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324|回复: 0

市场风险计量与控制:国际经验及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借鉴意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7 18:3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市场风险是指因利率、汇率等的不利变动而使银行表内和表外业务的收益和经济价值发生损失的风险。近年来,随着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加快推进,利率和汇率波动逐步加大,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风险不断增加。从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的现状来看,市场风险的计量与控制方法、工具、系统的缺失,成为国内商业银行提升市场风险管理能力的制约瓶颈。借鉴国际商业银行在市场风险计量与控制方面的成熟经验,对于国内商业银行提升市场风险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际商业银行在市场风险计量与控制方面的实践做法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金融管制的放松,利率、汇率波动性明显增强,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迅速发展,国际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风险不断增大。从国际银行风险监管的发展历程来看.市场风险受到越来越充分的认识和重视。1988年巴塞尔委员会《统一资本计量与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中,仅对资产负债表内和表外业务信用风险提出了资本要求。1996年,《(资本协议)关于市场风险的修正案》(以下简称“市场风险修正案”),将资本要求扩展到了交易账户中与利率有关的各类金融工具及股票所涉及的风险以及整个银行的外汇风险和商品风险,并规定了计量各类市场风险的标准计量法和内部模型(VAR)法。1997年发布的《利率风险管理与监管原则》,又进一步提出了银行管理交易业务及非交易业务利率风险普遍适用的十一条基本原则。2004年,巴塞尔委员会发布《统一资本计量与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一修订框架》,在继续采纳1996年《市场风险修正案》对交易账户利率风险计提资本准备方法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了对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的监督检查和信息披露要求,要求商业银行在对交易账户利率风险计提资本的同时,须持有与其银行账户承担的利率风险相适应的资本,从而形成了一个涵盖资产负债表内和表外、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的全面市场风险管理体系。
  
  市场风险的增大以及监管要求的提高,使国际商业银行不断加强市场风险的计量与控制,到目前已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市场风险计量与控制体系:
  
  (一)通过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实现市场风险的集中管理
  
  从汇丰银行等在市场风险管理领域的实际作法,国际商业银行在实行条线管理的基础上,对资金实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并通过这一体系将各业务条线的风险集中到资金部内设的资产负债管理部门(ALM)进行集中统一管理。资产负债管理部门从公司业务条线、私金业务条线购入全部资金,同时售出业务部门所用的全部资金。通过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体系,各业务条线的资产与负债严格匹配,相应地,银行业务的市场风险转移至资产负债管理部门(ALM)进行集中管理。交易业务(包括衍生工具业务)的市场风险则由交易部门承担。因而全行市场风险仅由资金部的资产负债管理部门(ALM)和交易部门承担,承担主体集中,便于对全行资产负债表内、表外业务市场风险的集中计量与控制。
  
  (二)运用现代风险管理技术,建立多层次、相互补充、涵盖资产负债表内和表外业务的全面市场风险计量体系
  
  从国际商业银行的市场风险管理实践来看,市场风险计量方法经历了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逐步建立了一个多层次、相互补充、涵盖资产负债表内和表外业务的全面市场风险计量体系。目前主要使用的市场风险计量方法包括:
  
  1、利率缺口(外汇敞口)分析法:衡量利率(或汇率)变动对银行当期收益的影响。
  
  2、久期分析法:衡量银行经济价值对利率波动敏感性,即利率水平发生一个小幅度波动,某一资产、负债及表外衍生工具以及银行整体经济价值将产生的百分比变动。
  
  3、风险价值(VAR)方法:运用统计分析方法测度在一定的持有期内和给定的置信水平下,利率等市场风险因子发生变化时可能对资产组合目标变量(收益或经济价值)造成的最大价值损失。VAR的基本计算方法可分为参数法(方差—协方差法)和非参数法(包括历史模拟法和蒙特卡洛法)。
  
  从市场风险因子变动的效应来分类,这些方法可以分为收益分析法和经济价值分析法:收益分析法着重分析市场风险因子变化对银行当期收益的影响;而经济价值分析法则注重于市场风险因子变化对银行净现金流现值的影响。
  
  这些不同层次的分析方法各有利弊,相互补充。目前,国际商业银行普遍采用的实践做法是:依托强大的市场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运用利率缺口(外汇敞口)分析法计量利率(汇率)变动对银行账户当期收益的影响;运用久期分析法在整个资产负债表及表外衍生工具范围内全面计量利率变动对银行经济价值的影响;对交易账户表内及表外衍生工具头寸则运用VAR分析方法进行市场风险计量,从发展趋势看,将在整个资产负债表内、表外业务中采用统一的VAR模型计量市场风险。
  
