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604|回复: 11

[艺术收藏♡] 收藏  历届奥运会奖牌+门票+场馆+会徽+火炬历届奥运会奖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30 21:2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896年第1届雅典
奥运会
奖牌



奖牌正面


奖牌背面
冠军被授予银质奖牌、橄榄枝花环和一张奖状,亚军被授予铜质奖牌、月桂花冠和一张奖状。

  奖牌正面是希腊神话中的主神宙斯的头像。宙斯的手上托着一个地球,球上立着希腊胜利女神,图注为希腊语“奥林匹亚”。奖牌背面为雅典卫城遗址,印有希腊文“1896年雅典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字样。


1900年第2届巴黎
奥运会
奖牌



奖牌正面


奖牌背面
奖牌正面为张着双翅的胜利女神双臂上举,双手托着月桂花冠。背景图案为巴黎景色和世界博览会纪念物。

  奖牌背面为一名奥运冠军站在领奖台上,右臂高高举起,手上握着月桂花冠。背景图案为体育场和雅典卫城。

1904第3届圣路易斯
奥运会
奖牌



奖牌正面


奖牌背面
奖牌正面为一名运动员站在台阶上,右手拿着一簇月桂花冠,象征着胜利,左手高高举起。背景图案为浅浮雕,展示古代体育竞赛分项,浮雕后面是一座希腊神庙。运动员图像上面印有“奥林匹亚”字样,右下角注有年份“1904”。

  奖牌背面为希腊胜利女神奈基站在地球上。她左手举着月桂花冠,右手拿着棕榈叶。她的前面是一个大花冠,里面写有各个竞赛分项的名称;后面是一尊放置在柱基上的宙斯半身像。牌面题有“美国圣路易斯世界博览会”字样。

  本届
奥运会
奖牌的设计灵感来自1896年雅典
奥运会
和1900年巴黎
奥运会
奖牌。

1908年第4届伦敦
奥运会
奖牌



奖牌正面


奖牌背面
奖牌正面描绘的是两位女性为一名年轻的奥运冠军佩戴月桂花环的场景。正中下方刻有“1908年伦敦
奥运会
”字样。
  奖牌背面为英格兰守护神圣乔治像。传说这名圣战者杀死了一条恶龙,解救了被困的公主。


1912年第5届斯德哥尔摩奖牌


奖牌正面


奖牌背面
 
 奖牌正面描绘的是两名女性为一位年轻的奥运冠军佩戴月桂花环的场景。

  奖牌背面刻的是通报官宣布
奥运会
开幕的场景。右面立着瑞典体操创始人林氏的头像,四周刻着1912年斯德哥尔摩
奥运会
字样。


1920第7届安特卫普
奥运会
奖牌



奖牌正面


奖牌背面  
奖牌正面为一名高个儿裸体运动员。他左手拿着象征胜利的棕榈叶和月桂花冠。在他的身后是吹着喇叭的信息女神像。

  背景是一檐壁,其横梁下方用希腊语刻着“第七届
奥运会
”字样。
  奖牌背面是为纪念名叫巴拉沃的勇士而设立的安特卫普纪念碑,背景是安特卫普大教堂和港口;顶部刻有“ANVERS MCMXX”字样,意为安特卫普1920。

  安特卫普的意思是“丢弃的手”。传说斯凯尔特河上有一个凶残的巨人,威胁一切过往船只交纳过路费;如果船长拒绝,他就砍下船长的手。就这样,巨人在这条河上称霸多年,直到有一天出现了一名叫巴拉沃的勇士。这位古罗马士兵和巨人展开搏斗,杀死了巨人,将其手砍下,扔入河中,以祭奠那些死在屠刀下的冤魂。


1924年第8届巴黎
奥运会
奖牌



奖牌正面


奖牌背面 
 奖牌正面描绘的是一位裸体冠军选手扶握蹲坐在地的对手的情形。下方为奥林匹克五环。

  奖牌背面为一架象征着
奥运会
文化项目的竖琴,以及各式各样的冬、夏体育运动器材拼成的拱形图。拱形正中刻有“巴黎1924—第八届
奥运会
”字样。
  本届
奥运会
共铸制了912枚奖牌,其中金牌和银牌各304枚,铜牌306枚。
1928年第9届阿姆斯特丹奖牌


奖牌正面


奖牌背面
  奖牌正面为传统的胜利女神。她左手持棕榈叶,右手拿着胜利者佩戴的花冠。本届
奥运会
的胜利女神图像由佛罗伦萨艺术家卡西奥里设计,并在国际奥委会组织的设计比赛中被选作
奥运会
奖牌正面图样沿用至今。
  奖牌正面右方刻有“阿姆斯特丹1928--第九届
奥运会
”字样,背景为古罗马竞技场图案。
  奖牌背面为一名奥运冠军被群众簇拥,场面欢欣鼓舞。背景是奥林匹克体育场。

  从1928年到1968年,
奥运会
奖牌样式一直沿用了1928年的设计。直到1972年
奥运会
,当时的慕尼黑组委会突破原有设计,采用了包豪斯建筑学派代表人物格哈德•玛克思(Gerhard Marcks)的设计,更改了奖牌背面图案。
1932第10届洛山矶
奥运会
奖牌



奖牌正面


奖牌背面
  奖牌正面为传统的胜利女神。她左手持棕榈叶,右手拿着胜利者佩戴的花冠。本届
奥运会
的胜利女神图像由佛罗伦萨艺术家卡西奥里设计,并在国际奥委会组织的设计比赛中被选作
奥运会
奖牌正面图样沿用至今。
  奖牌正面右方刻有“洛杉矶1932--第10届
奥运会
”字样,背景为古罗马竞技场图案。
  奖牌背面为一名奥运冠军被群众簇拥,场面欢欣鼓舞。背景是奥林匹克体育场。

  从1928年到1968年,
奥运会
奖牌样式一直沿用了1928年的设计。直到1972年
奥运会
,当时的慕尼黑组委会突破原有设计,采用了包豪斯建筑学派代表人物格哈德•玛克思(Gerhard Marcks)的设计,更改了奖牌背面图案。

1936年第11届柏林
奥运会
奖牌



奖牌正面


奖牌背面
 
 奖牌正面为传统的胜利女神。她左手持棕榈叶,右手拿着胜利者佩戴的花冠。本届
奥运会
的胜利女神图像由佛罗伦萨艺术家卡西奥里设计,并在国际奥委会组织的设计比赛中被选作
奥运会
奖牌正面图样沿用至今。
  奖牌正面右方刻有“柏林1936--第11届
奥运会
”字样,背景为古罗马竞技场图案。
  奖牌背面为一名奥运冠军被群众簇拥,场面欢欣鼓舞。背景是奥林匹克体育场。

  从1928年到1968年,
奥运会
奖牌样式一直沿用了1928年的设计。直到1972年
奥运会
,当时的慕尼黑组委会突破原有设计,采用了包豪斯建筑学派代表人物格哈德•玛克思(Gerhard Marcks)的设计,更改了奖牌背面图案。


1948年第14届伦敦
奥运会
奖牌



奖牌正面


奖牌背面   
奖牌正面为传统的胜利女神。她左手持棕榈叶,右手拿着胜利者佩戴的花冠。本届
奥运会
的胜利女神图像由佛罗伦萨艺术家卡西奥里设计,并在国际奥委会组织的设计比赛中被选作
奥运会
奖牌正面图样沿用至今。
  奖牌正面右方刻有“伦敦1948--第14届
奥运会
”字样,背景为古罗马竞技场图案。
  奖牌背面为一名奥运冠军被群众簇拥,场面欢欣鼓舞。

  从1928年起到1968年,
奥运会
奖牌样式一直沿用了1928年的设计。直到1972年
奥运会
,当时的慕尼黑组委会突破原有设计,采用了包豪斯建筑学派代表人物格哈德•玛克思(Gerhard Marcks)的设计,更改了奖牌背面图案。


1952年第15届赫尔辛基奖牌


奖牌正面


奖牌背面  
奖牌正面为传统的胜利女神。她左手持棕榈叶,右手拿着胜利者佩戴的花冠。本届
奥运会
的胜利女神图像由佛罗伦萨艺术家卡西奥里设计,并在国际奥委会组织的设计比赛中被选作
奥运会
奖牌正面图样沿用至今。
  

奖牌正面右方刻有“赫尔辛基1952--第15届
奥运会
”字样,背景为古罗马竞技场图案。
  奖牌背面为一名奥运冠军被群众簇拥,场面欢欣鼓舞。背景是奥林匹克体育场。

  从1928年起到1968年,
奥运会
奖牌样式一直沿用了1928年的设计。直到1972年
奥运会
,当时的慕尼黑组委会突破原有设计,采用了包豪斯建筑学派代表人物格哈德•玛克思(Gerhard Marcks)的设计,更改了奖牌背面图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30 21:26:19 | 显示全部楼层
1956第16届墨尔本
奥运会



奖牌正面


奖牌背面  
奖牌正面为传统的胜利女神。她左手持棕榈叶,右手拿着胜利者佩戴的花冠。本届
奥运会
的胜利女神图像由佛罗伦萨艺术家卡西奥里设计,并在国际奥委会组织的设计比赛中被选作
奥运会
奖牌正面图样沿用至今。
  奖牌正面右方刻有“墨尔本1956--第16届
奥运会
”字样,背景为古罗马竞技场图案。
  奖牌背面为一名奥运冠军被群众簇拥,场面欢欣鼓舞。背景是奥林匹克体育场。

  从1928年到1968年,
奥运会
奖牌样式一直沿用了1928年的设计。直到1972年
奥运会
,当时的慕尼黑组委会突破原有设计,采用了包豪斯建筑学派代表人物格哈德•玛克思(Gerhard Marcks)的设计,更改了奖牌背面图案。


1960年第17届罗马
奥运会
奖牌



奖牌正面


奖牌背面
  奖牌正面为传统的胜利女神。她左手持棕榈叶,右手拿着胜利者佩戴的花冠。本届
奥运会
的胜利女神像由佛罗伦萨艺术家卡西奥里设计,并在国际奥委会组织的设计比赛中被选作
奥运会
奖牌正面图样沿用至今。
  奖牌正面右方刻有“罗马1960--第17届
奥运会
”字样,背景为古罗马竞技场图案。
  奖牌背面为一名奥运冠军被群众簇拥,场面欢欣鼓舞。背景是奥林匹克体育场。

