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3584|回复: 12

[【政法哲学类原创】] 释迦佛学的来源及要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17 16: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创首发】
释迦佛学的来源及要点

在一方水塘的旁边,桬罗树坚韧的枝条依然在飘曳,出生不久泛着七彩光圈的他,向上下左右各跨出七步,然后,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宣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个非凡的坚定,在亚洲广漠的大陆演绎出几千年的浩轶载卷和夜半钟声。他就是释迦。

一、印度的风土
古代的印度包括现在的印度、不丹、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印度次大陆上的所有国家,此外还有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两个岛国。这个倒三角形的大陆北依高耸如云的喜马拉雅山,两边为浩渺的海水环绕。地形的复杂和阻隔繁衍出大大小小的土帮王国,流金砾石的炎热生发出众多的信仰,相对独立的大陆成就了整体的观念;土帮王国的争霸展现出的是世间的贪欲,低纬度的火热练就坚韧品性的同时,演化出对苦和难的认可,消极地对待自己和世界的心态。
二、文化传统
早在2500年前,印度河流域已经形成高度发达的印度河文明。农业、手工业、商业、畜牧业和航海业相当兴盛和发达,文字也已出现,城市设施非常齐全和发达。这种文明是以农村为依托的城市文明。这种土著的城市文明与后来入侵的雅利安文明相结合产生了影响印度整个文明和历史的婆罗门教。公元前1700年,由于大大小小的土帮王国的争霸斗争,使得印度河文明无可挽回的开始衰落。印度河文明衰落的过程其实是这种文明向农村转移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一种非城市化的过程。并且在农村得以保存,因此这一文明继续对印度发生着一定的影响。城市文明,不同于农业文明的,生存和生活的独特性决定了印度人对人生和生活的关注点有别于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的文明。古代中国是个农耕社会,农业文明是它主要的文明形态,因此古代中国的文明跟古希腊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系统。古印度城市文明的独特性催生出释迦对人生的独特看法,以及不同于别的思想大家的解决之道。
三、雅利安的入侵
公元前1200年左右,居住在高加索一带的雅利安人开始从兴都库什山的开帕山口进入印度,与印度土著的达罗毗荼人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后通过武力取得统治地位,把土著的达罗毗荼人驱逐为奴隶,影响印度整个文化走向的种姓制度也由此产生。种姓制度的坚硬外壳在印度延续了很长的时间,直至现在都有余波。正是由于种姓制度的坚硬,让古代印度人外在的寻求难以生发,于是转向主体内部的个人救助和宗教信仰的如火如荼。这可能是释迦思想中禁欲主义的原因。
四、释迦的时代
就世界范围而言,在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和古中国都诞生了伟大的哲学,世界进入了一个轴心时代。在相互完全隔绝的境况下,这一时期的哲学家都尝试这用思想来驾驭世界,用理念(logos 逻各斯)来代替神话。大哲学家们借助经验和理性对世界、上帝和人类提出了震古烁今的宏论,奠定了后世几千年来,人类哲学和思想的整个走向。这个时期的古印度也同样如此,释迦以自己的佛学成就了古印度轴心时代的璀璨。

释迦生活于公元前6到5世纪。这个时代,在印度广大的地域上,有主要的“十六大国”建立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国家。这些国家的政治体制各不相同,有君主制,有共和制。当时,在整个印度大陆上盛行的是“种姓制度”。商业的繁荣,让从事商业的非婆罗门教获得了经济利益,提升了其社会地位。这也使得不同种姓间的斗争成为可能。当时,风行印度的是“六派哲学”。政治的多样化、商业的繁荣和思想的自由都为释迦创立和构建自己的佛学提供了绝佳的时机和条件。