  (三)以限额管理为手段,实现对不同类型市场风险的有效控制
  
  在风险定量计量的基础上,国际商业银行主要运用限额管理手段对市场风险进行控制,这些限额包括交易限额、风险限额和止损限额,已形成一套相对完善的限额管理体系,将资产负债表内、表外不同类型市场风险均纳入风险控制体系。从风险管理工具上,则主要运用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对市场风险头寸进行对冲,对资产负债利率风险进行主动管理,将市场风险暴露降低至风险限额以内。
  
  (四)基于风险价值VAE模型,建立以经济资本为核心的市场风险资本分配与业绩考核机制
  
  按经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RAROC)已成为目前国际商业银行资本分配与绩效考核的主流方法。RAROC是指经预期损失和以经济资本计量的非预期损失调整后的收益率RAROC=(收益—预期损失)/经济资本(或非预期损失)。RAROC衡量了经济资本的使用效益。正如前述,市场风险的VAR指标是一定概率水平下非预期损失即所耗用经济资本的统计学度量,因而国际商业银行普遍基于VAR模型,对市场风险进行经济资本分配和业绩考核,科学衡量不同业务所占用的市场风险资本,并对不同产品或组合的风险调整收益进行考核。
  
  二、国内商业银行市场风险计量与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实行管制利率和相对固定的汇率制度,我国商业银行比较重视信贷资产信用风险管理,相对而言对市场风险重视程度要低一些。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主要是存款和贷款,市场交易活动规模相对较小,资产负债面临的主要市场风险是存贷款期限结构不匹配,即“借短贷长”,存款期限短期化、贷款期限长期化所引致的重定价缺口风险。但由于我国特殊的利率定价方式,即定期存款利率为固定利率,而贷款利率实行“一年一定”的政策(这意味着中长期贷款的重定价期限低于一年),因而存贷款尽管期限结构不匹配,但重定价缺口风险并不严重。随着人民币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存贷款计息方式也日趋市场化,固定利率房贷以及其他固定利率计息方式日益普遍,利率缺口风险将逐渐加大。而且,目前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日趋多元化,债券投资所占比重逐渐增加,其中绝大多数为固定利率债券,如果未来存款利率上升,固定利率债券投资的利差空间将缩小甚至出现倒挂,利率缺口风险将日益显现。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加快推进.汇率波动幅度逐步放大则使汇率风险逐步凸显。同时,交易业务规模逐步扩大,在逐步成为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的同时,其所蕴涵的市场风险也将逐步增大。特别是随着国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风险将更大,也更为复杂。
  
  从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的实践来看,尚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风险日益增大的要求,特别是在市场风险的计量方面,方法、工具、系统的缺失,成为国内商业银行提升市场风险掌控能力的制约瓶颈。
  
  (一)市场风险分散管理,未能实现对市场风险的集中统一计量、监测和控制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资金管理体制基本上仍采用上存统筹资金体制,分行存贷款轧差之后的净余额按照一定期限和利率水平上存总行资金部门或从总行资金部门借入。在上存统筹资金体制下,市场风险分散在各个分行(本外币资产负债,主要是存贷款业务及债券投资)和总行资金营运部门(本外币货币市场业务、债券投资与交易、衍生产品交易).由这些不同主体分别承担并进行分散管理,不利于对市场风险的集中统一计量、监测和控制,也不利于对市场风险的统一管理。
  
  (二)市场风险的计量方法、技术、工具、系统滞后,不能适应风险管理日益复杂化的要求
  
  从目前情况看,国内商业银行在市场风险计量方法、技术、工具、系统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银行对利率风险计量尚停留在运用缺口管理等相对较为简单工具的水平上,对久期分析法主要是用于计量交易账户债券利率风险,尚未将整个资产负债表以及表外衍生工具纳入久期分析体系,特别是对表外衍生工具的风险计量更为薄弱,分析全面性有待提升。同时,大多数国内银行对国际主流的风险价值(VAR)分析方法的运用则仍处于研究探索阶段,尚未能充分运用于市场风险管理的实践。市场风险计量工具和技术的运用水平相对落后,是制约国内市场风险计量、监测和控制水平提高的主要瓶颈和突出问题。
  
  (三)市场风险限额管理体系尚未建立,难以实现对表内外市场风险的有效控制
  
  由于缺乏先进的市场风险计量手段,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对市场风险的控制手段单一。针对资金业务,主要是对债券资产的期限结构进行控制,对衍生金融工具,则仍主要采用控制交易的名义本金余额的方法。这些方法,由于其内在缺陷,难以实现对表内外市场风险的有效控制。
  
