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3776|回复: 6

[【经管类原创】]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理论研究

[复制链接]
jinanwfb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7-10-26 16: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理论研究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经济增长总是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的,而经济增长方式又是由经济增长的内容、决定经济增长的各有关主要因素决定的。按照经济学家的说法,经济增长方式是指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及其组合的方式,其实质是依赖什么要素,借助什么手段,通过什么途径,怎样实现经济增长。
1.1 西方经济学增长方式理论的历史考察
1.1.1 古典经济学派开创了要素增加的经济增长方式
古典经济学的古典模型把经济增长视为资本积累的函数,把资本积累视为经济增长的唯一源泉。作为古典模型与凯恩斯增长理论的混合物的哈罗德——多马模型,同样强调了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是资本的投入。由于投资的双重作用,它既创造需求,也创造生产能力,从而推动了经济增长。这被看作是投资导向型经济增长方式,即我们所说的粗放型增长。
1.1.2 新古典经济学提出依靠要素投入及效率提高的经济增长方式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1)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2)企业家管理才能水平的提高,如马歇尔强调组织管理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熊彼特认为经济增长源于企业家的创新活动;(3)技术进步所带来的要素投入的效率的提高。这可以看作提出了投资驱动型和效益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即我们所说的粗放型增长和集约型增长方式。
1.1.3 新制度经济学提出创立有效率的制度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
道格拉斯•诺思以经济史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他的制度决定经济增长的全新理论。他认为,对经济增长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制度因素而非技术困素。制度创新之所以推动经济增长,是因为制度的变化具有既改变收入分配,又改变经济中使用资源效率的潜在可能性。这可以称之为制度创新型经济增长。
1.1.4 新经济增长学派提出依靠内生知识溢出的经济增长方式
他们认为,内生的技术或知识、人力资本具有溢出效应,这种溢出效应的存在是经济实现持续增长所不可缺少的条件,国际贸易和知识的国际流动对一国经济增长存在着重要影响。并且他们对知识技术的作用进行了大量的模型分析,主要有:阿罗等人的“干中学”模型、罗默的“知识外溢经济增长模型”、普雷斯科特——鲍易德的“动态联合体资本模型”、杨小凯——波兰德的“劳动分工演进增长模型”、卢卡斯的“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增长模型”等。这可以称之为知识创新型经济增长。
1.2 我国对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的理论研究
我国对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的研究源于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和前苏联、东欧的一些学者论述。
1.2.1 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及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开拓性研究
在马克思的论述中,并没有直接使用过“经济增长”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术语,但他的有关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的理论以及对粗放经营和集约经营的论述已经成为有关经济增长方式理论的基础。马克思对内涵上的扩大和外延上的扩大有两种划分法:一是根据场所,“如果生产场所扩大了,就是在外延上扩大;如果生产资料效率提高了,就是在内涵上扩大。” 另一划分是根据造成经济增长的原因,“积累,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按其实际内容来说,就是规模扩大的再生产过程,而不论这种扩大是从外延方面表现为在旧工厂之外添设新工厂,还是从内涵方面表现为扩充原有的生产规模。” 当人们说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以粗放经营为主转向以集约经营为主时,实际上使用的是第二种划分标准,因为生产场所的扩大并非与生产资料效率的提高不相容。
集约经营和粗放经营这两个概念最早使用于农业。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级差地租时指出:“在经济学上,所谓耕作集约化,无非是指资本之集中在同一土地上,而不是分散在若干毗连的土地上。” 概括地说,农业的集约经营是指在一定的土地面积上,集中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用新的技术措施进行精耕细作的经营方式。粗放经营则是指一定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投放在较大的土地面积上,进行粗耕简作的经营方式。
1.2.2 经济增长方式概念的正式提出
世界银行在其研究报告《东亚奇迹》中,曾使用过经济增长方式(Economic Growth Pattern)这一术语。在这一研究报告中,世界银行把东亚国家(地区) 分成“投资驱动型”经济和“效益驱动型”经济两种类型。“投资驱动型”经济指的是投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效益驱动型”经济指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
此外,钱纳里等在《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中也曾使用了“经济增长方式”这一概念。从上下文理解,其含义是根据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如劳动投入、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等的作用大小,把经济增长分为不同类型。他认为关于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新古典传统观点,认为国民生产总值(GNP)增长是资本积累、劳动力增加和技术变化长期作用的结果,需求变化和部门间资源流动则被认为是相对不重要的。第二种更为广泛的观点认为,经济增长是生产结构转变的一个方面。生产结构的变化应适应需求的变化,应能更有效的对技术加以利用。生产要素从生产率较低的部门向生产率较高的部门转移,能够加速经济增长。
1.2.3 前苏联、东欧学者对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的探索性研究
