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99|回复: 0

技术进步与产业组织变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25 15:0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在技术与产业组织的关系上,产业组织理论主要关注垄断与竞争的市场结构哪一个更有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和行业的技术进步。这种研究方法忽视了市场结构乃至产业组织的内生性和动态性,也忽视了技术进步对产业组织演进的根本影响。本文分析了技术进步对企业竞争、企业规模、进入壁垒、企业组织形态的影响,指出技术进步不断引起市场特性的变化,因此要用一种动态的观点来评价垄断或是竞争的市场结构,而反垄断政策以及政府规制也应该随时做出调整。

  一、相关研究及其评价
  
  关于技术与产业组织的关系,产业组织理论强调后者对前者的影响,关注的主要问题是垄断与竞争的市场结构哪一个更有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和行业的技术进步。
  
  相关研究可以追溯到熊彼特的技术创新理论。熊彼特(1942)认为,完全竞争与经济进步是不相容的,完全竞争不利于鼓励创新活动。相反,他认为,技术变动需要大厂商的存在,“我们必须接受的是,大规模控制企业已成为那种进步的最强有力的机器。”加尔布雷思(1956)也认为,大厂商是技术变动最有效率的发明者和传播者。而阿罗(1962)提出了与熊彼特不同的观点,他认为竞争行业要比垄断行业具有更强的创新激励因素,因此垄断除了造成静态福利损失外还可能延缓技术进步。德姆塞茨(1969)则对阿罗的观点提出了异议,他认为如果行业的规模相同,垄断会对创新提供较大的激励。
  
  同时这一领域也不乏经验研究。曼斯菲尔德(1983)研究发现,不同行业,研究与开发支出的盈利率与企业规模的关系是不同的,比如在化学工业二者是正相关,而在石油行业则是负相关关系。而贝恩(1987)的研究发现,小企业在技术进步的发明阶段往往比大企业有动力,但是在技术的研发和商业化阶段则是大企业占据优势。谢勒尔(1990)对1955年500家最大厂商中的448家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在较小企业研发人员的增长快于厂商规模的扩大,而大企业则慢得多。施穆克勒(1972)还通过实证研究考察了市场结构与专利的关系,研究发现,最大的公司同最小的公司相比研发投资的生产率是比较低的。
  
  相比之下,关于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对市场结构影响的研究则较少。如一些学者比较关注技术和工业化的联系,David S.Landes(1969)考察了西欧18世纪中期之后的技术进步与产业的发展,David F.Noble(1977)则考察了科学技术与公司资本主义的成长,Giovanni Dosi.Renato Giannetti,and Pier Angelo Toninelli等人(1992)研究了技术与企业成长的关系。FelllandoVega Redondo(1996)利用博弈模型研究了在位厂商和进入厂商的技术创新行为对市场进入的影响,Cohen,Levin(1989)则利用实证方法考察了技术创新与企业之间持续的利润绩效差异。在信息技术和网络经济产生以后,这方面的研究稍有增加,但是大多数只是将技术进步作为一个客观前提,并没有仔细分析技术进步对市场结构影响的传导机制。
  
  实际上,产业组织并非处于一种静态均衡,它有其内生的、动态的演进特征,而社会技术进步以及微观企业的技术创新是其变迁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技术进步和市场结构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技术进步改变了市场供给和需求的环境,必然会对企业的集中与分散、社会产品供给的差异以及不同企业和行业的进入退出壁垒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市场结构,而市场结构形成之后又会对企业行为进行一定的客观约束,但是客观的技术进步以及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进而市场结构也处于一种动态的演进过程。因此,对于产业组织的研究,对于垄断与竞争市场结构的绩效判断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对于反垄断政策乃至自然垄断的行业规制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则(发达国家的反垄断立法不断被修改就是一个明证)。研究市场结构乃至产业组织演进的内在机理,相对于比较两种市场结构的优劣对于制定政策而言更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当然,强调技术进步的作用不是说忽视其他因素,技术进步并不能解释产业组织演进的全部,这只是本文的一个研究视角。
  
  二、技术进步与垄断竞争关系的演化
  
  由分散的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的历史过程揭示了技术进步对产业组织变迁的巨大作用,但是这个过程相对简单。当垄断市场结构形成之后,随着技术的变迁,垄断与竞争的关系就变得相对复杂。
  
  首先,垄断形成的原因发生了变化。垄断形成之初,大企业凭借雄厚的资本实力获得了绝对的市场势力,大企业联合起来操纵价格获得超额利润的行为强化了大企业的垄断地位,单一的市场集中程度就足以说明大企业的垄断程度,因为中小企业确实无力与之抗衡。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出现之后,资本和企业规模不再是企业制胜的关键因素,企业可能因为掌握一项前沿或是核心技术就可以在市场中处于垄断地位,而不再单纯依靠企业规模的扩张。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产品品质和技术因素日益成为企业获得垄断控制力的决定性因素。
  
