是摸索。第三,《实验心理学》对我来说是一知半解的,对于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来说更是陌生的。综合下来,需要面对的是困难,更是挑战。

    非常幸运地完成了这次训练,一路走下来,结果却也是丰硕的。自身的业务实践和教学经历是一个方面,更为欣慰的是,通过教育实习这种切身的体验,使我以往对教师应该具有的心理特征与品质的认识和理解发生一定的补充和升级。

    学生是学校和做为一个“社会系统”的班集体的一员,他们的学习,包括动机、认知水平、社会行为、价值观和态度,以及个性和道德品质的发展,无一不受到教师的心理特征与品质的影响。从这一意义上说,教师的心理特征与品质是制约学生学习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社会因素。

1 教师的认知特征
1.1教师智力
  笨人是当不好教师的,教师的一般智力水平同教学的成功有着一定关系。智力中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层次就是思维能力。研究发现,教师思维的流畅性与其教学效果的等级有显著相关。J.H.Hiller(1971)等人的研究也指出,教师讲解的含糊不清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呈负相关。这可能由于在教学中最初呈现观念和随后提供的有效反馈,都有赖于教师表述的清晰性和流畅性。
  给运动训练的学生上第一节的时候,我准备了大约三万字的讲稿。对于一名老教师上90分钟的课来计算,这肯定是足够了,而且,还有可能讲不完。但是在讲课过程中,讲稿上的一些内容被忽略了甚至是根本没有提及,而且,讲稿以外的内容几乎没有体现,加之我的语速较快,我提前十分钟就讲完了。紧张的情绪影响了授课思维的清晰与流畅,发生了跳跃和模糊。这样,教学效果的有效性也就不成了不现实的奢望。
  因此,教学中教师的思维首先必须是清晰的,这样才能保证讲授知识的逻辑性和条理性;其次,教师的思维应该处于流畅的状态,要有连贯自然的感觉,就是讲义上的计划内容,与临时拓展发挥的内容的有机结合。

1.2教师的学科知识
  教师表述的清晰性以及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反馈以澄清含糊与清除误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自己所讲授的学科知识是否真正的掌握。教师对教材的掌握又涉及到理解力,概念的清晰与精确性,该学科领域各部分关系的整合性,对重大理论与基本哲学假设的了解,对方法论问题以及教学方法与策略的鉴别和运用等。
  在讲视觉实验的时候,讲到“物体的色彩是由于光线经过物体表面的吸收和反射后在视觉系统的呈现”。于是,有位学生问“那么,物体到底有没有颜色呢”?我当时就被问住了,一时也搞不清楚,就顺口回答道“你闭上眼睛,物体是什么颜色”。这样的答案不能说不对,但决定不能是清晰的最优的答案。因此,有理由认为教师的学科知识会影响学生掌握教材,并且影响学生对该学科的一般兴趣和智慧上的激励。

2 教师的个性品质
  在学习《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时候,我们对学生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和了解,但是,却忽略了教学中的主导——教师。当我扮演这个角色的时候才发现,教师的个性品质是如此的重要。
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和“育”两部分;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不仅要“学而时习之”,还需要德才兼备。教师的个性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能否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良好的思想品德。G.M.Gazda(1977)等人提出,好教师所应具有的个性品质成分可分为三类:理解学生、与学生的关系、了解自己。

2.1理解学生
  理解学生的能力是一种复杂的、多方面的能力,它由许多相互关联的品质构成,包括:心胸豁达,敏感性,移情作用和客观性。

2.1.1 心胸豁达,是一种了解与理解个体的能力。
  首先,要求教师能够改变自己的固有参照系,以适应外界情境的需要和标准,即灵活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理解并适应与自己通常参照系并非完全适合的种种变化。我们一般认为,课堂上应该是安静的、统一的。然而,运动训练的学生在课堂上却是十分兴奋的,“活跃的”。他们似乎不“在乎”我这样一个小老师。后来,随着不断的接触与了解,我发现我错了。他们其实是很尊重教师的,他们的“活跃”只是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在这样一种“warm up”的状态下学习,否则,他们就会“窒息”、进入睡眠。
  其次,由于心胸豁达的教师的灵活的参照系不再受固定的期待所限制,因此,能够容纳与自己不同的看法与见解,思想与情感,以及价值观念,能够对身体、智力、感知、运动、社交及情绪上各自有异的学生表示关切,并且同他们和睦相处,即体察性。我在起初的教学过程中,总是希望他们能够掌握上课内容。后来,我发现我又错了。教学是要教给学生文化知识的,更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传授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我个人以为,《实验心理学》对于他们来说有些“绝缘”。既然如此,不如让他们多体验少识记。于是,我尽可能的给他们安排了与运动相关的内容来“CASE STUD”。虽然,这只是一种尝试,一切都有很大的幼稚成分,但是,如果这是一条同往罗马的道路,那么,到达罗马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2.1.2敏感性
  敏感性,是一种能够深入他人内心并且“同情”他们的情绪反应。通常被定义为,一个人对其人际关系即社交关系中出现的变化能够及时作出情绪反应的能力。运训的同学们一般是高兴奋水平,可以短时间的高度集中,但是,注意力转移也很快。所以,这就要教师能够敏锐的捕捉到这一点,及时的作以应对。这种反应能力是有效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具有敏感性的教师能够在学生产生某种需要、情感、冲突以及困难的时候,作出更深入、自发的反应,超越学生表面的水平,更深刻地了解学生。

