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609|回复: 0

产业融合与企业模块化研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7 17:3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产业融合最早发生在信息技术产业,企业模块化也较早地在IT产业,信息技术使企业分割和垂直专业化成本大大降低,产业融合和企业模块化对传统的企业理论范式提出了挑战。文章回顾了产业融合和企业模块化相关研究文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产业融合趋势下企业模块化分析框架。
  关键词:产业融合;模块化;企业模块化;企业竞争
  
  一、引言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技术的渗透与扩散使传统的产业运行模式发生了变化,原有的产业界限已经不明显,产业之间产生重叠、渗透、替代。产业融合已经使企业的组织形式、功能和范式转变,促使企业环境网络化,存在形式模块化;同时企业模块化借助数字化技术又促进产业之间的融合,并对企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产生影响。进入20世纪90年代,通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信息产业本身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同时,又推进了上述产业以外的出版、电影、音乐、广告、教育等行业卷入合并的浪潮,这表明信息通信业正作为一个巨大的产业不断融合。
  
  二、相关文献回顾
  
  1.产业融合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对产业融合这一新兴经济现象进行了描述和探讨,推动了产业融合理论向前发展。但是纵观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植草益(2001)认为产业融合是通过技术革新和放宽限制来降低行业间的壁垒,加强各行业企业竞争合作关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曾一度被政府严格限制的产业现在正在逐步放宽限制,从而降低了各行业间的壁垒,加之各产业内促进行业竞争的技术在快速发展。这些因素都推进了产业融合的进程。马健(2002)将产业融合的涵义概括为:由于技术进步和放松管制,发生在产业边界和交叉处的技术融合,改变了原有产业产品的特征和市场需求,导致产业的企业之间竞争合作关系发生改变,导致产业界限的模糊化甚至重划产业界限。技术革新是产业融合的内在原因。技术革新开发出了替代性或关联性的技术、工艺和产品,然后通过渗透扩散融合到其它产业之中,从而改变了原有产业产品的消费特征。经济管制的放松是产业融合的外在原因。管制的放松导致其他相关产业的业务加入到木产业的竞争中,从而逐渐走向产业融合。
  周振华(2003)认为产业融合意味着传统产业边界模糊化趋势,业间新型的竞争协同关系的建立和更大的复合经济效应。产业融合成为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从微观上产业融合导致了许多新产品与新服务的出现,开辟了新市场,使更多的新参与者进入,增强了竞争性和新市场结构的塑造,促进了资源的整合,带来了就业增加和人力资本发展。在中观层次上,产业融合将带来巨大的增长效应,产业融合将导致产业发展基础、产业之间关联、产业结构演变、产业组织形态和产业区域布局等方面的根本变化。在世界范围内产业融合对世界经济一体化起着催化作用,对社会发展将产生综合的影响。胡汉辉、邢华(2003)将产业融合分为三种形式:(1)产业渗透,指的是发生在高科技产业和传统产业的产业边界处的产业融合;(2)产业交叉,是指通过产业间的功能互补和延伸实现产业融合,往往发生在高科技产业的产业链自然延伸的部分;(3)产业重组,主要发生在具有紧密联系的产业之间,这些产业往往是某一大类产业内部的子产业。综上所述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渗透,产业融合是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企业竞争、产业竞争出现新的模式。
  2.模块化理论相关文献回顾。在信息技术和网络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模块化的概念开始成为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的热门话题之一。特别是近年来模块化理论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各个工业领域,甚至发展到全球订单制造。理论界对模块化概念的探讨大大推进了对于商业组织的认识,已经远远超越了钱德勒所说的垂直一体化局限的认识程度(Chandler,1977)。
  模块是指可组成系统的、具有某种确定独立功能的半自律性的子系统,可以通过标准的界面结构与其他功能的半自律性子系统按照一定的规则相互联系而构成更加复杂的系统(朱瑞博,2003)。模块化的系统具有一个显著的特点:(1)独立性,各个模块自身可以足独立运行的复杂系统,一定程度下可不依赖于主系统而单独成立。不同模块间主要是平行关系,也可是串联关系,但并不依赖对方运行。(2)统一性,整个系统存在着一个统一的组织设计原则,这个规则决定了各个模块在一起运行的共同环境。(3)标准化,不同模块间的信息交换必须是标准的,某个模块的内部变化不影响它与其他模块的联系。
  Schilling和Steensma(2001)指出:在某些产业一体化的层级组织正在被非层级的实体取代。这些实体表现出可渗透、内部和模块化等特性,即模块化的组织形式。他们认为,这些各自独立的组织模块建立三种松散的耦合:契约生产、可替换的工作安排和联盟。显然,按照青木昌彦的观念这些产业正在发生模块分解的行为,组织的模块化伴随着产品的模块化同步进行。总的来说组织内部的模块化最后表现出的就是企业集团、控股公司等组织形式;企业外部的模块化表现为核心企业协调下的网络组织模式和模块集群化的网络组织模式(雷桥,2004;周鹏,2004)。“组织模块化”遵循着“模块化”的设计准则:“看得见的规则”和“隐形的规则”。
  
