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861|回复: 0

[摄影随感♡] 摄影  千年古城的最后留守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18 18:5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千年古城的最后留守者
李建增



  地处秦晋峡谷中的吴堡古城因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而素有“铜吴堡”之称。在长达千年的历史进程之中,古城曾拥有一派繁华与昌盛的景象,也曾经历数次血与火的洗礼。时至今日,在破败的古城里,瓦砾中的荒草正疯了似地长高,曾经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却一个接一个地离开……
  
  吴堡县地处陕西省东北部,榆林市东南部,北靠佳县,西接绥德,东南环抱在黄河曲流之中,与山西省临县、柳林县隔河相望。历史上被称为“铜吴堡”的千年古城——吴堡城就坐落在吴堡县城东北2.5公里的秦晋峡谷中一个独立的山梁上。
  据史料记载,吴堡地区早在旧石器时代中期就有人类活动,在新石器时代属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区域。夏、商、周时期为少数民族活动之地。秦为上郡地,北魏(公元431年)设政和县,西魏改为廷陵县,隋改称廷福县,宋归入河东路石洲定湖县,金正大三年(公元1226年)改设吴堡县。民国25年(公元1936年),吴堡县府由古城迁到宋家川后,吴堡古城成了一个行政村,名曰“城里村”。
  
  吴堡城邑头枕黄河,东以黄河为池,西以沟壑为堑,南为通行道路,北门外以咽喉狭道接连后山,被称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地。
  


  初访“铜吴堡”
  
  我第一次到吴堡古城是在2001年的国庆节期间。
  古城位于吴堡县城东北2.5公里处的一个独立山梁上,山不是很高却很险要,惟一的—条路蜿蜒盘旋在陡峭的山坡上。虽然石头的路基破损严重,但从残留下来的路段上,仍可看出这里曾经是一条颇具规模的官道。
  上山的路上,一个热心的老乡主动同我打招呼。老乡名叫乃武,是城里惟一住在城墙外边的人家。我们沿着弯弯曲曲的山道一路而上,乃武不停地跟我说着有关古城的事,说着听着,不一会儿便来到了古城的跟前。
  据说,吴堡古城始建于五代时期北汉政权,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同历史上许许多多的城池一样,吴堡古城的南门外建有瓮城。乃武说瓮城里原来建有关帝庙,不过现在已经全被破坏了。远远的,我看到瓮城的城墙上被人为地开了个豁口,原有的城门被废弃在一旁,进出的人都不走城门而走豁口。乃武说,瓮城门洞太窄了,农用三轮进不去,于是人们便在城墙上开了个豁口,现在车是能过了,但城墙也被破坏了。
  穿过杂草,我们从旧城门进入瓮城。瓮城不大,占地约300平方米,里面早已是废墟一片,荒草在瓦砾中肆意地疯长。穿过瓮城来到南门前,南门同瓮城门一样也只是一个石头垒成的石洞,门洞不是很大,上面有一块石牌,上面写着两个大字:“石城”。城门洞的石壁上有许多大小不一的石坑。乃武告诉我说,这些都是日本人的大炮还有国民党的飞机炸的。我一边用手抠摸着这些石坑,一边用眼睛四下搜寻着。虽然没能找出一丁点儿的弹片来,但我却仿佛听到了飞机和炮火的轰鸣声。
  


  登上城墙四下望去,只见古城—面靠山、三面环水。东面的黄河像一条天然的护城河,隔河与山西柳林县军渡镇相望,山下的军渡码头是通往山西的咽喉要道。古城不仅所处之地地势险要,而且占据着黄河天险,易守难攻,难怪历史上有“铜吴堡、铁佳洲(今陕西佳县)、生铁铸就绥德州”的说法。作为古代黄河沿线上的军事要塞之一,吴堡石城曾为兵家必争之地,是历史上拱卫中原和内地的一道重要屏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作为陕甘宁边区和陕北革命根据地的东大门,吴堡城曾发挥过重要作用。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率领中央机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东渡黄河转战陕北的伟大任务,就是在这里的川口村完成的。
  乃武领着我横穿古城走到一个农家小院门前,紧闭着的木板门上用白色粉笔写有“本人写作需安静,请勿打扰”等字。我正感疑惑,乃武便高声喊道:“老高,给你领来个客人。”
  “是谁了?”一句带有浓重山西腔的问话从紧闭的门缝里冲了出来,随着未落的话音,一个六十来岁的老人开门走了出来:“做甚的?”
  看到老高满脸的疑惑,我赶忙解释说我是个搞摄影的,准备拍一些有关古城的照片,如果可能的话,我想从他这里先了解一些古城历史上的情况,然后在古城里住上几天,看看古城里的人现在的生活状况。老高听后欣然让我在他家住下。
  
