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335|回复: 0

我总结的一些防震抗震知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14 15:4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地震作用并不经常发生,强烈地震发生的机会更少。与风相比,地震作用持续的时间很短,一般为几秒到几十秒钟,但是强烈地震的破坏性很大。针对这一特点,抗震设计的目标如下,即所谓的三水准抗震目标:
(1)小震作用下,结构应维持在弹性状态,保持正常使用。
(2)中等地震作用下,结构可以局部进入塑性状态,但结构不允许破坏,震后经修复可以重新使用。
(3)强烈地震作用下,应保证结构不能倒塌。

几个常用地震术语
  震源--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振动的地方称为震源。它是有一定大小的区域,又称震源区或震源体。
  震源深度--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深度。
  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
  宏观震中--地震时,人们感觉最强烈、地面破坏最严重的地区称为宏观震中。
  极震区--震中附近振动最强烈,破坏比也最严重的地区称为极震区。
  震中距--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称为震中距。

   震中距在100公里以内的称为地方震;震中距在100~1000公里的称为近震;震中距超过1000公里的称为远震 。
   实际观测表明,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高频分量随传播距离的衰减比低频分量要快,因此震级大、震中距长的地震波以低频分量为主,对于长周期的高柔度结构影响较大;相反,震级小,震中距短则以高频分量为主,对短周期的刚性结构影响较大。相同地震烈度下,大震级远震中距的高柔建筑的震害要比发生在该地区的中小地震近震中距重得多。也就是说相同烈度下,震源位置对结构震害有明显影响。

  震级
  震级是表征地震强弱的量度,通常用字母M表示,它与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有关。一个6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美国投掷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所具有的能量。震级每相差1.0级,能量相差大约32倍;每相差2.0级,能量相差约1000倍。也就是说,一个6级地震相当于32个5级地震,而1个7级地震则相当于1000个5级地震。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地震的震级为8.9级。

  按震级大小可把地震划分为以下几类:
  弱震震级小于3级。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有感地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中强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
  强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其中震级大于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以上发震时刻、震级、震中统称为“地震三要素”。

  地震烈度
  同样大小的地震,造成的破坏不一定相同;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坏也不一样。为了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科学家又“制作”了另一把“尺子”一地震烈度。地震烈度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以及震区的土质条件等有关。
  一般来讲,一次地震发生后,震中区的破坏最重,烈度最高;这个烈度称为震中烈度。从震中向四周扩展,地震烈度逐渐减小。

  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它所造成的破坏,在不同的地区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一次地震,可以划分出好几个烈度不同的地区。这与一颗炸弹爆后,近处与远处破坏程度不同道理一样。炸弹的炸药量,好比是震级;炸弹对不同地点的破坏程度,好是烈度。

  我国把烈度划分为十二度,不同烈度的地震,其影响和破坏大体如下:
  小于三度人无感觉,只有仪器才能记录到;
  三度在夜深人静时人有感觉;
  四~五度睡觉的人会惊醒,吊灯摇晃;
  六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损坏;
  七~八度房屋受到破坏,地面出现裂缝;
  九~十度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
  十一~十二度毁灭性的破坏;
  例如,1976年唐山地震,震级为7.8级,震中烈度为十一度;受唐山地震的影响,天津市地震烈度为八度,北京市烈度为六度,再远到石家庄、太原等就只有四至五度了。

防震抗震知识
1、做好家庭防震准备
  检查和加固住房
  看一看自家住房是怎样的,有没有不利抗震的地方?摸清周围环境的情况。[被屏蔽广告]
  住房的建造质量好不好?是否年久失修?不利抗震的房屋要加固,不宜加固的危房要撤离。
  房的结构是否有利抗震?女儿墙、高门脸等笨重的装饰物应拆掉。
  清理杂物,让门口、楼道畅通。
  阳台护墙要清理,花盆杂物拿下来。
  把牢固的家具下腾空,以备震时藏身。
  准备一个家庭防震包,放在便于取到处
  进行一个家庭防震演练
  练习“一分钟紧急避险”。进行紧急撤离与疏散练习。
  加固睡床准备好必要的防震物品

  2、如何判定远、近震
  俗语说:“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如果发生地震,关键是要有清醒的头脑,镇定自若,先分析是远震还是近震。近震常以上下颠簸开始,然后才左右摇摆。远震很少有上下颠簸感觉,都以左右摇摆为主,而且地声脆,震动小。一般远震不必外逃,因为这种地震比较轻,对人身安全不会造成威胁。
  3、地震次生灾害
  地震次生灾害一般是指地震强烈震动后,以震动的破坏后果为导因而引起的一系列其他灾害。
  地震次生灾害的种类很多。主要有:火灾、毒气污染、细菌污染、放射性污染、滑波和泥石流、水灾;冬天发生的地震容易引起冻灾;夏天发生的地震,由于人畜尸体来不及处理及环境条件的恶化,可引起“环境污染”和瘟疫流行;另外,震时有的人跳楼,公共场所的群众蜂拥外逃可造成称为“盲目避震”的摔、挤、踩等伤亡;大地震后或地震谣传或误传之后,由于恐震心理,还可出现不分时间、地区“盲目搭建防震棚”灾害;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一些新的次生灾害可能出现,如高层建筑玻璃损坏造成的“玻璃雨”灾害;信息储存系统破坏引起的称为“记忆毁灭”灾害等。
  