  三、产业融合趋势下的企业模块化
  
  1.模块化与产业融合。技术创新是产业融合的内在动力;经济管制的放松是产业融合的外在动力。经济管制的放松为产业融合创造了制度环境;技术融合和产业融合的内在要求促使管制理论与政策的不断改善,以适应变化了的技术和经济条件。但是技术创新和放松管制都没有真正地实现产业融合。20世纪90年代的合作竞争理念与技术进步和放松管制结合起来才最终使融合在电信、广播、电视诸产业的边界处成为现实。张磊认为其标志是互联网(张磊,2001)。但是张磊等仅仅关注电信、广播、电视、出版等产业的融合,只是分析了产业融合的个别现象,没有真正把握产业融合的本质。固然技术创新是产业融合的内在动力,经济管制的放松是产业融合的外在动力,合作竞争理念的观念创新为产业融合提供了可能。但没有包含知识产权的具有通用界面标准的模块载体,还不能真正地实现更大范围内的产业融合。技术创新特别是信息的数码化是模块化发展的前提基础。青木昌彦(2003)认为数码化(即“信息序列”、“数字序列”)是最简单明了的共同界面。功能各异的模块通过重用、改进、整合,如同“搭积木”一样,能够迅捷地制造出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产品,协调生产的规模化与需求的个性化之间的矛盾,真正实现生产上的“弹性专精(Flexible Specialization)”。以这些模块为载体与核心可形成一系列充满活力、具有强劲创新能力的融合化的产业体系,塑造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处理能力的产业结构。  2.企业模块化、产业融合与市场结构。鲍德温(Baid-win,2003)对1950年~1996年间500多家企业构成巨大产业簇群(Industry Cluster)的计算机产业的数据进行了研究,发现20世纪50年代~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产业的市场价值集中在少数几家企业。如1969年IBM公司的相关企业,占了整个市场价值的71%。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计算机产业逐渐摆脱了IBM的垄断,到1996年,没有一家企业超过市场价值的15%,市场价值逐渐转移分散,已经分散到涉及16个领域的众多企业里。在计算机产业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市场的总价值在戏剧性地大幅度增长的同时向众多企业转移。计算机产业呈现这种市场价值分散现象的根源在于模块化。现在已经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设计、制造整个计算机系统,而是设计组成计算机系统某个部分的模块。这些不同功能的模块通过共同的标准界面集成为一个功能强大的完善系统。由于模块化,整个产业呈现出立体簇群式的市场结构。
  从产品性质的角度,可以分为替代型融合与互补型融合两种(张磊,2001)。这两种融合对市场结构的影响是不同的。但总体来看,产业融合能够降低其市场集中度,使行业领导者的控制力减弱。随着替代型融合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进入该市场。其中包括来自原本不是本产业的竞争者。几乎所有的替代型融合都意味着原来市场上扩大了创新机会和更多的潜在进入机会。这样,原有产业内部的公司积极拓展其产品功能,其他公司纷纷进入,最终导致竞争程度的加剧。从产品的销售阶段来看,融合也在改变着市场集中度(Greens tein and K hanna,1997;张磊,2001;周振华,2003)等研究了电信、广播电视和出版三大产业的互补性融合所导致的纵向一体化的市场结构逐渐转变为横向的市场结构的现象,他们认为自20世纪80年代起用户逐渐掌握了信息处理和存储设备,媒体的纵向环节逐渐被内容、包装、传送、操作和终端五个横向环节构成的数字融合市场所代替。
