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吴、越关系解读《孙子》
发布日期:2008-4-14
首发:http://www.cnssz.com.cn/qlszw/xwnews.asp?newsid=292
作者:梁宗保(广西)
在春秋时期的众多诸侯国中,除了吴国,《孙子兵法》提到的只有越国,并且有两次,分别是《虚实》篇中的“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哉!”和《九地》篇中的“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济而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笔者在学习古今各家注释、研究《孙子兵法》的著作、文章时,认为孙子时期“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确是事实。但对“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哉!”这句话则时常感到困惑。为什么提越国呢?古今各家多认为是由于“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甚至有人认为孙子是在吴、越冲突的背景下“为吴王阖闾作兵法一十三篇”,是以越国为吴国的假想敌迎合阖庐。为了弄清这个问题,现在不顾自己才疏学浅草就成此文,以求教于诸位方家。
一、 为什么认为《孙子兵法》以越国为假想敌?
在注解《虚实》篇中的“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哉!”时,曹操说:“越人相聚,纷然无知也。或曰‘吴越仇雠国也’”。由“或曰”二字可见,在曹操看来,《孙子兵法》以越国作为例子,是因为“越人相聚,纷然无知也”,并非是“吴越仇雠国也”的缘故。但是以后各家注解的就言之凿凿了。现在以比较权威的《孙子校释》中关于这句话的注释为例,看看为什么认为《孙子兵法》以越国为假想敌:
① 吾度之 度,推测、推断。意即根据我的分析判断。
② 越人之兵虽多 越国的军队虽多。春秋时期,吴、越之间长期征伐无已,
先后发生槜李之战、夫椒之战等大战。孙子为吴王论兵法,自然以越国为预想的作战对象。
③ 亦奚益于胜哉 奚,何;益,补益、帮助。意谓越国军队人数虽人数众多,然
不能知众寡分合的运用,则无济于其取胜之企图。
(见吴九龙主编《孙子校释》第97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7月版)
从这些注解中可以得出以下三点关于越国的判断:
一、吴、越之间长期征伐无已
二、越国军队人数众多
三、越国不知众寡分合的运用,也就是没有高明的指挥作战艺术
史书都没有记载过越国在孙子见阖庐以前有哪个君王、将领打过漂亮仗,孙武认为越国不知众寡分合的运用,没有高明的指挥作战艺术应该是可以说得过去的。
但是,孙武提到越国真的是因为“吴、越之间长期征伐无已”吗?“越国军队人数真的众多”吗?另外,又怎样解释吴国伐楚呢?
二、 阖庐即位前吴与楚、越的关系
在鲁宣公八年(公元前601年),“楚为众舒叛,故伐舒蓼,灭之。楚子疆之,及滑汭。盟吴、越而还。”(《左传•宣公八年》)也就是说,吴国曾经和越国都是楚国的盟国。当时,吴国和越国的国力都是很小的,发展水平也不高。
到了吴王寿梦二年、鲁成公七年(公元前584年)春天,“吴伐郯,郯成”。这样,就引起了中原各国的震动和重视。当时跟楚国争霸的晋国很快就拉拢吴国以牵制楚国:
“巫臣请使于吴,晋侯许之。吴子寿梦说之。乃通吴于晋。以两之一卒适吴,舍偏两之一焉。与其射御,教吴乘车,教之战陈,教之叛楚。置其子狐庸焉,使为行人于吴。吴始伐楚,伐巢、伐徐。子重奔命。马陵之会,吴入州来。子重自郑奔命。子重、子反于是乎一岁七奔命。蛮夷属于楚者,吴尽取之,是以始大,通吴于上国。”(《左传•成公七年》)
从这一年开始到公元前514年阖闾即位的七十年中,吴国与楚国有16个年份相互采取军事行动。黄朴民在《中国军事通史》第二卷《春秋军事史》中认为,这个时期,两国之间发生了十次比较大的战争,其中“吴军全胜六次,楚国全胜一次,双方互有胜负三次。”(见该书287页)大体趋势是:交战的时间间隔越短,次数越来越越频繁。楚国虽然在襄公二十五年曾经取得过射杀“勇而轻”的吴子诸樊这样的重大胜利,但交战的结果是吴国胜多败少,并且是越来越主动进攻;楚国胜少败多,越来越被动防守。其间,楚国一次联合秦国(襄公二十六年)讨伐吴国,“闻吴有备而还”;三次联合多个诸侯(昭公四年、昭公五年、昭公二十三年),除了昭公四年的朱方之役楚国获胜之外,后来两次惨败;一次联合越国讨伐吴国(昭公二十四年),失败。
而在这个时期,《左传》记载吴国与越国的冲突只有三次,第一次是鲁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44年),“吴人伐越,获俘焉,以为阍,使守舟。吴子余祭观舟,阍以刀弑之。”另外两次是在昭公五年、昭公二十三年越国帮助楚国出兵攻吴,均以吴国胜利告终。
由此可见,要说世仇,吴国与楚国、越国都有世仇。但在阖庐即位之前,无论是从交恶持间之长、交战次数之多、交战规模之大来看,吴国与楚国的世仇都要比吴国与越国的大得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