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1-16 23:47:48
|
显示全部楼层
物种入侵--非洲大蜗牛,是我国禁止入境的危险性植物检疫二类有害生物。
非洲大蜗牛原产东非马达加斯加,该种可危害草本、木本、藤本植物100多种。不仅十分贪食, 而且繁殖力强, 抗逆性强。一般情况下, 可对蔬菜、花卉、甘薯、花生造成严重危害, 有时可将植物枝叶吃光。同时, 非洲大蜗牛传播速度快, 一旦传入某地, 即可通过各种途径迅速扩散。非洲大蜗牛也是重要寄生虫、植物病菌的传播媒介。如可传播棕榈疫霉Phytophthora palmivora (Bull.)造成可可黑荚病的扩散, 传播芋疫霉菌P. parasitica Dast.及烟草疫霉P. colocasiae Rac.造成胡椒根腐病害;同时可传播肝吸虫及人畜共患的广眼线虫。此外, 由于非洲大蜗牛的危害, 降低了产品质量, 引起经济损失。
非洲大蜗牛
英文名:Giant African Snail
中文异名:褐云玛瑙螺、东风螺、菜螺、花螺、法国螺
分类地位:柄眼目Stylomnatophora 玛瑙螺科 Achatinidae
鉴别特征:贝壳长卵圆形,深黄色或黄色,具褐色白色相杂的条纹;脐孔被轴唇封闭,壳口长扇形;壳内浅蓝色螺层数为6.5-8;软体部分深褐色或牙黄色,贝壳高l0cm左右。足部肌肉发达,背面呈暗棕色,黏液无色。生物学特性:喜栖息于植被丰富的阴暗潮湿环境及腐殖质多的地方。6-9月最活跃,晨昏或夜间活动。食性杂而量大,幼螺多为腐食性。雌雄同体,异体交配,生长迅速,5个月即可交配产卵。繁殖力强,一次产卵数达100-400枚。寿命长,可达5-7年。抗逆性强,遇到不良环境时,很快进入休眠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可生存几年。
原产地:非洲东部沿岸坦桑尼亚的桑给巴尔、奔巴岛,马达加斯加岛一带。
中国分布现状:现己扩散到广东、香港、海南、广西、云南、福建、台湾等地。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作为人类的食物、宠物以及动物饲料等引入,除原产地外,已扩散至南亚、东南亚、日本、美国等地,扩散速度很快。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在福建厦门发现,可能是由一新加坡华人所带的植物而引入的。后被作为美味食物,被引入多个南方省份。除人为主动引入外,其卵和幼体可随观赏植物、木材、车辆、包装箱等传播,卵期可混入土壤中传播。它们咬断各种农作物幼芽、嫩枝、嫩叶、树茎表皮,已经成为危害农作物、蔬菜和生态系统的有害生物。这种螺也是人畜寄生虫和病原菌的中间宿主。
控制方法:养殖场必须建立隔离制度;养殖结束后必须进行彻底的灭螺处理。除药物防治外,应使用各种方法尽量对其杀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