  3.企业模块化、产业融合与市场行为。合作竞争又可称为协同竞争,是企业之间在“双赢”的基础上建立的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的关系,通过企业间有意识的相互合作去得到由原来的单独竞争所得不到的经营效果。在合作竞争理念的指引下,实业界逐渐突破了产业分立的限制,呈现出产业融合的特征。融合后的大多数企业从跨领域生产经营转变为围绕核心能力的开放式专业化生产经营,着重发挥他们的核心能力,致力于成为某一领域的世界领先者。借助日益发达的信息技术同外部企业建立开放合作的生产体系,从外部企业获取所有其他资源。这就是所谓的“新水桶原理”,按照模块的观念企业可以用自己的强势部分与其他企业的强项相结合。这种基于合作构建的新水桶的每一块木板都可能是最长的,从而使水桶的容积达到最大,然后企业再从这个最大的木桶中分得自己的一份。任何企业都只能在某些价值增值环节上拥有优势,在其他环节上其他企业可能拥有优势。为达到“双赢”或“多赢”的协同效应,彼此在各自的关键成功因素——模块化的优势环节上层开合作,以取得整体收益的最大化,这是企业采取合作竞争战略的原动力。
  产业融合条件下的企业模块化通过设计规则的标准影响市场行为。产业融合过程中的企业从标新立异、生产互不兼容的产品转变为生产具有广泛适用性的零部件或通用性的软件产品。例如各种IP/SOC标准化联盟,目标都是通过标准化提高芯片的适用性,使半导体芯片转为线路组件,以适合在各种芯片系统上使用,从而实现批量化生产降低芯片制造成本。适应这一趋势率先采取积极行动的企业将迅速成长与此相反将面临失败或遭受重创。标准竞争逐渐成为产业融合后的市场竞争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新的融合产业中,标准竞争将成为产业融合过程的一个主要竞争手段,产业的主导者将是那些控制了产业标准的厂商。
  4.企业模块化、产业融合与市场绩效。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期间,计算机、通信、半导体以及其他电子产品行业发生了较明显的产业融合和企业模块化现象,信息产业与其他融合现象不明显的产业相比较,该产业的绩效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信息产业绩效与技术融合状况存在相关关系(Alfonso.G.and Salvatore.T,1998)。Banker,Chang and Maiumdar(1998)通过对1988年~1992年信息通信产业的资料检验了产业融合是否存在规模与范围经济问题。他们认为,由于拥有共同的基础设施资源,导致这些被检验企业的单位平均成本减少,从而支持了产业融合改善。国内也有学者研究表明模块化企业的效率是其它组织形式中最高的。
  
  四、结论
  
  模块化时代的企业竞争已经演变成为价值网之间的竞争,在这个竞争过程中企业必须致力于构建基于价值网的竞争能力。这种能力表现为企业整合模块化网络的能力,表现在三个方面:模块化能力、控制协调能力、关系管理能力。在价值网中企业的价值来自于由企业间网络和企业内部网络联结成的价值网。这个网络表现为三个不同的层次:个体之间的网络、组织层次的网络和组织之间的网络(王晨,2003)存在多种价值交换。模块构成了价值网的基础单元,在价值网中的企业、企业的部门、构成了不同职能、不同层次的模块。这些模块的运作构成了企业日常运作,模块化的程度决定着价值网的效率和运行成本并直接影响着价值网的价值创造过程。经营能力在价值网中表现为模块化能力,即产品职能模块化和组织模块化的能力。在价值网中签订合约能力表现为关系管理能力,关系就是模块之间的联结,关系的效率、可靠性等直接影响着模块的联结,最终直接影响着价值的交换、转移和创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6 18:50 , Processed in 0.21802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