  其次,垄断的程度发生了变化。在以资本为基础的规模垄断下,大型企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机器、设备等有形资产的规模上,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很难突破,垄断企业的垄断程度相对较高。随着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价值链的重心前移,附加值主要来自研究开发部门,而且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产品更新速度加快,没有庞大的研究开发规模作支撑,企业将难以不断地推出新产品,因此企业资本规模仍然占有相当大的优势,只有那些有实力的大企业才能担负起较高的研发费用投入,因此市场份额仍然是市场控制力的集中体现;但是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本身的可分性和易扩散性又使得寡头垄断之间的竞争加剧,同时小企业也可以获得技术进步带来的好处而与大企业竞争,此时规模生产的重要性下降,大企业的垄断程度减弱,企业必须居安思危,不断创新才能够在市场中立足。以数字产品为例,数字产品因为网络外部性可能会形成一定的垄断,例如英特尔的微处理器处于硬件市场的主导地位,而软件领域则为微软独占。但同时,由于网络技术的特点,它又使得软件产业本身能找到对现存垄断经营者的竞争新手段。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利用新的竞争范围的机会增加了。因此,技术进步对于垄断和竞争的影响是双向的。
  
  再次,垄断的效率和绩效发生了变化。按照微观经济学的分析,垄断厂商的高价格和低产量造成了社会福利损失。但是当技术进步推动规模垄断向技术垄断过渡之后,垄断企业为应对瞬息万变的竞争也要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改善产品的效能,提高产品的品质,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进而又推动了技术进步,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垄断造成的损失。
  
  三、技术进步与企业规模分化
  
  与上面的分析异曲同工,技术进步对企业规模的影响也是双向的。在传统工业的规模垄断下,大企业与小企业相比具有绝对的优势。但是在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网络经济和知识经济条件下,一方面技术的高端化和智能化要求一定的研发基础,需要规模扩张来支撑。企业大型化、巨型化趋势一直存在。全球500强在全球经济中的控制作用不断强化就是明证,其研发比重占全球的70%,新技术、新工艺占到了70%,其规模优势仍然十分明显。同时,企业并购愈演愈烈,集中趋势并没有停止(见表1)。尽管21世纪初跨国并购有所下降,但是2004年已经出现了回转迹象,2005年国际资本流动继续增加,特别是全球并购活动增多,交易规模显著扩大,大宗并购案明显增多。据全球金融数据供应商Dealogie数据,2005年全球并购总额达2.9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0%,成为2000年以来并购交易额最高的一年。
  
  而另一方面,技术的多变性和网络外部性又给了一些中小企业以发展机会。以大企业较为突出的美国经济为例,美国经济之所以能在1990年代持续增长,中小企业是一个重要支柱。美国GDP的40%、产品销售额的54%、私营企业产值的50%、就业的60%以及科技创新项目的70%都是由小企业提供和实现的。约有45%的中小企业为大企业提供零部件和各种各样的服务。大量中小企业的存在,使大企业深受其益。技术分工带来的规模分化表现为大企业和小企业并存且各自强化自身的发展趋势。
  
  同时,技术进步也使企业的边界进一步模糊化,随着网络经济和网络组织的兴起,传统的企业规模的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汤姆·J.彼德斯(Peters,1988)认为,“旧的关于规模的概念必须废弃。‘新的巨大’可以是确实非常巨大,也可以是‘网络巨大’。以市场力量作为衡量规模的标准,指的是企业的外延家族,即处于流动和半永久状态的伙伴们所具有的能力,而不是指自己拥有和直接控制的事物。无论这个外延部分是流动的,还是处于半永久状态都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产品的可替代性增强,产品的差异化增大,企业的集中度也更加难以衡量。
  
  新技术范式首先改变了工业经济的范围和动态,创造了全球经济,并在既有的经济作用者之间,以及它们的大批新加入者之间助长了新一轮的竞争态势(曼纽尔·卡斯特,2001)。与传统经济相比,技术的网络经济效益具有指数化的非线性的增长特征,而技术的规模经济更多地具有线性增长特征,在投入一定的情况下,二者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肯定具有较大差异.
四、技术进步与企业组织形态的变迁
  
  技术进步对企业组织形态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工业化初期,社会技术结构相对简单,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社会分工协作体系。同时,新技术的复杂系数也不高,从而使企业有能力多跨技术类型,从事纵向一体化生产,如当时的杜邦公司、通用汽车公司以及福特汽车公司都采用了这种模式。
  