  从1928年起到1968年,
奥运会
奖牌样式一直沿用了1928年的设计。直到1972年
奥运会
,当时的慕尼黑组委会突破原有设计,采用了包豪斯建筑学派代表人物格哈德•玛克思(Gerhard Marcks)的设计,更改了奖牌背面图案。
  本届奥运奖牌设计融入了新元素:奖牌四周为铜质月桂花冠,下方用形似月桂树叶有序叠加而成的链条串联。


1964年第18届东京
奥运会
奖牌



奖牌正面


奖牌背面
  奖牌正面为传统的胜利女神。她左手持棕榈叶,右手拿着胜利者佩戴的花冠。本届
奥运会
的胜利女神图像由佛罗伦萨艺术家卡西奥里设计,并在国际奥委会组织的设计比赛中被选作
奥运会
奖牌正面图样沿用至今。
  奖牌正面右方刻有“东京1964--第18届
奥运会
”字样,背景为古罗马竞技场图案。
  奖牌背面为一名奥运冠军被群众簇拥,场面欢欣鼓舞。背景是奥林匹克体育场。

  从1928年到1968年,
奥运会
奖牌样式一直沿用了1928年的设计。直到1972年
奥运会
,当时的慕尼黑组委会突破原有设计,采用了包豪斯建筑学派代表人物格哈德•玛克思(Gerhard Marcks)的设计,更改了奖牌背面图案。

1968年第19届墨西哥城奖牌



奖牌正面


奖牌背面
  奖牌正面是传统的胜利女神像,她的左手拿着一束棕榈叶,右手举着月桂花冠。这是自1928年阿姆斯特丹
奥运会
以来一直沿用的设计,设计家是佛罗伦萨艺术家、意大利人朱塞比。卡西奥利(1865-1942),他的作品在国际奥委会于1921年举办的一次竞赛中脱颖而出。   胜利女神旁边写着“1968年第19届墨西哥
奥运会
”字样。

  奖牌背面表现的是雀跃的人们举起一名奥运冠军的情景,背景是奥林匹克体育场。


  注:自1928至1968年,夏季
奥运会
奖牌图案相同。
  1972年 慕尼黑
奥运会
组委会改变了奖牌的背面设计,其设计者是包豪斯建筑学派代表人物、德国人格哈德。玛克斯(Gerhard Marcks, 1889-1981)。

1972第20届慕尼黑
奥运会
奖牌



奖牌正面


奖牌背面
  奖牌正面是自1928年阿姆斯特丹
奥运会
以来一直沿用的胜利女神,并刻有“1972年第20届慕尼黑
奥运会
”字样。
  奖牌背面是宙斯和勒达的孪生子,代表体育比赛和友谊的赞助者。奖牌的设计者是包豪斯建筑学派的最后代表人物之一、德国人格哈德·玛克斯。


1976年第21届蒙特利尔
奥运会
奖牌



奖牌正面


奖牌背面
  奖牌正面是意大利人朱塞比·卡西奥利(1865-1942)为1928年阿姆斯特丹
奥运会
设计的图案。主要标志的含义是胜利、博爱、普遍性。
  奖牌背面是一支月桂花冠,它是自古代
奥运会
以来胜利的象征。此外刻有蒙特利尔
奥运会
会徽。

1980第22届莫斯科
奥运会
奖牌



奖牌正面


奖牌背面  
奖牌正面是表示胜利的传统奥林匹克标志:高举月桂花冠的胜利女神奈基。奖牌正面右下角是一座大型竞技场的片断,上方用西里尔文字写着“1980年第22届莫斯科
奥运会
”。
  奖牌背面表现的是,圣火在体育场背景的衬托下熊熊燃烧,右上角是莫斯科
奥运会
会徽。

1984第23届洛杉矶
奥运会
奖牌



奖牌正面


奖牌背面
  
奖牌采用佛罗伦萨艺术家朱塞比·卡西奥利为1928年阿姆斯特丹
奥运会
设计的奖牌原始图样。
  奖牌正面是古代竞技场和手持月桂花冠的胜利女神奈基。

  奖牌背面表现手持棕榈叶的一群欢乐的运动员将获胜运动员高高举起的情景,背景是体育场。

1988年第24届汉城
奥运会
奖牌



奖牌正面


奖牌背面   
奖牌正面是古代竞技场和手持月桂花冠的胜利女神以及“第26届汉城
奥运会
”字样。
  奖牌背面是一只象征和平的鸽子,它在翱翔,嘴里衔着一根月桂树枝。

1992年第25届巴塞罗那奖牌



奖牌正面


奖牌背面  
 奖牌正面是一个直径55毫米的圆形图案,上面刻着带有现代风格的胜利女神奈基的形象,并刻有“1992年第25届巴塞罗那
奥运会
”字样。
  奖牌背面是巴塞罗那
奥运会
会徽。
  奖牌的设计者是雕塑家查韦尔·科尔贝托。

1996年第26届亚特兰大奖牌


奖牌正面


奖牌背面
  奖牌正面是自1928年阿姆斯特丹
奥运会
以来一直使用的胜利女神奈基的像。奈基的左手托着棕榈叶,右手举过头顶,托着胜利者的月桂花冠。奖牌背面是1996年
奥运会
标识和橄榄。
  这届
奥运会
共铸造金牌633枚,银牌635枚,铜牌661枚。

2000年第27届悉尼
奥运会
奖牌



奖牌正面


奖牌背面
  手握月桂花冠的胜利女神等传统标志刻在奖牌正面。悉尼歌剧院、奥林匹克火炬和奥林匹克五环刻在奖牌背面。奖牌的设计者是澳大利亚人沃利塞克·皮耶特兰尼克和布利安·汤姆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30 21:27:57 | 显示全部楼层
2004年第28届雅典
奥运会
奖牌



奖牌正面


奖牌背面
  自1928年阿姆斯特丹
奥运会
以来,奖牌正面的设计首次修改,以反映希腊特色。从此以后,所有奥林匹克奖牌都将反映希腊特色,因为它是
奥运会
的起源和复兴之地。从1928年阿姆斯特丹
奥运会
到2000年悉尼
奥运会
,颁给运动员的奖牌上刻的都是胜利女神奈基的坐像。而从2004年雅典
奥运会
开始,奖牌上的奈基站了起来,而且插上翅膀,飞向体育场,把胜利带给最优秀的运动员。组委会选择的奖牌图案是潘那辛纳科体育场,那里是1896年现代
奥运会
的发祥地。
  奖牌背面图案共有3个成分:在奥林匹亚点燃并在2004年火炬传递中穿越五大洲、熊熊燃烧着的圣火;古希腊诗人品达公元前460年创作的奥林匹亚颂的头几行诗;2004年雅典
奥运会
会徽。
  奖牌的设计者是埃莱娜·沃特斯。


2008年第29届北京
奥运会
奖牌



奖牌正面


奖牌背面




北京2008年
奥运会
奖牌直径为70毫米,厚6毫米。奖牌正面为国际奥委会统一规定的图案——插上翅膀站立的希腊胜利女神和希腊潘纳辛纳科竞技场。奖牌背面镶嵌着取自中国古代龙纹玉璧造型的玉璧,背面正中的金属图形上镌刻着北京
奥运会
会徽。奖牌挂钩由中国传统玉双龙蒲纹璜演变而成。整个奖牌尊贵典雅,中国特色浓郁,既体现了对获胜者的礼赞,也形象诠释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玉”比“德”的价值观,是中华文明与奥林匹克精神在北京
奥运会
形象景观工程中的又一次“中西合璧”。
北京2008年
奥运会
奖牌设计灵感:
挂钩设计由我国传统玉双龙蒲纹璜演变而成
背面镶玉设计的灵感来自我国古代的佩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30 21:2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届门票
历届奥运会门票
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门票

1900年第二届奥运会门票

1904年第三届奥运会门票

1908年第四届奥运会门票

1912年第五届奥运会门票(背面)

1912年第五届奥运会门票(正面)

1920年第七届奥运会门票

1924年第八届奥运会门票

1928年第九届奥运门票

1932年第十届奥运会门票(1)

1932年第十届奥运会门票(2)

1936年第十一届奥运会门票

1948年第十四届奥运会门票(1)

1948年第十四届奥运会门票(2)

1952年第十五届奥运会门票

1956年第十六届奥运会门票(1)

1956年第十六届奥运会门票(2)

1960年第十七届奥运会门票(1)

1960年第十七届奥运会门票(2)

1964年第十八届奥运会门票(1)

1964年第十八届奥运会门票(2)

1968年第十九届奥运会门票(1)

1968年第十九届奥运会门票(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30 21: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1972年第二十届奥运会门票

1976年第二十一届奥运会门票(1)

1976年第二十一届奥运会门票(2)

1980年第二十二届奥运会门票(1)

1980年第二十二届奥运会门票(2)

1984年第二十三届奥运会门票

1988年第二十四届奥运会门票(1)

1988年第二十四届奥运会门票(2)

1992年第二十五届奥运会门票(1)

1992年第二十五届奥运会门票(2)

1996年第二十六届奥运会开幕式门票

1996年第二十六届奥运会门票

2000年第二十七届奥运会门票(1)

2000年第二十七届奥运会门票(2)

2000年第二十七届奥运会门票(3)

2004年第二十七届奥运会门票(1)

2004年第二十七届奥运会门票(2)

2004年第二十七届奥运会门票(3)

2004年第二十七届奥运会门票(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30 21:3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届奥运会场馆







   第一届奥运会主场馆:雅典大理石体育场
   1896年4月6日下午3点,希腊国王乔治一世庄严宣布: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这是历届奥运会举行月份最早的一次。东道主之所以将开幕式选在这一天,是为了纪念希腊反抗土耳其统治起义75周年。乔治一世国王致辞后,伴随着优美庄严的古典管弦乐曲,全场唱起了《撒马拉斯颂歌》,这首如宗教赞美诗般的管弦乐曲,热情讴歌了奥林匹克运动,并在后来被选定为奥运会会歌。
   雅典的大理石体育场是首届奥运会的主要运动场,它是在雅典古运动场的废墟上重建而成的。应邀参加首届奥运会的有澳大利亚、保加利亚、奥地利、英国、德国、丹麦、匈牙利、美国、法国、智利、瑞典、瑞士,加上东道主,共有13个国家的311名运动员参加。据记载,国际奥委会曾向我清政府发了邀请,但当时的清王朝不知奥运会为何物,未予理睬。其他亚、非国家亦未能接受邀请前往参赛。