就当时的社会层面而言,盛行的是“种姓制度”(种姓是颜色的意思)。从西北入侵的雅利安人肤色为白,组成主流社会,土著印度人肤色为黑,处于社会的下层,是社会的弱势群体,被不断的边缘化。最初只有雅利安和达萨两个种姓,后雅利安中又分化出婆罗门、刹帝利和吠舍三个种姓。达萨就是后来的首陀罗。婆罗门掌握有文化和宗教的大权,处于特权地位,帮助刹帝利进行统治。刹帝利不满这种情况,支持各种非婆罗门的思想,构筑反婆罗门的阵线。各种社会力量处于不断的分化组合中,不同种姓间的斗争日益尖锐化。社会力量的快速分化和组合带来的不仅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混乱,而且为自由的思想创造了条件。
五、释迦的生平
释迦出生在迦毗罗卫,在现在的尼泊尔南与印度交界处的罗泊提河东北部,面积约230平方公里。在这个宽20里,长16里的土地上,有10个城市,最大的是迦毗罗卫,这个国家的名字也就由此而来。释迦的父亲是净饭王,希望儿子在政治上有一凡作为,但释迦也许难以忍受政治舞台的龌龊与卑鄙,也许是受到当时自由思想风行的感染,毅然决然地走上了孤寂的思想之路。

释迦自幼就接受了完备的教育,结婚,生子,二十九岁出家,曾寻师访道,无所得,自己苦行六年无所获,到三十五岁时,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终于构建起自己的学说体系。此后,就开始宣扬自己的学说,凡四十五年,游历宣道的地域相当广泛,直至八十岁时去世。
六、释迦佛学的形式
释迦宣道时采取了一定的形式,这种形式就是偈颂。偈颂简洁有韵,便于口诵,易于牢记。大量佛教的经、律就是采取这种形式的。这种形式有的是不问自说,有的是有问有答,此外还记载了相应的时间、地点、对象以及原因。这也就是所说的“缘起”。
对“偈颂”义理的解释称为“阿毗达磨”,意为“对法”。这种解释有这么几种类型:
1、  优波提舍(议论),对偈颂作由简而详,逐步深入的解释。
2、  摩咀理迦(本母),由简单的要点生发出众多的道理。
3、  抉择,在不同的说法中择其中的一种。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释迦佛学的组织形式,是以偈颂为中心,附带有“缘起”,后又发展出“阿毗达磨”。这种形式的正式化和固定化是第一次大结集。释迦去世后,迦叶主持了第一次的五百人的大结集,方式就是指定一人背诵佛说,由大家审定,得到大家认可后,就把它固定下来。结集的内容形成经和律。
七、释迦佛学的内容
释迦的佛学,不同于当时的六派哲学,相对于六派哲学而言,更具有中和不走极端的色彩。这也为佛教的迅速传播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1、缘起
释迦认为,世界现象都依赖于条件,条件具备,事物就存在;条件消失,事物就消亡。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因果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在此基础上,释迦建构出人生的“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人、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这种结构,可以无明缘行为例:无明为缘引起行。由此得出一个公式: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而依此次序构成了因果联系。
后世把释迦的十二因缘同轮回思想联系起来,于是就有小乘的三世两重说:过去世(因)——现在世(果、因)——未来世(果)。大乘的两世一重说:过去世(因)——现在世(果)或者现在世(因)——未来世(果)。

从缘起我们可以看出,释迦所谓的缘起就是人生的因果联系,释迦已经意识到人生的旅程是联系着的,互相依存,后来的依赖于前面的。当然,释迦的人生因果联系是很粗糙的、肤浅、感性的联系,他的这种因果联系是一种感性的直观,是一种线性的因果联系。释迦也没有把人生的因果联系进行扩展,扩展到宇宙、世间、人类;也没有对人生的因果联系进行深挖,发现变后的不变,无常后的常等本体论的问题。发现了人生现象的因果联系,但没有正视人生因果联系的复杂性。当然,单就那个时代而言,能够指出这种朴素的因果联系,已经是非常伟大的了。

2、  四谛八正道

释迦用缘起解释世间万物,得出“四谛八正道”。谛是真理的意思,四谛就是四个真理。释迦认为,人生说到底就是两个方面,一是染(苦、集),二是净(灭、道),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四谛又以苦谛为根本,集是苦集,灭是灭苦,道是灭苦的方法。