  随着技术演进的复杂化和企业规模的扩大,新的技术成果开始更多地产生于专门从事某种产品生产的企业,进一步突出了专业生产的技术优势和竞争优势,专业化生产方式成为工业化中期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20世纪中期以后,科技发展更加迅速,技术结构不断向高级化方向发展。高技术具有异常复杂和高知识密集度的特点,而且高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各产业技术之间的互相依赖,这样企业联合成为一种趋势,1970-1980年代,企业经营多元化的潮流就是在这样的技术背景下形成的。
  
  由于技术更新速度的加快,企业的竞争优势维持变得更加困难,尤其是技术优势的垄断地位也面临威胁。竞争压力迫使从事多元化经营的企业转向业务归核战略(罗珉,2005)。到20世纪末,很多跨国大企业都开始聚焦于核心业务。如诺基亚剥离了纸品和橡胶制造业务,集中于移动通信产品制造业务;联合利华则出售了化工产品业务,集中于清洁产品业务等等。
  
  1990年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企业组织形态的另一次革命性变革,即大型企业的模块化。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企业中相对独立的业务结构单元更容易被分解出来。信息技术以及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把分散在不同领域和由不同主体掌握的信息联结起来,产生了累积和互补效应。模块化作为网络化的组织形态,要求企业的每一个模块组织都要直接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做出反应。模块化组织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发展的产物,它可以使大型企业能够进行跨企业的资源整合,以利用其他企业的技术和能力优势。
  
  同时,网络经济条件下也出现了合作创新和合作型企业组织。网络技术本身的特性增加了网络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和难度,特别是那些大型的、结构复杂和技术含量高的信息技术产品,在研制中一般都需要多种先进的设计技术、制造技术和质量保证技术等,单个企业难以负担。而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更为明显,从而决定了企业合作创新动机的增强。
  


表2:技术进步与产业组织变迁  年代 技术进步 带动行业 企业组织形态 企业竞争优势 企业竞争行为
18世纪末 蒸汽机 运输、制造业 纵向一体化 企业初具雏形 生产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电动机、电力 钢铁、电气、内燃机 集中化与专业化 规模经济效应 扩大规模、价格竞争
1950年代 微电子、空间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光通信技术、海洋技术 电子、汽车、飞机、石油等 企业集团化、多元化 范围经济效应 产品多元化占领市场,注重产品差异化
20世纪中叶至今 信息技术、生物技术 信息产业 模块化组织 技术优势、网络效应 注重研发、建立合作联盟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可见,随着技术进步,市场结构的各种影响因素均发生着变化,进而也影响到企业的竞争优势和竞争行为。表2总结了技术进步引起的产业组织变迁。
  
  五、结 语
  
  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的矛盾一直是产业组织理论争论的焦点问题。传统的SCP框架强调市场结构对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单向传递关系,因此对于技术和产业组织的关系也是遵循了这样的研究思路。但是我们的研究发现,市场结构并非处于静态均衡状态,它总是因为技术进步而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而且技术进步与市场结构的变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规律。在最初还没有大企业存在的工业化初期,企业规模处于一种扩张状态,市场结构趋于集中,从而形成了很多至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巨型企业。在已经形成的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且技术较为稳定的情况下,大企业无疑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对于小企业形成较强的行业进入壁垒。打破大企业优势、改变行业状况的最有可能的因素就是新技术的出现。只有在面对新兴技术的情况下,大小企业面临同样的市场机会,小企业才有可以发展的空间,这时候会产生两种结果,一是有些小企业掌握核心技术不断增强实力,进而扩张规模,成为行业的主导;二是一旦大企业控制了核心技术,它可以利用原有的规模优势挤压小企业而进一步强化在本行业的垄断地位。在技术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的今天,市场结构还处于不断地变革之中,而一旦信息技术成熟之后,市场结构就会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技术进步与市场结构的这种关系同样具有很强的政策含义。哈佛学派认为产业的高度集中会导致(或预示着)竞争的削弱,因此高产业集中度成为采取反垄断行为的依据。然而现实却给SCP框架以有力的回击,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市场特性也不断地发生变化。垄断企业已经不是单纯地依靠市场规模来获得垄断势力,它可以依靠先进的技术、科学的管理、差异化的产品、高质量的品牌优势来占领市场。同时,其垄断程度也发生了变化,技术更新的速度使企业必须不断创新才能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垄断结构对技术创新不是起抑制作用而是强有力的推动者,这也改进了垄断结构的福利损失,正如效率学派所认为的,对企业市场行为的判定,关键不在于看其是否损害竞争者或排斥竞争对手,而在于它是否促进了社会的经济效率。
  
  市场竞争形成的经济垄断是这样,自然垄断行业同样因为技术进步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原来是自然垄断的环节通过技术进步而增强了自身的竞争性。因此,不论是反垄断政策还是自然垄断行业的政府规制都要根据行业技术进步导致的行业变化来有针对性地进行,而不能简单的进行重组或是拆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6 10:34 , Processed in 0.31496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