   第二届奥运会主场馆:原法国赛马俱乐部的跑马场
   1900年5月到10月巴黎奥运会在世界博览会期间进行。由于法国主办人员热衷于博览会,致使这届奥运会不仅时间长而且场地分散、设备极差,组委会借用了位于巴黎市郊布洛尼的原法国赛马俱乐部的跑马场作为主体育场,观众席只有500个座位。本届奥运会没有举行开幕式。

   第三届奥运会主场馆:乔治华盛顿大学圣路易分校
   运动场有两万个座席,同时可容纳观众4万人,为观赏比赛提供了方便,但看台无顶棚,观众被迫在夏日炎炎的日子里饱尝暴晒之苦。

   第四届奥运会主场馆:伦敦白城体育场
   1908年的第四届奥运会,原本是由罗马取得主办权。罗马是与意大利另一城市米兰、德国的柏林及英国的伦敦竞争之下,经国际奥委会投票决定后获得主办权。但是就在1906年希腊举办非正式奥运会期间,意大利的维苏威火山爆发,对意大利造成极大的经济伤害。意大利向国际奥委会表示,因财政困难,无力兴建比赛场馆,宣布放弃主办第四届奥运会。在剩下2年时间的情况下,国际奥委会只有求助伦敦,经过评估之后,伦敦答应让奥运会如期在1908年举行,并随即成立筹备委员会,兴建白城体育场。这座体育场在10个月之内兴建完成,不花政府一毛钱,主要是来自英法联合举办的博览会经费,位置就在博览会会址旁边。体育场除了煤碴跑道之外,另外在内围也包含体操场,还有一座长100公尺宽15公尺的游泳池,及田径跑道外围一座周长666.66公尺的自由车跑道,集合四种功能于一个7万人的综合体育场。这种体育场在历届奥运会中,是唯一的,也是非常特别的一座。
   1908年4月27日,第四届奥运会顺利在伦敦白城体育场开幕,由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主持开幕仪式。那天气候不佳,英国国王、王后、希腊王储及许多皇族、达官显贵、国际奧委会官员和看台上约25000名观众在大雾弥漫、雨下不停的日子出席了开幕式。这届奥运会首次规定,开幕式上各代表团应服装统一,在本国国旗引导下列队入场,并规定,旗手通过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观礼台前时,就将旗帜下垂,以示致敬。

   第五届奥运会主场馆:科罗列夫运动场
   国际奥委会决定,将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作为1912年第五届奥运会的会址。于是,瑞典兴建了科罗列夫运动场,尽管它只能容纳37000多名观众,比起圣路易、伦敦运动场的规模要小得多,但设施完备、先进。跑道全长380.33米,接近今日标准跑道长度,这也是奥运会开办以来,运动员第一次在较标准的跑道上竞赛,场内试验性地安装了电动计时器和终点摄影设备,时间精确到十分之一秒。
   7月6日,运动会在科罗列夫运动场正式开幕。当日天气晴朗,阳光灿烂,瑞典国王古斯塔夫和以顾拜旦为首的国际奥委会官员莅临大会。大会首次举行了隆重的仪式,瑞典姑娘们进行了精彩的歌舞表演,并从此形成传统。应邀参赛的有28个国家,运动员共2547人,其中女子57人。首次参赛的国家有埃及、卢森堡、葡萄牙、叙利亚和日本。
   第六届奥运会:一战爆发奥运会取消
   第六届奥运会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被取消

   第七届奥运会主场馆:贝绍特田园运动场
   “贝绍特田园运动场”(Beerschot)建于1914年,由获得1912年奥运会锐剑(重剑)团体冠军队中的成员之一的安特卫普建筑师博蒂涅(Montigney)和他的同事索曼(Somers)于1919年设计重建,专门用做本届奥运会主体育场。这座能容纳3万观众的体育场,在奥运史上第一次采用了周长为400米的跑道。此后,除1924年奥运会曾使用过一次500米的跑道外,自1928年起至今一直使用400米的跑道。跑道上铺设的是煤渣,质量欠佳,比赛期间接连下雨,导致场地积水,因此多数项目的成绩不佳。
   由于刚刚经历了世界大战,因此本届奥运会的开幕式不同寻常。在8月14日运动会开幕的当天上午,由比利时大主教在安特卫普市中心的教堂举行弥撒,以悼念大战中丧生的奥运名将。下午才在安特卫普运动场内举行了正式的开幕仪式。
   比利时国王阿尔伯特陛下宣布开幕后,大会第一次升起了由顾拜旦1913年设计的奥林匹克会旗;随后,一群象征和平的各自腾空而起,在场地上空盘旋飞翔,这也是奥运史上第一批和平鸽。此外,为了悼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亡的协约国将士,在运动场上第一次点燃了象征胜利和光明的火焰,与后来的奥林匹克圣火不同的是,火种不是取自奥林匹亚,也未进行火炬传递。
   开幕式上,还首次举行了运动员宣誓仪式。这个仪式是顾拜旦1913年提出,国际奥委会赞同并拟于1916年第6届奥运会开始实施的。起因是前两届奥运会上都出现了某些运动员为获取金牌而弄虚作假的现象,这促使顾拜旦选择采用了古代奥运会的选手宣誓仪式。首次代表运动员宣誓的是比利时水球和击剑运动员维克托·布安。宣誓后,由1200名比利时歌唱演员进行了精彩的文艺表演。

   第八届奥运会主场馆:“科龙布”运动场
   巴黎成为第一个两次主办奥运会的城市之后,巴黎市民对奥运会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为了开好这届奥运会,各种各样的设想和设计方案,从法国各地纷纷寄到了巴黎奥运会筹委会。其中法国前橄榄球队长、上届奥运会银牌获得者久查里克提出的,兴建一座能容纳10万观众的体育建筑群,和一个能安排两千人住宿的奥运会村的设想,得到了赞同。
   看起来一切都很顺利,但资金问题成为让筹委会最为头痛的问题。战争虽然已经过去,市区已经重建起来,工厂也恢复了生产,人民生活走上正轨,战争的痕迹,也基本平复,但法国政府为此耗费了钜额资金。加上1923年冬天塞纳河决堤,洪水袭击了巴黎,使原来就很紧张的法国财政,更是捉襟见肘。法国上层人士甚至提出,放弃主办权,让洛杉矶接替。但是筹委会顶住了压力,克服重重困难,筹集了400万法郎,修建了能容纳6万多人的“科龙布”运动场。
   新体育场修建在巴黎郊区科龙布,因而称作科龙布体育场。赛场中间是足球场和田径的田赛项目比赛场。足球场外是500米长的煤渣跑道,不如上届的400米标准。新游泳池建在图里叶列体育场,池长50米,并且第一次用明显的标志将各泳道分开,游泳池附设有跳板和跳台,看台可容纳观众1万人。
   科龙布体育场是由法国建筑师福尔杜加里(L Faure Dujarric,1877-1943)设计的。体育场是新功能主义建筑风格的杰作,综合了结构主义、国际风格等建筑流派的特点。体育场看台的承重墙是朴实的涂灰泥的石建构造,没有附加任何装饰。体育场大门的两侧分别为对称而简单的小窗户,窗和门的设计表现为罗马风格式的对称,具有新古典主义的显著风格。建筑物的水平线部分充分展示了始于1929年的国际风格。而曲线的看台更代表了结构主义,其中所展示的许多元素起到了装饰物的作用。
   1923年国际奥委会执委曾做出决议,要求奥运会的组委会必须为所有参加者提供房价公道的住处。据此,巴黎奥委会组委会在科龙布体育场旁边修建了奥运村。奥运村有许多幢木平房组成,每个房间住3人,有卫生间和淋浴设备。条件虽然特别简陋,但这却堪称奥运村的雏形。这种把体育场和奥运村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综合体的设计思想,开始时并不很清楚,也未采取引人注目的解决办法,而是自然形成的。但却为后来提供了一个修建综合体的先例,为后人提供了一种模式,奥林匹克精神亦充分表现在奥运村的建设之中。
   本届奥运会的开幕式是于7月5日正式举行的。与上届相似,当天上午在天主教堂举行庆祝弥撒,下午在体育场举行开幕式。出席开幕式的有法国总统,英国、罗马尼亚、埃塞俄比亚等国的王公显贵,以及国际奥委会、法国奥委会的主要官员。法国总统加斯顿·杜梅尔格宣布大会开幕后,奏法国国歌,放飞和平鸽,由法国田径选手若热·安德烈代表运动员宣誓。各国运动员以法文字母为序,由奥地利代表团首先入场,并绕场一周。约有四万多名观众参加了开幕式。现场有四个乐队及两个合唱团,气氛热烈。

   第九届奥运会主场馆:阿姆斯特丹奥林匹克体育场
   奥林匹克体育场是本届奥运会的主体育场,可容纳4万名观众,由37岁的建筑师杨·维尔斯(JanWils)设计。因造型美观又很实用,维尔斯以出众的设计获得本届奥运会艺术比赛建筑奖金牌。本届奥运会开幕式就是在该运动场内举行的。
   体育场中间是足球场,外侧是周长400米的田径跑道。与伦敦白城体育场相似的是:看台和跑道之间设有宽8米、长500米的自由车赛道。直道看台有顶棚,体育场门口有一个纪念碑似的装饰物。看台下面修建了一系列辅助设施,其中包括办公、裁判、新闻摄影、贵宾、更衣、电话电报等用房。
   荷兰政府在阿姆斯特丹主运动场旁另外建造了一座高塔,在奥运会举办期间,高超一直烧着熊熊的烈火,颇为类似今天的圣火,而且火种也是从希腊奥林匹亚古代奥运会发源地取来,经过希腊、南斯拉夫、奥地利和德国等地,再传到荷兰阿姆斯特丹,成为后来奥运会在奥林匹亚点燃圣火,经过接力传送到举办城市的传统先趋。不过正式的圣火仪式,是在1936年奥运会时,由国际奥委会订定整个过程,成为以后各届奥运会固定的传统仪式。
   运动会于1928年5月17日至8月12日举行。7月28日,第9届奥运会举行了正式的开幕仪式。开始时鸣放了礼炮,同时会场上空有飞机编队飞过。场内修建的高塔上燃烧着熊熊火焰直到大会闭幕。火焰的火种取自奥林匹亚,首次采用聚光镜聚集阳光点燃火炬,然后通过接力传送,途经希腊、南斯拉夫,奥地利,德国4个国家,最后传到主办地。这是奥运会首次举行这种活动。不少史料记载,今日奥林匹克火炬传递是从这届开始的,大概缘由于此。不过,直到1934年国际奥委会才正式决定,从第十一届开始在开幕式上举行这项仪式。因此准确地说,燃烧奥林匹克火焰应是始于1936年柏林奥运会。
   为了突出希腊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重要地位,本届奥运会运动员的入场式由希腊队率先,东道主殿后,其他各按东道国文字排列。这种排列方法沿用至今。开幕式上由荷兰王子亨德里克宣布奥运会正式开幕,东道主的足球运动员哈里丹尼斯则代表运动员进行了宣誓。