苦谛就是世间充满了痛苦,人生也是苦难的旅程。痛苦的世间不值得追求和依恋,人若依恋和追求便会产生痛苦。苦谛,以后把苦演变为: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取蕴,前四种是自然规律,不可避免,但人总想超越这种规律,因此痛苦不断。后三种是社会的制度造成的。

集谛就是探究痛苦的原因。释迦认为,人只所以痛苦是因为贪欲、嗔怒和愚昧。这就是前面所说的“五取蕴”。对“五取蕴”,释迦是这样解释的,他认为人的构成成分不外乎五种:色——物质、受——感情、感觉(名曰情)、想——理性活动、概念活动(名曰智)、行——意志活动(名曰意)、识——统一前几种。各种的内容相当复杂,积为一种称为一蕴,五蕴与“取”(指一种固执的欲望)联结一起,产生种种贪欲,所以又名“五取蕴”。

灭谛,在释迦看来,人由于贪欲而苦,消灭了贪欲,也就消灭了苦,抛弃世间的追求和执着,达到灰身灭智的状态,这就是灭谛,使人得以解脱,获得幸福。

道谛,在释迦看来就是达到涅磐境界的方法、道路。释迦对苦行持排斥的态度,认为不是正道,不合理,只有不苦不乐的中道才是正确的。在此基础上,他讲了离苦的“八正道”,即: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抛弃世界,追求涅磐。

3、三转法轮
释迦第一次宣扬四谛,反复讲了三次,这就是所说的“三转法轮”。初转,是肯定四谛(人生是苦、老死是苦等);二转,是指出四谛在人生实践中的意义(苦应知,集已断,灭应证,道应修);三转,是证明本人已做到四谛所要达到的要求(苦已明,集已断、灭已证、道已修)。在三转法轮中,每一次对每一谛都有四种不同的认识,这就是所说的“四行相”——眼、智、明、觉,由此四谛便有了十二行相,所以又称“四谛十二行相”。

苦谛把人生看作是完全痛苦的,以致根本就不值得留恋,进而把人生的苦难扩展到世间,这是对人生的否定,也是对人世和社会的否定,当然也包含了对进步的否定。这无疑是一种消极悲观的人生世界观,同时,也是一个形而上的意见。

集谛是探究苦的原因的,主要集中在内在的寻求,没有转向外在的社会的层面和历史的层面,以致使他的佛学存在一个重大的缺失——没有贪欲、嗔怒和愚昧的人,为何也是痛苦不堪呢?释迦不得不用业力来弥补这一理论中的重大缺失。把痛苦归咎于先前所作所为的必然结果。但仍然不能解释为富不仁,反而更幸福;宽厚仁爱却总是平穷不堪。

灭谛说消灭了贪欲就消灭了痛苦,事实是这样吗?好像更多的是相反,现实总在跟理论唱反调。贪欲在一定意义上,经常成为个体走向幸福的催化剂。

总体上说,释迦的佛学在当时的社会境况下,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他为生活在痛苦中的个体提供了坚韧生活的药品。这种药品既是赖以生存的饮食,也是失却主体的毒品。


参考文献
[1] 方广锠:渊源与流变——印度初期佛教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 吕澂:印度佛学源流略讲[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3] 方广锠:佛教讲座 《佛教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7 16: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此论文为本人所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7 16:3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倒是蛮长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7 16:5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处转抄,卑无实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7 19: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释迦的人生因果联系是很粗糙的、肤浅、感性的联系,他的这种因果联系是一种感性的直观,是一种线性的因果联系。释迦也没有把人生的因果联系进行扩展,扩展到宇宙、世间、人类;也没有对人生的因果联系进行深挖,发现变后的不变,无常后的常等本体论的问题。


这里所谓的释迦牟尼佛思想,是指原始佛教中《四阿含》里面的释迦,还是整体佛陀教说? 那就当作原始佛教中的佛陀来论。请问“粗糙的、肤浅、感性的联系”从何看出?您是指原始的“十二因缘论”吗? 佛陀能够将神教中那种“创世”思想,视如敝屣,看出世间(请注意是”世间”,包括人类与他所存在的空间)组成在于因缘和合而假有“此有故彼有,此生(起)故彼生”,这是多么石破天惊的大事?楼主竟然说“粗糙的、肤浅”?