前苏联学者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讨论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前苏联的经济增长率开始下降,他们对造成这种下降的原因进行分析时,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提示把经济增长方式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依靠增加投入实现产出增长的“粗放增长”;一种是依靠效率提高实现产出增长的“集约增长”。1971年苏共二十四大确定了“国民经济集约化”的方针,正式提出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1986年,苏共二十七大又进一步确定了“生产全面集约化”、“整个国民经济转向集约化轨道”的经济发展方针。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前苏联情况相似,因此东欧经济学家也进行了类似的讨论。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奈在其专著《社会主义制度》中曾把这两个概念与西方学者使用的“要素投入增加和要素生产率提高”这两个概念相比较。他指出:“这种区分以及与之相伴随的专门术语,在西方作者中广为流行,但各社会主义国家的作者却愿意采用另一术语,即‘粗放(外延)’方式和‘集约(内涵)’方式来加以表达。这两对术语在语意上是相同的:要素增加等于外延(粗放),要素生产率提高则与内涵(集约)相当。”
1.2.4 我国学者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理论的研究
我国学者曾分别于上个世纪的60年代、80年代、90年代针对我国经济建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对经济增长方式有关问题和概念进行了逐步广泛、深入的讨论,但直到90年代后,才使用经济增长方式这一概念。但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有多种不同的认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
(1)从数量型到质量型。我们追求的是有质量效益的经济增长而不是单纯数量的扩张。经济增长质量,是指整个国家经济品质的内在规定,主要包括经济素质、结构以及运行状态等多方面的内容。
(2)从速度型到效益型。速度型主要通过加大投入,铺新摊子,上新项目来加快经济发展速度,通过高速度拉动经济增长,从而拉动效益增长。效益型则是指首先通过内涵扩大再生产来提高经济效益,从而加快经济发展速度。
(3)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粗放型,也可称为数量增长型或投入增长型,即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源投入量的增长来支撑,或靠扩大生产规模推动经济增长,不注重改善经济管理与推动技术进步。集约型模式与粗放型模式相反,即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等内涵扩大再生产方式。
1.3 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的界定
本文采用大多数学者认同的以及《纲要》(即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简称)中的提法,将经济增长方式分为粗放型与集约型。但这并不排斥其他提法的引用。但无论哪一种提法,中心将统一在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上。因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是从经济增长的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包含着十分广泛的内容。它不仅包括经济效益的提高,而且包括经济增长能否持续、稳定、健康地进行,经济增长是否伴随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生产的规模化,经济增长能否使广大人民的生活质量有显著提高以及生活环境能否改善等。
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具体表现或基本特征,应当包括从主要依靠增加资金投入,转变为主要依靠提高生产要素使用效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主要依靠增加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的消耗,转变为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增强经营管理,提高劳动者素质,降低物耗,提高资源利用率,避免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对环境的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从主要依靠经济规模的扩张,追求产值的增长速度,转变为主要依靠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并保证经济稳定健康发展;从主要依靠铺新摊子、上新项目、扩大建设规模,转变为立足现有基础,重视现有企业的改造、充实和提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6 18:5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还缺点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jinanwfb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07-10-30 13:3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恳请赐教,缺点什么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30 14:27:5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看版规及发贴说明。如是否原创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jinanwfb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07-10-30 14:3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笔者原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30 14:5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既然是楼主原创,偶就不揣冒昧先说几句(现在没空,要走了):
就经济增长方式而言,你对古典到新古典以来的主要理论简要点了一下(谈不上概括),这很好,但过于简单;而1.2以下“我国”部分竟然包括马克思、前苏联等,是基本概念有问题。至为关键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科学发展观”(这可不是赶时髦)等全没有。。。。。。

你能够将自己的写作发到这里来,这应当肯定;这里高手多多一定可以有收获;偶嘛外行的干活,千万别在意。建议你在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上再好好厘清一下。希望你理解有人发表意见哪怕是没有理解你的发言,也比无人问津好多了,对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30 15: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持续发展”以及“科学发展观”也蛮老了 现在是河蟹发展才是主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5 11:00 , Processed in 0.22442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