2.1.3客观性
  保持客观,即能够以一种中性、无强加的参照系来看待所发生的事件。能够就事物本来的面目来看待它,而不受先入之见、偏见或预期的歪曲的影响。J.M.Whitly(1967)认为,客观性在某一特定的情境中能够使人同时而适当地思考与行动,并且能够使思想和行动达到心胸豁达、有的放矢的地步。这种品质直接影响到教师能够客观地理解要传授给学生的内容需要有细微区别,以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在体院学习几年来,运训的同学给我的印象就是好玩不好学。所以,在讲课过程中,我有意识的将一些比较理论化、难懂的内容删除了。
  有一次,一个女同学拿着一本朱莹著的《实验心理学》问我,“老师,怎么咱们讲的东西和这本书上面的内容不一样?”我当时很吃惊,我想我又错了。所以,教师只有较好地控制对发生之事的情绪参与,避免主观随意性,才有可能增强有益于学生发展的交往潜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的客观性品质,对有效学习的结果往往比教学方法或技术更为重要。

2.2与学生相处
  由于教育是一个人际交往的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有传达情感、知觉、技能、观念以及处理各种抽象关系的办法,所以,有效的教育取决于有效的交往。对于运训的学生,交往显得尤其重要。他们大多是外向开放型的,喜欢与人交往,害怕孤独。必要交往的缺失或低质量会增加教学活动的阻力。

2.2.1真诚
  真诚,就是要开诚布公,行事不伪饰,不以个人的权威或职业地位作掩护,掩饰自己的弱点,反之,无疑会脱离学生。作为实习,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失误发生错误,如写错别字、口误、忘词等等,都是很难免的。我们没有必要过多的掩饰这些,相反,以此自嘲一下,大家一笑了之,非但不会丢面子,反而能活跃一下气氛,放松一下。
重要的是,不能将真诚与自我放纵混为一谈。教师不能为所欲为的表露情感,相反,我们只能表达出已为经验和教育证明有益于学生的情感。“台独”、“反共”的极端言论是绝对不允许的。

2.2.2非权势
   非权势,是指与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相反的态度。这种态度对有些学生能奏效,但是,对另外一些学生则不能够奏效,这取决于学生的个性。研究表明,听话的学生对循循善诱的教导更为满意,固执的学生相对来说对指令式的教导更为满意。运训专业的学生,也许是因为性格特点的原因,他们不“怕”老师的。强硬专断型的教师领导方式,也许可以使他们安静,但是,未必能是他们想学。相反,正是由于他们开朗外向的性格,他们是很容易满意于民主型领导方式。所以,堵不如疏。

2.2.3交往技能
  教育基本上是一个言语过程,其中要用语词来传递各种抽象的情感、见解与观念,因此,教师应当能够在各种情境下,使用学生最能理解的语言来表达思想和意义。心理学中有很多专业术语,对于运训的学生来说是不容易理解的。讲课过程中频繁的使用,不利于教学效果的实现。例如,我们可以将“动觉”转述为“球感”、 “手感”、“节奏感”。学生一经接受,不但获悉所告知的内容,还会愉快,觉得这个内容正合自己的心意,是自己需要的。信息内容和信息意图之间协调一致性,会因为理解和接受的相互连接而使信息内容得以加强和充实,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3 结语
  教师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其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师资队伍的建设,不仅要求学历层次高,而且应该要求具有健全的教师人格,这样才能够成为教育教学的更为有效的促进者。

参考文献
1.邵瑞珍等编:《教育心理学》(修订本),1997年,上海教育出版社
2.张涛.论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教育探索,2004,(07)
3.孟庆建,王梅.实习教师的心理状态与教学质量关系浅论。职业教育研究,2004,(07)
4.连榕.新手—熟手—专家型教师心理特征的比较. 心理学报,2004,(01)
5.连榕,孟迎芳,廖美玲.专家—熟手—新手型教师教学策略与成就目标、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心理科学,2003(01)
6.竺辉.2003年国内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综述。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4,(03)
7.辛斌.教师的人格。教育艺术,2004,(03)
8.肖丰,杨留锁等,体育教师人格研究。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3)
9.阴山燕,马娟.我国教师人格研究述评。上海教育科研,2004(04)
10.孙维胜,于红英.聚焦教师人格魅力,培养教师健全人格。教育探索,2003(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1 18:2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将品质提前如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2 02: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道理是这样,做起来难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23 14:3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yangyoung于2008-07-22 02:06发表的 :
道理是这样,做起来难啊

恩,的确是知易行难啊!

但是,找到路,成功至少会近一些了吧,呵呵

我还是刚走上教师岗位的,认识多少还需成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4 17:56 , Processed in 0.22952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