  4、震时如何避险
  (1)楼房内家庭成员震时可暂躲在牢固的床、桌子等坚固家俱下,或躲在楼房卫生间等小开间房内。
  (2)地震时人员都要用随手物件护头和捂住口砸伤或被泥沙烟尘呛住。
  (3)家庭成员正在用火用电时,要立即灭火和断电,防止烫伤触电和发生火情。
  (4)高层楼房里的人员不可使用电梯,不要向阳台跑,尤其不可跳楼。
  (5)地震时对家庭成员中的残疾者、病人、幼儿、老人要特别关照。
  (6)住院的病人应用被褥蒙住头部和身体,并立即躲在床下。
  (7)正在上课的学生和幼儿园的小朋友,应躲在课桌和小床下;应听从老师安排,不准乱跑和擅自单独离开学校。
  (8)人在影剧院或游艺场时,应就地蹲下,保护头部,切不可一剂拥向出口。
  (9)在地铁和地下商场的人员,要原地躲避,不要慌忙挤向出口处。
  (10)在街道上的行人,不要躲避在电线变压器、烟囱及高大建筑物附近。
  (11)人在过桥时要紧紧扒住桥栏杆,主震后立即向可靠近的岸边转移。
  (12)正在行驶的车辆震前应紧急停车,设法停在开阔处。
  (13)车上乘客要抓住坐椅或车上牢固物件,不要争于外出。
  (14)人应远离石化、化学煤气等易爆有毒的工厂或设施,遇火情不可处于下风,宜躲避在上风有水处。
  (15)居住在山区的居民,震时要密切注意滑坡和泥石流;若出现滑坡和泥石流的迹象时,应立即沿斜坡横向水平方向撤离。
  
   5、震后如何自救互救
  (1)自救
  a、未伤人员尽快抢救家中和邻居人员,被压在室内的家庭成员,要尽可能向有空气和水的方向移动,节约食物和水,以便维持尽可能长的时间。
  b、封闭在室内的人,不可使用电气、火柴、蜡烛等,最好用手电筒照明,如闻到煤气或有毒气体时,最好用湿衣物等捂住口鼻。
  c、保持镇静,保存体力,待外面有动静时再大声呼救或敲击。
  d、对自己所处的空间,设法加固,以免余震时再次倒塌伤人。
  e、尽快离开房间,不可轻易再进房内,以免强余震再次震坍房屋伤人。
  f、煤矿坑道里的人员,应向单一巷道、竖井等地带撤离。要掉电源,不可用明火,防止瓦斯爆炸。
  g、震后住在防震棚等处的人员要特别注意饮水卫生和食物卫生,防止传染病蔓延。
  h、在野外的人员,应向开阔地或高地坡顶转移,不可往下跑,不可躲在危崖、狭缝处,并时刻提防山崩、滑坡及雪崩、冰塌。
  i、船上乘员要赶快就近登陆,以防海啸和巨浪的袭击。
  j、河岸边的人员,要迅速撤离高地,谨防上游水坝决堤。
  k、沿海岸地区的居民,地震发生后要特别注意山崩、塌方、泥石流和海浪的侵袭。
  l、地震时失散的家庭成员,要通过各种渠道和家庭取得联系。
  (2)互救
  地震后救人,时间就是生命,所以救人应当先从最近处救起,只要是在最近处有人被埋压,就要先抢救他们。此种做法可以节约时间,减少伤亡。
  营救他人时应先确定伤员的头部位置,使头部暴露,迅速清除口鼻内的尘土,再使胸腹部暴露。如有窒息,应及时施以人工呼吸,有些伤势不重者,可帮他暴露头部和胸腹后,让其自救脱离险境,这样可以争取时间抢救更多的人。凡伤者不能自行出来的,不要强拉硬拖,应尽量充分暴露全身后才可扒出。从废墟中将人扒出来,如果是伤者、病者,他们还没有脱离危险,即使无病无伤,如果埋压过久,也有必要进行特殊的护理。流血者要及时止血,骨折者要作简单地包扎。在黑暗处呆的时间长的人,出来后要避免强光的刺激。长时间处于饥饿的人,不能一下子喂给过多食物。
  震后初期的抢救工作,大多采取手挖肩扛。若利用工具,如铲、铁杆、斧、木棍等,一定要注意安全。在挖到人时更要小心,不可用利器刨挖,最好用手一点点地抠。在一些梁柱相互叠压的情况下,挖掘时要特别注意仔细分清哪些是支撑物,哪些是压埋的阻挡物,对上面重物需进行必要的支撑,绝不能鲁莽行事。挖掘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不要造成粉尘碎物飞扬,以致误伤和窒息被营救者,必要时可采取洒水息尘的办法。
  现场抢救中,力争及早除去伤员身上或伤肢的重物,立即固定伤肢,不要拉扯被压埋者,以免造成新的损伤;抬伤员不能一人抬手,一人抬腿,扭曲身体,以免造成伤员瘫痪,应用竹木床板、担架运送伤员。

    总之,根据情势能跑就跑,不能跑就躲。周围有老人,孩子,而你又是青年的话,那就先去最大程度地确保他们的安全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2 23:49 , Processed in 0.151000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