  (四)市场风险未能纳入经济资本分配与考核体系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正在推行经济资本分配与业绩考核机制。但由于风险计量技术的滞后,目前各家商业银行均是以监管资本代替经济资本来计算RAROC,这种计量方法因监管资本特别是用标准法计量的监管资本内在的对风险不敏感的特性而带有一定的误导性,不能真正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而且,目前主要考虑按照信用风险计算的监管资本,未能考虑抵御市场风险所需的经济资本与收益之间的平衡,未能将市场风险纳入经济资本分配与考核体系,影响了经济资本分配体系的全面实施。
三、加强市场风险计量与控制的政策建议
  
  2005年,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从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有效监控、市场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市场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市场风险资本要求、内部控制与外部审计五个方面对市场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提出明确标准,并要求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于2007年底前达到指引要求。
  
  市场风险计量与控制,是整个市场风险管理体系的核心,也是目前国内商业银行推进市场风险管理的难点。为了进一步加强市场风险管理,国内商业银行应借鉴国际商业银行的实践做法,着力加强市场风险计量和控制能力,进一步提升市场风险管理水平。
  
  (一)以信息系统建设为依托,实施对市场风险的全面、集中、统一计量与控制
  
  必须强化总行对市场风险的全面、集中、统一计量与控制。从目前市场风险分散分布、分散管理的现状出发,国内商业银行应当大力加强信息系统建设,通过建立覆盖全行本外币、资产负债表内表外市场风险的统一计量、监测、控制系统,在全行范围内对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中的市场风险进行集中统一管理,统一计量分布在各分行、各业务条线的市场风险。
  
  同时,应逐步借鉴国际商业银行在市场风险集中管理方面的实践经验,探索运用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机制,将分行相应的市场风险转移至总行资金部门,实现市场风险承担主体的集中。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全部资产负债表内、表外业务市场风险的集中计量与控制。
  
  (二)逐步建立多层次、相互补充的市场风险计量体系,提升市场风险计量水平
  
  从国内商业银行目前市场风险现状出发,应运用现代风险计量工具,逐步建立多层次、相互补充的市场风险计量体系,提升市场风险计量水平。
  
  第一层次,会计收益法,即配合财政部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实施,区别资产和负债的不同性质,分别采用缺口分析法和久期分析法计量利率变动对银行当期收益的影响。
  
  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准则》明确将金融资产划分为贷款和应收款项、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交易类金融资产四类。贷款和应收款项、持有至到期投资按照历史成本进行会计确认和后续计量,可供出售、交易类金融资产则按照公允价值即市值进行后续计量。由于会计计量方法的差异,利率变动对这四类金融工具会计收益的影响方式也不尽一致。对贷款和应收款项及持有至到期投资而言,以当期会计收益计量的市场风险主要是资产负债重定价期限错配形成的缺口风险;对可供出售、交易类金融资产而言,以当期会计收益计量的市场风险主要是市场价值下跌的风险。对于缺口风险,可以运用缺口管理系统加以计量,对于市值下跌的风险,则可以采用久期分析法进行计量。通过这两种分析方法的结合,能够全面计量利率变动对当期会计收益的影响。
  
  第二层次全面的经济价值分析法。为了计量利率变动对银行经济价值的影响,应在会计收益方法的基础上,在整个资产负债表基础上,对资产、负债以及表外衍生工具采用久期分析方法计量利率变动对银行经济价值的影响。
  
  第三层次风险价值法。逐步对交易账户表内及表外金融工具建立VAR模型,对其风险价值进行计量,从而实现与巴塞尔协议以及国际先进商业银行实践接轨的市场风险计量体系。
  
  (三)逐步强化限额管理,建立有效的市场风险控制体系
  
  为了有效控制市场风险,必须根据市场风险计量技术的发展,相应建立多层次、相互补充的市场风险限额管理体系,对银行账户、交易账户,资产负债表内、表外市场风险进行有效管理。
  
  第一层次:根据会计收益法对不同类别金融工具市场风险的计量指标,对贷款和应收款项、持有至到期投资实行重定价缺口限额,对可供出售及交易性金融资产实行久期或基点价值限额。
  
  第二层次:在对资产负债表内以及表外衍生工具全面采用久期分析法计量利率变动对银行经济价值影响的基础上。按照交易账户和银行账户,分别设立久期或基点价值限额。
  
  第三层次:在建立VAR模型计量风险价值的基础上,对交易账户建立VAR限额管理体系。
  
  (四)以经济资本为核心,完善市场风险资本分配与业绩考核机制
  
  为了使收益与所承担的市场风险相统一,国内商业银行应当在VAR模型的基础上,逐步完善经济资本分配与考核机制,将市场风险纳入经济资本分配与考核体系,实现对市场风险经济资本的事前合理分配,以及事后对交易业务风险收益的科学考核机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6 16:34 , Processed in 0.11319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