日后以此为基础,所产生的“般若中观思想”,以及稍后中国大乘的华严思想、以及《楞严经》:“于一毫端,现十方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岂能称做肤浅?

回到原始佛教,楼主指责的“感性、直观”,并不正确。原始佛教"教说",主张的就是无神论,没有密法,没有神秘主义的思维,没有对神的无限崇拜与信仰,几乎近于一种完全的“实证主义”。自然和"感性"无缘,因为不属于信仰型的宗教,仅"信",并不能得救,必须'"证",不如说它是一种"科学型"的宗教。这里的”直观”,想必是指大乘佛教后来的“开悟”? 或是拈花微笑?但那也不是抽像的直观;相反的,必须实证,证诸法实相。要一步一脚印的学习,有一天,此岸就是彼岸,那时再说是“直观”,倒也可以接受,即使指顿悟,也要有顿悟的深厚基础。

至于文中所说“一种线性的因果联系”也不对,因为线性代表了时间,从一点到另一点,那是一种时间的错觉,佛陀要破的就在这种“延续的存在感”,“无我”的教说,便是对线型存在最大的反对。前面的事物因为因缘散去而不存在,后面的事物也因为因缘正在崩溃中,而逐渐消失,线性在何处?线性代表前后的存在感,“诸行无常”是佛说法,因果仅是一种“昨天、前天、明天”的一种线性假说,而“轮回”等思想原始佛教并不重视。

“也没有对人生的因果联系进行深挖,发现变后的不变,无常后的常等本体论的问题。”(楼主说)
楼主完全曲解佛陀三法印精神,“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佛陀不认为万事万物有“变后的不变,无常后的常”,那是您期望的事物,那是其他学派期望的事物,为何佛陀要符合您的期望或是其他门派的期望,才叫做“伟大”。
我以为楼主应该更深入理解佛陀思想,不能拿他门别派来“规矩”佛陀的思想,再予以评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7 19:3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不错哦
佩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7 23:4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醉版應該把这个帖子轉到教学相长區。
把那個“释迦佛学”改一改,不失爲一篇看得過去的中學歷史課外拓展作業,建議教学相长區裏的中學教師拿回去當作課堂示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8 09:5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把那個“释迦佛学”改一改,不失爲一篇看得過去的中學歷史課外拓展作業,建議教学相长區裏的中學教師拿回去當作課堂示範。

停云兄这是开玩笑呢吧?呵呵,人家可是“论文”呢。另外,醉哥没看到我那个回帖和给后面这位新成员加分的动作吧?

看了不错的书,却写了这样多不合适的东西,还是别示范了。如停云兄的建议,中学生就敢说佛陀教义如何的粗糙、肤浅、感性,长大了还了得了!(停云兄有这么个学生的话,打算怎么教?

另外还那么多错字。啥叫“土帮”啊?啥叫“流金砾石”啊?前1700年就有“土帮王国的争霸斗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8 10: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佛陀觉悟的真理“四圣谛:苦集灭道”,楼主的解释也非纯然客观的叙述,而是一种个人的,或传统儒家影响下的论述,也就是说楼主所说的四圣谛,不属于客观陈述,而是一种评价。客观的引述要尊重”原学说”自己的意含,而加入评价的叙述,即便无意扭曲,但是所呈现的说法,本身就失去学术应该有的,尊重原典精神。

因为没有时间,先仅说“苦”与“集”:
楼主说:“苦谛把人生看作是完全痛苦的,以致根本就不值得留恋,进而把人生的苦难扩展到世间,这是对人生的否定,也是对人世和社会的否定,当然也包含了对进步的否定。这无疑是一种消极悲观的人生世界观,同时,也是一个形而上的意见。”