   第十届奥运会主场馆:洛杉矶纪念运动场
   洛杉矶奥运会于1932年7月30日下午2时30分正式开幕。美国副总统理查·卡曾斯代表因忙于政务而无暇顾及的总统胡佛到会祝贺。奥会主席巴耶·拉图尔率领部分国际奥会官员出席。整个洛杉矶纪念运动场的看台上座无虚席,开幕式仿照古希腊的宗教仪式,鸣放了十响礼炮,点燃了“奥火”,两千只和平鸽飞向天空,洛杉矶奥运会开幕了。参赛国家共37个,首次参加的有中国和哥伦比亚。因费用问题运动员只有上届奥运会的三分之一,共有1048人,其中女子127人。美国运动员人数最多,共337人,中国代表团共6人分别为刘长春、沈嗣良、宋君复、刘雪松、申国权、托平,但运动员仅刘长春一人。刘原拟参加3个短跑项目,因旅途劳顿,放弃了400米跑,100、200米预赛中,分列第五六名,遭淘汰。

   第十一届奥运会主场馆:柏林奥运体育场
   纳粹分子印了成吨宣传德国“繁荣与昌盛”的材料,耗费了巨额资金,用花岗石、大理石等兴建了一座能容10万人的大型运动场,一个有两万个看台的游泳池,以及体操馆、篮球场等,还修建了一个比洛杉矶奥运会更豪华的奥运村。
   在8月1日的开幕仪式上宣布本届奥运会开幕的是纳粹元凶希特勒,点燃奥运圣火的是德国的田径运动员弗里茨·希尔根,而代表运动员宣誓的是另一位东道主运动员鲁道夫·伊斯迈尔。
   第十二届奥运会:因为二战奥运会取消
   第十三届奥运会:因为二战奥运会取消

   第十四届奥运会主场馆:伦敦温布利体育场
   由于处于二战后的恢复期,百废待兴,所以本届奥运会没有新建体育场馆,而是充分利用了40年前奥运会时的体育设施。但由于原"白城"体育场跑道长536.45米,不符合比赛要求,因此温布利体育场被作为奥林匹克主体育场。
   温布利体育场的设计者是建筑师欧文·威廉斯(Owen Willams,1890~1969)。威廉斯是英国首屈一指的建筑师,还是英国应用混凝土和钢筋骨架建筑法的主要代表,曾在1932至1934年设计过著名的英帝国游泳池。早在1922年威廉斯就因为将那些最初用于飞机、铁路建设的新材料引入建筑建造而引起人们的注意。他在英国建筑史上占据着重要位置,既不是现代主义风格绝对的宣扬者,也不是传统主义的维护者。
   温布利体育场建于1924年,是非常传统的体育建筑,展现了设计者的作品特点,外墙由强化混凝土覆盖,是结构主义建筑风格的先驱。这种古老的强化混凝土表面,给人感觉好象是用普通建筑材料建造的,或者好象是涂上了灰泥石膏。
   入场正门前建造了双塔,此设计源自印度新德里的总督府,而双塔长期以来成为该体育场的标志。
   温布利体育场纵长的场地两端为两个半圆形,与跑道形状相对应,看台也被建成纵长型,能够容纳6万名观众,至于看台结构的设计上,则采用了建造横向信道、楼梯以及开放每个单独看台区等方法。同样顶棚也是纵长的,在20年代,如果体育场顶棚的建筑不使用支柱,那么在技术上就是行不通的。同其它建于战前的体育场一样,温布利体育场在这方面也有一定缺陷,观众欣赏比赛时的视线受到一定的影响。在温布利体育场旁边建有一座游泳馆,奥运会的游泳比赛就安排在这里进行。
   温布利体育场长期作为英格兰国家男子足球队的主场,标志性的双塔是广大球迷向往的地方。现在这座体育场已经被拆除,以便建设一个更为现代化和多功能的体育场。
   1948:火炬传递与开闭幕式-
   运动会于1948年7月29日至8月14日进行。7月29日下午4时整,英国国王乔治六世宣布大会开幕。英首相克利门特·艾德礼发表了友好演说。点燃本届奥运会圣活的是英国的田径运动员约翰·马克,而代表运动员宣誓的是另一位东道主的田径运动员唐纳德·芬雷。

   第十五届奥运会主场馆:赫尔辛基奥林匹克体育场
   赫尔辛基奥林匹克体育场是一座可容纳7万多名观众的圆形建筑物,具有鲜明的民族建筑风格,外形朴素雅致,是芬兰最大的现代化运动场。这座美观大方的运动场是著名建筑师Y·林德葛兰(1900-1952)和T·延蒂(1900-1975)设计的,跑道长度为400米。1934年,这座体育建筑动工,1938年建成,按照原定计划本来是供第12届奥运会用的,但因为苏芬战争的爆发,第12届奥运会被取消,这座建筑也就没有派上用场。这次赫尔辛基再次赢得奥运会承办权,这座体育场终于有了用武之地。芬兰人对该体育场进行了重新的修建,把它作为第15届奥运会的主会场。
   原本这座体育场的看台仅能容纳5万人,而预计赫尔辛基奥运会期间,来赫尔辛基的旅游观光者、新闻记者、运动员和体育官员将达7万人。赫尔辛基人开始在紧靠着钢筋水泥看台边增加了部分用松木板建成的木制看台,以便增加观众席位,使可容纳观众人数增加到7万。木制看台与水泥看台结合处采用加强结构,取得了良好的装饰效果,赛后则予以拆除。体育场看台形状呈纵长形,主看台上部设有顶棚,下面建有各种服务用房、练习馆、可供运动员练习用的70米长跑道以及会议厅、电影厅和小餐厅等。该体育场拥有足球场、400米跑道和其它田径比赛设施,体育场内还装有两块大型灯光牌,用以报导比赛成绩。整座体育场的建筑设计非常成功。
   在体育场主看台南侧矗立着一座72.71米高的塔,这座塔是为了纪念芬兰标枪运动员耶尔维宁而建的,高度恰好是他当年在奥运会上获得金牌时所创下的成绩。站在这座高塔上可清楚地看到该市的全貌,塔内还设有电视、电报工作室。体育场门口塑有芬兰"长跑之神"努尔米跑步英姿的全身铜像,该像建于1924至1925年,是新时代第一个运动员高级艺术塑像,展示着芬兰民族的骄傲。从门口进入看台的地方,除了有电梯和楼梯间外,还提供了宽阔的横向信道。
   赫尔辛基奥林匹克体育场的设计者之一林德葛兰是芬兰著名的建筑师之一。30年代初,他的作品显示出纯功能主义对他的影响,一个典型的例证就是这座奥林匹克体育场,赫尔辛基奥林匹克体育场是纯实用建筑主义风格的代表,而且是20世纪最壮观的建筑之一。这种白色灰泥石膏的角状混合物建筑使实用主义建筑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它那象征运动会的奥林匹克塔和外部螺旋式的楼梯非常醒目,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也使林德葛兰赢得了国际声誉。

   
   第十六届奥运会主场馆:墨尔本奥林匹克体育场
   墨尔本没有现代化的大型运动场,为迎接本届奥运会,墨尔本市决定耗资25万英镑扩建一座原来供板球和澳式橄榄球使用的球场为主会场,另耗资125万英镑修建包括游泳馆、田径场、自行车赛场和曲棍球场的奥林匹克公园,耗资2万英镑修建奥运村。而其他项目比赛则在现有的场馆中举行.
   开幕式于11月22日下午在拥有10.4万观众席的主运动场举行。由爱丁堡公爵宣布本届奥运会揭幕,田径选手Ron Clarke点燃圣火,来自奥林匹亚的火种,首次利用飞机传递,行程共约2万多公里。点燃奥林匹克圣火的是澳大利亚著名田径运动员R·克拉克。他曾17次创多项长跑的世界纪录,但在奥运会中仅获1964年(第18届)10000米赛1枚铜牌,被称为克拉克现象。

   第十七届奥运会主场馆:罗马奥林匹克运动场
   历届奥运会的建筑成就是现代建筑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体育建筑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一大批活跃在国际建筑舞台前端的著名建筑大师,参加每届奥运会的建筑设计都力求超越前届,成为举办城市和奥林匹克一个时代的标志。因而奥运会的建设,对体育建筑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罗马奥运会体育建筑的一个突出风格就是能将古罗马的运动场与现代的体育建筑融为一体,世界上没有第二个城市可以这样了,古今建筑融合并形成强烈的反差。
   位于罗马北郊的奥林匹克体育场是由建筑设计大师E·德尔·德比奥、C·罗卡特利和A·维特洛齐设计的。这个大体育场可容纳10万观众,非常现代化,充分考虑到了运动员和观众的需求与便利,功能设计齐全且充满人性化,建筑风格也十分新颖。
   古奥林匹克体育场可容纳10.5万名观众,其中坐席8万个,站位2.5万个。因为这里的跑道由原先的500米改为标准400米时,在南北两端空出了一片场地,这届奥运会就利用这块地方供观众站立观看比赛用。同时,由于无座位观众被安置在赛场与看台之间的空地上,足球场两个球门后方安排的座位又过多,使看台最后一排与足球场角球处的距离最远达到了216米,影响了视线。同时看台上供观众进退场用的环形信道也破坏了看台的断面性质,在观众行走时妨碍了坐着的部分观众观看比赛。古奥林匹克体育场的改建无法完全满足现代体育运动的需要,但是对古建筑的改建利用还是有很大的价值和必要的。
   大会开幕前,罗马奥运会筹委会举行了大规模的火炬接力:在希腊古代奥运会遗址取得火种后,先由希腊的火炬接力手传至雅典。举行隆重仪式后将圣火送上船,经由海路送到意大利的西西里岛,再由意大利火炬队欢迎接力传送。火炬途经意大利各地,成千上万的民众沿途欢庆,最后到达罗马。罗马毗邻世界天主教的中心梵蒂冈,每逢各种庆祝活动,都有教皇或神父出来发表讲话,以示隆重。这届奥运会也不例外,在8月25日下午大会开幕前,大部分运动员都聚集在圣彼得广场,接受教皇约翰二十三世的祝福。
   在当天随后的开幕仪式上,意大利总统乔瓦尼·格隆齐宣布了大会开幕。东道主的田径名将简卡尔洛·佩里斯点燃了圣火。随后,意大利的另一位田径选手阿道夫·孔索里尼代表运动员进行了宣誓。