  吴堡属黄土高源残塬丘陵沟壑区,境内丘陵起伏、梁峁密布、土壤贫瘠、水土流失严重。“山高石头多,出门就抓坡;石山戴土帽,胶泥夹石炮”是这里自然条件的真实写照。
  


  千年古城昔日不再
  
  老高以前是山西某地质单位的一名管理人员,现已退休。原本是想着古城里安静,能好好专心写点东西,老高才搬进来的,没想到住下后却被古城给迷住了,想写的东西没写完,却整天为呼吁大家重视古城、保护古城而四处奔波。时间长了、知道的事多了,老高便成了古城的义务讲解员,凡来古城旅游观光采访的人都会被村民领到他这里。
  住在古城的几天里,老高向我讲了很多有关古城的事情,领着我上上下下地走遍了古城的每一个角落。在初到古城的这段时间里,我拍摄了大量古城的图片,对古城也有了初步的了解。
  古城规模不大,但整体结构紧凑。现在基本保存完整的城墙有1204米,均由城砖和石头包砌而成。东、南、北门保存完整,西门经历过重建。东门下面是百丈深渊和滚滚的黄河,陡峭的悬崖峭壁之上刻有“闻涛”二字。城门洞口遗留有古时驻守城门士兵住的石窑。据说,山下曾建有水寨,如今水寨遗址全无,只在悬崖上留有“逝者如斯”、“环山抱水”八个大字刻在悬崖之上,相传是明末一位知县亲笔所题。南门曰“石城”,门外修有瓮城,瓮城及四门均由石头建成,城门宽约1.8米,这里曾出土文物若干,至今还可以看到不少石碑、雕像、石刻、石条散落在附近。西门曰“明溪”,城墙高近十米,门外为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北门为“望泽”,是城里惟一可通往后山的地方。
  


  古城内有一条古时遗留下的街道,长约300余米,街道两旁建有房屋30余间。从建筑规模和结构设置上可推断出,在数百年前这里曾经店铺林立、摊贩云集,是方圆数百里较为繁华的地方。城里的房屋建筑基本上是明清时期建造的,均为窑洞式的石头结构,—般都建有院墙、大门,在建筑结构形式上类似小四合院。老高告诉我,这里确实曾有过一段兴盛的历史,仅城内的建筑就有兴文书院、衙署、学署、关帝庙、文昌宫等大型建筑27座之多,人口数千,商号、店铺更是星罗棋布,占地约10万平方米。千年的历史曾使古城拥有一度的繁华与昌盛,也经历了无数次血与火的洗礼。现在,除部分民居保存尚可外,衙署、文庙、魁星楼等数十所建筑已全部被毁,昔日繁盛已不再……
  这几天在城里游走,所见之人少之又少,时常感觉有如闯入无人之境。老高说吴堡城是—座典型的石头城,没有多少田地可耕种,不宜发展农业;地势险要,交通情况很差,仅南面直通宋家川,也不是经商的适宜之地;此外,生活在古城里吃水也很不方便,城里没有自来水,仅城外西面一条沟底有一条河,用水要来回走上三四里的山路到河边去挑。因为这种种原因,近几年来,古城里的大多数人已陆续搬离古城,迁往更适宜生活的地方了。现在古城里一共才住了13户人家29口人,恰巧这几天又是假期,不少人趁着孩子们放假都到城外的亲朋家去了,因此这几天城里难得碰上什么人了。
  在这几天里,一个被当地人誉为“古城活字典”的王春育老人的名字不时被当地人提起。只可惜那段时间王春育不在,我没能拜访。
  老人们最终要永远地离去,孩子们将来也会—个个离开,有一天吴堡古城将会颓败成—座荒凉的空城。到那时,大概只有耸立千年的古城仍旧仰望着凛冽的天空,睇视着亘古不变的日月星辰,只有高耸的城墙依然在静静地俯视着苍茫大地,守护着耸立千年的古城,诉说着古城昔日的繁荣与沧桑……
  


  “古城活字典”王春育
  
  2002年的一天,素未谋面的王春育托人打电话告诉我说,农历三月十八古城要举行为期三天的庙会,说届时会请上一台戏来助兴,周围会有很多人前来,十分热闹,问我是否有兴趣去看看……更多请见《文明》2007年02期
  
  后记:
  今年农历三月初三,远在陕北定边县拍摄的我接到王春育的电话。他说住在古城里的一个叫辛赖货的老人去世了,后天就要下葬。第二天我开了近四百公里的车赶到古城。王春育对我说,今年正月王国栋老人去世的时候就想通知我前往拍摄,但因那段时间雪下得很大,所以作罢。在我离开古城一个月以后,王国华老人也乘鹤西去了,听说他后来被安葬在了老伴辛大娘的墓旁。
  看着老人一个接一个地离去,我越发地感到“空城”之日的逼近。王春育老人倒是安慰起我来了。他告诉我,现在古城里的人已开始自发地组织一些古城的保护工作,对于古城的开发利用也有了粗浅的认识,相信以后古城会慢慢好起来。最近,我又从文化部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上看到了吴堡古城的名字。这样看来,或许古城的命运从此会被改写,王春育老人的心愿在将来会一点点地实现。我诚心祈祷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5 05:39 , Processed in 0.12226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