真是这样的吗?这里面指的“完全的痛苦”,请问为何会痛苦?那是因为快乐不久常,因为“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人生的苦,简单说因为“缘起缘灭”因为“大势已去”,因为我不想得“癌症”而我得了,因为因缘和合中的“我”得了。我不想跟憎恨的人当同事,可是却每天非得见面不可,我想跟喜爱的人常相守,可是做不到。为了免于贫穷,每天都要做我不喜欢的工作,而且我害怕失业,害怕贫穷,害怕潦倒街头。我更怕老,怕孤独,怕一个人独自死去。这么说一下,好像真的很悲观,有钱的郭邰民也无法用金钱买回弟弟的命,看来他也快乐不起来。
所以佛说:“诞生是苦,年老是苦,忧虑、悲恸、痛楚、哀伤与绝望是苦”
“怨憎守”“爱别离”“求不得”苦。


楼主说,第二个圣谛:“…以致使他的佛学存在一个重大的缺失--没有贪欲、嗔怒和愚昧的人,为何也是痛苦不堪呢?释迦不得不用业力来弥补这一理论中的重大缺失。把痛苦归咎于先前所作所为的必然结果。但仍然不能解释为富不仁,反而更幸福;宽厚仁爱却总是平穷不堪。”

集谛:本为关于痛苦产生的真理,以及找出这个真理,便能够觉醒。楼主对于“集”的解释,只有负面的诠释,却没告诉我们,什么是“集”?

关于痛苦的来源,在前一谛已经先说了什么是“苦”,其实两者互为因果,这和一个人的品格无关。但是“贪嗔痴”这种“渴望的力量”一旦成为“起因”却会造成“结果”。这种“贪”未必仅指“为富不仁”的贪,贪求知识,贪求美食,贪求下书技术,贪求变的比以前更好,贪求更多,贪求情爱,都属从“无明”升起的“我”所渴求的。进一步阐释,所指乃为一种强烈的“渴”(爱)、执着以及冲动。这种无法控制的“渴”求的强大力量,事实上,这也是我们大多数人今天的生活与苦难,不是吗?

关于“业”这个字,早期佛教的意思,不是后来所解释的“后果”,原始的意思为“心的行为”--有意的行为。这种有意的行为(有意的做)--人有了意向、做了选择,才会去从事。就会产生一种力量(向善的或是向恶的力量),和相对应的结果。这不合适跟“奖善惩恶”放在一起,因为佛教中没有上帝,不司掌这个。自己种,自己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8 10:48:14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引用第7楼parivraj于2007-10-18 09:58发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8 10:5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9楼停云于2007-10-18 10:48发表的 :

蛮不错的呀。有这样的胆识长大了才会说李白是古惑仔,小流氓;或者丧家狗丧家驴啥的呀。

当然必须得声明一下:俺这种人是绝对不配把这种人当学生的。

嘿嘿,图穷匕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8 12: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文章毛病之一是蜻蜓点水,又浅又杂,难免会给人以杂凑的印象。如果作者集中只说其中的一个话题,文章的质量会有大的不同。
  另外,从“同情的理解”的立场出发,我也能体会到作者主张以“……”为指导,批判继承佛学的用心。毕竟,有不少编辑喜欢这样的文章,而作者的文章毕竟是要拿来发表的。眼下,是否迎合编辑的口味已经是“你”文章能不能发的关键因素,在写佛学等的文章里加一些基于正统思想的批判,只要不是做的太小儿科,我都会在阅读时一笑了之。我是不反对学生这样做的,尽管我自己会避免这样做。作者没有把佛的基本理论归结为因果轮回、或者我们常说的形神问题、也没有从唯心唯物的立场去批判之,已经不错了。
  建议作者好好翻翻吕澂先生的著作,我想你引用参考了,也未必真的认真看过。
最后,我想二位如果不是有感而发的话,也不要把大学生就想的那么高。我给非哲学专业上中哲课,在课件里使用无标点的繁体文(图省事,四库直接复制并修改了错别字的),就招来了学生的一致反对,也增加了我上课的工作量(一字一句的解释)。可好歹,这里也算是百年高校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9 09: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各位大侠不吝赐教 希望以后能继续指点 板砖尽管来  是学习的好机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7 13:48 , Processed in 0.147101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