   第十八届奥运会主场馆:东京奥林匹克主体育场
   明治公园是奥林匹克中心之一,公园内有奥林匹克运动场、驹泽综合体育场、曲棍球场、多用途的代代木体育馆和游泳馆。此外,还有供水上项目、射击、马术、柔道、击剑和其它一些比赛项目用的场馆。
   市中心公园是奥运会的主要体育中心,这里交通十分畅通。公园内有奥林匹克体育场、室内体育竞技场、游泳池、垒球场、橄榄球场、足球场等。其中建于1940年的主体育场经过扩建后,已成为日本最大的体育场,看台可容纳10万名观众。体育场中间是足球场,足球场外是田径跑道。该体育场看台采用非对称形,东看台高出一层,为向运动员和观众提供方便,还架设了许多信道和天桥,使他们能很方便地前往比赛场地或附近的其它场馆。看台采用整块钢筋水泥的悬臂式结构,西看台装有金属架顶棚,看台下是辅助用房、训练馆和一个25米的游泳池,上下看台之间还修了一条环形信道。场中田径跑道铺设的是含有陶瓷碎渣的混合物,使该跑道在雨天或潮湿的气候条件下仍具有良好的性能。
   10月10日是大会开幕日。阴沉了一星期之久的天气突然放晴,阳光遍照东京都,人们沉浸在节日气氛中。下午2时,东京国立体育场举行了奥运会开幕式。日本天皇裕仁及政府官员、国际奥委会主席布伦·戴奇等出席了开幕式。美国发射了"辛科姆"卫星,向世界各地转播,这在奥运会史上还是第一次。1964年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复兴70周年,为了纪念顾拜旦这位创始人,播放了他在1936年奥运会上的法语讲话录音:"奥运会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加;生活的本质不是征服(索取),而是奋斗。"
   整个开幕仪式隆重、壮观。蓝天上,8千只白鸽上下翱翔,5架飞机凌空盘旋,用烟花绘出了五环标志;看台上,9万名观众心情激奋,人声鼎沸。本届奥运会进行了盛大的火炬接力跑活动。8月21日火炬于奥林匹亚点燃,9月9日空运到日本本土鹿儿岛,然后分四路传递。参加火炬接力的全是16至20岁的青年组成的火炬队,每队中主火炬1人,副火炬2人,伴跑20人,总共约20万人。四条路线全长84公里。最后点燃奥林匹克火焰的是日本19岁的早稻田大学学生坂井义则。他出生于广岛原子弹爆炸那天(1945年8月6日)。奥林匹克火焰是和平的象征,由坂井点燃火焰,其用意是非常明显的。宣布本届奥运会开幕的是裕仁天皇,代表运动员宣誓的是日本第一个体操奥运会冠军小野乔。

   第十九届奥运会主场馆:墨西哥奥林匹克体育场
   大学城综合体育场是本届奥运会的主体育场,是奥运会主要比赛和活动中心。座落于离市中心15公里处,分4个区:教学区、休息和公共建筑区、生活区和奥林匹克体育场。水球比赛在大学城游泳池进行。
   运动会于10月12日开幕。这天是哥伦布发现(1492年)新大陆476周年纪念日。上午11时许,墨西哥总统狄亚斯和年已81岁、第五次连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布伦戴奇等来到会场。狄亚斯总统主持开幕式并宣布了大会开幕。
   当墨西哥20岁的女田径选手诺玛、恩里克塔、巴西利奥、德索克罗高举火炬绕场一周,登上90级台阶点燃火焰时,全场8万多观众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欢呼声。巴西利奥是奥运会史上第一个点燃奥林匹克圣火的女性。随后,东道主的田径运动员帕布罗·加里多代表运动员进行了宣誓。
   开幕典礼比1964年东京奥运会更为壮观。4万个彩球飘浮天空,1万只鸽子迎风飞翔,礼炮声、号角声、乐曲声响彻云霄。整个会场笼罩在富有南美特色的狂欢气氛中。为了加强裁判员的责任感,本届开幕式上首次列入裁判宣誓。仪式安排在运动员宣誓之后。由主办国推选一名裁判员宣读如下誓词:"我代表全体裁判员和工作人员宣誓,在本届奥运会上我们将以真正的奥运会精神和遵守奥运会一切规则,公正地履行裁判员职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30 21:34:5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届奥运会主场馆:慕尼黑奥林匹克体育场
   奥运会的主要比赛场馆都建在奥林匹克公园内,其中奥林匹克主体育场是最为醒目的标志性建筑,由45岁的斯图加特建筑师拜尼施受1967年蒙特利尔世界博览会上德国馆一个小小的帐篷式结构的启发而创造的。其新颖之处就在于它有着半透明帐篷形的棚顶,覆盖面积达85,000平方米,可以使数万名观众避免日晒雨淋。整个棚顶呈圆锥形,由网索钢缆组成,每一网格为75×75厘米,网索屋顶镶嵌浅灰棕色丙烯塑料玻璃,用氟丁橡胶卡将玻璃卡在铝框中,使覆盖部分内光线充足且柔和。独具匠心的拜尼施以蜿蜒的奥林匹克湖为背景,该奥运会的主要比赛场馆包容在连绵的帐篷式悬空顶篷之下,以横空出世的气势将体育场馆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为激烈的比赛带来了大自然的温馨。
   体育场不仅外形别具一格,而且配套设备齐全。看台共有4.7万个座位和3.3万个站席,观众离场上最远处的距离为195米。西看台上面最高处有体育评论员室。南北看台上方装有电子显示牌。看台下面设有更衣室、休息室、工程技术室、诊疗室、会议厅、贵宾室和新闻记者室等,还有停车场以及小卖部、餐厅和必要的通讯设施用房。场内铺设了天然草皮,草皮下25厘米处按照设计铺设了全长18.95公里的管道,形成加热管道网,冷天可以导入热水,增加场地的温度,这样可以保证草皮四季常青。运动场的跑道是塑料跑道。奥林匹克火炬塔安装在体育场南侧的小山丘上,这样从各体育场馆都可以看到。
   虽然这座74,800平方米的体育场由预算时的一千八百万马克激增到一亿七千万马克,但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得以顺利完成,拜尼施本人也因此而跻身世界著名建筑师的行列,并在20年后主持完成了德国议会新楼的建设工程。这个在世界建筑史上堪称杰作的大型建筑群,成为慕尼黑市现代建筑的代表。

   第21届奥运会主场馆:蒙特利尔奥林匹克体育场
   加拿大人在梅宗纳夫公园修建了规模巨大的梅宗纳夫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它占地面积750亩,包括奥林匹克体育场、室内游泳池、跳水池和自由车赛场等。奥林匹克体育场(Stade Olympique)是由塔利伯特(Rpger Taillibert)和达欧斯特设计的,能容纳71,920名观众,有着质量非常好的标准400米塑料跑道。整个体育场呈椭圆形,四周用34根钢筋水泥柱支撑,所有预制构件安装在柱子上,固定在柱子上的悬臂长达100米,离地面最高处为54米,看台顶棚由悬臂支撑(所有固定看台均有顶棚)。体育场设有213米高的鹰咀式高塔,塔顶悬挂覆盖整个体育场的顶棚,电钮一开,整个由钢索悬挂的顶棚便可使体育场变成前所未有的室内运动场。场内有两块巨大的长20米、宽10米的记分牌,各装有1万9千多个灯泡,从场内任何一侧,都可清晰地看到牌上所显示的比赛成绩。奥林匹克体育场看台下面共有6层,安排有各种用途的厅室,还有一个体育博物馆。场馆设施表面,都装饰了茶色玻璃,熠熠生辉,显得富丽堂皇。
   1976:火炬传递与开幕式
   运动会于7月17日正式开幕。本届奥林匹克火焰传递采取了与以往不同的作法。
   7月13日于奥林匹亚点燃,火种传到雅典后,不象以往用轮船、飞机或接力传递,而是利用卫星传到加拿大首都渥太华,随后进行火炬接力跑,7月17日传递到蒙特利尔。
   最后点燃主体场奥林匹克火焰,是由一对少年男女斯蒂凡·普雷方丹和桑德拉·亨德森共同完成的。这是奥运会史上的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由两人共同执行这一光荣的使命。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宣布了本届奥运会开幕。代表运动员宣誓的是东道主的举重运动员皮埃尔圣·让,代表裁判员宣誓的是加拿大的田径裁判莫里斯·福热。

   第22届奥运会主场馆:莫斯科奥林匹克体育场
   1975年3月,第22届奥运会组委会成立,莫斯科人开始着手进行奥运会准备工作。尽管莫斯科具有举办大型综合比赛的经验,也有为数众多足以承办奥运会的体育设施,但是为了百年不遇的奥运会,他们还是不惜血本地大兴土木。
   著名建筑师弗拉索夫、波利卡波夫和雷斯尼科夫承担了能容纳10万观众的主场地--中央列宁体育场的设计工作。此外,还新建和改建了一系列辅助场地和设施。

   第23届奥运会主场馆:洛杉矶纪念体育场
   承办开幕式、闭幕式的会场及田径比赛的主场是洛杉矶纪念体育场。该体育场也是1932年奥运会的主体育场。1982年,大西洋列奇费尔特公司出资500万美元重新进行了修整,将座位换成座椅,增添了175个考究的包厢,供国家元首使用,并铺设了德国生产的塑料跑道。修缮后该体育场可容纳9,2604名观众,是世界最大的体育场之一。场地中央是一片绿色的草皮地,两端是淡雅的米黄色地面。场内有90个进出口和74个旋转式门。巨大的奥林匹克火焰塔装在体育场东面柱廊上面,距地面45.72米。它的上方安装有价值16万美元,高9.1米,宽14.6米的彩色电子记分牌。
   7月28日当地时间下午4点15分,大会于洛杉矶纪念体育场正式开幕,10万名服色艳丽的观众挤满了看台,由好莱坞著名导演戴·沃尔帕主持的一幕幕富有美国民族特色的歌舞,引人入胜,使开幕式成了一次激荡人心的艺术盛会。7时15分美国总统里根宣布大会开幕。自1904年以来,美国虽曾4次举办冬(1932、1980)、夏季(1904、1932)奥运会,但总统亲自出席开幕式这还是第一次。
   在里根宣布开幕后,美国已故著名田径运动员杰西·欧文斯的孙女吉娜·汉菲尔高举火炬进入会场。随后,美国1960年奥运会十项全能冠军拉·约翰逊接过火炬,点燃了奥林匹克火焰。接着是美国1976年奥运会跨栏冠军埃·摩西代表运动员宣誓。整个开幕式持续了好几个小时,当落日收尽余晖,体育场上暮色凝重的天空又升起了五彩缤纷的焰火。身着世界各地民族服装的两千多名洛杉矶市民,伴随着贝多芬的“欢乐颂”放歌狂舞,把开幕式的节日气氛再次推向了高潮。

