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324|回复: 0

全球变暖挑战中国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3 17:49: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气象局发布IPCC气候评估报告
  全球变暖挑战中国发展
  
  本报记者 李明三 北京报道
  
  《报告》将气候变暖归因于人类活动所排放的温室气体。IPCC主席Pachauri博士提醒,对中国大型三角洲和江河流域的影响要特别予以关注,因为海平面上升会使这些人口稠密地区变得更加脆弱。
  
  “未来50年内,如果海平面上升30厘米,在没有预防性措施的情况下,广州地区将有5500平方公里土地被淹没。”
  4月23日下午,在中国气象局新闻发布会上,刚刚卸任的气象局局长秦大河发出这样的警告。
  这决不是危言耸听。据国家海洋局测算,最近50年来中国海平面以平均每年1到2.5毫米的速度上升,预估到本世纪中叶将上升12到50厘米。
  气候变化是造成这一灾难性事件的主要原因。当天的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最新的评估报告《气候变化2007:影响、适应和脆弱性》。这份报告由147位主要作者和222位主要贡献作者历时五年编写而成,今年4月6号在布鲁塞尔获IPCC通过,反映了当前国际科学界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最新的认知水平。《报告》预估到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将至少升高4.8度,最高升幅可能达到4.8度。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由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1988年联合组建而成,先后在1990、1995和2001年完成了三次气候评估报告,2003年正式起动第四次评估报告的编写工作。报告表明,近百年来地球气候正经历以全球变暖为特征的显著变化,将对自然生态、人类生存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显著而长期的影响。
  这些影响将是灾难性的。IPCC主席Pachauri博士说,这可能导致非洲地区2亿5千万人吃水困难。至于南亚和中国,Pachauri提醒对大型三角洲和江河流域的影响要特别予以关注,因为海平面上升会使这些人口稠密地区变得更加脆弱。
  “事实证明,我们所面临的不仅仅是气候变暖,而是整个气候系统的变暖。”秦大河对《报告》作出的这个判断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是全《报告》最科学、最精彩之处。
  秦大河是IPCC主席团成员,他得出上述结论的理由有三:近一百年全球气温增加1.4度;海平面上升17厘米;冻土温度也有了明显变化。他说,大气圈、水圈和冰雪圈这三大圈层的定量指标显示,目前的气候变暖是真正意义上的气候系统变暖。
  《报告》将气候变暖归因于人类活动所排放的温室气体,这也是IPCC历次报告不断论证确认的结果。1990年第一次报告称“近百年气候变化可能是自然波动,或人为活动,或二者共同影响的结果”;到1995年第二次报告时,人类活动对地球气候和气候系统的影响已经可以“被检测出来”;2001年第三次报告则以“新的更强证据表明,过去50年增暖可能归因于人类活动”;今年的《报告》将这种可能性从2001年的66%提升到90%以上。
  受此影响,近年来,中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明显增大,并已导致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加剧,自然生态环境变差,粮食安全压力增大,海平面持续上升,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严重威胁。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称,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挑战性问题。如不采取适应性措施,未来100年,中国将不得不接受以下事实:气温升高0.5-4.2度;海平面上升12~50厘米;冰川面积损失是过去350年的一半;农业减产5%-10%。
  气候变化带来的灾难性事件虽然不可避免,但应对得当,仍可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秦大河估计,如果采取适应性措施,广州地区因海平面上升而受淹的陆地面积可以下降到1150平方公里。
  为减缓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已经有所行动。据郑国光透露,中国政府成立了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在决策方面为政府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的咨询建议;国家发改委也牵头组建了国家气候变化协调小组,负责研究、制定应对政策并协调有关工作。
  
  ·链接·
  竺可桢关于中国气候变化的描述
  摘自《人民日报》1973年6月19日《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1.五千年以来,竹类分布的北限大约向南后退1°—3°纬度。可以说五千年前的仰韶到三千年前的殷墟时代是中国的温和气候时代,比现在年平均温度高2℃左右,正月份的平均温度高3°—5℃。
  2.汉朝司马迁在《史记》中描写了当时经济作物的分布,如桔在江陵(四川),桑在齐鲁(山东),竹在渭川(陕西),漆在陈夏(今河南南部)。这些亚热带植物的北界比现时都推向北方。
  3.隋唐时代(公元581—907年),气候又变得和暖了。公元650年、669年和678年的冬季,国都长安无冰无雪。公元751年西安皇宫中柑桔结实,公元841—847年也有过结实的记录。柑桔只能抵抗-8℃的低温,而现在的西安几乎每年的绝对最低温度都在-8℃以下。
  4.到公元十一世纪初期,华北已不知有梅树了。苏轼(公元1036—1101年)有“关中幸无梅”的诗句。
  5.十五世纪到十九世纪冬季是相对寒冷的。江西的桔园和柑园在公元1654年和1676年两次寒潮中,完全毁灭了。在这五十年期间,太湖、汉江和淮河均结冰四次,洞庭湖也结冰二次。
  6.据中国科学院冰川队调查,在1910—1960的五十年间,由于气温升高,天山雪线上升四十至五十米,西部冰川舌后退五百至一千米。东部天山冰川舌后退二百至四百米。
  7.本文可导致下列初步性结论:(一)在我国近五千年中的最初二千年(即从仰韶文化到安阳殷墟),大部分时间的年平均温度高于现在2℃左右。一月温度大约比现在高3°—5℃。(二)在那以后,有一系列的上下摆动,其最低温度在公元前1000年、公元400年、1200年和1700年,摆动的范围为1°—2℃。(三)在每一个四百至八百年的期间里,可以分出五十至一百年为周期的小循环,温度升降范围是0.5°—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8 18:54 , Processed in 0.175056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