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5-29 15:31: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小麦的起源 :
小麦为旱地高产作物,也是中国北方地区现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在中国的起源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问题。大致有两种基本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早期小麦是由西亚经过中亚传播过来的 。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小麦是本地起源的 。其中,有人主张是在黄河中上游及其高原地区起源 ,有的人主张是从黄河下游的山东地区起源的 。
主张普通小麦是从西亚传播过来的观点,其主要依据是在中国没有形成普通小麦的物种条件,普通小麦(即六倍体小麦)是由栽培二粒小麦与粗山羊草(Aegilopsquarrosa)天然杂交、杂种染色体自然加倍而形成的一个物种,中国历史上从未种植过二粒小麦,自然界也不存在野生二粒小麦,所以,虽然作为自然植被成分的粗山羊草分布在新疆伊犁河谷,作为多年连作麦田中的杂草存在于黄河中游的陕西和河南等省的若干县,由于上述两个区域都没有二粒小麦,中国不具备粗山羊草与二粒小麦自然杂交的客观条件,也就是不具备形成普通小麦物种的条件,而目前的考古资料表明,公元前5000年左右在中、东欧洲的很多考古遗址中都出土了普通小麦的一种,公元前4000年左右,在中亚安那托里亚高原中部、印度和中东欧洲普遍出现了普通小麦的另一个种,而这种小麦可能就是后来传播到中国的小麦物种 ,中国的普通小麦在距今5000年前后才出现。当然,事实上,虽然普通小麦作为一个物种,不是在中国形成的,但传播到中国后出现了很多变异,这是适应环境的结果,这些变异包括“云南小麦”、“西藏半野生小麦”(田间杂草)、“新疆小麦”等。物种的起源中心和变异中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起源中心是指物种形成的地方,而当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条件下,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栽培,可能会形成很多新的变异,产生一些新的物种,这种变异性十分丰富的地方,被称为变异性中心,也叫多样性中心或者是次生起源中心。中国普通小麦的变种也是世界之最,中国是普通小麦的变异中心、多样性中心和次生起源中心。
主张普通小麦起源于黄河中上游及其高原地区的学者的主要根据是,20世纪50年代,在我国黄河流域的河南省卢氏县、三门峡、洛阳和陕西宝鸡、西安等许多地区都发现了与六倍体普通小麦有亲缘关系的小麦草,70年代在西藏发现六倍体野生小麦,根据这些发现,有学者提出普通小麦中国起源的观点,甚至主张中国小麦是由东向西传的 ,直到欧洲 。但是,在不能证明中国曾经存在过栽培二粒小麦。且六倍体普通小麦是由栽培二粒小麦与粗山羊草杂交而来的结论没有被修改的情况下,即使在中国找到粗山羊草,也不能证明普通小麦可能是中国起源的。至于从中国特有的云南小麦等普通小麦中,不难找到六倍体普通小麦由野生型转变成栽培类型的类似自然进化系谱的说法,不仅不符合目前关于普通小麦形成条件的认识(六倍体普通小麦是由栽培二粒小麦与粗山羊草杂交而来),而且单就这个命题也是需要证明的,只有通过实验的方法在云南小麦等普通小麦中找到六倍体普通小麦由野生型转变成栽培类型的类似自然进化系谱,我们才能进一步推测普通小麦可能起源于中国,在这样的基础上,还需要有考古学证据。
主张小麦在山东起源然后向周围地区传播的观点,主要依据是古代文献。而我国有文献可考的历史也是从甲骨文开始的,在此之前则只能依靠考古的发掘。
1985年到1986年,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小麦专家李璠先生先后在甘肃民乐县六霸乡东灰山新石器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人工种植的小麦炭化颗粒与大麦、粟、黍和高粱等颗粒 ,经过碳-14测定以及树木年轮校正,其绝对年代距今5000±159年,说明距今5000年左右,我国黄河流域上游西北地区已经开始种植小麦了,另在距今近4000年的新疆孔雀河古墓中,也出土了普通小麦和圆锥小麦的籽粒。特别是在公元前2000年以上的陕西武功县赵家来遗址的F11墙皮草拌泥中发现了小麦秆 ,为中国北方种植小麦提供了新的例证。同时,有的学者针对传统学者认为六倍体普通小麦为二粒小麦和粗山羊草杂交而成的传统说法提出质疑,认为用近代遗传学杂交实验手段,培育出某种新物种也是完全可能的,但在新石器时代不可能存在这种人工干预,如系天然条件下形成新物种,一则机会少,二则需要很长时间 。有的学者甚至指出:对西亚发现史前人工栽培普通小麦的考古报导,学术界尚有不同意见 。
综合来看,对小麦起源问题,学术界意见纷呈。笔者认为:即便西亚确定有时代较早的史前普通小麦,但也没有证据说明中国的普通小麦是从西亚传来的。反而在中国屡有考古发现小麦遗址,虽暂时无法确定中国即是普通小麦的起源地,但在无据可依的情况下,我们也没有理由舍近求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