   第24届奥运会主场馆:汉城奥林匹克运动场
   汉城奥运会的各项比赛,主要安排在汉城体育中心和奥林匹克公园两地进行。汉城体育中心位于蚕室地区,距汉城市13公里左右,占地面积为54.5万平方米。该中心以奥林匹克体育场为核心,包括蚕室体育馆、蚕室游泳馆、蚕室学生体育馆、田径练习场和蚕室棒球场等一组体育设施。
   在韩国为大会准备的34个主比赛场中,最主要的是奥林匹克运动场,韩国人把它称为蚕室奥林匹克主比赛场,也被称为汉城综合运动场,它是奥运会的主比赛场,开幕式、闭幕式及田径、足球、赛马决赛都将在这里举行。该运动场位于汉城江东区蚕室洞,1977年11月开始修建,1984年9月竣工,历时7年,耗资491亿韩元。运动场占地413万平方米,东西轴长45米,南北轴长280米,周长830米,高3147米。运动场看台高达47米,分上下二层,上有顶棚,可容纳观众10万人。运动场共有52个出入口,15分钟可让10万名观众全部进场或退场。在运动场的南面还装设大型多用途电视屏,使在场观众既能看到场内比赛的精彩镜头,也可以看到其它场馆的比赛实况。
   1988:火炬传递与开幕式
   本届奥林匹克圣火于8月23日在希腊奥林匹亚引燃,8月25日由韩国专机从雅典运抵济洲岛,途经釜山、大丘、仁川等29个城镇的火炬接力,历时22天,行程4186公里。
   第24届奥运会的开幕式于9月17日10时30分在可容纳10万观众的蚕室奥林匹克体育场举行。汉城奥运会组委会委员长朴世植致开幕词,国际奥委会主席胡安·安东尼奥·萨马兰奇致欢迎词,韩国总统卢泰愚宣布大会开幕。曾获第11届奥运会马拉松冠军的76岁的孙基祯手持火炬进入会场,第10届亚运会3枚金牌获得者林春爱接过火炬绕场一周后,由象征体育、科技和艺术的二男一女接过火炬点燃奥林匹克圣火。

   第25届奥运会主场馆:巴塞罗那蒙锥克体育场
   当1986年巴塞隆纳获得第25届奥运会主办权后,为保证奥运会的体育场馆数量,组委会专门制定了《蒙特尤克体育设施发展计划》,奥林匹克设施将在蒙特尤克方圆5公里的范围内,分成4个各具特色又有机联系的部分,即蒙特尤克、迪埃戈纳尔、巴尔德黑勃龙和海洋公园,占地面积有200公顷。这4个区由新建的海滨线路、环形路和地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4个区之间的交通只需20分钟。组委会共投资3.5亿美元,改造和兴建了37个比赛场馆。本届奥运会除划船比赛安排在离巴塞隆纳120公里的班约勒斯湖上进行外,其余各项比赛主要分布在巴塞隆纳市周围的蒙特尤克、迪埃戈纳尔、巴尔德黑勃龙和海洋公园等处。
   最大的蒙特尤克区位于可以鸟瞰地中海的小山岗上,被称为奥林匹克的黄金地带。位于该区的奥林匹克主体育场原建于1929年,当年是为举办国际博览会建成的。为申办1936年奥运会又进行了重建,但因年久失修,且该场观众最大容量仅6.5万人,不符合国际奥委会对主运动场须是能容8万以上观众的要求。本届奥运会经过翻修和扩建后,面貌焕然一新。奥运会的开、闭幕式和田径比赛都在这里举行。
   经过修饰后的新体育场保留了原来古朴典雅的外貌,内部设施焕然一新,气势恢宏、雄伟壮观。其体育场的主席台顶,是一个40米宽、130米长的大穹顶,是世界上最大的主席台顶盖之一。正门入口两侧树立着希腊雕塑复制品--骑马者,骑士身下的坐骑前蹄跃起,好象要作势奔向陡峭露台前方的广阔空间。而它们的对面则是巨大的电子记分牌,传统和现代的两种形式遥相呼应。巴塞隆纳奥运会的火炬台安装在奥林匹克体育场北侧入口处,市内任何地方均能看到它,这座大型火炬台造型奇特,其形状为地中海帆船船舵式样,高约18米,重约11吨。火盆部分和主体部分分别采用钛和不锈钢制作而成。

   第26届奥运会主场馆:亚特兰大奥林匹克体育场
   亚特兰大市在奥运之前就拥有不少配备先进设施的体育场馆,但为了更好地举办奥运会,组委会在对现有场馆进行改建的同时,激活了庞大的奥运工程,增建了部分新设施。
   整个奥运建设工程的宗旨是"方便"和"快捷",将方便比赛放在了第一位。
   本届奥运会全部26种运动的比赛分散在24个场馆中进行。而其中20种比赛是集中在半径3公里的"奥林匹克环"里进行,对于运动员参赛和记者采访而言非常的方便。
   "奥运圈"包括位于乔治亚州理工学院校园内的奥运村,举行开幕式和闭幕式的主体运动场-奥林匹克体育场,面积达28000平方米的总新闻中心和在比赛期间举行艺术节活动的奥林匹克公园等设施。
   最引人注目的新建筑是奥林匹克体育场,这座宏伟壮观的体育场,拥有83000个座位,除了开、闭幕式外,最受关注的田径比赛也在这里进行。奥运会后,这座体育场的座位将被缩减为70000个,并成为亚特兰大市棒球队的大本营。
   1996:火炬传递与开幕式
   奥运圣火的传递大多安排平民,在美国本土传递的距离也超过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9656公里的长度。
   最后点燃圣火坛的是深受美国人民喜爱的拳王阿里。在美国总统克林顿宣布大会开幕后,女子篮球运动员特雷萨·埃德沃兹和跳水裁判员霍比·比林斯利分别代表运动员和裁判员进行了宣誓。

   第27届奥运会主场馆:悉尼奥林匹克体育场
   可容纳观众:110,000名
   地址:悉尼市霍布什湾奥林匹克公园
   距奥体育场:
   距市区:14公里
   建设耗资:
   比赛项目:开幕式闭幕式田径足球
   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主体育场也是奥运会历史上最大的室外体育场,可容纳110,000名观众,体育场跨度足够四架波音747客机并排停放。该体育场目前已经投入使用,并承办了几场大型的橄榄球比赛,观众人数都超过了10万人,创下了橄榄球历史上的观众人数纪录
   该体育场位于悉尼市霍布什湾奥林匹克公园,距市区14公里,交通极为方便。本届奥运会期间,在这座体育场上将进行开幕式和闭幕式仪式,以及田径和足球等项目。
   该体育场的设计照顾到了澳大利亚独特的气候,增设了顶棚,保护了大多数观众不受日晒雨淋,同时也不是全封闭体育场,对草皮生长无害。另外,该体育场的顶棚采用的聚碳酸脂材料,使草坪上的太阳阴影降到最小,为体育比赛的电视转播创造了最佳条件,这一点是世界上体育场建设的一个技术突破。
   为了响应本届奥运会创办一届绿色的奥运会的口号,该体育场的建设也遵循了“绿色”原则。更多地以太阳能和天然气来提供能源,降低了对传统能源,如电力的使用。另外,体育场在节约能源、降低污染等方面也采用了最新的技术。
   2000:火炬传递与开闭幕式
   奥运会开幕前的圣火传递活动本次又有了新意,组织者充分了利用了水、陆、空各种运输方式,圣火甚至由潜水运动员带到了水下。
   本届奥运会的比赛是提前开幕式两天,从9月13日开始的。9月15日的开幕式进行得精彩纷呈,而独树一帜的圣火点燃仪式更是将开幕式的热烈气氛推向了高潮,点燃圣火的是澳大利亚优秀女子短跑运动员卡茜·弗里曼。在澳大利亚总督威廉·迪恩爵士宣布本届奥运会开幕后,曲棍球运动员雷切尔·霍克斯和水球裁判员彼得·克尔分别代表运动员和裁判员进行了宣誓。

   第28届奥运会主场馆:雅典奥林匹克综合体育场
   奥林匹克主体育场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中心,位於雅典北郊马罗西,是雅典奥林匹克综合体育场的一部分。体育场可容纳55000名观众,将进行开闭幕式、田径和足球比赛。
   西班牙建筑师圣迭戈·卡拉特拉瓦受雅典文化部创意的启发,在综合体育场的升级改造工程中增加了很多创新理念,包括奥林匹克主体育场屋顶结构的设计。
   主体育场工程由希腊文化部负责实施,工程在2004年7月完工。

   第29届奥运会主场馆:北京奥林匹克体育场
   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正在建设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30 21:3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届奥运会会徽

  1、1896年希腊雅典第一届奥运会会徽
  无论是一个世纪前的1896年还是即将到来的2004年,希腊雅典选择用象征和平与友谊的橄榄枝来表达他们对奥林匹克运动至高无上的理解和尊重。1896年,雅典开创性地举办了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原本首届奥运会既没有会徽也没有招贴画,我们看到的这幅画是雅典奥委会向国际奥委会提交的报告的封面,后来被用来代表本届奥运会。雄浑的雅典卫城,手执橄榄枝的雅典娜女神,深嵌的马蹄印。展现在世界面前的奥运会徽古铜色的浮雕散发着浓厚的古希腊气息。左上方公元前776—1896的字样表示现代奥运会与古代奥运会一脉相承的关系。  

  2、1900年法国巴黎第二届奥运会会徽
  巴黎举办过两届奥运会,虽然1900年的巴黎只能作为世界博览会的配角,而1924年巴黎人却用他们的热情举办了当时历史上最出色的奥运会。下面我们就通过这两届奥运会的会徽来领略这个城市的魅力。1900年巴黎奥运会会标的主体是一位身着传统法国骑士服装的女性,右手高举法国的三件传统兵器—花剑、佩剑和重剑。设计简单,却充满了法国味道。这届奥运会起,女性开始走进了奥林匹克大家庭,参加了表演项目的比赛。  

