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372|回复: 1

[【文史类原创】] “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文化更新(原创首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19 00: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文化更新

[摘要]“亚细亚生产方式”是研究亚洲特点的核心理论,特别是对中国的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亚细亚生产方式在文化层面上的反思,对中国的文化建设及社会主义建设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亚细亚生产方式,专制,文化

  “亚细亚生生产方式”这一概念是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最早提出来的,在其后的诸多稿件和著作中多次提到和阐述过。我们可以从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东方国家社会经济制度的研究过程中,区分出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发展的四个不同时期:“初期是在1853年6月以《大不列颠在日本的统治》一文结束的;第二阶段基本上包括1853-1858年的手稿,在这一时期内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其文章中阐明了欧洲资本对东方国家的破坏作用;第三阶段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和《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中对亚细亚社会发展问题进行了理论上 的研究;末了,最后阶段,马克思在《资本论》各卷的不同理论章节中研究了亚细亚生产方式。”1
    从相关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亚细亚”一词并不仅仅是从地域范围来看,在亚洲、非洲、美洲甚至欧洲同样出现过亚细亚生产方式。建筑在亚细亚生产方式之上的公社制度,在《资本主义生产以前各形态》中,实际上是被看作世界各民族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一种共同的制度。只是这种制度在亚洲有一个超稳定的发展,也就是长期的保留亚细亚生产方式。
  古代东方社会就是亚细亚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一个例证。这个生产方式也长期保留在亚洲的若干国家中,如印度、中国等。构成亚细亚社会的农业公社在世界大多数民族那里存在过,但不是到处在这种公社的基础上产生了东方专制形式的国家。马克思认为“在大多数亚细亚的基本形态里……生产大部分是在狭小的公社范围以内通过手工业和农业的结合而进行的,这些小工社是彻底自给自足的,它在自身范围以内具备了一切再生产和扩大生产的条件。” 2“在亚洲形态之下,它们所能改变的最少。因为这个形态是以手工业与农业合而为一的自给自足的单位为基础的。”3 公社与公社之间彼此隔绝,而“在亚洲各民族当中极关重要的水利工程、交通手段等等,这样便成为高级单位——凌驾于多数小公社之上的专制政府的事业了。” 4 但作者想说明的是在《资本主义生产以前各形态》中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53年写的其它著作相比),是他没有谈到大型灌溉工程对亚细亚生产方式国家的必要性。马克思在1857-1858年写的著作已不提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这一重要特点了。而魏特夫在《东方专制主义》中将马克思先前提过的灌溉工程发展为一种“治水社会”的理论。“这种社会形态主要起源于干旱和半干早地区,在这类地区,只有当人们利用灌溉,必要时利用治水的办法来克服供水的不足和不调时,农业生产才能顺列地和有效地维持下去。这样的工程时刻需耍大规模的协作,这样的协作反过来需要纪律、从属关系和强有力的领导”;“要有效地管理这些工程,必需建立一个遍及全国或者至少及于全国人口重要中心的组织网。因此,控制这一组织网的人总是巧妙地准备行使最高政治权力”,于是便产生了专制君主、“东方专制主义。”5 应该说这种说法只是从国家的经济职能上去考虑,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看法,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所以在思考东方专制国家产生的原因是经济、政治、军事、环境等多方面的需要。(作者考虑尚未成熟,故不作过多说明)
  作为亚细亚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中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在古老的东方——中国,这种生产方式就早已走马上任,直到现在甚至都能看到它的影子。在这种生产方式下,正如《诗经》所言:“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是一种国家或者说是最高统治者的土地所有制,后来虽有所变化,但却一直不存在土地的私有制。正如马克思说:“在亚细亚的(至少是占优势的)形式中,不存在个人所有,只是个人占有;公社是真正的实际所有者;所以财产只是作为公共的土地财产而存在。” 6
    韦伯和黑格尔一样,将中国纳入“东方专制主义”的格局,并以“不变”作为其本质特色。这与马克思的看法似乎一致。马克思认为“亚细亚生产方式”是亚洲落后的根源。亚洲落后的根源同样是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源。这一根源的研究对中国未来发展特别是当下进行的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将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西方学术界中,韦伯独具慧眼,首先把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基督教宗教改革造就的新教文化精神特质联系起来。随后的一系列专著中又试图阐明“没有经过宗教改革的这些古老民族的宗教伦理精神对于这些民族的资本主义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7 韦伯指出:只凭借物质上的因素,不足以说明中国未能产生资本主义的理由,唯有加入“儒教”这项变数,才能成功的解释其如此演变的过程;同样,西方之所以发展出资本主义,也不能单纯的归因为人口、资源、地理位置等外部条件。通过中西比较,宗教(文化)伦理才是其最根本的差异所在,这种精神动力的性质具有决定意义了。韦伯作为一个外国人,对中国社会的症结有如此深切的见解,真是难能可贵了。儒学的更新,文化的更新必然引起社会的发展。盛老师在日本庆应大学的演讲——中国与日本的现代化比较,其中就提到:由“亚细亚生产方式”而产生东亚儒家“内核”文化。而中国就是这个“内核”文化的中心。 “ 由于文化重心遵循着从内核向外缘的蛙跳式转移规律,由于一个地区文化形态的更新一般都发生于外缘地区,这使中国文化当落在外缘地位时,便同时获得现代文化更新的有利条件。” 8作为近现代的中国文化已从“内核”转移到“外核”,这样中国就有可能获得文化更新的生机,同样也就获得了社会发展的生机。
   总之,作为正处于发展的大好时机的现代中国,只有扬弃“亚细亚生产方式”贯通古今,扬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融会中西,才能在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中,走出一条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特色的道路。
① 郝镇华,《外国学者论亚细亚生产方式》上册,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24页
② 马克思,《政治经学批判大纲》第三分册,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1977年版,第92页
③ 马克思,《政治经学批判大纲》第三分册,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1977年版,第111页
④ 马克思,《政治经学批判大纲》第三分册,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1977年版,第93页
⑤ [美]卡尔•A•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2页
⑥ [德]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81页
⑦ [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纲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6年版,第1页
⑧ 盛邦和,《内核与外缘 中日文化论》,上海,学林出版社,1988年版,第267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1 14:5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逐渐淡出的一些概念及原因
亚细亚生生产方式的概念有逐渐淡出的迹象,这是因为其界定的:“世界各民族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一种共同的制度”以及“在亚洲形态之下,它们所能改变的最少。因为这个形态是以手工业与农业合而为一的自给自足的单位为基础的”在古代史学上很难讨论确定。即使“东方专制主义”也未必概括了古代中国社会。
无论是文明的产生还是社会的变动,中国其实是一个收不同价值和文化取向冲击最少的国家,在文明古国中也惟有中国,这是财富,但财富的背后必然有发展缓慢的痛苦。
价值和文化的冲击或者是更好的一种动力,消化中寻找或者更能在保留财富中走出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5-1-11 00:25 , Processed in 0.299163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