  3、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第三届奥运会会徽
  二十世纪初和二十世纪末,美国分别举办过两届奥运会。两届奥运会会标的设计风格也有很大差别:早期的写实,近期的则更加抽象。1904年,第三届奥运会在美国的圣路易斯举行,会标通过采用"鱼眼"特技展示了主办城市的风貌。由于举办较早,当时的会标还是通过世界博览会宣传海报的方式出现的。  

  4、1908年英国伦敦第四届奥运会会徽
  1906年意大利维苏威火山的爆发,使原本定于罗马举行的1908年奥运会临时易地伦敦举办,而伦敦奥运会却为人们奉献上了现代奥运史上第一个开幕式。1948年,世界还处在二战后的恢复时期,人们对在这一时期是否需要举行体育盛会争论不休,但1948年伦敦奥运会最终却大受欢迎,它给深受战争创伤的人们以巨大的精神安慰。1908年伦敦奥运会的会徽体现出浓郁的时代风格,跳高运动员的服装,跳高姿势以及身后的煤渣跑道和运动场中间的游泳池,都有着当时的烙印。  

  5、191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第五届奥运会会徽
  地处北欧的瑞典和芬兰是现代体育开展较早的国家。历史上它们各自举办了一届夏季奥运会,在会徽中充分体现了北欧人的健美与活力。191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奥运会的会徽图案浓缩了各国运动员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向往之情:它描述了一队身形矫健的奥运选手,挥动着各自国家旗帜奔向奥林匹克赛场的情景。从中我们能隐隐嗅到古代奥运的气息。

  6、第六届由于一战中断。

  7、1920年比利时安特卫普第七届奥运会会徽
  1920年,奥运会选择了比利时一个历史悠久的港口城市,欧洲最繁荣的商业和艺术城市安特卫普。1928年,荷兰最大的城市阿姆斯特丹又以其浓厚的人文历史吸引了全世界崇尚运动的人们。两届奥运会在会标的设计风格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比利时安特卫普奥运会会徽右上方是主办城市的盾形徽章,中间手执铁饼,健壮的半裸男子的让人想起古代奥运会。背景是安特卫普著名的城塔。会标中,参加国的国旗在一起飞卷飘扬,象征着五大洲团结在一起。  

  8、1924年法国巴黎第八届奥运会会徽
  巴黎举办过两届奥运会,虽然1900年的巴黎只能作为世界博览会的配角,而1924年巴黎人却用他们的热情举办了当时历史上最出色的奥运会。下面我们就通过这两届奥运会的会徽来领略这个城市的魅力。1924年巴黎奥运会会标的主体是巴黎城的盾形城徽,中间配以一艘在大海中航行的古帆船,同时附有"第八届奥林匹亚德巴黎1924"和"法国奥委会"的文字说明。从严格意义上讲,这是现代奥运史上的第一枚会徽,从此奥运会的会徽和招贴画正式分开。  

  9、1928年荷兰阿姆斯特丹第九届奥运会会徽
  1920年,奥运会选择了比利时一个历史悠久的港口城市,欧洲最繁荣的商业和艺术城市安特卫普。1928年,荷兰最大的城市阿姆斯特丹又以其浓厚的人文历史吸引了全世界崇尚运动的人们。两届奥运会在会标的设计风格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相对于安特卫普,八年后的阿姆斯特丹奥运会会标融入了更多现代因素。蓝色的背景上,一名长跑运动员高举象征胜利的白色月桂枝。会徽底部飘扬着荷兰国旗色红、白、蓝三色波浪。会徽创造性地将荷兰、运动、胜利、奥林匹克等元素融为一体。  

  10、1932年美国洛杉矶第十届奥运会会徽
  两届洛杉矶奥运会,对中国人来说都有非同寻常的意义。1932年,刘长春首次代表中国参加了奥运会的田径比赛。而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则是新中国重返奥林匹克大家庭后,首次组团参加夏季奥运会。1932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会徽的主体是东道主美国的国旗,奥运五环标志居于会徽正中,代表胜利的月桂枝穿梭其间,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首次出现在了奥运会徽中,充分展示了美国人所追求的美国精神。  

  11、1936年德国柏林第十一届奥运会会徽
  在德国历史上举办过的1936年柏林奥运会和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都在人们的心理上留下了灰色的阴影。这两届奥运会徽的设计都体现了色彩简单,寓意深刻的风格。1936年的奥运会址选择柏林是一个历史的错误,纳粹德国借奥运粉饰和平,蒙蔽世界。其会徽充满了霸权。一座奥林匹克钟里,奥运五环上矗立着一只象征阶级的鹰,勃兰登堡之门是柏林的象征,鹰爪下的五环和圣火以及誓言都是柏林奥运强权的符号。  

  第十二,十三两届的奥运会, 本应该是在1940年的和1944年举行的。但是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而被取消。
  14、1948年英国伦敦第十四届奥运会会徽
  1906年意大利维苏威火山的爆发,使原本定于罗马举行的1908年奥运会临时易地伦敦举办,而伦敦奥运会却为人们奉献上了现代奥运史上第一个开幕式。1948年,世界还处在二战后的恢复时期,人们对在这一时期是否需要举行体育盛会争论不休。但1948年伦敦奥运会最终却大受欢迎,它给深受战争创伤的人们以巨大的精神安慰。1948年伦敦奥运会的会徽由议会大楼的钟楼为主要构成。这个著名的"大本钟"的指针指向四点,这是计划中的开幕式时间。前景部分为奥林匹克五环标志。组委会需要的是一个最能代表英国的象征。  

  15、1952年芬兰赫尔辛基第十五届奥运会会徽
  地处北欧的瑞典和芬兰是现代体育开展较早的国家。历史上它们各自举办了一届夏季奥运会,在会徽中充分体现了北欧人的健美与活力。1952年芬兰赫尔辛基奥运会会徽图案的设计简洁而清晰,主要表现了奥运主会场的标志性建筑"奥运塔楼"和"奥运五环",意味着光辉的奥林匹克来到了"千湖之国"芬兰。同时,世人也能感悟到芬兰人对奥运的那份深深的敬仰和渴望之情。  

  16、1956年澳大利亚墨尔本第十六届奥运会会徽
  绿色和环保是澳大利亚留给每个人最深刻的印象,分别于1956年和2000年在这个国家举办过的两届奥会的会徽上似乎都能够使人发现这一点。1956年的墨尔本奥运会会徽采用单一绿色,会徽主体是一个矗立在澳大利亚版图上燃烧着的熊熊火炬,火燃的上前方是奥林匹克的标志——五环,会徽的底部是"默尔本1956"字样,并向两侧延伸成为象征着胜利的月桂枝。  

  17、1960年意大利罗马第十七届奥运会会徽
  罗马曾在1908年获得过奥运会的主办权却因为经济原因没能举办。时隔半个世纪,1960年,意大利终于盼来了第十七届罗马奥运会。罗马奥运会会徽采用了罗马城徽的标志,标志上是一只母狼在哺乳两个婴儿的奇特图案。母狼哺乳的两个婴儿中的一个,就是传说中的罗马城第1任国王罗慕路。会徽居中几个大大的字母是拉丁文"1960"的意思,可见罗马城徽是古罗马历史文化的高度浓缩。罗马奥运会会场分布在古罗马遗址,耸立着古代奥运会雕像的运动场和君士坦丁拱门等处,所有这一切,至今使人沉浸在对古罗马文明的缅怀中。古代建筑,纪念碑,各大名胜与现代化的奥运会和谐结合。在这个世界上最富有文化的城市之一,奥运精神又给它注入了现代化的理念和与世界融合的勇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30 21:37:48 | 显示全部楼层
  18、1964年日本东京第十八届奥运会会徽
  1964年,奥林匹克的光芒首次普照亚细亚大地,在会徽的设计中体现出了东方古老文明的神韵。1964年东京奥运会会徽为置于日本国旗前的奥林匹克标志,它象征奥林匹克就像一轮冉冉升起的红日。而一轮红日下的奥运五环标志,采用了金色,有别于传统的五环颜色。  

  19、1968年墨西哥墨西哥城第十九届奥运会会徽
  墨西哥城是历史悠久的世界名城,被称作壁画之都。市内建筑物墙壁上处处可见气势磅礴,色彩绚丽的壁画。本届奥运会会徽的创作灵感就来源于丰富的壁画素材。第十九届墨西哥城奥运会的会徽由来自奥运组委会,墨西哥和美国的三位艺术家协作完成。会徽创造性的使用了黑白两色,将彩色的奥运五环标志和墨西哥的英文字样与传统壁画图形巧妙地融为一体,让人#到古老的印第安图案。同时墨西哥的每个字母或者环形,或者直线,又像运动场的跑道。简洁却丰富,单一却深刻,会徽强烈的墨西哥民族风格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20、1972年德国慕尼黑第二十届奥运会会徽
  在德国历史上举办过的1936年柏林奥运会和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都在人们的心理上留下了灰色的阴影。这两届奥运会徽的设计都体现了色彩简单,寓意深刻的风格。慕尼黑会徽设计只有黑白两种色彩,具有抽象性。主体部分是一顶光芒四射的桂冠,喻意着慕尼黑奥运会的主体精神——光明、清新、崇高,象征着一个"光芒四射的慕尼黑"。  

  21、1976年加拿大蒙特利尔第二十一届奥运会会徽
  伴随着政治性抵制事件的发生,在蒙特利尔和莫斯科,奥运五环出现在会徽的显要位置,表达出奥林匹克运动对五大洲团结的强烈呼唤。奥林匹克领奖台和五环的组合构成了1976年加拿大蒙特利尔奥运会会徽的主体,而领奖台与五环的一部分又构成了三个田径跑道的图案,巧妙的是领奖台同时是变形的美术字M,代表了主办城市的名字。这届奥运会尽管办得比较成功,但其窘迫的财政状况也给未来的东道主以及奥林匹克运动提出了新的课题。  

  22、1980年前苏联莫斯科第二十二届奥运会会徽
  伴随着政治性抵制事件的发生,在蒙特利尔和莫斯科,奥运五环出现在会徽的显要位置,表达出奥林匹克运动对五大洲团结的强烈呼唤。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会徽在五环上面五条平行线呈金字塔型垂直排列,象征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同时也体现了莫斯科的城市建筑风格,顶部的五角星取材于前苏联的国旗。整个标志以耀眼的红色呈现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23、1984年美国洛杉矶第二十三届奥运会会徽
  两届洛杉矶奥运会,对中国人来说都有非同寻常的意义。1932年,刘长春首次代表中国参加了奥运会的田径比赛,而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则是新中国重返奥林匹克大家庭后,首次组团参加夏季奥运会。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会徽是"运行之星"。图案主体为五角星,象征着人类的最高愿望。画面13条横虚线,使星显出运行状态,既寓意生命不停地运动,不停地进取,又象征美国独立时的13个州。红白蓝三色,是美国国旗的三种颜色。  

  24、1988年韩国汉城第二十四届奥运会会徽
  1988年汉城奥运会会徽的设计充分体现了传统韩国文化的精髓,整个图案具有鲜明的朝鲜民族特色。1988年汉城奥运会会徽,由蓝、红、黄3色呈旋涡状的条纹和象征奥林匹克的五色环组成,3种颜色代表天、地、人"三元一体"的哲学意义。动态的条纹,意指生生不息的体育运动,旋转向上以示和谐进步。会徽中向内心的动态,比喻来自五大洲的选手走到一起;而外离心的动态,则寓意着通过奥林匹克的崇高精神,走向相互了解和世界进步。  

  25、1992年西班牙巴塞罗那第二十五届奥运会会徽
  萨马兰奇终于为他的故乡带来了神往已久的奥运会,而巴塞罗那奥运会则通过会徽将以人为本的理念推向了极至。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会徽充满活力。上半部由蓝、黄、红色一点和两个弯曲的线条组成,红、黄、蓝三大色块象征着地中海文化的三个永恒主题:太阳、生命、大海。一点两线既象征大地、天空,又构成了一个人的运动状态,似跑似跳。图案代表了巴塞罗那悠久的文化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命活力。同时,还可理解为巴塞罗纳人正张开双臂迎接来自五大洲的客人。  

  26、1996年美国亚特兰大第二十六届奥运会会徽
  二十世纪初和二十世纪末,美国分别举办过两届奥运会。两届奥运会会标的设计风格也有很大差别:早期的写实,近期的则更加抽象。1996年是现代奥运百年诞辰,这一年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的第26届奥运会实现了奥运家庭的大团圆。会徽主体部分是一个火炬,火炬的底部由五环和阿拉伯数字100构成,纪念奥运会已经走过百年历史;而火炬的上半部由火焰变成的星星象征每一位运动员的卓越追求。会徽中的金色象征着金牌,绿色象征着亚特兰大的城市之树——月桂枝。

  27、2000年澳大利亚悉尼第二十七届奥运会会徽
  绿色和环保是澳大利亚留给每个人最深刻的印象,分别于1956年和2000年在这个国家举办过的两届奥会的会徽上似乎都能够使人发现这一点。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会徽——"新世纪运动员"是一个运动员正奔向新世纪的形象。由上至下不难看出悉尼歌剧院的外形曲线被用来表示火炬,而太阳、岩石及土著的回旋标的图形则被用来塑造运动员的头、手及腹部。整个会徽的色彩语言极具象征意义:蓝色的海港、黄色的太阳和沙滩以及红色的内陆土地,突出了澳大利亚本土文化的独特性。  

  28、2004年希腊雅典第二十八届奥运会会徽
  无论是一个世纪前的1896年还是即将到来的2004年,希腊雅典选择用象征和平与友谊的橄榄枝来表达他们对奥林匹克运动至高无上的理解和尊重。1896年的雅典会徽给人的印象是具体、写实的,一个世纪后,雅典人又有了新的创造。这就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会徽,简单而抽象,明亮而纯净。蓝色和白色两种颜色是如此和谐地统一在一起,作为欧洲古代文明发源地的雅典,似乎分外青睐橄榄枝。围成圆形的白色橄榄枝是和平的象征,同时也体现着现代雅典对全世界的包容性。  

  29、2008年中国北京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会徽
  这个会徽表达了2008年奥运会的主题。2008年奥运会新会徽,将中国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与体育运动特征结合起来,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这一设计,凝聚了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的神韵。鲜红的色彩传达了中国文化特有的热情气氛;寓意丰富的图形,形如一个"京"字,表达了举办地的名称;也像一个冲向终点的运动员,体现了冲刺极限,创造辉煌的奥林匹克精神;又似一个载歌载舞中的人,表达了13亿中国人民对于奥林匹克运动的美好憧憬和欢迎八方宾客的热情与真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30 21:3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届奥运会火炬
第二十九届夏季
奥运会
(2008年)北京
北京
奥运会
火炬创意灵感来自“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祥云的文化概念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时间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火炬造型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纸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人类文明随着纸的出现得以传播。源于汉代的漆红色在火炬上的运用使之明显区别于往届
奥运会
火炬设计,红银对比的色彩产生醒目的视觉效果,有利于各种形式的媒体传播。火炬上下比例均匀分割,祥云图案和立体浮雕式的工艺设计使整个火炬高雅华丽、内涵厚重。

第二十八届夏季
奥运会
(2004年)希腊雅典
本届
奥运会
火炬的设计灵感源于橄榄叶。橄榄树一直被地中海国家誉为神圣之树,它不仅是希腊最有力的象征之一,也被全球人民视作和平与自由的象征。火炬依橄榄叶的线条而成,仿佛一片卷起的橄榄叶。卷起的“橄榄叶”里面包着火炬盘和燃料盒。火炬盘和燃料盒的下面则是橄榄原木的手柄。火炬整体由金、银两色组成。外壳的“橄榄叶”由镁制成,呈镁的原色——银白色,同时有象征神圣纯洁之意。手柄则是橄榄树的原木色——金色。在火炬的正面印有雅典
奥运会
会徽——一圈蓝色的橄榄叶。

第二十七届夏季
奥运会
(2000年)澳大利亚悉尼
本届
奥运会
火炬的设计理念来自悉尼歌剧院的建筑轮廓、太平洋蔚蓝的海水以及“飞去来器”精妙的弧线。该火炬体分为三层,分别象征着土、火和水。

第二十六届夏季
奥运会
(1996年)美国亚特兰大
本届
奥运会
火炬呈古代火炬最简洁的形状,由一束直管组成,外边套有金属环。在上边的镀金铜环上有“亚特兰大1996”字样和本届
奥运会
的会徽,而在下边的环上写有所有举办过现代
奥运会
的城市名字。这把火炬是历届夏季
奥运会
火炬中最长的一把,也是迄今唯一的一柄需要手握中间部位的火炬


第二十五届夏季
奥运会
(1992年)西班牙巴塞罗那
本届
奥运会
的火炬手柄部分写有“第25届
奥运会
巴塞罗那1992”字样,并饰有本届大会的会徽。

第二十四届夏季
奥运会
(1988年)韩国汉城(首尔)
本届
奥运会
的火炬头部写有“第24届
奥运会
首尔1988”字样,并饰有本届大会的会徽和韩国绘画。手柄部分以皮革制成。

第二十三届夏季
奥运会
(1984年)美国洛杉矶
本届
奥运会
的火炬手柄部分以皮革制成,并套有环状金属装饰物。火炬上有“第23届
奥运会
洛杉矶1984”和奥林匹克格言“更快、高、更强”字样,以及大会主体育场的纪念塔图案。

第二十二届夏季
奥运会
(1980年)俄罗斯莫斯科
本届
奥运会
的火炬上写有“莫斯科
奥运会
1980”字样,在下边托架上有本届
奥运会
的会徽。

第二十一届夏季
奥运会
(1976年)加拿大蒙特利尔
鉴于火炬传递手要持火炬跑1000米的实际情况,本届
奥运会
组委会标识管理机构采用了较为实用的火炬设计方式,火炬以密度较小的铝制成。火炬的头部设计成黑色是为了使火焰在照片上能更醒目。

第二十届夏季
奥运会
(1972年)德国慕尼黑
本届
奥运会
火炬的燃烧管外部有“第20届
奥运会
慕尼黑1972”字样。手柄部分的托架上有奥林匹克五环标志和本届大会的会徽,形如四射的光芒。

第十九届夏季
奥运会
(1968年)墨西哥墨西哥城
本届
奥运会
的火炬顶部带有与本届会徽和宣传画上同样的“Mexico 68”字样。火炬上部呈圆锥形,并采用了开槽通透的设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30 21:39:4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八届夏季
奥运会
(1964年)日本东京
本届
奥运会
的火炬呈圆柱状,外面覆有不锈钢,里面可填充燃料。为减轻火炬整体的重量,托盘部分特用铝材料制成。火炬上有“第18届
奥运会
东京1964”字样以及奥林匹克五环标志。

第十七届夏季
奥运会
(1960年)意大利罗马
本届
奥运会
的火炬设计模仿了古代火炬的样式。火炬下部有“第17届
奥运会
”字样。

第十六届夏季
奥运会
(1956年)澳大利亚墨尔本
本届
奥运会
的火炬模仿了1948年伦敦
奥运会
火炬的形状。在杯状火炬头下部,有奥林匹克五环标志和“第16届
奥运会
墨尔本1956”字样。本届
奥运会
的马术比赛于当年较早时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赛事也采用了大会统一的火炬。

第十五届夏季
奥运会
(1952年)芬兰赫尔辛基
本届
奥运会
的火炬头部呈圆锥形,其上写有“第15届
奥运会
赫尔辛基1952”字样,下面则用英文和芬兰文写有“赫尔辛基”字样。在火炬头的中部,绘有一个装饰性的月桂树枝,而另一面上刻有奥林匹克五环标志。火炬的手柄部分由木料制成,并涂了漆。

第十四届夏季
奥运会
(1948年)英国伦敦
本届
奥运会
圣火传递过程中使用过三种火炬,除了一种标准的外,还有一种适用于海上传递的和一种为最后一名火炬手特制的火炬。由最后一名火炬手带进
奥运会
开幕式会场的那把火炬用不锈钢制成,火炬身上写有“第14届
奥运会
伦敦1948”字样。本届
奥运会
圣火的燃料是镁,其燃烧效果更好,即使在阳光明媚的情况下火焰也能看得清楚。

第十一届夏季
奥运会
(1936年) 德国柏林
   从本届
奥运会
起,现代
奥运会
开始进行圣火传递。本届
奥运会
的火炬由经抛光处理的钢材料制成,在手柄部分刻有“Fackelstaffel-Lauf Olympia-Berlin 1936(奥林匹亚火炬接力-柏林1936)”字样。字体上方还有奥林匹克五环和德国的鹰徽标志,字体下方绘有本次火炬传递的路线图。在火炬顶部的平台上还写有感谢火炬手的字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31 17:27: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长的贴辛辛苦苦的发上来,居然没人顶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2 22:31 , Processed in 0.426887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